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東半島的最南段有一處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的景觀,那就是聞名天下的塔觀雙海,她是2000年大連市新八景之一,即百年燈塔--老鐵山燈塔和黃渤兩海。
老鐵山位於遼東半島的尖端,係千山山脈的餘脈,她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其間的老鐵山水道是我國最兇險、最涌急的水道。老鐵山燈塔就建在老鐵山角上,海拔86.7米,是清廷海關當局於1893年請法國人製造,由英國人修築的,雖歷經了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和1904年日俄戰爭,仍保存完好,至今仍為過往船衹導航。在老鐵山燈塔下方,是險峻陡峭險的懸崖峭壁,它與山東蓬萊的理論對角綫即為黃、渤海兩海分界綫。黃、渤兩海的浪潮,由海角兩邊涌來,交匯在這裏,由於海底地溝運動和兩海各自不同水色(黃海海水較藍、渤海海水略黃)的作用,形成一道"涇渭分明"的水流,即黃渤海分界綫。
"老鐵山頭入海深,黃海渤海自此分;西去急流如雲海,南來薄霧應風生。"這首詩形象地描繪出了它的壯觀景象。大連作傢鄧剛曾在他的小說《竜兵過》中形象而生動地描寫過這條兩海分界的水綫。據說,當年玉皇大帝分封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竜王海疆領域時,東海、南海兩位竜王一直相安無事,而且互嫁竜女,成為兒女親傢。唯有渤海竜王和黃海竜王,倆人都是氣量狹小、斤斤計較的勢利眼。雙方巡海夜叉竜兵蟹將經常為海界之爭大打出手,糾紛不斷,又都不服對方,因為此事常常鬧到玉皇大帝那裏,玉皇大帝讓他們倆攪得大傷腦筋,無奈,他衹好派太白金星到黃渤兩海上空去巡視。太白金星來到現在的老鐵山前洋,見此處地勢險峻,而水色略有不同,又見巡海的兩海夜叉竜兵在此地帶氣勢洶洶地爭鬥,遂嚮玉皇稟報了實情,玉皇大帝立刻召見黃渤兩海竜王,問他們可否同意在老鐵山前洋劃分永久界限。倆竜王起初相互無言,轉念又想,長此爭吵下去,也不是個事,這樣由玉皇大帝出面欽定,也算是討了個說法,何不順水推舟,就此罷休得了。於是跪拜謝道"但憑玉皇恩準"。玉皇大帝當即命令太白金星手持令箭一支投嚮老鐵山前洋,衹見轟隆一聲巨響,濺起萬丈波濤,海底突然生出一道深深的溝塹,而與此同時,渤海變得略黃,黃海反倒湛藍起來。這樣一來,渤海竜王略有不快,太白金星又道,渤海竜王休要少見多怪,你領海的顔色變黃是因為從黃土高原帶來的沃土養料充足,對海裏的竜子竜孫與魚蝦繁衍大有益處,沒事你偷着樂吧。渤海竜王一聽也高興起來。從此,這一帶就成為黃渤海的自然分界綫,而渤海的海鮮水産也由於海洋中營養成分浮遊生物豐富,所以非常鮮美無比。然而,傳說,畢竟是傳說而已,黃渤海自然分界綫景觀的形成,卻為黃渤海自然分界綫景觀增添了文學色彩。
在2000年的8月8日,渡海英雄--張健就是在此下水,歷時50小時22分鐘,成功地橫渡了渤海海峽,成為橫渡渤海海峽的世界第一男人。目前,這裏已成為旅順旅遊觀光的新熱點,許多知名人士與海外遊子都紛紛涌來。旅遊部門已經作出規劃,將它與鐵山怪坡、鐵山燈塔、鐵山鳥棧、德興隆港合為一體,劃為生態旅遊度假區,它是目前旅順最富生機與希望的重點風景規劃項目之一,在跨世紀的旅順旅遊經濟産業支柱中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旅順口的蛇島和老鐵山鳥棧,被世人稱為世界奇觀。這裏不僅有奇特的自然景色和豐富的資源,而且有探不盡的大自然奧秘。蛇島,是世界上唯一隻有一種毒蛇集中的地方;老鐵山,則是南北遷徙的候鳥必經之地,這裏每年停歇的候鳥有200多種,達上百萬衹之多,其中包括國傢一、二類保護鳥幾十種。1980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將這兩個地方劃定為國傢重點自然保護區,設置了“遼寧蛇島老鐵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縣團級),配備了專業科技人員進行管理和科研工作,保護區範圍占旅順口總面積的34%。
