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水産飼料 > 羅氏沼蝦
目錄
No. 1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長臂蝦科)
  亦稱白腳蝦、馬來西亞大蝦、金錢蝦、萬氏對蝦等,素有淡水蝦王之稱。原産地集中在厄瓜多爾沿岸,是目前世界上養殖量最高的三大蝦種之一。其殼薄體肥,肉質鮮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除富有一般淡水蝦類的風味之外,成熟的羅氏沼蝦頭胸甲內充滿了生殖腺,具有近似於蟹黃的特殊鮮美之味。每百剋蝦肉蝦肉含蛋白質20.6剋,脂肪0.7剋,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及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係高蛋白營養水産品。鮮食可烹調紅燜大蝦、煎白蝦、溜蝦段、琵琶大蝦、炒蝦仁等。加工可製成蝦幹、蝦米等海味品。
形態特徵
  體肥大,青褐色。每節腹部有附肢1對,尾部附肢變化為尾扇。頭胸部粗大,腹部起嚮後逐漸變細。頭胸部包括頭部6節,胸部8節,由一個外殼包圍。腹部7節,每節各有一殼包圍。附肢每節1對,變化較大,由前嚮後分別為兩對觸角,3對顎,3對顎足,5對步足,5對遊泳足,1對尾扇。成蝦個體一般雄性大於雌性,最大個體雄性體長可達40釐米,重600剋;雌性體長可達25釐米,重200剋。雄性第二步足特別大,呈蔚藍色。
産地産季
  原産於印度太平洋地區,生活在各種類型的淡水或鹹淡水水域,60年代以來,先後移養於亞洲、歐洲、美洲等一些國傢和地區。1976年自日本引進我國,目前主要在南方l0多個省(市、區)推廣養殖,以廣東發展最快。
生物學特性
  羅氏沼蝦是一種生長速度快,食譜廣,營養豐富的經濟蝦類,體型大,最大可40釐米,重600剋,原産東南亞一帶。池塘養殖蝦體多呈灰黃色,不耐低溫,生長適宜水溫為20~34℃,對水體溶氧量要求較高。 羅氏沼蝦為雜食性甲殼動物,偏愛動物性食物,人工飼養的飼料要求粗蛋白含量在37~38%左右,其中動物蛋白質含量約占20%,植物蛋白質占17~18%。剛孵出的羅氏沼蝦體長1.7~2.0毫米,經兩個月可長至3釐米左右的小蝦。放養3釐米左右的蝦種,經5個月飼養,平均體重可達30剋左右。
稻田養殖
  ▲ 稻田的條件和建設
  1、 條件:養蝦稻田靠近村莊,易看管,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排灌方便。
  2、 建造:在稻田中央沿稻田走嚮挖一條深0.8m寬6m的養蝦溝,約占稻田面積的20%。田埂加高至0.7m,建成上口寬 1m的外堤壩,進排水口設置篩絹網(50~80目)作攔蝦(魚)設施。
  ▲ 蝦苗的強化培育:購賣規格為0.8~1cm的蝦苗,在放養蝦溝裏經40天強化培育後纔放入大田養殖。
  1、準備工作:蝦苗放養前15天,對養蝦溝進行消毒,每畝施生石灰78kg。一周後施基肥,每畝施有機肥350kg,無機肥10kg,培植天然餌料。
  2、蝦苗放養:5月放苗,每平方米放養150尾,蝦苗入池前,連同氧氣袋緩水10分鐘。
  3、投餌:投喂羅氏沼蝦全價顆粒飼料,每6小時投餌一次,沿蝦溝四周多點投喂,初期每萬尾蝦苗日投餌0.5kg。
  4、水質管理:每2天換水一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5—1/3,池水透明度控製在30~35cm。
  ▲ 水稻栽插:水稻品種選用抗倒伏的雜交稻。整田時,先沿養蝦溝兩側取土打壩,築成高25cm寬30cm的隔水嶺,使養蝦溝與大田暫時隔離,然後稻田用生石灰清田消毒,畝施25kg。3天後施肥,畝施堆肥500kg,無機肥50kg。6月中下旬插秧,插秧方法同一般稻田。6月底,秧苗已返青,蝦苗經40天的強化培育個體已達到3~4cm,成活率可達80%以上。此時,去除隔水嶺,使養蝦溝與大田連通,為蝦提供更廣阔的活動場所。
