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齊己 Qi ji
水邊飛去青難辨,竹裏歸來色一般。 磨吻鷹鸇莫相害,白鷗鴻鶴滿沙灘。 |
|
詩人: 唐彥謙 Tang Yanqian
莎草江汀漫晚潮,翠華香撲水光遙。 玉樓春暖笙歌夜,妝點花鈿上舞翹。 |
|
詩人: 曹組 Cao Zu
窺魚潛立小荷圓,照水飛鳴更碧鮮。 鬥草人歸尋墜翼,綺窗歸去補花鈿。 |
|
詩人: 鬍仲弓 Hu Zhonggong
毛羽生來便屬人,悔將體段鬥精神。 寄言翡翠休驚訝,但是文章盡纍身。 |
|
請鑒賞:
|
|
① 鳥的一屬,嘴長而直,有藍色和緑色的羽毛,飛得很快,生活在水邊,吃魚蝦等。羽毛可做裝飾品。②礦物,成分是naal(si2o6)。緑色、藍緑色或白色中帶緑色斑紋,有玻璃光澤,硬度6-7,可做裝飾品。也叫硬玉。 |
|
一種單斜晶係的硅酸鈉鋁組成的礦物,加工後即成為有價值的玉器 |
|
動物名。又名赤翡翠。屬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佛法僧目 |
|
鳥名。嘴長而直,生活在水邊,吃魚蝦之類。羽毛有藍、緑、赤、棕等色,可做裝飾品。《逸周書·王會》:“ 倉吾 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楚辭·招魂》:“翡翠珠被,爛齊光些。” 王逸 註:“雄曰翡,雌曰翠。” 洪興祖 補註:“翡,赤羽雀;翠,青羽雀。《異物志》雲:翠鳥形如燕,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 晉 左思 《吳都賦》:“山雞歸飛而來棲,翡翠列巢以重行。” 元 燕公楠 《摸魚兒·答程雪樓見壽》詞:“霜鬢縷,衹夢聽枝頭翡翠催歸去。” |
|
指翠羽。用以裝飾車服,編織簾帷。 唐 羅隱 《簾》詩之二:“翡翠佳名世共稀,玉堂高下巧相宜。” 宋 張孝祥 《鷓鴣天·上元設醮》詞:“何人曾侍傳柑宴,翡翠簾開識聖顔。” |
|
即硬玉。色彩鮮豔的天然礦石,主要用作裝飾品和工藝美術品。 南朝 齊 謝朓 《落梅》詩:“用持插雲髻,翡翠比光輝。” 唐 令狐楚 《遠別離》詩之二:“玳織鴛鴦履,金裝翡翠篸。” 葉聖陶 《未厭集·夜》:“大男的胳臂給老婦人抱住,不能取那翡翠簪兒。” |
|
翡翠
(《綱目》)
【來源】為翠鳥科動物白胸翡翠等的肉。
【動物形態】白胸翡翠
體長約30釐米。嘴長,呈珊瑚紅以至紅赤色。虹膜暗褐色。頭、後頸、胸側及下體均深赤慄色;頦、喉、胸部中央純白;上背、肩羽及最內側次級飛羽緑藍色;下背、腰及昆上覆羽均輝鈷藍色。兩翅的小覆羽慄棕色;中覆羽黑色;大覆羽、初級覆羽和次級飛羽均為深淺不同的藍色或緑藍色,次級飛羽具有黑色先端;初級飛羽黑褐,基部的外翈具淡藍色斑,同一部位的內側則綴以白色;翼緣白色;尾羽暗藍色;除中央1對外,其餘尾羽內緣均暗褐色;腋羽和翼下覆羽淡慄棕色。
常見於平原和丘陵的樹叢中或沼澤附近。捕食昆蟲、螃蟹、魚、蛙、蠕蟲等。營巢於河流堤岸或山丘墳墓的隧道中。遍布華南一帶;自云南以至福建、臺灣為留鳥。
【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姚可成《食物本草》:"治水疾,利小便。"
【用法與用量】內服:煮食。 |
|
翡翠一詞的來源
翡翠,也稱翡翠玉、翠玉、硬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顔色呈翠緑色(稱之翠)或紅色(稱之翡)。
翡翠的名稱來自鳥名,這種鳥的羽毛非常鮮豔,雄性的羽毛呈紅色,名翡鳥,雌性的羽毛呈緑色,名翠鳥,合稱翡翠,明朝時,緬甸玉傳入中國後,就冠以“翡翠”之名。
翡翠屬輝石類,單斜晶係、完全解理。主要組成物為硅酸鋁鈉(NaAlSi2O6,寶石礦中含有超過50%以上的硅酸鋁鈉纔被視為翡翠),出産於低溫高壓下生成的變質岩層中。往往伴生在藍閃石、白雲母、硬柱石(二水鈣長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間,比重在3.25—3.35之間,熔點介於900—1000°C之間。
翡翠是在地質作用過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緑輝石和鈉鉻輝石組成的達到玉級的多晶集合體。
從廣義上講翡翠是指具有商業價值,達到寶石級硬玉岩的商業名稱,是各種顔色寶石級硬玉岩的總稱。狹義的翡翠概念石單指那些緑色的寶石級硬玉岩。地質學稱翡翠為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組成的纖維狀集合體,並主要是以Cr(鉻)為緻色元素的硬玉岩。達到寶石級的翡翠單從組分上講,非常接近硬玉的理論值。 翡代表紅色,翠代表緑色。是一種最珍貴、價值最高的玉石,被稱為“玉石之冠”。還由於深受東方一些國傢和地區人們的喜愛,因而被國際珠寶界稱為“東方之寶”。 |
|
(1) 化學成分:鈉鋁硅酸????——NaAI〔Si2 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翡翠原石
(2) 礦物成分:以硬玉為主,次為緑輝石、鈉鉻輝石、霓石、角閃石、鈉長石等。
(3) 結晶特點:單斜晶係,常呈柱狀、纖維狀、氈狀緻密集合體,原料呈塊狀次生料為礫石狀。
(4) 硬 度:6.5——7。
(5) 解 理:細粒集合體無解理;粗大顆粒在斷面上可見閃閃發亮的“蠅翅”。
(6) 光 澤:油脂光澤至玻璃光澤。
(7) 透 明 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8) 相對密度:3.30——3.36,通常為3.33。
(9) 射 率:1.65——1.67,在折射儀上1.66附近有一較模糊的陰影邊界。
(10) 顔 色:顔色豐富多彩,其中緑色為上品,按顔色可分為三種類型;①、皮類顔色;指翡翠最外層表皮的顔色,其形成與後期風化作用有關。這類顔色為各種深淺不同的紅色、黃色和灰色,其特點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狀。紅色常稱為翡;②、地子色:又稱“底子”顔色,有底色之意,指緑色以外的其他顔色,為深淺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③、緑類顔色;指翡翠的本色,這類顔色的特點為各種深淺不同的緑色。有時緑中包含着黑色。緑色常稱為翠。
(11) 光 性:淺色翡翠在長波紫外光中發出暗淡的白光熒光,短波紫外光下無反應。
翡翠(Jade)習慣上亦稱為緬甸玉,是緬甸出産的硬玉,日本、蘇聯、墨西哥、美國加州等地也有少量産出硬玉(Jadeite),但其質量與産量遠遠不如緬甸聯邦。緬甸聯邦北部的密支那地區,翡翠礦床儲量最大,很早就開採寶石級翡翠,供應世界各地。所以人們長期以來衹知道緬甸聯邦纔出産翡翠,因此將緬甸聯邦玉作為硬玉的代名詞了,硬玉是寶石學名蓍,而緬甸玉則是行傢的行話(在緬甸國內沒有翡翠這一叫法,翡翠是中國人給予這一自然精靈的美稱。它根據一種翡翠鳥的名字而來,因為寶石級硬玉中最美的緑色和紅色和這種鳥身上的顔色一樣所以得上美名)。
