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老年人高血壓
目錄
疾病名稱
  老年人高血壓
疾病概述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又是人類死亡的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根據1991年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950356的人群抽樣調查,全國高血壓患病率高達11.88%,而中老年人發病率更高,約達25%-40%.而至1997年底,我國有高血壓患者達1.1億人,即每11個人中或每三個家庭中就有一個高血壓患者.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數量每年月以350萬人的速度增加.高血壓的危害在於對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明顯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地危害口才的生命。腦卒中、心衰、心肌梗塞、和尿毒癥是高血壓的三大並發癥,也是高血壓的死亡原因,其死亡率占人類死亡的首位。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高血壓的研究十分重視,但迄今為止,高血壓衹是可控製,難於治愈。及早、持久有效地防治高血壓,對減少心腦血管病及尿毒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降低病死率,均具有重要意義。
疾病分類
  心血管內科
疾病描述
  年齡超過60歲達高血壓診斷標準者即為老年人高血壓
癥狀體徵
  臨床特點:①半數以上以收縮壓升高為主,即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力≥140mmhg,舒張壓<90mmhg,此與老年人大動脈彈性減退、順應性下降有關,使脈壓增大。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單純收縮壓的升高也是心血管病致死的重要危險因素。②部分老年人高血壓是由中年原發性高血壓延續而來,屬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增高的混合型。③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心、腦、腎器官常有不同程度損害,靶器官並發癥如腦卒中、心衰、心肌梗死和腎功能不全較為常見。④老年人壓力感受器敏感性減退,對血壓的調節功能降低,易造成血壓波動及體位性低血壓,尤其在使用降壓藥物治療時要密切觀察。
疾病病因
  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尚未闡明,目前認為是在一定的遺傳背景下由於多種後天環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壓調節機製失代償所致。
  一、血壓的調節影響因素衆多,主要决定於心排血量及體循環的周圍血管阻力。
  平均動脈血壓(bp)=心排血量(co)×總外周阻力(pr)
  心排血量隨體液容量的增加、心率的增快及心肌收縮力的增強而增加;總外周阻力則與以下因素有關:①阻力小動脈結構改變,如繼發的血管壁增後,使外周阻力持續增高。②血管壁順應性(尤其是主動脈)降低,使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③血管的舒、縮狀態。如交感神經α受體激動、血管緊張素、內皮素-1等物質使血管收縮,阻力升高;一氧化氮、前列環素、環激肽、心鈉素等物質的作用使血管擴張,阻力降低。此外,血液粘稠度也使阻力增加。
  血壓的急調節主要通過壓力感受器及交感神經活動來實現,而慢性調節則主要通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係統及腎髒對體液容量的調節來完成。如上述調節機製失去平衡即導致高血壓。
  二、遺傳學說原發性高血壓有群集於某些傢族的傾嚮,提示其有遺傳學基礎或伴有遺傳生化異常。雙親均有高血壓的正常血壓子女,以後發生高血壓的比例增高。動物實驗也篩選出遺傳性高血壓大鼠株-自發性高血壓大鼠(shr)。但是至今尚未發現有特殊的血壓調節基因組合,也未發現有早期檢出高血壓致病的遺傳標志。