  ▲ 魚種投放 畝投放規格為150~250g/尾的白鰱60尾,下田時用3%食????水浸洗5~10分鐘。
  ▲ 飼養管理
  1、投餌:幼蝦進入大田後鉺料以碎蠃螄肉為主,每天投餌2次,黎明和傍晚各一次,日投餌量為蝦體重的10%,並搭配少量顆粒飼料(0.5kg/天),每次投餌量以蝦在2~3小時吃光為宜。
  2、水位控製和水質管理:蝦苗強化培育期水位保持在0.7m,幼蝦進入大田初期,稻田水深保持10cm左右。水質清新,肥度適中,養蝦溝透明度在30~33cm之間,水色為淡緑或褐緑色為好。每15天施生石灰一次,每畝用7kg左右,調節水的酸鹼度,增加鈣質。高溫季節(8~9月份),每3天換水一次,換水量為稻田水的1/3,暴雨前夕定要進行灌排水,防止缺氧。
  ▲病害防治:蝦的養殖期間,每15天用藥消毒一次,交替使用漂白粉(1ppm)和生石灰(20ppm)。在飼料中添加蝦蟹蛻殼素,使蝦順利蛻殼。看管人員每天應巡塘多次,觀察魚蝦活動情況,驅趕敵害生物。
稻田養殖
  ▲ 稻田的條件和建設
  1、 條件:養蝦稻田靠近村莊,易看管,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排灌方便。
  2、 建造:在稻田中央沿稻田走嚮挖一條深0.8M寬6M的養蝦溝,約占稻田面積的20%。田埂加高至0.7M,建成上口寬 1M的外堤壩,進排水口設置篩絹網(50~80目)作攔蝦(魚)設施。
  ▲ 蝦苗的強化培育:購賣規格為0.8~1Cm的蝦苗,在放養蝦溝裏經40天強化培育後纔放入大田養殖。
  1、準備工作:蝦苗放養前15天,對養蝦溝進行消毒,每畝施生石灰78Kg。一周後施基肥,每畝施有機肥350Kg,無機肥10Kg,培植天然餌料。
  2、蝦苗放養:5月放苗,每平方米放養150尾,蝦苗入池前,連同氧氣袋緩水10分鐘。
  3、投餌:投喂羅氏沼蝦全價顆粒飼料,每6小時投餌一次,沿蝦溝四周多點投喂,初期每萬尾蝦苗日投餌0.5Kg。
  4、水質管理:每2天換水一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5—1/3,池水透明度控製在30~35Cm。
  ▲ 水稻栽插:水稻品種選用抗倒伏的雜交稻。整田時,先沿養蝦溝兩側取土打壩,築成高25Cm寬30Cm的隔水嶺,使養蝦溝與大田暫時隔離,然後稻田用生石灰清田消毒,畝施25Kg。3天後施肥,畝施堆肥500Kg,無機肥50Kg。6月中下旬插秧,插秧方法同一般稻田。6月底,秧苗已返青,蝦苗經40天的強化培育個體已達到3~4Cm,成活率可達80%以上。此時,去除隔水嶺,使養蝦溝與大田連通,為蝦提供更廣阔的活動場所。
  ▲ 魚種投放 畝投放規格為150~250g/尾的白鰱60尾,下田時用3%食????水浸洗5~10分鐘。
  ▲ 飼養管理
  1、投餌:幼蝦進入大田後鉺料以碎蠃螄肉為主,每天投餌2次,黎明和傍晚各一次,日投餌量為蝦體重的10%,並搭配少量顆粒飼料(0.5Kg/天),每次投餌量以蝦在2~3小時吃光為宜。
  2、水位控製和水質管理:蝦苗強化培育期水位保持在0.7M,幼蝦進入大田初期,稻田水深保持10Cm左右。水質清新,肥度適中,養蝦溝透明度在30~33Cm之間,水色為淡緑或褐緑色為好。每15天施生石灰一次,每畝用7Kg左右,調節水的酸鹼度,增加鈣質。高溫季節(8~9月份),每3天換水一次,換水量為稻田水的1/3,暴雨前夕定要進行灌排水,防止缺氧。
  ▲病害防治:蝦的養殖期間,每15天用藥消毒一次,交替使用漂白粉(1ppm)和生石灰(20ppm)。在飼料中添加蝦蟹蛻殼素,使蝦順利蛻殼。看管人員每天應巡塘多次,觀察魚蝦活動情況,驅趕敵害生物。
  【羅氏沼蝦無病毒苗種繁育技術】
