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维管植物 > 羽叶千里光
目录
No. 1
  中文名: 羽叶千里光
  拉丁名: senecio jacobacea l.
  科名: 菊科 compositae
  中文药材名: 千里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全株有蛛丝状毛或近光滑。地下茎分枝,地上茎直立,单一或从中部分枝,有纵棱,有时带淡红色。基生叶呈莲座状,先端裂片卵形,有柄;中部叶大头羽状裂,裂片线形或披针形,往上增宽和有缺刻,无柄,上部叶羽状全裂,裂片长圆形,有齿,基部抱茎。头状花序多数,复伞房状排列;总苞钟状,直径(5)8╟10毫米,总苞片里面多数宽披针形,外面的2╟6个,钻形,里面苞片长于外面苞片2╟3倍;舌状花12╟15个,舌片黄色,长圆形;管状花多数,瘦果圆柱形,长2╟3毫米,边缘无毛,冠毛少,易脱落;里面有毛,冠毛多,宿存。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 生于山地林下,河谷山坡,路旁,田边,
  药用部位: 全草
  药用成份: 含生物碱。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治咽喉炎,结膜炎,外敷治疮疖痈肿,蛇虫咬伤等。
  【中药名】羽叶千里光
  【蒙药名】给其根那(《四部医典》)
  【别名】额河千里光、斩龙草、乌都力格一给其根那
  【学名】senecio argunensis turcz .[菊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一100厘米。根茎斜生,具多数细的不定根。茎直立,单一,具纵条棱,常被蛛丝状毛,上部有分枝。叶互生,无柄;茎下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密集,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一15厘米,宽2—5厘米,羽状深裂,裂片约6对,条形,垒缘或具疏齿,上面近无毛,下面色浅而被疏蛛丝状毛;上部叶较小,裂片较少。头状花序多数,复伞房状排列,花序梗被蛛丝状毛;小苞片条形或狭条形;总苞近钟状,长4—8毫米;总苞片1层,10-13片,披针形或条形,边缘膜质,背部常被蛛丝状毛,外层小总苞片约10片,狭条形,比总苞片短;舌状花黄色l0—12,舌片条形或狭条形,长12一15毫米;管状花多数,黄色,长7—9毫米。瘦果圆柱形,长2—2.5毫米,有纵沟,无毛,黄棕色;冠毛白色,长5—7毫米。花果期7—9月。
  【生境】生于林缘、草旬。
  【分布】兴安北部、兴安南部、岭东、辽河平原、科尔沁、阴山、鄂尔多斯。我国东部、中部、北部及西北部;日本、朝鲜、蒙古、苏联。
  【产地产量】产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锡林郭勒盟东北部、赤峰市、乌兰察布盟、伊克昭盟。产量较少。
  【入药部分】全草入中药。
  地上部分入蒙药。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全草或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洗净泥土,晒干,切段备用。
  【药材鉴别】性状根数条,细小,圆锥形,表面黄棕色;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茎呈圆柱形,长短不一,表面黄绿色或紫褐色,具纵条棱,常被蛛丝状毛;质稍韧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和木部黄绿色,中央髓部白色。叶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羽状深裂,条形或狭条形,上下表面均呈黄绿色或灰绿色;叶下延成柄或无柄。可见多数头状花序,总苞钟形;管状花和舌状花二种,花冠黄色;冠毛白色。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生物碱0.028—0.070%,地下部分含生物碱0.076一0.306%。地上部分生物碱主要成分为千里光碱(senecionine)、千里光非林(seneciphylline)。地下部分生物碱主要为夹可宾(jacobine)、夹可定(jacodine)、夹可宁(jaconine)。此外,尚含有菊糖、挥发油、黄酮化合物及树脂等。(注:夹可定即千里光非林)。
  【性味功能】中药味微苦,性寒。清热解毒。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有毒。
  蒙药味苦,性寒、糙、轻、钝。清热解毒,治伤,接骨,止痛,燥“希日乌素”。
  【主治】中药治疖疮肿毒,瘰疬,目赤肿痛,咽喉肿痛,斑疹伤寒,痢疾,湿疹,皮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贫血,毒蛇咬伤,蝎、蜂螫伤。
  蒙药治脉瘟,疮痈肿毒,肠刺痛,外伤骨折。
  【用量用法】中药l0—15克,水煎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熏洗患处。
  蒙药多入丸散剂。
包含词
狭羽叶千里光果羽叶千里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