  三、腎素-血管緊張素係統(ras)腎小球入球動脈的求旁細胞可分泌腎素,後者可作用於肝合成的血管緊張素原而生成血管緊張素i,然後經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的作用轉變為月管緊張素ii(at ii)。at ii可通過其效應受體使小動脈平滑肌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加;此外,at ii還可通過交感神經末梢突觸前膜的正反饋使去甲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以上作用均可使血壓升高,是參與高血壓發病並使之維持。然而,在高血壓患者中,血漿腎素水平測定顯示增高的僅為少數。近年來發現,很多組織,例如血管壁、心髒、中樞神經、腎髒及腎上腺中均有ras各成分的mrna表達,並有at ii受體存在。因此,組織中ras自成係統,在高血壓形成中可能具有更大作用。
  引起sas激活的主要因素有:腎灌註減低,腎小關內液鈉濃度減少,血容量降低,低鉀血癥,利尿劑及精神緊張,寒冷、直立運動等。
  四、鈉與高血壓流行病學和臨床觀察均顯示食????攝入量與高血壓的發生密切有關,高鈉生如可使血壓升高,而低鈉飲食可降低血壓。但是,改變鈉????攝入並不能影響所有患者的血壓水平。高鈉????攝入導致血壓升高常德有關遺傳因素參與,即高鈉????攝入僅對那些體內有遺傳性鈉運轉缺陷的患者,纔有緻高血壓的作用。其次,正常腎髒通過利鈉自然維持血管內容量和調節血壓,某些患者腎髒利鈉作用被幹擾,需要有較高的灌註壓才能産生同等的利鈉效應,因此,使血壓維持在高水平上。此外,某些影響鈉排出的因子,例如心鈉素等也可能參與高血壓的形成。
  鈉引起高血壓的機製尚不清楚,鈉瀦留使細胞外液容量增加,因此心排血量增加;血管平滑肌細胞內鈉水平增高又可導致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升高,並使血管收縮反應增強,因此外周血管阻力升高,這些均促進高血壓的形成。
  五、精神神經學說動物實驗證明,條件反射法可形成狗的神經精神源性高血壓。人在長期精神緊張、壓力、焦慮或長期環境噪音、視覺刺激下也可引起高血壓,這可能與大腦皮層的興奮、抑製平衡失調,以致交感神經係統增強,兒茶酚胺類介質的釋放使小動脈收縮並繼發引起血管平滑肌增殖肥大有關,而交感神經的興奮其可促使腎素釋放增多,這些均促使高血壓的形成並使高血壓狀態維持。交感神經活動增強是高血壓發病機製中的重要環節。
  六、血管內皮功能異常血管內皮通過代謝、生成、激活和釋放各種血管活性物質而在血液循環,心血管功能的調節中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內皮細胞生成血管舒張及收縮物質,前者包括前列環素(pgi2)、內皮源性舒張因子(edrf,nitric oxide,on)等;後者包括內皮素(et-1)、血管收縮因子(edcf)、血管緊張素ii等。
  高血壓時,no生成減少,而et-1增加,血管平滑肌細胞對舒張因子的反應減弱而對收縮因子反應增強。
  七、胰島素抵抗據觀察,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空腹胰島素水平增高,而糖耐量有不同程度降低,提示有胰島素抵抗現象。實驗動物自發性高血壓大鼠中也有類似現象。胰島素抵抗在高血壓發病機製中的具體意義尚不清楚,但胰島素的以下作用可能與血壓升高有關:①使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增加。②增強交感神經活動。③使細胞內鈉、鈣濃度增加。④刺激血管壁增生肥厚。
  八、其他流行病學調查提示,以下激素也可能與高血壓的發生有關:肥胖、吸煙、過量飲酒、低鈣、低鎂及低鉀。
診斷檢查
  高血壓診斷有賴於血壓的正確測定。通常采用間接方法在上壁肱動脈部位測量血壓,可用水銀柱(或電子)血壓計方法或用動態血壓監測分方法。目前仍以規範方法下水銀柱血壓計測量作為高血壓診斷的標準方法。
  一旦診斷有高血壓,必須進一步檢查有無引起高血壓的基礎疾病存在,即鑒別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高血壓。如為原發性高血壓,除病史及體格檢查外,尚需作有關實驗室檢查以評估其危險因素及有無靶器官損害、相關的臨床疾病等。如為繼發性高血壓則針對病因治療。另根據癥狀即可診斷。
治療方案
  原發性高血壓經過治療使血壓控製在正常範圍內,可使腦卒中、心力衰竭發生率和病死率降低,使腎功能得以保持甚至改善。近年來的研究進一步提示,經降壓治療可能使冠心病病死率降低。因此,對原發性高血壓治療的目標應該是:降低血壓,使血壓降至正常範圍;防止或減少新腦血管及腎髒並發癥,降低病死率和病殘率。治療包括非藥物及藥物治療兩大類。