從旅順口港經老鐵山角嚮北航行約25裏處,有一座巍峨奇異的小島矗立於萬頃碧波之中,疑似神話傳說中的蓬萊仙洲,這就是聞名中外的世界奇島——蛇島。蛇島位於東經120°59’,北緯38°57’。原名礁臘,當地人又稱之為“蟒山島”、“小竜山島”。島的輪廓呈不規則長方形,走嚮西北東南,長1500米,寬700米,面積0.8平方公裏。島的周圍除東南有一小片卵石灘外,均為懸崖峭壁。地形西南高,東北低;主峰在西南角,海拔216.9米,呈單面山。由山脊斜嚮南、東、東北和西北切割成扇狀形6條衝,溝地面緩傾,但崎嶇不平。
蛇島的氣候屬南溫帶濕潤季風氣候,由於受周圍海洋的調節作用,具有海洋性氣候特點。最冷月、最熱月都比陸地拖後,氣溫日較差小。年平均溫度10.5℃,平均相對濕度68%,年降水量600毫米,由於全島除峭壁外多為植被所覆蓋,降水流失量小,加之四周環海及南高北低的地形減少了單位面積的太陽輻射和地表的蒸發,故空氣濕潤,土層含水量較高。島上植物生長茂盛,覆被率達70%以上。植物種類有65科206,主要分為灌木狀喬木群落、灌木植物群落和草本植物群3個類型。春、夏、秋三個季節,島上蔥蘢黛緑,絢麗多姿。島上動物約有150多種,其中鳥類約47種。
長期以來,這個小島被神秘的空氣籠罩着,鮮為人知。直到1957年4月,大連醫學院教授動物學家伍律為首的12人,該島作了一次全面考察之後,纔撥開了它神秘的雲霧。1982年由北京、瀋陽、大連等地動物學家組成的調查團清查,島上現存蛇1萬條左右,每年增殖仔蛇1000餘條。島上蛇的學名叫Ripen,國名叫蝮蛇,是西伯利亞蝮蛇的一種,屬爬行綱蝮蛇科(響尾蛇科),長60一70釐米,大者可達94釐米。蝮蛇頭呈三角形、頸細,背灰褐色,兩側各有一行黑褐色的圓斑,腹灰褐,具黑白斑點,捕食鼠、鳥、蛙、蜥蜴。蛇島的蝮蛇頭和牙特大,毒性甚烈,1剋蛇毒液可毒死1000衹兔子,3萬衹鴿子,0.1剋可致人死亡。蝮蛇都非常善於偽裝,不僅軀體的顔色和周圍的環境酷似,連棲息的姿態也能摹擬周圍的物狀。島上的蛇一般不襲擊人,衹要不觸犯它,即使離它很近也無害。另外,蝮蛇的特點是,判斷周圍環境不依靠眼睛,而靠眼鼻之間的一個特殊器官——頰窩。頰窩狀如漏鬥,是一個靈敏度極高的熱測位器,能察覺攝氏0.001度的溫度變化。人、鳥、獸順風靠近它,立刻被它察覺,人們根據它的這一特性,逆風靠近它,雖然近在呎尺也不會被發現。
蛇島上的蛇何以能長期繁衍下來,以至這裏成為蛇的王國呢?專傢認為,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在茫茫大海中的孤島,人跡罕至,地理環境特殊;二是當地流傳着對蛇島的種種神奇傳說,居民稱蛇為“白竜”,視若神明,不敢捕殺;三是春秋兩季遷徙的候鳥多在島上落腳,給蛇提供極為豐富的食物。這裏的蛇又能適應環境,竟養成既鼕眠又夏眠的習性;四是島上草未豐茂,氣候溫煦,天然岩縫和洞穴衆多,宜於蛇的生存繁衍。
