|
|
“考試綜合癥”是指考試前精神過度緊張,出現失眠、頭痛,參加考試的時候頭腦發脹、心跳過速,手腳不自主地顫抖,口幹舌燥,出汗多等癥狀,嚴重者甚至兩眼發黑,發生昏厥。主要是由於精神壓力太大,過於緊張,同時也不適應考試環境,考前準備不充分,對考試信心不足,有一種恐懼的心理,當然也與本人的性格、體質有關係。對平素有“考試綜合癥”的人,應加強體質鍛煉,增強身體素質,考前保證睡眠,以便在考試時更好在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
能否適應考試,獲得好成績,不僅取决於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更取决於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情況。它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知識文化水平、堅強的意志和自覺果斷的心理能力。缺乏任何一方面必備的心理能力,都可能導致考試失敗,誘發多種情緒障礙和身心功能紊亂,産生考試綜合癥。
學生由於某種主客觀因素,當面臨重大的考試時,産生緊張心理,偶爾考試失敗是在所難免的。這是一種正常的應急性心理反應,不能視為心理疾病。所謂考試綜合癥,是指必須多次反復或經常面臨考試情境屢屢出現相似的病癥,如不及時糾治,常可導致惡性循環,直至無法應考的嚴重程度。
考試綜合癥是一種對考試情景緊張恐懼、無法自行調試的心理疾病。因此治療本癥的有效措施,首先是消除考試前各種心理壓力,糾正不正確的用腦與應考方法。 |
|
①考試前心神不定,精神極度焦慮,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
②考試前或考試當天出現各種不良生理反應,如發燒、頭暈、頭痛、心跳加快、出虛汗,甚至休剋,産生所謂暈場等現象。
③考試時感到頭腦出現空白,思維能力降低,手足無措,心慌意亂,難以控製自己的情緒和思維,對考不好的嚴重後果感到恐懼。 |
|
1.心理壓力過大,由於傢長和老師對學生的期望過高或提出過分的不恰當的要求,以致學生心理壓力過大。
2.由於錯誤地誇大了考試與個人前途之間的關係,令考生情緒過分緊張。
3.缺乏自信心,有嚴重的自卑感,錯誤地低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識水平,總擔心自己對考試準備得不充分,不能取得好成績。
4.考前過度疲勞,由於考前不適當地減少睡眠時間,而過度疲勞,或平時身體健康狀況差,加上心理緊張,食欲下降,營養不良,影響了大腦供血。
5.臨場過分緊張,如考題難度過大,考試時間太緊,監考人員過於嚴肅,造成不適當的緊張氣氛。考前準備不充分,文具不齊備,考題形式與考生認識能力差別過大,考生難以理解考題的意義。上述種種情況,均可導致臨場考試過分緊張。 |
|
1.從心理學角度看,考試綜合癥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幹擾。學生在考試時往往擔心自己考得不好,會影響升級升學,甚至怕影響前途和命運。 這些雜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緒波動和緊張心情,實際上造成了壓力,阻礙了“回憶”的正常進行。
2.從生理機製方面看,緊張心情和情緒波動之所以能起幹擾作用,是大腦皮質上的神經活動過程産生了負誘導,引起了抑製,因而妨礙了“回憶”。原來人腦的活動有一種稱為“相互誘導”的規律。當大腦皮質的一個區域裏産生出一個興奮中心後就會引起(或加強)其他區域的抑製狀態(負誘導),“怯場”現象正是大腦皮質神經活動過程“相互誘導”規律的表現。
3.當學生在考試中産生情緒波動或緊張心情時,大腦皮質上即出現一個與它相應的優勢興奮中心,由於這個優勢興奮中心的存在,按照神經活動過程“相互誘導”的規律,使儲存住處的那個部分大腦皮質出現了抑製狀態,以致本來很熟悉的知識也“回憶”不起來了,由這種誘導引起的抑製又會按照“相互誘導”的規律反過來增強大腦皮質上與精神波動相互聯繫部分的興奮(正誘導),因而使情緒波動更趨激烈。如此循環往復,使整個大腦的聯繫係統的化學變化發生混亂,直到最後抑製發展到超限的程度,而引起“怯場”的嚴重局面。 |
|