加工工藝
俗話說的好,玉不琢不成器。翡翠玉由於其高硬度高比重和以翠色翡色紫色為主的豐富顔色,以及其原料(特別是高檔料)非常稀少而珍貴,被稱為玉中之王。因此,其加工程序、加工材料、加工工具和加工設備有別於其他玉石。現將翡翠玉加工流程和工序介紹如下:
一、選料: 這是重要的開端,翡翠玉料多般帶皮殼,是世界上唯一帶皮殼的玉石,故也稱為賭石或賭貨,也是其他玉石所沒有的。 因此,選料的關鍵是加工用途,做擺件?器件?手鐲?挂件?戒指還是戒面等。原料的特徵與加工用途的關係非常密切,如果選擇不好,不僅浪費原料,加工出來也會虧本。
二、開料: 也是關鍵一環節,有些人賭石心切,往往一刀而下,不僅可能把翠切掉(因為好翠往往是較薄的),也有可能做不了整體雕刻藝術品,失去其本來的價值。一般正常程序是先擦皮看玉石表面特徵,比如翠色的走嚮,裂隙的發育與走嚮,翡色和紫色等顔色,黑色的分佈狀況,種水裏外變化分析與估計,原石的外形等特徵。其次,根據原石整體狀況與可能做加工的用途來確定。然後,再决定是整個原料做雕件,還是切開來做。
三、用途定位與設計:
1、做小件:考慮用途與出成率。如圓雕件和手鐲等。
2、做小雕件:如做玉佩和腰牌等,要考慮做什麽圖案,既用上原料的優勢特徵,又符合雕件圖案的要求。否則,容易出廢品。
3、 做擺件:主題圖案的選擇確定與原料的特徵的關係密切,是非常關鍵首要的環節。如設計做人物類,關鍵是看原石是否有無雜質,或幹淨一點的部位做人物的臉,還要考慮原石是否夠人物的比例使用等因素。完美的翡翠玉器,都是經過創意設計精工而成的翡翠玉藝術品。雕件設計上根據原石色、種、水、形、裂、黑、玉質等特徵,將原石提高到最大價值為原則。 一般雕件圖案:人物、山子、吉祥類、動物類、花卉類對原料的要求是不同的。雕件主題圖案與相配襯托圖案是有原則和有比例的,而不是圖案的簡單堆積。
四、加工工藝流程:
一、切割:
1、小件:分步切割成不同用途規格的大小,把不能用或不符合規格的片料,改變其加工用途,達到物以盡用。
2、擺件:根據設計圖案要求,切割成大致毛坯。
二、鍘:用金剛石砂輪(粗號砂)進一步打去無用部分成粗毛坯。
三、鏨:用金剛石(中號砂)砂輪進一步打去凸凹部分和整個表面無用部分。
四、衝:用金剛石砂輪或圓砣,將上一工序的粗毛坯,進一步衝成粗坯。
五;、磨:用各種規格磨砣磨出圖案圓雕部分樣坯,如水果、山石和樹根等。
六、雕:
1、軋:用軋砣過細,開出人物、動物、山水和花卉等圖案的外形。如開臉、動物身體和樹木花卉根莖葉等。
2、勾:用勾砣或各形釘勾出細紋飾,象人的鬢發、鬍子、鳳毛、動物毛、鱗和植物的葉紋等。
3、收光:一般大型有實力的工廠都有這一道工序,采用專用工具和材料,把前面雕刻工序多餘刻痕和砂眼磨平整,為下一道打磨拋光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雕刻方法:
中國是有七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古國,那麽玉石加工也有了七千年的歷史。在玉石雕刻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非常先進的雕玉工具和玉雕方法,我們將許許多多的玉雕方法當中常用的一部份,簡單介紹如下:
1、浮雕:指凸雕,有淺浮雕,深浮雕;俏色雕。如:福祿壽禧等。
2、透雕:是指透空雕,有十字透空雕,有圓形透空雕,有紋飾透空雕等。如:動物的下肢和樹枝等。
3、鏤雕:是指將玉石鏤空,而不透空,有深鏤空(如:花瓶、筆筒等)和淺鏤空(如:筆洗、煙缸等)。
4、綫雕:是指綫刻、絲雕,如:人物的頭髮,動物的毛發和水浪等。
5、陰雕:是指凹下部份的一種雕刻方法,如:陰陽八卦等。
6、圓雕:是指圓弧形雕刻,如:茶壺、茶杯和球形玉件等。
六、打磨拋光工藝
一、打磨:
1、人工打磨:屬半機械化,人工通過磨機,用各形金剛砂輪工具,從粗磨至細磨,精磨到亞光。
2、機器打磨:屬全機械化,通過振機用金剛砂完成從粗磨到細磨、精磨各工序。一般圓雕小玉件打磨時間,正常需3至4天。
二、拋光:
1、人工拋光:人工通過拋光機,用各類拋光工具和拋光材料拋出亮光。
2、機器拋光:振機加拋光材料,一般圓雕小玉件正常需2至3天完工。 人工打磨拋光比機器自動打磨拋光,一般打磨拋光時間長,成本較高,但效果也較好,保留雕刻紋飾的立體與雕峰風格。
七、裝潢
1、擺件的裝潢:配底座是擺件最重要的裝潢,擺件配座的材料和款式很多,配得好可達到藝術與價值的提升。
2、包裝:是最後一個環節,一件美麗的翡翠玉商品,有好的包裝包括內包裝和外包裝,配套包裝,既有裝飾美化上檔次效果,還有保護與運輸之功能。
光澤
翡翠呈現玻璃光澤,半透明或透明。翡翠因含有不同的染色離子而呈現各種顔色:通常有白、紅、緑、紫。黃、粉等。純淨無雜質者為白色,若含有鉻元素,則呈現出柔潤豔麗的淡緑、深緑色,名之為翠。此品種最為名貴,極受人們的珍視喜愛。若含錳則呈現淡紫色、深紫色,常稱為春地或藕粉地。含鐵元素,則呈現暗紅、褐紅、赭紅色,被人們稱為翡。含鉻和銅元素,則呈現淡藍、淡青色,人稱橄欖水。高檔翡翠除顔色好之外,質地也極其重要。一般顔色鮮嫩漂亮,質地較透明,玻璃光澤強者為上品。相反,質地發幹,透明度較差的品種次之。
流行
早期翡翠並不名貴,身價也不高,不為世人所重視,紀曉嵐(1724--1805)在《閱微草堂筆記》中寫道:“蓋物之輕重,各以其時之時尚無定灘也,記餘幼時,人參、珊瑚、青金石,價皆不貴,今則日。........雲南翡翠玉,當時不以玉視之,不過如藍田乾黃,強名以玉耳,今則為珍玩,價遠出真玉上矣”。由此可知,18世紀初,古人不認為翡翠是玉,翡翠價格低廉,至18世紀末,翡翠已是昂貴的珍玩了。另據《石雅》得知本世紀初大約45公斤重的翡翠石子值十一英鎊。翡翠石子中不乏精華,當時價格也很貴,但與現在,一公斤特級翡翠七八十萬美金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翡翠開採、運輸、加工、銷售歷來是雲南人所為。在緬甸古都阿摩羅補羅城的一座中國式古廟裏,碑文上刻有5000個中國翡翠商的名字。明中葉高官太監駐守保山騰衝專門採購珠寶。當時從永昌騰越至緬甸密支那一綫已有“玉石路”、“寶井路”之稱。騰衝至緬甸的商道最興盛時每天有2萬多匹騾馬穿行其間,騰衝的珠寶交易幾乎占了世界玉石交易的9成。到1950年,騰衝縣在緬甸的華僑達30餘萬人。直到今天,雲南人在緬甸從事翡翠業的達數萬。 |
|
翡翠是如何形成的?民間有很多神奇的傳說;地質學家以前一直把它看成一個謎,曾有人認為翡翠與鑽石一樣,都是在地殼深部幾千度高溫,高壓條件下結晶形成的,其實不然;美國不少地球物理學家在實驗室做了大量的仿真實驗,再結合世界各地發現翡翠礦床的實際情況,他們認為,翡翠並不是在高溫情況下形成的,而是在低溫條件下在極高壓力下變質形成的。
日本東北大學砂川一郎教授在《話說寶石》(1983年出版)一書中,更具體指出翡翠是在一萬個大氣壓和比較低的溫度(200 - 300℃)下形成的。我們知道地球由地表到深部,越往深處溫度越高,壓力也越大。但翡翠既是在低溫高壓條件下結晶形成,當然不可能處於較深部份,那麽高壓究竟從何而來呢?