  一、非藥物治療
  適用於各級高血壓患者。第1級高血壓如無糖尿病、靶器官損害即以此為主要治療。非藥物方法可通過幹預高血壓發病機製中的不同環節使血壓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並對減少心血管並發癥有利。
  (一)合理膳食
  1、限製鈉????攝入,首先要減少烹調用????,每人每日食????以不超過6g為宜。
  2、減少膳食脂肪,補充適量蛋白質,多吃素菜和水果,攝入足量的鉀、鎂、鈣。
  3、限製飲酒酒精攝入量與血壓水平及高血壓患病率呈綫性相關,高血壓患者應戒酒或嚴格限製。
  (二)減輕體重
  體重增高與高血壓密切相關,高血壓患者體重降低對改善胰島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癥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可通過降低每日熱量及????的攝入,加強體育活動等方法達到。
  (三)運動
  運動不僅可使收縮壓和舒張壓下降(約6-7mmhg),且對減輕體重、增強體力、降低胰島素抵抗有利。可根據年齡及身體狀況選擇慢跑、快步走、太極拳等不同方式。運動頻度一般每周3-5次,每次持續20-60分鐘。
  (四)氣功及其他生物行為方法
  氣功是我國傳統的保健方法,通過意念的有道和氣息的調整發揮自我調整作用。長期的氣鍛煉可使血壓控製較好、減少降低藥量,並可使腦卒中發生率降低。
  (五)其他
  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減少精神壓力和抑鬱、戒煙等對高血壓患者均十分重要。
  二、降壓藥物治療
  近年來,抗高血壓藥物發展迅速,根據不同患者的特點可單用和聯合應用各類降壓藥。目前常用降壓藥物可歸納為六大類,即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製劑、α受體阻滯劑及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
  (一)利尿劑 使細胞外液容量減低、心排血量降低,並通過利鈉作用使血壓下降。降壓作用緩和,服藥2-3周後作用達高峰,適用於輕、中度高血壓,尤其適宜於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及心力衰竭伴高血壓的治療。可單獨用,並更適宜與其他類降壓藥合用。
  有噻嗪類、袢利尿劑和保鉀利尿劑三類。噻嗪類應用最普遍,但長期應用刻印其血鉀降低及血糖、血尿酸、血膽固醇增高,糖尿病及高脂血癥患者宜慎用,痛風患者慎用;保鉀利尿劑可引起高血鉀,不宜與ace抑製劑合用,腎功能不全者禁用;袢利尿劑利尿迅速,腎功能不全時應用較多,但過度作用可致低血鉀、低血壓。另有製劑吲達帕胺,同時具有利尿及血管擴張作用,能有效勁敵血管擴張作用,能有效降壓而減少引起血鉀。
  (二)β受體阻滯劑 降壓機製尚未完全明了。血管β受體阻滯劑可使α受體作用相對增強,周圍血管阻力增加,不利於降壓,但β受體阻滯後可使心排血量降低、抑製腎素釋放並通過交感神經突觸前膜阻滯使神經遞質釋放減少從而使血壓降低。
  β受體阻滯劑降壓作用緩慢,1-2周內起作用,適用於輕、中度高血壓,尤其是心率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併有心絞痛、心肌梗死後的高血壓患者。常用製劑不下十餘種。
  β受體阻滯劑心肌收縮力、房室傳導及竇性心律均有抑製,可引起血脂升高、低血糖、末梢循環障礙、乏力及重氣管痙攣。因此對下列疾病不宜用,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支氣管哮喘、糖尿病、病態竇房結綜合徵、房室傳導阻滯、外周動脈疾病。冠心病患者長期用藥後不宜突然停用,因可誘發心絞痛;由於抑製心肌收縮力,也不宜與維拉帕米等合用。
  (三)鈣通道阻滯劑(ccb) 由一大組不同類型化學結構的藥物所組成,其共同特點是阻滯鈣離子l型通道,抑製血管平滑肌及心肌鈣離子內流,從而使血管平滑肌鬆馳、心肌收縮力降低,使血壓下降。
  ccb有維拉帕米、地爾硫卓及二氫吡啶類三組藥物。前兩組藥物除抑製血管平滑肌外,兵役製心肌收縮及自律性和傳導性,因此不宜在心力衰竭、竇房結功能低下或心髒傳導阻滯患者中應用。二氫吡啶(如硝苯地平)類近年來發展迅速,其作用以阻滯血管平滑肌鈣通道為主,因此對心肌社所性、自律性及傳導性的抑製少,但由於血管擴張,引起社交感神經興奮、可引起心率增快、充血、潮紅、頭痛、下肢水腫等上述副作用主要見於短作用製劑,其交感激活作用對冠心病事件的預防不利,因此不宜作用長期治療藥物應用。近年來二氫吡嘧類緩釋、控釋或長效製劑不斷問世,使上述副作用顯著減少,可用於長期治療。