  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又稱為白體病、白尾病,是近年來發生於羅氏沼蝦苗種階段的一種疾病,患病蝦體出現肌肉白濁、白斑或白尾癥狀,可在數天內發生大量死亡,死亡率可高達60%以上,成為當前羅氏沼蝦育苗、養殖的主要危害。研究表明,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的病原為羅氏沼蝦諾達病毒,傳播途徑以垂直傳播為主,但其水平傳播也有極強的感染能力。2002年~2003年,筆者應用ELISA方法和RT-PCR方法的病毒診斷技術進行了羅氏沼蝦無病毒苗種繁育技術研究,成功地為我國主要育苗區及養殖區提供無病毒種蝦及無病毒苗種,並有效地預防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的流行。
  一、無病毒親蝦選育
  1.苗種選擇 每年4月底~5月初,選用自繁或沒有發病史育苗場生産的優質健康淡化苗種,規格在體長0.8cm以上,個體均勻,體質健壯,且具有較強的逆遊能力,並經過羅氏沼蝦諾達病毒TAS-ELISA方法檢測而呈陰性的蝦苗。
  2.蝦苗暫養 選擇具有隔離措施以及經過嚴格消毒的水泥池或大棚內土池進行培育,水泥池中的放養密度為5000尾/平方米,大棚內土池中的放養密度為3000尾/平方米,水溫25℃,飼料采用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蛋羹、蝦片、羅氏沼蝦混合飼料等。暫養期間,每日仔細觀察蝦苗活動情況、攝食情況等,及時挑選可疑的蝦苗進行病毒檢測,在1個月的暫養期內至少經過 7次的病毒檢測且檢測結果呈陰性。5月20日以後,外塘水溫在22℃以上,將蝦苗放入具有隔離措施的池塘養殖,而該池塘應無發病史,並要求在蝦苗放養前經過嚴格消毒。
  3.池塘養殖 6月~10月間進行池塘養殖,管理工作嚴格按照羅氏沼蝦養殖技術操作規范進行,並定期檢查蝦苗生長狀況,以及應用ELISA方法進行病毒檢測。
  4.蝦苗培育期間的消毒隔離措施 蝦苗暫養、池塘養殖期間的培育用水均用蓄水池對水源進行沉澱和消毒處理,同時註意不使用來歷不明的冰凍野雜魚作為養殖飼料。
  5.親蝦挑選 10月上旬即可進行親蝦挑選。應挑選體格健壯、附肢完整、全身無病竈的蝦體,且雌雄比例為2~3∶1。
  二、親蝦越鼕期的強化培育
  1.越鼕池的預處理 越鼕池在使用前用30ppm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周以上,清塘後刷洗幹淨,待用。
  2.適宜環境條件的調控 越鼕期間,水溫以控製在21℃~22℃為宜。在越鼕初期,因蝦體剛剛進入溫室而機械損傷較重,可以將水溫適當提高1℃~2℃,待蝦體攝食量增加且恢復體質後再降為越鼕水溫。
  3.飼料投喂 飼料是親蝦性腺發育的基礎,飼料投喂即要保證親蝦的營養需求,又要保證其適口性。越鼕期間,可采用以人工配合飼料為主,再補充以動物性餌料進行投喂,並定期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免疫多糖等強化親蝦營養,增強其免疫力,也避免了親蝦産生厭食情況。
  4.加強管理 養殖用水的水源要確保未受病原污染,並定期對越鼕水體進行消毒,每天對溫室內的工具及車間也應進行嚴格消毒。
  5.定期對親蝦進行病毒檢測 每日觀察親蝦攝食情況、活動情況等,如發現可疑的親蝦要立即進行病毒檢測。越鼕期間,每月至少保證有1次以上的病毒檢測記錄。
  三、無病毒苗種的繁育技術
  1.水源的預處理 在鼕季水溫較低時池塘註水,並用生石灰對池水進行消毒。經過1個月~2個月的沉澱、消毒處理,池水的水質指標在育苗季節可以達到較好的狀態。