島上的蝮蛇是我國寶貴的野生動物資源,它在醫藥和科學研究上具有重要價值。據蛇毒分離結果表明,蛇島蝮蛇的蛇毒含有16種成分,比我國大陸上的蝮蛇含毒成分還多。近20年來,科研工作者對蝮蛇的藥用價值作了不斷深入的研究。開始是利用但蛇製造蛇粉、蛇酒,進而發展到對蛇毒的研究應用。臨床證明,蝮蛇的原毒對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婦女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疾病,均有很好的療效。從蝮蛇原毒中分離提取出來的精氨酸脂酶,具有明顯的抗癌、抗凝血作用。此外,在治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大動脈炎、高凝血癥等疾病方面,也都展現了良好的前景。目前,蛇毒已廣泛運用於臨床。旅順口建立了占地面積400平方米的蛇園和專門用蛇毒治療各種病的蛇島醫院。駐旅順口海軍406醫院內四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郭昌賡運用蛇毒加高壓氧治療腦血栓後遺癥獲得顯著療效,為國內首創。
--------------------------------------------------------------------------------
旅順口最南部的老鐵山西角,是遼東半島最南端。老鐵山山峰高度200米以上,主峰——大崖頂海拔465.6(465.5)米。山前黃渤二海匯合處,與相距57.8裏的山東半島蓬萊角隔海對峙,遙遙相望。
每年秋季,來自西伯利亞、興安嶺、蒙古草原和我國東北的大批鳥類,遷徙時路過這裏,或在這裏停留數日,養精蓄銳,再漂洋過海,到南方越鼕;春季返回。因此,老鐵山一帶被譽為鳥的“客棧“、“賓館”,故老鐵山有鳥站(棧)之稱。老鐵山鳥站(棧),包括鐵山鎮和江西鎮、雙島灣鎮、旅順農場的部分地區。由鐵山鎮????灘村起,沿公路經中鴉戶嘴、方傢村、隋傢村、張傢村、山頭村、西湖嘴村一綫的西南,長約25公裏,寬約7公裏面積約170平方公裏,其中老鐵山中心地帶面積約40平方公裏,這裏丘陵連綿起伏,以黑鬆等植物為主的人工林蒼翠茂密,覆被率較高;短小河溝,水庫塘壩廣布其間;濱岸海灘蜿蜒,灣口衆多。這一優越的自然環境,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停歇、棲息場所。
從老鐵山過路的鳥到底有多少種?至今還是個未能徹底解决的謎。但從大連、北京、天津等地自然博物館采到的標本和前人的資料看,已有240多種,約占我國鳥類總數的1/4。《中日保護候鳥及其棲息環境協定》中規定保護的227種鳥就有90%的種類經過這裏。國傢重點保護的一、二類珍禽有丹頂鶴、白鶴、黑鸛、天鵝、白枕鶴、禿鷲、鴛鴦等數十種。到了老鐵山深處的山岡上,便是猛禽的天下。中國已知的4萬種鷹科鳥,這裏就有20多種,在國內是罕見的。鷹、隼、鵟、雕、鴞均有多種,數量也多。在其他地區罕見的鵟\、蜂鷹,在這裏有時成群結隊,蔚為奇觀。
猛禽中最兇者當推雕。旅順口産雕早就出名。清人所著《瀋故》(捲一《取雕》篇)中,就有“金州廳旅順口一帶有雕廠數十座”的記載。現在捕雕主要供給動物園展出。全國10多個城市動物園展出的雕,大多數是從老鐵山鳥站(棧)捕獲的。
長期以來,老鐵山地區居民捕鳥已成傳統。基本上傢傢有網具,村村有獵槍。由於屢年群衆性的狂捕濫殺,鳥類資源遭到嚴重破壞。1981年遼寧省政府在旅順口成立蛇島老鐵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配備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境內的鳥類資源,他們廣泛宣傳,發動群衆愛鳥護鳥:在保護區內的重點村設立義務護鳥員,在小學校組織小小義務護鳥隊,形成了一支群衆性的護鳥隊伍。經過大量工作,濫肆捕鳥現象基本煞住,使自然保護區又成了鳥兒自由飛翔的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