  鈣通道阻滯劑降壓迅速,作用穩定為其特點,可用於中、重度高血壓的治療。尤適用於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
  (四)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 是近年來進展最為迅速的一類藥物。降壓作用是通過抑製ace使血管緊張素ii生成減少,同時抑製激肽酶使環激肽降解減少,兩者均有利於血管擴張,使血壓降低。ace抑製劑對各種程度高血壓均有一定降壓作用,對伴有心力衰竭、左室肥大、心肌後、糖耐量減低或糖尿病腎病蛋白尿等合併癥的患者尤為適宜。高血鉀、妊娠、腎動脈狹窄患者禁用。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幹咳,可發生於10%-20%患者中,停用後即可消失。引起幹咳原因可能與體內緩激肽增多有關。
  (五)血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 通過對血管緊張素ii受體的阻滯,可較ace抑製劑更充分有效地阻斷血管緊張素對血管收縮、水鈉瀦留及細胞增生等不利作用。適應證與ace抑製劑相同,但不引起咳嗽反應為其特點。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降壓作用平穩,可與大多數降壓藥物合用(包括ace抑製劑)。
  (六)α受體阻滯劑 分為選擇性及非選擇性類如酚妥拉明,除用於嗜鉻細胞瘤外,一般不用於治療高血壓。選擇性α1受體阻滯劑通過對突觸後α1社體阻滯劑,對抗去甲腎上腺素的動靜脈收縮作用,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本類藥物降壓作用明確,對血糖、血脂代謝無副作用為其優點,但可能出現體位性低血壓耐藥性,使應用受到限製。
  (七)其他 包括中樞交感神經抑製劑如可樂定、甲基多巴;周圍交感神經抑製劑如胍乙啶、利血平;直接血管擴張劑如肼屈嗪(肼苯達嗪)、米諾地爾(長壓定)等。上述藥物層多年用於臨床並有一定的降壓療效,但因其副作用較多且缺乏心髒、代謝保護,因此不適宜於沉澱服用。
  我國不少中草藥復方製劑其降壓作用溫和,價格低廉受到患者的歡迎,作為基本意料之需要仍在一定範圍內廣泛使用,但有關藥理、代謝及靶器官保護等作用尚缺乏深入研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未推薦為一綫用藥。
  三、降壓藥物的選擇和應用
  (一)用藥選擇反能有效控製血壓並適宜長期治療的藥物就是合理的選擇,包括不引起明顯副作用,不影響生活質量等。上述六類主要降壓藥物中:
  1、合併有心力衰竭者,宜選擇ace抑製劑、利尿劑。
  2、老年人收縮期高血壓者,宜選擇利尿劑、長效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
  3、合併糖尿病、蛋白尿或輕、中度腎功能不全者(非腎血管性),可選用ace抑製劑。
  4、心肌梗死後的患者,可選擇無內在擬交感作用的β受體阻滯劑或ace抑製劑(尤其伴收縮功能不全者) 。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也可選用計通道阻滯劑量。
  5、對伴有脂質代謝異常的患者可選用α1受體阻滯劑,不宜用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量
  6、伴妊娠者,不宜用ace抑製劑、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可選用甲基多巴西
  7、對合支氣管哮喘、抑鬱癥、糖尿病着不宜用β受體阻滯劑;通風患者不宜用利尿劑;合併心髒起搏傳導障礙者不宜用β受體阻滯劑及非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
  (二)降壓目標及應用分子
  由於血壓水平與心、腦、腎並發癥發生率呈綫性關係,因此,有效的治療必須使血壓降至正常範圍,即降落道路140/90mmhg以下,老年人也以此為標準。對於中青年患者(<60歲),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或腎髒病變的患者,治療應使血壓降至130/85mmhg以下。