這高壓是由於地殼運動引起的擠壓力所形成的,現已獲得證實,凡是有翡翠礦床分佈的區域,均是地殼運動較強烈的地帶。
還有另外一個因素是:凡發現有翡翠形成的地方均有含鈉長石的火成岩侵入體(中─基性岩)。鈉長石的化學成份為 NaAlSi3O8,所以可以推測翡翠是在低溫、高壓條件下由含鈉長石的岩石去硅作用而形成的。
若要成為特級硬玉——翡翠,還須具備以下條件,翡翠圍岩必須是高鎂高鈣低鐵岩石。這種環境産出的翡翠更純淨,少鐵使底不發灰。儘管低鐵但還是有鐵的存在,要翡翠十分純淨無雜質,還須在強還原條件下,即在還原環境中生成。因為在缺氧環境中,它所含的Fe會形成磁鐵礦而析出,而不進入翡翠的晶格內,可使翡翠緑更正。再者要有生成翡翠後的地質作用及多次強烈的熱液活動,把翡翠改造得緑正、水好、底純的特級翡翠。翡翠成色過程是伴隨着熱液活動進行的,為多期強度不同的成色過程。而且緩慢分解成鉻離子的緻色元素,要長時間處在150-300℃,最佳溫度是在212℃左右下,鉻離子才能均勻不間斷地進入晶格,在這種條件下生成的翡翠緑色非常均勻。完全生成特級翡翠後,還不能有大的地質構造運動,否則將會産生大小不等,方向不同的裂紋而影響質量。以上各條件很難同時具備,這就是為什麽特級翡翠稀少的原因。 |
|
評價翡翠術語
評價翡翠有“地”、“好水”、“翠得好”等術語。“地”指翡翠中其他顔色,玉少翠多為上品;“好水”指翡翠質地細嫩潤滑,通透清澈,晶瑩凝重,碧亮喜人,也稱之為“俏”,反之稱“水差”;“翠得好”當合“濃、陽、正、和”四字,“濃”是指濃而不淡,如雨後鼕青,“陽”是指鮮豔明亮,“正”指無雜色、邪色相混,“和”是指翠得均勻無深淺之分,反之則稱“淡、陰、邪、花”。
翡翠的地子
玻璃地
完全透明,玻璃光澤。 翡翠的透明度與寶石不同。好的玻璃地鐲子看上去透明如水晶,無雜質。
冰地
冰地次於玻璃地全物通透如冰,即通明中如有一層薄霧,似淨水封凍、凝滯。
水地
透明如水,玻璃光澤。 與玻璃地相似,有少量的雜質。
蛋青地
質地如同雞蛋青,玻璃光澤。 半透明,但比較純正,無雜質。
鼻涕地
質地如同青鼻涕,玻璃光澤。 半透明,但比較純正,少量雜質。
青水地
質地透明,但泛青緑色 是帶青緑色的水地品種,因色幹擾,不如水地品種。
灰水地
質地半透明,但泛灰色。 因有灰色,質量又比青水地又差。
紫水地
質地半透明,但泛紫色調。 與紫羅蘭不同的是強調透明,實際上是半透明的紫羅蘭。
渾水地
質地半透明,象渾水。 透明度差的水地。
細白地
半透明,細膩色白。 如果光澤好,也是好的玉雕原料。
白沙地
半透明,有沙性,白色。 不細膩的細白地。
灰沙地
半透明,有沙性,灰色。 不細膩的灰色白沙地。
豆青地
半透明,豆青色地子。 實際上是豆青色地半透明品種。
紫花地
半透明,有不均勻的紫花。 為顔色不均勻的紫羅蘭。
青花地
半透明至不透明,有青色石花。 質地不均勻,衹適合做玉雕。
白花地
半透明至不透明,質糙亦有石花
瓷地
半透明至不透明,白色。
幹白地
不透明,白色。
糙白地
不透明,粗糙,白色。
糙灰地
不透明,粗糙,灰色。
狗屎地
褐色,黑褐色。 |
|
翡翠具有較強的韌性,但不要把這一特性誤解為不怕摔打.殊不知翡翠同樣需精心保養.在佩戴翡翠首飾時,應盡量避免使它從高處墜落或撞擊硬物,尤其是有少量裂紋的翡翠首飾.否則很容易破裂或損傷.
翡翠首飾是高雅聖潔的象徵,若長期使它接觸油污,油污則易沾在表面,影響光彩.有時污濁的油垢沿翡翠首飾的裂紋充填,很不雅觀.因此在佩戴翡翠首飾時,要保持翡翠首飾的清潔,得經常在中性洗滌劑中用軟布清洗,抹幹後再用綢布擦亮.
