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zhì zhuī zhī dì
解释: 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
资料来源: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 | 安放锥子的地方。比喻极狭小的地方。亦比喻赖以安身立命之地。《庄子·盗跖》:“ 尧 舜 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荀子·非十二子》:“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 宋 陈亮 《酌古论·桑维翰》:“且昔者 汉高帝 尝剏业矣,倡义草莽,无置锥之地。”亦省作“ 置锥 ”。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四:“置锥良有餘,终身志惩创。” | | 词 目 置锥之地
发 音 zhì zhuī zhī dì
释 义 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
出 处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示 例 宋·陈亮《酌古论·桑维翰》:“且昔者汉高帝尝创业矣,倡义草莽,无置锥之地。”
用 法 作宾语;多用于否定句
近义词 立锥之地 | | 成语名称
置锥之地
汉语拼音
zhì zhuī zhī dì
成语释义
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
成语出处
《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
使用例句
无 | | 安营扎寨, 安家落户, 立足之地, 弹丸之地, 立锥之地, 插针之地, 融为一体, 丝丝入扣, 环环相扣, 一隅之地, 相忍为国, 筑室反耕, 一席之地, 定居 | | 居无定所, 兵来将挡, 琴剑飘零, 萍飘蓬转, 萍踪梗迹, 萍踪浪迹, 飘萍断梗, 飘蓬断梗, 飘泊无定, 水来土掩, 漂泊不定, 浪迹萍踪, 浪迹浮踪, 无家无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