  原發性高血壓診斷一旦確立,頭長需要終身治療(包括非藥物治療)。經過降壓藥物治療後,血壓得到滿意控製,可以逐漸減少降壓藥的劑量,但一般仍需長期用藥,中止治療後高血壓仍將復發。
  此外,長期服藥治療者突然停藥可發生停藥綜合徵,即出現血壓迅速升高,交感神經活性增高的表現如心悸、煩燥、多汗、心動過速等;合併冠心病者,可出現心肌缺血發作及嚴重心律失常。
  1、對於輕、中高血壓患者宜從小劑量或一般劑量開始,2-3周後如血壓未能滿意控製可增加劑量或換用其他類藥,必要時可用2種或2種以上藥物聯合治療。較好的聯合用要藥方法有:利尿劑與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與ace抑製劑或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二氫吡啶類)與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與ace抑製劑,α與β受體阻滯劑。聯合用藥可減少每種用藥劑量,減少副作用而降壓作用增強。
  2、要求在白晝及夜間穩定降壓,鋪用動態血壓方法監測。
  3、盡可能用每日1片的長效製劑,便於長期治療且可減少血壓波動。
  四、高血壓急癥的治療
  高血壓急癥時必需迅速使血壓下降,以靜脈給藥最為適宜,以便隨時改變藥物所要使用的劑量。常用治療方法如下:
  1、硝普鈉 直接擴張動脈和靜脈,使血壓迅速降低。開始以每分鐘10μg靜滴,密切觀察血壓,需隔5-10分鐘內即消失。該藥溶液對光敏感,每次應用前需臨時配製,滴註瓶需用銀箔或黑布包裹。硝普鈉在體內代謝後産生氰化物,大劑量或長時間應用可能發生硫氰酸中毒。
  2、硝酸甘油 以擴張靜脈為主,較大劑量時也使動脈擴張。靜脈滴註可使血壓較快下降,劑量為5-10μg/min開始,然後每5-10分鐘增加5-10μg/min至20-50μg/min。停藥後數分鐘作用即消失。副作用有心動過速、面紅、頭痛、嘔吐等。
  3、尼卡地平 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用於高血壓急震治療劑量為:靜脈滴註從0.5μg/(kg.min)開始,密切觀察血壓,逐步增加劑量,可用至6μg/(kg.min)。副作用有心動過速、面部充血潮紅、惡心等。
  4、烏拉地爾 α1受體阻滯劑,用於高血壓危象劑量為10-50mg靜脈註射(通常用25mg),如血壓無明顯降低,可重複註射,然後予50-100mg於100ml液體中靜脈滴註維持,速度為0.4-2mg/min,根據血壓調節滴速。
保健貼士
  1、避免動物脂肪、高糖、高????、過度飲酒等。
  2、必須減輕體重。減輕體重除控製飲食外,還應註意多進行步行及適當的運動鍛煉。
  3、必須戒煙,因為吸煙可造成動脈硬化。
  4、從預防高脂血癥着手,要調整飲食結構。
  5、日常生活中遇到情緒激動時血壓會突然升高,為使血壓平穩,就要註意心理平衡及情緒的調整。
  6、中老年人牢記四項原則: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保健。這樣能有效地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
相關資料
  世界衛生組織將老年人高血壓規定為年齡在65歲以上(我國規定為60歲以上),血壓持續或三次非同日測量,收縮壓≥21.3千帕(16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12.7千帕(95毫米汞柱)。
  這些患者有動脈硬化的臨床表現,如眼底動靜脈交叉呈銅絲狀或銀絲樣改變,主動脈、腹主動脈鈣化(在x綫片中能清楚地表現出來),聽診主動脈區有收縮期雜音,出現老年環等現象。胸腹部X綫檢查、心髒和腹部超聲波檢查對於評價這類患者的預後是非常有用的。
  老年人高血壓中收縮壓的升高與腦血管意外、冠心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密切相關。
  對於老年人高血壓的抗高血壓治療,建議應維持收縮壓在21.3~23.4千帕(160~175毫米汞柱),舒張壓在12.0千帕(90毫米汞柱)範圍內,同時提高生存質量。
癥狀體徵
  臨床特點:①半數以上以收縮壓升高為主,即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收縮力≥140mmHg,舒張壓<90mmHg,此與老年人大動脈彈性減退、順應性下降有關,使脈壓增大。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單純收縮壓的升高也是心血管病致死的重要危險因素。②部分老年人高血壓是由中年原發性高血壓延續而來,屬收縮壓和舒張壓均增高的混合型。③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心、腦、腎器官常有不同程度損害,靶器官並發癥如腦卒中、心衰、心肌梗死和腎功能不全較為常見。④老年人壓力感受器敏感性減退,對血壓的調節功能降低,易造成血壓波動及體位性低血壓,尤其在使用降壓藥物治療時要密切觀察。