翡翠首飾在雕琢之後,往往都上有川蠟以增加其美豔程度.所以翡翠首飾不能與酸、鹼和有機溶劑接觸.即使是未上蠟的翡翠首飾,因為它們是多礦物的集合體,也應切忌與酸、鹼長期接觸.這些化學試劑都會對翡翠首飾表面産生腐蝕作用.另外也不要將翡翠首飾長期放在箱裏,時間久了翡翠首飾也會“失水”變幹. 1、翡翠也要休息
定期對翡翠進行清洗:將其浸泡在清水中 30 分鐘,如果因為長期佩戴使其表面出現髒污,衹要在浸
泡後用小軟刷輕輕擦洗翡翠即可。這樣腐蝕性的物質就很難長期存在在翡翠表面對其進行損傷,同時又能
補回翡翠在夏季高溫或你在洗桑那時失去的“水分”。一個月進行一次清洗是很必要的,在酷熱的南方,
每天都洗澡,註意,如果喜歡洗熱水澡還是把心愛的翠翠取下來吧。平常洗澡時就用沐浴液洗也可以
另外:每次清洗時要註意觀察一下挂繩是否有磨損、鑲嵌飾品是否有鬆動,這樣及時檢修、保養能及
時發現送回店內進行維護,避免由於挂繩斷裂、鑲口鬆開而造成翡翠摔壞丟失。
2、盛夏的保養
盛夏將至, 人們流汗量增多,在人的汗液中所含有的????份與揮發性脂肪酸以及尿素等物質, 會慢慢
地侵蝕翡翠的外表。從而使翡翠的“亮度”與光澤遭到破壞。所以,夏季裏最好不要將翡翠拿在手中把玩
,而那些佩戴在身上與肌膚貼近的飾件,如手鐲、挂件等,要經常在中性洗滌液(相信嗎,你的中性洗面
奶或沐浴液就很好)就用手清洗,個別雕工麻煩的,可以用軟毛刷(各種毛筆是不錯的選擇)輕刷,放在
陰涼除吹幹即可(我就直接又戴上了)。切記!!翡翠首飾也應切忌與酸、鹼和有機溶劑長期接觸,例如
各種化妝品、香水、美發劑等,都會對其表面産生腐蝕作用。
3、翡翠怕高溫
翡翠經過烤灼會使其內部分子體積增大,使玉質産生變態,造成翡翠失去溫潤的水分,使其種質變幹
,而其顔色也會變淺。因此去日照強烈的沙灘等地遊玩時盡量不要佩戴翡翠首飾,避免過強的陽光對其直
接照射;還有喜歡蒸桑拿朋友,在進桑拿房前也要將翡翠飾物取下,不要讓翡翠長期處於高溫濕熱的環境
下;在烹飪時也盡量避免使翡翠與高溫或明火接觸,最好是在烹飪時能取下翡翠飾品以防翡翠受到損傷。 |
|
將翡翠放在熒光燈下,觀察其顔色變化,A貨和C貨不發生變化,B貨有熒光,泛白色。C貨經過染色處理,故其顔色沿裂隙分佈,分佈不均勻,細心觀察肉眼即可看出,具體的解釋如下:
· A貨翡翠,天然翡翠, 是未經過化學處理,顔色、結果自然的天然翡翠。
· B貨翡翠,漂白註膠翡翠, 是經過強酸清洗和註膠的翡翠,強酸浸泡、清洗有助於提高翡翠的透明度和色澤。
· C貨翡翠,染色翡翠, 是經用人工着色處理的翡翠,通常是用有機染料或無機染料着色。
· B+C貨翡翠是同時進行過強酸清洗和註膠和人工着色處理的翡翠。
評估
顔色是評價翡翠的第一因素,好的顔色要達到的標準是:正、濃、陽、均。
正:就是指色調的範圍,根據主色與次色的比例而定,就是說要純正的緑色,不要混有其他的顔色。例如油青中常有混油藍色、價值就會降低。
濃:指顔色的深淺,就翡翠緑色來講濃度最好在70%80%之間,90%已經為過濃了。
陽:是指翡翠顔色的鮮陽明亮程度,翡翠的明亮程度主要是由於翡翠含緑色和黑色或灰色的比例來决定的。緑色比例多顔色會明亮,若含黑或灰色多了,顔色就灰暗了,行傢往往采取形象的方法來表示顔色的鮮陽。例如:黃楊緑、鸚鵡緑、蔥心緑、辣椒緑、都是指鮮陽的顔色。而菠菜緑、油青緑、江水緑、黑緑,則指顔色沉悶的暗緑色。
越鮮陽的翡翠,自然價值越高。
均:是指翡翠的顔色分佈的均勻度。翡翠的顔色一般分佈都是不均勻的,如能得到顔色分佈均勻的翡翠實在也不是容易的事。
最佳的顔色:應該是緑色純正、緑色濃度在70%-80%、顔陽明亮、顔色分佈均勻,這類高檔翡翠,行傢習慣稱為老坑種。
透明度
翡翠是多晶體,多數為半透明,甚至不透明。不可能象單晶體寶石如祖母緑那樣透明,使光綫可以自由透過,顯得很晶瑩。
結構
指的是組成翡翠的結晶微粒的粗細,結晶體的形狀及其結合的方式。行話稱結構為“底”,有稱“地”。
淨度
翡翠與其他寶石一樣,淨度是評估價值的一大因素,翡翠的瑕疵,主要是白色和黑色。在評價翡翠時,根據下次對翡翠美觀造成的損害程度來决定翡翠的價值。對高檔貨來說,下次是嚴重的缺憾,而對中、低檔貨來說,影響會小得多。
相對來說黑花影響比白花來的較多。
切工
翡翠成品加工分為光身成品和雕花成品兩大類。
光身製品對原料要求較高,不能有裂紋,因為一有裂紋就很容易見到。有裂紋的翡翠,大都用來做花件,通過雕刻手法可以掩蓋裂紋。
因此在評價光身成品與花件時,在同樣質量的情況下,光身製品要貴過花件雕品,當然有特別精湛的雕玉則例外。
裂紋
裂紋的存在往往是翡翠成品的致命傷,有了裂紋,翡翠的價值會大減,尤其對於高檔翡翠來講。
一般可用電筒,用透視光照,有裂紋就很容易看到。
經濟評價因素
1. 透明度:半透明則最佳,太透或不透明都不好。
2. 結構:顆粒越細越好。
3. 淨度:無瑕疵的最佳。
4. 切工:“玉不琢不成器“設計,雕琢的造型,拋光,款式新穎。
分級
①特級:豔緑色(祖母緑色)、蘋果緑色,玻璃地(半透明、質地細膩),均勻鮮豔,無雜質,無裂紋。
②商品級:緑色,油青地,微透明、間雜半透明的祖母緑色細脈和斑點翠。
③普通級:藕粉地、豆緑色、淺緑色,白色細膩,微透明。不透明翡翠,一般衹做玉料首飾。
質量鑒別
①質地。天然翡翠質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潤亮澤,仔細觀察,可見近圓形的稍透明“????粒”和圍繞其周圍的纖維狀物質。
②硬度。天然翡翠是硬玉,摩氏硬度是7度,用鋒利的刀具刻劃,不會留有痕跡;假玉硬度低,利刀可刻劃出痕跡。
③翠性。天然翡翠對着強光觀察,可見其中有其他礦物顆粒的翠色閃光,稱為翠花或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製成的偽品都無此種“翠性”特徵。
④相對密度(比重)。天然翡翠結構堅硬緊密,無氣泡,密度較大,敲擊時聲音清脆;偽品則結構較鬆或有氣泡,密度較小,敲擊聲音沙啞不清脆。
⑤色澤。真品翠色濃豔純正。而有些偽品是用白玉、蛇紋石、澳洲玉、韓國玉、雲石甚至雜石,經脫色後,灌入高硬塑料漿並作加色處理,或浸入緑色液體製成“加色翡翠”,在強光下觀察,可見緑色紋路,雜亂而細小;有的雖不顯紋路,但渾濁不清,光澤差,其重量比真品輕。
將上述假品放入煮熔的蠟液中,所灌入的顔料會慢慢析出。這樣檢驗,既不會損壞被檢樣品,又可鑒別出真假。
用塞爾西濾色鏡觀察,加色翠在鏡下為紫紅色,天然真品顔色不變。
有的假翡翠用玻璃人工熔煉而成,結構鬆懈,緑色均勻偏暗,有的有氣泡,用硬器敲擊,聲音沙啞。
假翡翠
馬來翠(玉),它透明度好緑色美豔似高檔翡翠。但不難識別,將它對着強光用放大鏡看,內部有漁網狀圖案,漁網的網綫是緑的網眼是白的,不像翡翠內部緑色是大小形狀不均勻不規則的。 |
|
①看顔色。看顔色是否純正、濃豔、均勻,並用聚光手電筒檢查是否有隱藏的雜色。以顔色濃豔、純正、均勻,雜質微小者為佳。翡翠中翠緑色具有較高的價位,其次為紅色、紫色。緑色中又以鮮嫩、略帶黃色調的含三分水的秧苗緑(又稱“楊淼”緑)為最佳,其次為寶石緑、江水緑、油緑,均以緑分佈均勻者好。
②觀察透明度。在強光下觀察,透明度愈高愈好。
③聽聲音。敲擊聲清脆悅耳者為佳。
④觀察翠性和石花。對光觀察,翡翠中有其他礦物顆粒的閃光(即翠性),並常有團塊狀白花,稱石花。兩者均以少為好。
⑤看裂痕和黑斑。裂痕有的是原礦中存在的,也有的是加工造成的,以少為好;黑斑是翡翠中各處的黑色斑點,也以少而小為好。
⑥看加工水平。以表面平滑、拋光好、形態正為佳。
《翡翠鑒賞小貼士》
一是要看它的質地.要選透明度較好的.翡翠的透過光照可以看到有部分霧狀或斑狀,而玻璃仿製品是沒有這些特徵的,這種仿製品做的再好也會有氣泡的.