1.要清除心理緊張恐懼情緒,正確對待考試,要輕裝上陣。
2.培養自信心,充分地估計自己的知識和才能,不要自高自大,也不要羞怯自卑,想念自己,勇於進取。
3.考試前要認真復習準備,不要打無準備的仗,尤其是在平時要用功學習。
4.考試前要合理安排復習時間,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提倡兩次睡眠制度,(夜間睡8小時,午睡1小時),使大腦清醒的狀態。
5.在緊張考試復習中間,適當安排文體活動,消除兒童緊張心理和大腦疲勞狀態,重大考試前1-2天停止緊張的復習,註意身心鬆弛,充分休息。
6.考試時發現“怯場”不緊張、驚慌,要自我鼓勵,想念自己有能力戰勝“怯場”。最好是轉移註意,暫停“回憶”,過一會兒等抑製解除後,再“回憶”遺忘的內容,可能就會想得起來了。
7.轉移註意力的辦法很多:(1)可以安靜下來,伏在桌子上休息片刻;(2)如能獲得監考人員的允許,可到室外做幾次深呼吸,以使緊張的情緒放鬆;(3)考生可回憶一件令人十分愉快的往事,使自己超脫考場的緊張心理,但上述幾種方法的時間均不宜過長,以免影響考試做題的時間。
8.遇到難題,若一時想不出某試題的答案,思維僵化時,可轉移註意力,跳過難題,着手做另一個比較容易的問題,然後再回過頭來,做這道試題。
9.學校老師應該教育學生如何科學用腦,避免超負荷的“題海戰役”、“疲勞戰術”。
10.對正患考試綜合癥的患兒,應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采用“行為治療”,如脫敏療法和暴露療法,使患者恐怖緊張心理逐步脫敏和適應。
11.考試綜合癥患兒,可在心理門診醫生的指導下,在臨考前半個小時左右,服用利他林、佳靜安定等藥物,註意:(1)藥物種類及劑量必須由醫生根據經驗因人而異地使用:(2)必須在事前試用,適應後方能在考試時服用;(3)千萬不要自行隨便試用,否則,可因藥物劑量不恰當,反會影響正常考試;(4)即使有效,亦衹能短期使用,僅為應付考試,决非根治療法,傢長務必認真對待。
12.考試中發生考試綜合癥時,可先深吸一口氣,同時閉目養神,屏住呼吸,稍停一會再慢慢呼出,這樣反復多次,可達到全身放鬆的目的,使自己的緊張心情逐漸平靜下來。也可自備一些清涼油、風油精放在鼻前聞一聞,然後可伏在桌子上休息片刻。這樣可以避免暈倒或虛脫的發生。 |
|
高考、中考是决定考生人生命運的“關鍵性考試”,來自社會、學校、家庭和自身的巨大壓力導致考生過分緊張的心理,使他們患有不同程度的“考試綜合癥”,嚴重影響了其水平的發揮。為了幫助廣大考生擁有良好的應試心理、生理狀態,在此我們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理調節技術和其它的有關知識。
運用自我暗示法,可調整人的情緒狀態。這一方法是通過語言這個第二信號係統來調節中樞神經係統的興奮性,從而使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機能得到改善。如感到自己緊張不安時,可反復地暗示自己:“我很平靜”“我對考試充滿了信心”“緊張算不了什麽,我能剋服”等。進行放鬆訓練。此法有點象氣功,先端坐好,雙眼微閉,或衹看一個固定的目標,意念丹田,呼吸要深、緩、勻,隨着呼氣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要隨之鬆弛下來。
這種放鬆訓練,對緩和心理緊張、鬆弛肌肉都十分有效。註意安排好日常有規律的生活秩序,將復習、鍛煉、休息、營養、睡眠五個方面科學地結合起來,統一安排。要盡可能做到作息定時、保證充分的睡眠,並適當進行一些娛樂活動,如看電影、電視,聽音樂,唱歌跳舞等,使緊張的神經有鬆弛的機會。復習的形式應盡量多樣化,讓溫習更有意義、更有樂趣。
比如自己做做老師,用講解的形式溫習;或自己考考自己,會提起自己的註意和興趣。由於精神緊張,考生的胃腸功能會下降,因此要少吃一些含粗纖維和油膩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鮮緑色的蔬菜水果,最好能每天吃點蜂蜜以防便秘。