  由於老年人主動脈壁彈力纖維減少,膠原纖維含量增多,中層和內膜變厚,膠原纖維、脂質和鈣含量增加,導致大動脈彈性減退,致使外周阻力增加,收縮期血壓增高,而舒張壓相對較低。以往認為舒張壓增高比收縮壓增高危險性大,而且臨床上也常把收縮壓升高看成是一種由於人的自然衰老、血管彈性減退所致的良性過程。但近年來流行病學資料顯示,老年高血壓患者收縮壓越高,心血管係統並發癥就越多,死亡率就越高,特別是腦卒中更為多見。因此,對老年收縮血壓增高者,宜及時進行治療 。
保健貼士
  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必須註意自我保健。一般要自備血壓計,以便經常檢查血壓,及時調整用藥劑量,使血壓維持在最適宜的水平。在生活上要有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飲食宜清淡,口味不宜過重,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並應註意控製情緒,保持心情樂觀開朗,避免精神刺激。還要戒煙忌酒。在鼕季要註意防寒保暖,防止寒冷刺激,避免逆風走路,夜間不宜到屋外上厠所和久蹲用力大便。在藥物治療方面,宜服用作用緩和的降壓藥,劑量不宜過大,血壓最好維持在21.0/12.0kPa(160/90mmHg)左右,因為藥物作用過強的降壓藥,可使血壓急驟下降,容易導致重要髒器缺血和體位性低血壓,使病人發生不適,甚至發生腦血栓形成和心肌梗塞。目前,普遍認為老年高血壓病人宜服用鈣拮抗劑,如心痛定、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等藥物,對增加心、腦等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和改善心、腦、腎的功能有益。
  1、避免動物脂肪、高糖、高????、過度飲酒等。
  2、必須減輕體重。減輕體重除控製飲食外,還應註意多進行步行及適當的運動鍛煉。
  3、必須戒煙,因為吸煙可造成動脈硬化。
  4、從預防高脂血癥着手,要調整飲食結構。
  5、日常生活中遇到情緒激動時血壓會突然升高,為使血壓平穩,就要註意心理平衡及情緒的調整。
  6、中老年人牢記四項原則: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保健。這樣能有效地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
老年高血壓怎麽護理:
  老年人高血壓常常導致中風、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心力衰竭,故做好護理工作尤為重要。通過臨床觀察,筆者認為護理工作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⒈ 正確測量血壓:應在不同時間多次測量,測量部位固定於一則肢體,通常選右上臂測量,以減少誤差。劇烈運動後應將測量時間推至休息30min以後。吸煙、飲酒後暫不測量。測量血壓時,測量肢體和身體不能動。連接袖帶的橡皮管不能彎麯。因這幾個因素可明顯影響血壓數值。
  ⒉ 心理護理:保持平靜的心態,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老年人心理脆弱,易將高血壓與中風、心肌梗塞等緊緊聯繫在一起,心情易處於惡劣狀態。因此應該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予以必要的解釋和安慰,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⒊ 改變生活方式:包括減肥,增加體力活動,保持一定量的鉀、鈣攝入以及低鈉????飲食,放鬆療法,如散步、氣功、太極拳、音樂療法等。多食富含鉀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一定量的鉀、鈣攝入可降低老年人心血管係統對鈉????的敏感性,從而降低血壓。鈉????的攝入應減至每日2.48g以下。