二是翡翠硬度很高.翡翠的硬度是其它的玉石類和玻璃都無法與之相比的.翡翠是可以劃玻璃的,如果劃不出任何痕跡就值得懷疑了.
三是翡翠的比重大,掂在手上有沉重感,而玻璃仿製品就顯得輕飄飄的.
四是要看做工.最好是用4倍以上的放大鏡看.
五要貨比三傢,價比三傢.
剩下的就是要多走多看,多和有經驗的人交流,特別是要多去專賣店看,真品和珍品看得多,再去選購心裏就會有個譜.在翡翠市場上除了真假之分以外,對於翡翠自身來說也還是有一個優劣之別的,它們的區別不是體現在價格之間的幾倍之差,翡翠之間優劣之差是要有用平方來計算的.
翡翠的優劣應從顔色、透明度、形狀和是否有雜質這四方面來觀察.
顔色必須要正,濃豔而又均勻.其透明度要好,質地要細潤.
翡翠的形狀、大小、厚度要合適,磨工精細.
鑒賞名言
我國珠寶業的前輩們,在長期的翡翠加工生産實踐中,總結出了很多有關翡翠的經驗,並以言簡意賅的格言形式,表示出了翡翠的這些特點。記住這些格言,並能瞭解和體會其中深刻的內涵,將終身受益。
《燈下不觀色》
其實,任何珠寶都不應當在燈下進行顔色的質量評定。而對於翡翠來說,這一點則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因為翡翠的顔色,尤其是閃灰,閃藍以及油青之類的翡翠顔色,在燈光下的視覺效果要比自然光綫下的顔色效果好很多。因此,燈光下衹能看翡翠的綹裂,看水頭長短,看照映程度或其它特徵。而要在自然光綫下,察看和評定翡翠的緑色。
《色差一等,價差十倍》
對於高檔的翡翠來說,價差十倍恐怕還不止。例如:一粒50萬元的翡翠戒面與一粒500萬元的翡翠戒面,翡翠質量?樣式、大小、種水、瑕疵?都是一等一的,無可挑剔,二者之間的價格差別關鍵在於緑色上的高低。而如何認識和區分翡翠緑色的各種差別是極為重要的,至少也要見過和經歷過。
《多看少買》
對於購買翡翠原石來說,“多看”是一個選擇的過程;是一個進行比較的過程;也是一個積纍和驗證經驗的過程;是″買″的前提。“少買”不是不買,而是提醒你要“看”好了再買。
《寧買一條綫,不買一大片》
對於翡翠原石中的緑色形狀特點來說,“一條綫”?帶子緑?與“一大片”靠皮緑?是同一種緑色形狀的兩種表現形式,是“綫”?立性?與“片”?臥性的分別。 “綫”的厚度是已知的,而深度是未知的;“片”的面積是已知的,而厚度是未知的。格言的關鍵在於提醒人們,不要被翡翠表面上緑色的“多”與“少”所迷惑,要認清緑色“立性”與“臥性”的本質。因此,並不是真的見了有一大片緑色的翡翠也不買,而是提醒不要對緑色的厚度有過分的奢望。
《竜到處纔有水》
所謂“竜”其實是指翡翠中的緑色。也就是說:在通常情況下,無論在質地的粗細程度或者透明程度上,有緑色的部位比沒有緑色的部位?地子?,都要好一些。當然,有時翡翠緑色和地子之間的這種差別表現的過於強烈時,就象下一個格言所說了。狗屎地子出高緑。
翡翠的地子與翡翠的緑色互為依存,關係非常密切。一般來說,緑色種水好的情況下,地子通常也不會太差,反之亦然。而格言主要提醒人們:不要忽視翡翠緑色的特殊性。雖然不是每一個“狗屎地子”都會有高檔的緑色。但是″狗屎地子″中可以出現上等的緑色。
《無綹不遮花》
《禮記》雲:“大圭不琢,美其質也。”事實上,高檔的翡翠緑色通常也都是以“素”身的形式,來表現其自然本質的。例如舊貨中的搬指、翎管之類都屬於“素活”。如果雕有花紋圖案,其美麗的花紋之下必有蹺蹊。故而業內流傳有“無綹不遮花”的說法。現代的翡翠製品中同樣如此。
《冷眼觀熗緑》
所謂“熗緑”乃是指一種加色的“假翡翠”,這是一種老掉牙的伎倆。時下的做假手段有“衝涼”、“洗澡”和“鍍膜”等。當然任何作假或許得逞於一時,而不會永遠不露馬腳的。以前的格言是對行內人說的,是提醒人們要重視第一眼的感覺,不要放過任何疑點。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妨也“冷眼”一點。一定要到信譽好、有質量保證的商店去購買翡翠。
鑒別真假
玉是中國人最喜愛的寶石,自古以來被視為吉祥之物,具有驅邪避兇的魔力。而翡翠又是玉石中最珍稀、最昂貴的品種之一。如今,用翡翠製作的各種飾品、工藝品和首飾受到中國的很多藝術收藏傢和消費者的喜愛。但大數人對於翡翠都不瞭解,近日,鑫德翡翠金壇店嚮我們提供了這方面的知識,希望通過宣傳讓人們進一步瞭解翡翠,以便鑒別真假。
翡翠的""是指翡翠的結構和構造。是翡翠質量的重要標志。新“種”(也稱新坑新廠等)的翡翠,質地疏鬆,粒度較粗且粗細不均,雜質礦物含量較多,裂隙及微裂隙較發育,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差,比重硬度均有下降。老“種”(也稱老坑老廠等)的翡翠,結構細膩緻密,粒度微細均勻,微小裂隙不發育,它的硬度比重最高,是質量較好的翡翠。但不一定透明度就好。新老種翡翠介於新種和老種翡翠之間,是殘積在山坡原地的翡翠,未經自然搬運或短距離自然搬運的翡翠。新種翡翠是製作翡翠B貨的原料。
翡翠的“地”的含義是翡翠的緑色部分及緑色以外部分的幹淨程度與水(透明度)及色彩之間的協調程度,以“種”、“水”、“色”之間相互映襯關係。民間稱“地”為“地張”或“底障”等。翠與翠外部分要協調,如翠好必須翠及翠外部分水,要好纔映襯協調,若翠很好但翠外部分水差雜質髒色多,稱“色好地差”。翠的“水”與“種”要協調,如“種”老色很好,水又好,雜質髒色少,相互襯托,強烈映襯出翡翠的情麗,潤亮及價值來。“地”的結構應細膩,色調應均勻,雜質髒色少,有一定的透明度,互相照應方能稱“地”好。好的“地”稱玻璃地,糯化地,蛋清地。不好的“地”稱石灰地,狗屎地等。水不好的翡翠稱"底幹"。