此外,人體在緊張情緒中,都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c,所以補充維生素c是必不可少的。在進入考場前,考生可以通過與他人的一些對地話,翻看一些有趣的畫册,做一些放鬆性的動作來減少自己的緊張情緒。考試開始後,若出現走神或怯場等問題時,不必為此驚慌失措。這時衹需堅持冷靜地思考試券上的題目,不用多久這種怯場或走神的心理幹擾就自然會被抑止,進而調整機體步入最佳的狀態來完成考試。遇到難題卡殼時,要善於做自己的“思想工作”。比如對於苦思不得其解的難題時,不要去想“這下全完了”這類的內容,而要自慰:“對我難,對別人也同樣不容易,我不必為此而影響情緒”。當考生遇到時間不多卻仍有許多題目未做的情況時,也非常容易慌亂,常常是做這道題時又惦念着那一道,結果哪道也沒做好。所以如果發生了這種情況,一定要有個合理的目標和合理的决策。
合理的目標是在保證一定的正確率的前提下,能做多少算多少;而合理的决策則意味着考生此時選擇所做的題目,應該是自己比較有把握和分值較高的,同時還要考慮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把幾方面綜合考慮後,再做出一個明智的選擇。 |
|
『“綜合癥”的四種表現』
1、認為“分數最重要”
作為學生,把成績放在首位,是理所當然的。但部分學生也許是由於來自多方面的切,對集體關心不夠,集體活動也不積極參與,同學關係也處理的不夠恰當等。然而這種“成績唯一”的功利心理,對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而且具有這種心理的學生,心理承受能力極差,往往會導致成績的上下波動而有極大的變化,經受不住挫折。
2、以自我為中心
班級中部分學習成績處於中等水平的學生,由於他們所處的“角色”是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受教師關註偏少,容易形成一種學習目標不明確,易於滿足於現狀的心理,但他們個人的基本素質又决定他們不會與學習“特睏戶”、思想品德“落伍者”在一起,他們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中間一族”。
3、自暴自棄學習
隨着學習負擔的增加,一些學睏生對學習更無信心,如得不到關心、幫助,在徹底拋棄了最後一點自信心後,他們往往就會自暴自棄,放任自流。
4、消極對抗老師
學習成績和行為習慣不理想的學生,不但難以得到老師友好的重點關註,而且可能長期處於老師“監控”之下,他們往往會不理解教師的用意,排除一切外來教育,對老師有敵視傾嚮。
“綜合癥”的調解方法
老師:給學生調節心理
1、藉助環境進行心理調節
略作留意,哪怕在講臺上擺上一束鮮花,在教室角落擺上報刊、雜志,都會讓學生覺得舒適、溫馨。另外,教室中的黑板報也是一道風景綫,有經驗的老師就不會讓這一塊“風景”成為擺設;另外,學生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極其重要的。
2、通過學習指導進行心理調節
學生學習的壓力來自多方面,包括主客觀方面,但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是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而造成的。對於這樣的學生要調整他們的現有心理,就先要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標。還有,學習方法的好壞,也是影響學習成績的重要方面,由於學習方法不得當而造成的成績不理想,對學生積極性的挫傷大大超過其它因素。及時的、科學的學習方法指導會使學生學習突飛猛進,其效果大大超過老師許多苦口婆心的思想教育。
學生:給自己一份好心情
1、鬆弛訓練
端坐,微閉雙目。腦中想一個“鬆”字,依次鬆弛頭頂、額頭、下巴、頸部、雙肩、雙臂、手、胸、腰、腹、腿、腳……這些部位的肌肉。這有利於脈率、血壓的穩定,能提高肢端溫度並獲得輕鬆感。
2、深呼吸
在煩躁不安時,可暫時放下書本作業,放鬆端坐、微閉雙目做2-3分鐘的深呼吸。即聞花香那樣緩緩吸氣、慢慢吐氣。對考試恐懼者,也可在捲子發下的前一刻做此練習。
3、睡個好覺 睡眠不僅能保持第二天頭腦清醒,還有保存記憶的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