  ⒋ 用藥護理:藥物治療是老年人高血壓的主要治療手段。老年人心血管調節功能減退,降壓藥物應盡可能口服,逐步降壓,防止血壓驟降而産生心、腦、腎的供血不足。如果血壓控製不好,在勞累,激動等情況下,又可能出現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胞病等高血壓急癥,威脅患者生命。因此囑病人堅持長期用藥,並瞭解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當出現副作用時應及時報告醫生,調整用藥。在應用降壓藥物過程中,老年病人坐起、站起時,動作應盡量緩慢。
老年人高血壓的食療
  食療處方1:芹菜40剋,粳米50剋。將芹菜洗淨切碎,與粳米同煮粥。每日早晚服食。
  (營養成分〕
  蛋白質4.5剋,脂肪0.4剋,碳水化合物40.2剋,熱能182幹卡,膳食纖維0.5剋,鬍蘿蔔素136微剋,維生素B10.12毫剋,維生素B20.05毫剋,維生素C3.2毫剋,維生素E0.79毫剋,尼剋酸1.5毫剋,鉀121毫剋,鈉64.1毫剋,鈣34毫剋,鐵0.7毫剋,磷65毫剋。
  食療處方2:鮮山楂、蘋果各30剋,鮮芹菜250剋,冰糖10剋。將山楂、蘋果、芹菜洗淨、切碎,放陶瓷碗內,加水約300毫升,隔水蒸30分鐘,然後將冰糖倒入同拌,湯渣同服,每晚睡前服1 次,3個月為1療程。
  〔營養成分〕
  蛋白質3.2剋,脂肪3.3剋,碳水化合物28.6剋,熱能135千卡,膳食纖維4.2剋,鬍蘿蔔素898微剋,維生素B1 0.06毫剋,維生素B20.16毫剋,維生素C37.1毫剋,維生素E5.56毫剋,尼剋酸1.2毫剋,鉀660毫剋,鈉399.3毫剋,鈣217毫剋,鐵3.4毫剋,磷102毫剋。
  食療處方3:海帶30剋,鼕瓜100剋,薏米10剋,白糖10剋。共煮成湯,每日1次,連服數日。
  〔營養成分〕
  蛋白質2.0剋,脂肪0.6剋,碳水化合物19.4剋,熱能91千卡,膳食纖維1.2剋,鬍蘿蔔素173微剋,維生素B10.04毫剋,維生素B20.06毫剋,維生素Cl8毫剋,維生素E0.31毫剋,尼剋酸0.8毫剋,鉀168毫剋,鈉34.4毫剋,鈣97毫剋,鐵81.6毫剋,磷42毫剋。
  食療處方4:豆漿500毫升,粳米50剋,冰溏10剋。先用豆漿與粳米共煮粥,後入冰糖煮沸,可經常食用。
  〔營養成分〕
  蛋白質13剋,脂肪3.8剋,碳水化合物48.9剋,熱能279千卡,膳食纖維5.5剋,鬍蘿蔔素450微剋,維生素B10.21毫剋,維生素B20.13毫剋,維生素E4.27毫剋,尼剋酸1.8毫剋,鉀279毫剋,鈉15.5毫剋,鈣52毫剋,鐵2.7毫剋,磷200毫剋。
  食療處方5:生山楂片15剋,菊花10剋,草决明子10剋(打碎)。三味水煎代茶,可酌加白糖。適宜高血壓兼高血脂、冠心病者。
老年人高血壓的中醫食療法
  1.芹菜500剋水煎,加白糖適量代茶飲;或芹菜250剋,紅棗10枚,水煎代茶飲。
  2.山楂30~40剋,粳米100剋,砂糖10剋。先將山楂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然後加入粳米、砂糖煮粥。每日服2次,可作上、下午加餐用,不宜空腹服,7~10日為一療程。
  3.桃仁10~15剋,粳米50~100剋。先將桃仁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為稀粥。每日服1次,7~10日為一療程。
  4.蓮子15剋,糯米30剋,紅糖適量。將上3味同入砂鍋內煎煮,煮沸後即改用文火,煮至粘稠為度。每日早晚空腹服。
  5.新鮮荷葉1張,粳米100剋,冰糖少許。將鮮荷葉洗淨煎湯,再用荷葉湯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溫熱食。
  6.緑豆、海帶各100剋,大米適量。將海帶切碎與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長期當晚餐食用。
  7.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後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壓、止血及降低膽固醇作用。
  8.糖、醋浸泡1個月以上的大蒜瓣若幹,每天吃6瓣蒜,並飲其糖醋汁20毫升,連服1個月,適用於頑固性高血壓。
  9.水發海參50剋,冰糖適量。海參燉爛後加入冰糖,再燉片刻。早飯前空腹1次食。
  10.海帶20剋,草决明10剋,加水2碗,煎至1碗,去渣飲湯,每日2次。
  11.煮熟的黃豆浸於食醋中,2~3日後食之,每次10~15粒,每日3次,堅持服食,有降壓作用。
  12.青蘿蔔切碎榨汁,每次飲用30毫升,每日2次,連服10日為一療程。