翡翠的“水”是指它的透明度,也稱水頭。翡翠的水與翡翠的結構構造有關,也就是說與“種”有關。還與雜質的含量有關,那些“種”老,雜質少,粒度大小均勻,純淨度高的翡翠水就好。
翡翠的”霧“是指翡翠的皮(己風化或氧化)與翡翠內部(無風化或氧化)或稱肉之間的一種半氧化微風化的硬玉。實質上它也是翡翠的一部分,是從風化殼到未風化的肉(翡翠)的一個過渡帶。霧的顔色和存在能說明翡翠內部雜質多少,“種”是老是新,透明度的好壞及其內部的幹淨程度等。但它不能說明其內是否有緑,與緑無關。霧分白、黃、紅、灰、黑等。如把外皮磨去,露出淡淺的白色稱白霧,說明其內雜質少“地”幹淨,有一定的透度,若白霧之下有緑,就是非常純淨的翠緑,與地互相搭配價值連城。白霧也說明“種”老,一般人都喜歡賭白霧。黃霧顯示其內的鐵元素和其它元素正在漸漸氧化,但還沒有嚴重氧化。若為純淨的淡黃色的霧,顯示雜質元素少,常出現高翠,但有時因鐵離子産生的藍緑色調可能進入翡翠的晶格,也出現微偏藍緑色調的緑。紅霧說明其內所含鐵元素己嚴重氧化,可能翡翠內部出現灰“地”。黑霧主要為大量雜質元素氧化所致,顯示翡翠內部雜質多,透明度差。個別黑霧也會出現高翠,但有時水很差。並非所有翡翠均産生霧,有些玉石場所産翡翠並無霧。一般來講能産生霧的翡翠原料多産在老廠及新老廠的礦山上。
翡翠的”癬“是指翡翠表皮或內部見有黑灰黑色的斑塊、條帶等,癬的形狀大小各異,這些黑色癬的主要礦物為角閃石、蘭閃石片岩、鉻鐵礦及一些氧化物組成,因為這些黑色礦物與緻色的鉻離子有親源關係,以及黑色礦物一一一癬內的鉻鐵礦源源不斷地釋放出緻色鉻離子,在適當的條件下使翡翠緻緑。故癬與緑關係密切。民間稱"黑隨緑走"、"癬吃緑"等。但有癬不一定有緑,有緑不一定有癬,要看癬的生成環境與時間,與癬內是否有鉻元素的存在等因素。故民間又有"死癬"與"活癬"之說。在生成翡翠的過程中及以後的多次地質運動、多次的熱液活動中,有鉻元素釋放的地質環境,可使翡翠緻緑。這時不一定有癬,癬與緑關係不大。若癬與翡翠共生,有利於鉻元素釋放的地質條件、熱液活動,癬內的鉻不斷釋放緻色,當地質環境改變時不利於鉻元素釋放緻色時,終止緻色,就會産生黑隨緑走的現象,稱活癬。生成翡翠以後,産生的"癬",沒有鉻元素釋放的地質條件産生的癬稱死"癬"。根據翡翠原料上的緑與癬,小構造與瘤,翡翠礦物與癬的穿插關係,可準確判斷活"癬"與死"癬"。癬與緑之間的關係可分,癬與緑相互包容不易分離,癬與緑逐步過渡或界域分明,緑與癬相隔一段距離、各方單獨存在的三種。有時癬旁有"鬆花"顯示,這指示其內有緑,但其內緑有多少、形狀實無法判斷。
在翡翠原料的表皮上,見與表皮一樣或深或淺顔色的風化、半風化沙粒呈帶狀環狀塊狀等有規律有方向性的排列現象,說明原石局部受方向性的動力變質與熱液蝕變作用的共同強烈影響,使其內部有可能使鉻元素釋放而致緑。有臍帶的地方不一定有緑,一定要有"鬆花"的出現,才能說明其內可能有緑。有鱗說明“種”老。蟒帶一般平行緑色的走嚮,緑的走嚮(脈)或稱緑的形狀,大多為原生裂隙充填了鉻離子而致色。
翡翠表皮隱約可見的一些像幹了的苔蘚一樣的色塊,斑塊、條帶狀物稱"鬆花"。是指原來翡翠原料上的緑,經風化己漸失色留下的痕跡。根據鬆花顔色的深淺、形狀、走嚮、多寡、疏密程度,可推斷其內緑色的深淺,走嚮,大小,形狀等。觀察時要上水於原料上仔細研究。
也稱裂綹,裂開的稱裂,復合或充填了物質的稱絡。裂綹分為原生裂綹,即與原石同時生成。後期裂綹,即成岩後生成的。原生裂綹有些已被後期熱液活動修復,有些其內充填了後期礦物。後期裂綹大多肉眼明顯可見,對翡翠原石整體性破壞很大。裂綹可分大裂綹、小綹、井字綹、細綹等。有些裂綹會把緑色條帶切斷,錯位。有些緑色條帶本身就是裂綹,後被緑色充填了的。要根據裂綹的分佈頻率估計做什麽來估價。在原石上那些低凹部分就是裂綹存在的部位。
白棉是指翡翠內部見有斑塊狀、條帶狀、絲狀、波紋狀的半透明、微透明的白色礦物。白色礦物的主要成分為納長石,次為霞石,方沸石等及一些氣液態包體組成。是翡翠內的雜質物,嚴重影響翡翠的質量與美觀。它的存在將大大影響翡翠的價格。還有緑與緑之間的白棉。也可能是硬玉本身,這屬於緑色分佈不均勻而造成的。
絶大多數翡翠原料均有皮,特級翡翠也有皮。翡翠的皮是翡翠原料在搬運過程中的風化作用而形成。皮的顔色有,黑、灰、黃、褐、淺黃、白等色,皮的顔色的形成是兩種地質作用的綜合,即由翡翠外部氧化作用使鐵的氫氧化物滲透到翡翠皮面的細小微裂隙中,再與表皮下正在氧化的雜質元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根據皮的顔色、緻密程度、光潤度、凸凹度大致可估計出翡翠原料內部的色彩、水頭好壞、地的好壞、種的老嫩及裂結的多少。如皮上表現緻密細潤,通常顯示其內部透明度好雜質少,皮表面表現為不明顯之苔狀物,常反映顯示其內可能有緑,皮面凸凹不平粗糙者,顯示其內裂維多,質地疏鬆、水差。再如翡翠皮上顔色變化大,且有黑癬之類的條帶斑塊者,就應註意有緑出現的可能。黑皮烏砂含鐵等雜質很多,即使其內有緑,絶大多數為偏藍的緑。黃白沙皮上水後有手感細沙脫落者、一般水頭足。褐色皮稱之黃鱔皮,一般種很老,若皮細嫩並見苔辭狀及黑色條帶蓋其內水好可能有高翠。翡翠的皮學問很多,要綜合判斷估計其內情況。
翠性也稱"蒼蠅翅膀"。是翡翠的特有標志。是指組成翡翠的礦物晶面及解理面在翠面的片狀閃光。當組成翡翠的礦物顆粒粗大時,特別明顯。這就是翡翠的"翠性"。若翡翠的礦物顆粒顯微粒狀時,少見“翠性”,這是因為雙晶面.及解理太小所致。如玻璃地的翡翠肉眼難見“翠性”。
常見品種
市場中有哪些常見的翡翠品種?
