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翡翠池投訴電話 黃山市旅遊投訴電話:0559-2517464
安徽省旅遊投訴電話:0551-28217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翡翠池特別提醒 池深水冷,即使是夏日,也不可下水遊泳,以免發生不測。
翡翠池又稱“古油潭”。在鬆𠔌庵附近的鬆𠔌溪,位於烏竜潭的上方。東為枕頭峰,西為芙蓉峰。其潭路南,有岩石橫疊,水自石縫中流出人潭,人稱“油榨”。路北有石如甕,名“油缸”。東邊山崖下有塊凹石如鍋,內有許多小鵝卵石如油籽一般,稱“炒籽鍋”。鍋、缸、榨齊備,巧石天成,絶妙至極。
此潭由夾岸山岩及上下兩巨石天然構成。深約10米,長約15米,寬約8米。它的形成,是水流越過𠔌中巨礫之後,嚮前傾瀉衝擊的結果。清人魏源《鬆𠔌五竜潭》詩前小序雲:“鬆𠔌,後海門戶。𠔌在四山中,受石筍砿、獅林諸澗之瀑,匯為青、黑、黃、自四潭,並下油潭而五。譚各隔澗不相屬,各以所映石壁之色名之。惟油潭以上澗狹長如油榨得名。榨下石廠嵌空,水橫行下孔竅匯轟,潭如大釜受之。釜底白石可數,而垂綆數丈,不得其底。空明官幻,於諸潭尤勝.”序中所記五竜潭是指青竜、黑竜、黃竜、白竜和油潭。未及老竜潭,而加上了油潭,又烏竜潭冠名黑竜潭,赤竜潭冠名黃竜潭,與後來所指的五竜潭略有不同。
舊有傳說,距翡翠池三裏多路處,有座古廟鬆𠔌庵,內有108個和尚。因粥少增多,清苦不堪,沒有炒菜用的萊油,更談不上給菩薩點長明燈。每到夜晚,寺裏一片漆黑,但長老定慧和尚仍領着全體僧衆,頂着一片黑,參禪打坐,禮佛誦經。定慧和全寺僧人的清修苦煉,感動了黃山山神。一天深夜,山神嚮長老托夢,說翡翠池盛的全是菜油,可供全寺僧人食用和佛前點燈。定慧醒來,大吃一驚,即把夢中之事告訴執事僧,要他挑桶去翡翠池看看是否應驗。一會,執事僧果然挑着兩桶黃橙橙的萊油回來。
從此,鬆𠔌庵每天都由一個和尚去翡翠池挑油,一百多僧人的生活迅即好轉,白天有油炒菜,夜晚有油點燈,樂了菩薩又肥了廟。十五年後,定慧和執事憎先後去世,庵裏換了當傢人。一天,新的執事僧竟讓一個小和尚挑油到山下鋪村去賣,找回幾個零花錢。不料這小和尚走漏了風聲,翡翠池出油的事很快傳遍全村。次日清晨,人們挑桶拿罐,長竜般來到翡翠池取油。“砰通砰通”的取油聲驚動山神,山神得知天機已經泄漏,一時怒起,放出一條火竜闖人池中,“轟”的一聲,池中菜油起火,油燒得精光。從這以後,池中再也不出油,仍然像過去那樣是一池碧緑的清水。至今,池邊的岩壁上還刻着“古油潭”和“翡翠池”六個大字。 |
|
黃山風景區一景。
又稱古油潭。位於芙蓉峰麓1公裏處,在黃山北部芙蓉、枕頭兩峰間。是黃山著名水景,池長15米,寬8米,深10米,天設地造,環池皆石,鬆𠔌溪水直註池中。夾岸山岩及上下兩巨石天然成池,瀑布攪動池水,山光雲影投入池面,搖曳閃爍。池水碧如翡翠,故名翡翠池。但池深水冷,雖夏日也不可遊泳,以免發生不測。池側有巨岩,鎸有一個直徑3米的“佛”字,此外,還有“福”、“壽”、“南無阿彌陀佛”等摩崖石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