  13.羅布麻葉6剋,山楂15剋,五味子5剋,冰糖適量,開水衝泡代茶飲。常飲此茶可降壓,改善高血壓癥狀,並可防治冠心病。
  14.何首烏60剋,加水煎濃汁,去渣後加粳米100剋、大棗3~5枚、冰糖適量,同煮為粥,早晚食之,有補肝腎、益精血、烏發、降血壓之功效。
  15.淡菜、薺菜或芹菜各10~30剋,每日煮湯喝,15日為一療程,對降壓有效。
  16.鬍蘿蔔汁,每天約需1000毫升,分次飲服。醫學研究證明,高血壓病人飲鬍蘿蔔汁,有明顯的降壓作用。
臨床特點
  1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病率高和脈壓大
  流行病學研究揭示了收縮壓、舒張壓及脈壓隨年齡變化的趨勢,顯現出收縮壓隨年齡增長逐漸升高,而舒張壓多於50~60歲之後開始下降,脈壓逐漸增大[6,7] 。
  2 血壓波動大
  老年高血壓患者在24h之內常見血壓不穩定、波動大。要求醫生不能以1次血壓測量結果來判定血壓是否正常,每天至少常規測量2次血壓。如果發現患者有不適感,應隨時監測血壓。
  3 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測量患者平臥10min血壓和站立3min後血壓,站立後血壓值低於平臥位,收縮壓相差>20 mm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相差>10mmHg,診斷為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站立不穩,視力模糊,軟弱無力等,嚴重時會發生大小便失禁、出汗甚至暈厥。老年人體位性低血壓發生率較高,並隨年齡、神經功能障礙、代謝紊亂的增加而增多。1/3老年高血壓患者可能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多見於體位突然發生變化以後,血壓突然下降。此外,老年人對血容量不足的耐受性較差,任何導致失水過多的急性病、口服液體不足以及長期臥床的患者,都容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治療註意事項
  老年高血壓患者逐年遞增
  2002年全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18.8%,而中老年人的患病率則高達39%。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鬍大一教授指出,在導致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因素中,吸煙、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排在前三位,而對於腦中風,高血壓的危害性更是僅次於吸煙,名列第二。因此,關愛老年人健康,就不能忽視老年高血壓的防治。
  莫低估高血壓對腎功能的損害
  但是有專傢同時指出,老年高血壓患者常常合併了多種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腎病等,因此在選擇降壓藥物的時候要更慎重,不僅關註藥物療效,還要考慮藥物的安全性。專傢認為,很多老年高血壓病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不少患者即使沒有腎功能不全的表現(如浮腫、夜尿增多等),甚至醫院體檢也沒有發現任何腎髒疾病,但他們的腎功能可能已經很差了。
  然而,不少醫生卻對問題的嚴重性缺乏認識。專傢解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目前醫學界評估腎髒功能的指標——血清肌酐不夠敏感。
  某些降壓藥會損傷腎功能
   對於腎功能受損的高血壓病人而言,使用降壓藥,不僅要考慮療效,還要特別註意用藥安全,否則會因為腎功能下降而影響藥物排泄,使其過多地蓄積在體內,這樣不僅會進一步損害腎髒,同時也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如低血壓等。鬍大一教授指出,目前我國臨床醫生在選擇降壓藥物時,考慮的重點還是在降壓療效方面,卻往往忽視從更深的層次去考慮“患者的腎功能真的正常嗎?”當然,這種狀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有待於臨床醫生對腎功能評估指標的深入理解,以及對老年人降壓特殊性的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