(1)老坑種翡翠:商業界俗稱“老坑玻璃種”,通常具玻璃光澤,其質地細膩純淨無瑕疵,顔色為純正、明亮、濃郁、均勻的翠緑色;老坑種翡翠硬玉晶粒很細,因此,憑肉眼極難見到“翠性”;老坑種翡翠在光的照射下呈半透明一透明狀,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極品 。
(2)冰種翡翠:質地與老坑種有相似之處,無色或少色,冰種的特徵是外層表面上光澤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冰,給人以冰清玉瑩的感覺 。若冰種翡翠中有絮花狀或斷斷續續的脈帶狀的藍顔色,則稱這樣的翡翠為“藍花冰”,是冰種翡翠中的一個常見的品種 。冰種玉料常用來製作手鐲或挂件 。無色的冰種翡翠和“藍花冰”翡翠的價值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其實際價格主要取决於人們的喜好 。冰種是中上檔或中檔層次的翡翠。
(3)水種翡翠:其玉質的結構略粗於老坑玻璃種,光澤、透明度也略低於老坑玻璃種而與冰種相似或相當 。其特點是通透如水但光澤柔和,細觀其內部結構,可見少許的“波紋”,或有少量暗裂和石紋,偶爾還可見極少的雜質、棉柳 。有行傢說水種翡翠是色淡或無色的、質量稍差的老坑種翡翠。是翡翠中的中上檔、偶見上檔的一個品種 。
(4)紫羅蘭翡翠:這是一種顔色像紫羅蘭花的紫色翡翠,珠寶界又將紫羅蘭色稱為“椿”或“春色” 。具有“春色”的翡翠有高、中、低各個檔次,並非是衹要是紫羅蘭,就一定值錢,一定是上品,還須結合質地、透明度、工藝製作水平等質量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翡翠上的紫色一般不深,翡翠界根據紫色色調深淺的不同,將翡翠中的紫色劃分為粉紫、茄紫和藍紫,粉紫通常質地較細,透明度較好,茄紫次之,藍紫再次之 。
(5)白底青翡翠:白底青的特點是底白如雪,緑色在白色的底子上顯得很鮮豔,白緑分明 。這一品種的翡翠極易識別:緑色在白底上呈斑狀分佈,透明度差,為不透明或微透明;玉件具纖維和細粒鑲嵌結構,但以細粒結構為主;在顯微鏡下觀察(須放大30~40倍),其表面常見孔眼或凹凸不平的結構 。
該品種多為中檔翡翠,少數緑白分明、緑色豔麗且色形好,色、底非常協調的,可達中高檔品品級 。
(6)花青翡翠:顔色翠緑呈脈狀分佈,極不規則;質地有粗有細,半透明 。其底色為淺緑色或其他顔色 。如淺灰色或豆青色,其結構主要為纖維和細粒一中粒結構。花青翡翠的特點是緑色不均 。有的較密集,有的較為疏落,色有深也有淺 。花青翡翠中還有一種結構衹呈粒狀,水感不足,因其結構粗糙,所以透明度往往很差 。花青屬中檔或中低檔品級的翡翠。
(7)紅翡:顔色鮮紅或橙紅的翡翠,在市場中很容易見到 。紅翡的顔色是硬玉晶體生成後纔形成的,係赤鐵礦浸染所致 。其特點為亮紅色或深紅色,好的紅翡色佳,具有玻璃光澤,其透明度為半透明狀,紅翡製品常為中檔或中低檔商品,但也有高檔的紅翡:色澤明麗、質地細膩、非常漂亮,是受人們喜愛的,具有吉慶色彩的翡翠。
(8)黃棕翡:顔色從黃到棕黃或褐黃的翡翠,透明程度較低 。這一係列顔色的翡翠製品在市場中隨處可見 。它們的顔色也是硬玉晶體生成後纔形成,常常分佈於紅色層之上,是由褐鐵礦浸染所致。在市場中,紅翡的價值高於黃翡,黃翡則高於棕黃翡,褐黃翡的價格又次之 。但也有因人的喜愛及飾品別具特色而使其價格有別於常規的情況 。
(9)豆種翡翠:簡稱豆種,是翡翠傢族中的一個很常見的品種 。
(10)芙蓉種翡翠:簡稱芙蓉種,這一品種的翡翠一般為淡緑色,不含黃色調,緑得較為清澈、純正,有時其底子略帶粉紅色 。
(11)馬牙種翡翠:其質地雖然較細,但不透明,表面的光澤如同瓷器 。
(12)藕粉種翡翠:其質地細膩如同藕粉,顔色呈淺粉紫紅色(淺春色),是良好的工藝品原料 。
(13)廣片:其特點是在自然光下緑得發暗或發黑,質地較粗水頭較幹 。
(14)翠絲種翡翠:這是一種質地、顔色俱佳的翡翠,在市場中屬中高檔次的玉 。
(15)金絲種:在淺底之中含有黃色的、橙黃色的色形呈條狀,絲狀平行排列且定嚮結構發育明顯的翡翠,除顔色與翠絲種不同外,其他特徵與翠絲種相同 。但通常金絲種翡翠的價格低於翠絲種翡翠。
(16)油青翡翠:簡稱油青種或油浸,其通透度和光澤看起來有油亮感,是市場中隨處可見的中低檔翡翠,常用其製作挂件、手鐲,也有做成戒面的 。油青種的緑色明顯不純,含有灰色、藍色的成分,因此較為沉悶,不夠鮮豔。
(17)巴山玉:“巴山玉”原石是一種晶料粗大、結構疏鬆,水幹、底差的“磚頭料”,但其顔色比較豐富,有淡紫、淺緑、緑或藍灰等顔色,是一種品級較低,含有閃石、鈉長石等礦物的特殊翡翠。
(18)幹白種翡翠:是質地粗、透明度不佳的白色或淺灰白色翡翠 。翡翠行傢對其的評價是:種粗、水幹、不潤 。此品種無色或色淺,憑肉眼即可見到晶粒間的界限,故外表結構粗糙,使用及觀賞價值低,是一個低檔次的翡翠品種。
(19)墨翠:初看黑得發亮,很容易使人誤認為是和田玉中的墨玉或其他的黑色寶玉石,但在透射光下觀察,則是呈半透明狀,且黑中透緑,特別是薄片狀的墨翠,在透射光下顔色喜人。緬甸人用“情人的影子”來形容黑色的硬玉,中國人為其取名為“墨翠” 。