  2.親蝦的強化培育 在整個育苗期內,應增加動物性餌料的投喂,並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免疫多糖等物質,日投喂量為蝦體體重的5%~7%,且根據蝦體攝食情況隨時調整投喂量,增加換水量和換水頻率以保持水質的清新,促使親蝦性腺快速成熟而在池中進行交配産卵。
  3.病害防治 采用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綜合防治措施。育苗池與育苗工具在使用前後要嚴格洗淨消毒。每次捕蝦操作後,用高濃度的高錳酸鉀徹底消毒親蝦池。育苗用水在進水時可用200目的紗絹對水源進行過濾。定期對幼體(特別是淡化後的仔蝦)進行病毒檢測。
  4.製定嚴格的育苗區管理制度 為防止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的水平傳播,可以製定一套嚴格的育苗區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內容:①育苗工作人員嚴格按羅氏沼蝦育苗操作規范進行操作,對育苗用的工具及時消毒。在車間門口處建消毒池,人員進出車間時隨時消毒。②買苗客戶進入車間前要先對鞋和手進行消毒,嚴禁買苗客戶接觸育苗水體及蝦苗,需要看苗時由車間管理人員代為操作。
  四、小結
  1.無病毒親蝦選育是關鍵。羅氏沼蝦的無病毒苗種繁育技術能有效預防肌肉白濁病的發生,關鍵在於能否有效阻斷病原的傳播途徑。對於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病原的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其主要的傳播途徑是親蝦攜帶和傳播,通過對培育親蝦的苗種進行跟蹤檢測,對養殖全過程采取隔離措施,充分保證所選親蝦的無病毒狀態。
  2.親蝦強化培育以及生産過程中的適宜環境條件是無病毒苗種培育的輔助措施。病原、蝦體、環境是一個相互作用、互相聯繫的體係,正常情況下三者處於一個平衡體係中,若其中的一項發生改變,則必然引起整個係統的失衡,導致疾病的發生。對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的流行病學調查也驗證了這一點,因此,在繁育全過程中加強親蝦營養,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免疫多糖等物質進行投喂,可有效提高親蝦的體質和免疫力。另外,在幼體培育過程中要保證適宜的環境條件。
  3.預防羅氏沼蝦肌肉白濁病必須采取嚴格的消毒措施。嚴格的消毒措施是預防疾病的重要保證,目前,所有的羅氏沼蝦育苗場都幾乎建在疫區,消毒措施是保證苗場不被鄰近發病場傳染的關鍵。育苗車間嚴格用具消毒制度,對買苗客戶采取必要措施且限製客戶進入生産區,而客戶衹進入供苗區,進入生産區的所有人員的手及鞋均需嚴格消毒,可以確保無病毒攜帶進入生産區。
相關詞
魚類沼蝦淡水蝦養殖節肢動物門
包含詞
高郵羅氏沼蝦羅氏沼蝦白體病羅氏沼蝦越鼕管理
羅氏沼蝦池塘養殖羅氏沼蝦鰓病防治青蝦與羅氏沼蝦輪養技術
羅氏沼蝦的配合餌料如何生産羅氏沼蝦顆粒飼料稻田養殖羅氏沼蝦技術
羅氏沼蝦養殖管理關鍵羅氏沼蝦和澎澤鯽混養技術蓮田生態養殖羅氏沼蝦
羅氏沼蝦的池塘精養法羅氏沼蝦池塘養殖要點羅氏沼蝦幼蝦培育技術
羅氏沼蝦養殖技術規範羅氏沼蝦與青蝦輪養技術羅氏沼蝦的成蝦養殖技術
羅氏沼蝦的養殖技術羅氏沼蝦病害防治技術羅氏沼蝦與青蝦雙茬養殖法
羅氏沼蝦親蝦的選留與越鼕邏蝦與羅氏沼蝦輪養技術致富霸王叢書羅氏沼蝦養殖
羅氏沼蝦中成蝦典型飼料配方羅氏沼蝦改養南美白對蝦的幾個要點羅氏沼蝦幼蝦溫流水培育技術
提高羅氏沼蝦越鼕成活率的技術措施羅氏沼蝦越鼕親蝦的選擇技巧羅氏沼蝦無病毒苗種繁育技術
羅氏沼蝦幾種病害的防治方法九億農民致富叢書青蝦羅氏沼蝦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