(20)鐵竜生:是一種具有鮮豔緑色,但色調深淺不一,透明度差、結構疏鬆、柱狀晶體呈一定方向排列的中檔翡翠,在市場中經常可以看到 。“鐵竜生”取自緬甸語的語音,緬語“鐵竜生”之意為滿緑色 。 |
|
上等品質的硬玉稱其為翡翠,色、透、勻、形、敲是一般人觀賞或評價玉石的方法,並將玉石分為:玻璃種、深色老坑、老坑、金絲、油清、豆青、花青、瓜青等。其中以玻璃種的翡翠為上品,而「水分」特高、透明度佳的又叫作「冰種」,可說是「玻璃種」中的珍品。大部份購買玉鐲的消費者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那就是商傢會當你的面敲玉鐲,聽聽看其聲音是否清脆不含濁,而以清脆悠揚有回音者為佳。這樣做即是欲證明玉石的結晶緊密質地好且無裂紋。
1.翡翠之緑:愈嬌緑的愈具價值。
2.透 明 度:硬玉內部結晶組織緊密的質地較好,透明度也跟着高,我們所說的「玻璃種」就是這種透明度高的硬玉,如因玉石本身含鉻豐富則形成了冰種翡翠,價值不菲且難求。
3.色 勻:除了顔色嬌緑,透明度高之外,還必須色調均勻纔是上品。
4.瑕 疵:要註意有無裂紋、斑點等,這些瑕疵都會影響硬玉的品質。
5.形 狀:大多數的翡翠戒面是橢圓蛋面形的,至於其它的形狀則有多種,形狀的好壞與美麗對玉石的價格也是有影響的。
6.雕 工:雕件的佩飾其工夫的好壞與象徵的意義都對價格有影響。
7.大小、厚度:相同品質的玉石當然是以大而厚的價格較高。
8.光 澤:除了上述條件外,光澤還要鮮明,不可陰暗。 |
|
我國的四大國寶翡翠——岱嶽奇觀、含香聚瑞、群芳覽勝、四海騰歡,現陳列在北京中國工藝美術館“珍寶館”,由北京玉器廠的近40名玉雕大師,利用四塊大型裴翠原料,從1982年開始,耗時整整六年時間精雕細刻而成的四件異常珍貴的玉雕作品。
l.翡翠景觀《岱嶽奇觀》:
高78釐米,寬83釐米,厚50釐米,重363.8公斤。這件作品以珍貴的翠緑充分表現泰山正面的景色,突出了十八盤、玉皇頂、雲步橋等奇景,顯示了泰山的雄偉氣勢和深邃意境。
2.翡翠花薫《含香聚瑞》:
高71釐米、寬56釐米、厚40釐米,重274公斤。薫的主身是以兩個半圓合成的圓球體,集圓雕、深淺藍浮雕、鏤空雕於一體,綜合體現了我國當代琢玉技藝無可比擬的高、精、尖水平。
3.翡翠花籃《群芳覽勝》:
籃高64釐米,其中滿插牡丹、菊花.月季、山茶等四季香花,是當今世界最高大的一個翡翠花籃。這衹籃上的兩條玉鏈各40釐米長,各含32個玉環。玉雕大師足足花了整整八個月的時間纔完成。
4.翡翠插屏《四海騰歡》:
高74釐米,寬146.4釐米、厚1.8釐米,插屏整個畫面以我國傳統題材"竜"為主題,9條翠緑色巨竜,在白茫茫的雲海裏恣意翻滾,氣勢磅礴,是當今世界最高大的一個翡翠插屏。
這四件玉雕作品於1990年獲國務院嘉奬和中國工藝美術百花奬“珍品”金杯奬。 |
|
翡翠是一種珍貴的寶石,有玉石之王的美譽。人們把翡翠和祖母緑寶石一起列為5月份的誕生石,是運氣和幸福的象徵。在東方,特別是在日本,東南亞各國和港澳地區深受人們的喜愛。近幾年來,我國掀起了一股寶石熱,翡翠則成為寶石中的佼佼者。
翡翠在我國原本是鳥名。翡翠是一種紅色羽毛的小鳥,翠是一種緑色羽毛的小鳥。以後逐漸二字合併,專指一種藍緑色中帶有棕色的小鳥。翡翠之所以被移用在美玉上,並且專指一種含硅酸鋁鈉的硬玉,是因為這種硬玉顔色不勻,有時在淺色的底子上伴有紅色和緑色的色塊,其色彩猶如美麗的翡翠鳥。
翡翠的硬度為摩氏6.5-7級,堅韌性好,受重擊後也不易破碎,抗壓強度有的甚至超過鋼鐵。翡翠的顔色有多種,化學成份純淨的翡翠為白色,當成份中含有金屬色素離子時,就出現緑、紅、紫、黃、灰、黑等色。其中紅色被稱為“翡”,緑色被稱為“翠”,在所有的顔色中,最為名貴而且最有價值的是豔美的緑色。但是,如果在一件翡翠玉上,紅、緑、紫、黃各色共存的話,寓意福、祿、壽、喜,那它就是一件價值很高很難得的玉器了。
翡翠的産地主要在緬甸,世界上90%以上的翡翠産自這個國傢。翡翠的色彩豔麗,質地細膩,硬度高,韌性好,可用來雕琢首飾和各種工藝品。大約在明朝年間,翡翠從緬店傳入我國時即受到人們青睞。翡翠雕琢精品迭出,在民間有翡翠黃瓜和玲瓏寶塔等,皇宮中的翡翠製品更是不同凡響,顯現出匠人門巧奪天工的絶技。 據資料記載,清代慈禧太後死後殉葬品就有不少翡翠製品:腳旁有翡翠西瓜2衹,緑皮紅瓤,白籽黑絲,價值500萬兩白銀,翡翠甜瓜4衹,2衹是白皮黃籽粉瓤瓜,2衹是緑皮黃瓤瓜,價值600萬兩白銀,;在頭頂有柄荷葉,葉上布滿緑筋,如天然一般,重23兩,價值285萬兩白銀。此外,還有翡翠桃子10衹,桃身緑色,桃尖粉紅,同真桃一樣;翡翠青菜2棵,菜心上落着一隻滿緑的蟈蟈,菜葉上有2衹黃色馬蜂,栩栩如生。 |
|
- : true jade, green jade
- n.: emerald, jade, jadeite
|
|
- n. jadéite;
martin-pêcheur
|
|
緑柱石, 緑玉, 緑寶石, 純緑柱石, 祖母緑, 玉 |
|
珠寶 | 玉器 | 收藏 | 百科大全 | 飲食 | 菜譜 | 烹飪 | 美食 | 鵝蛋菌 | 小吃 | 生活 | 雞棕菌 | 猴頭菇 | 技法 | 特産 | 芥末 | 絲 | 肚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