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 > 巴基斯坦 > 伊斯兰堡首都区 >伊斯兰堡 > 罕萨
显示地图
目录
No. 1
  罕萨最佳旅游时间罕萨一年四季都美不胜收,尤其是冬天,那种细雪落地有声的宁静、那种山山尽白的洁净、那种天与地失去边界而视野可以伸展至无穷无尽的开阔壮丽、那种人迹灭绝而近乎弹境的超凡绝俗,都使这儿的冬天充满了无可抵挡的魅力。罕萨特别提醒巴基斯坦意为“清真之国”97%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这里的许多宗教习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严格禁酒是这里伊斯兰教徒的一个信条。无论民间红白喜事,还是官方国宴,一律不准喝酒。私自酿酒者要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在外交场合,巴基斯坦外交官并不对别人喝酒提出异议,不过在干杯时他们总是以果汁、汽水或清水代之。在巴基斯坦看不到“酒鬼”横卧街头和酗酒行凶的现象。
  无论是在文化古城拉合尔,还是在北部偏僻的乡村,你都会看见蒙着面纱、身裹黑纱、只露双眼的妇女。按伊斯兰的教规,妇女是不准同除了自己的丈夫和家人之外的男接触的。在路上行走时,一见对面有男人走来,她们就立即丫到路边面墙,陌生人过后,她们才上路继续行走。一般来说,女孩子在十一、二岁以前不戴面纱,但十三岁后都戴面纱避人。不过,在卡拉奇,我们也看到有的巴基斯坦妇女,穿露着前胸上半部和后背的时髦服装。巴基斯坦的大、中、小学学生都按性别分班或分校。但为解决教室紧缺、尽量普及小学教育,有些地方的学校规定,小学生在三年级以前不分男女班。
  男女青年之间的婚姻,大多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办理。没有嫁妆或嫁妆不足的姑娘被人看不起,这已成了当前巴基斯坦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在一些城市,妇女开展自助运动,她们成立“妇女社会委员会”,集资帮助穷人家的姑娘购买嫁妆和筹办婚礼。
  伊斯兰历九月(即公历五月)是巴基斯坦穆斯林的斋月。这期间是祷告和忏悔的日子,每天要到黄昏后才能进餐。伊斯兰历十月第一天叫做开斋节,是巴基斯坦穆斯林较大的节日。这天穆斯林到清真寺做礼拜,互相拥抱祝贺,亲友间互相拜会,在家里准备糖果点心接待宾客。富裕人家按家庭成员人数,每人给贫苦的穆斯林出一天的生活费。罕萨美食巴基斯坦人喜欢吃香辣的食品,他们用胡椒、姜黄等做的咖哩食品闻名世界。巴基斯坦菜,无论是肉、鱼、豆类,还是蔬菜,绝大多数是辣的,泡菜也是辣的。他们没有炒菜的习惯,无论是牛、羊肉、鱼或是各种豆类、蔬菜,均炖得烂熟。常见的菜肴有西红柿、土豆沙拉、炖豆、用西红柿辣椒汁做成的炖鸡。炖牛羊肉、青菜泥、豌豆肉末,肉末加淀粉做成的小肉饼、生菜等。食用油主要是牛油,也用葵花子油、橄榄油等植物油。他们都用平底锅和高压锅,不用炒菜锅。巴基斯坦人的主食为面粉和大米,一种名叫“恰巴蒂”的粗面饼最受欢迎,还有油饼、油炸土豆馅“三角”。人们也普遍食用西式点心和面包。大米常常加上各种佐料做成黄油抓饭和肉抓饭。另一种染有颜色的甜米饭是婚宴的必备食品。他们吃饭不用刀叉、筷子,而是在净手后用右手抓着吃(左手认为是不洁的)。他们的手抓技术十分熟练,而且不怕烫。无论在城市或乡村,盛饭盛菜都用浅口盘子,大概是适宜盛饼的缘故。巴基斯坦人喜欢喝奶茶,无论在机关、学校、工厂企业还是街头巷尾,茶馆和茶摊比比皆是,人们渴了、饿了、累了、乏了,都要到茶去喝一杯奶茶。早点喝奶茶、简单的午餐喝奶茶,午后三、四点喝奶茶。其种类除了甜咸两种外,还有加捣碎的开心果和巴达木果仁做成的克什米尔奶茶,一般呈淡粉色。巴基斯坦奶茶馆的生意十分兴隆,这还与老板、伙计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是分不开的。人们从茶馆门口经过,老板或伙计会热情地招呼你进去喝茶,即使不喝茶,也要拉着你坐一会儿,兜里没钱,在茶馆也不会丢丑。茶馆既收现金,也可赊账。喝奶茶是巴基斯坦人世代的嗜好,奶茶是他们天天不可缺少的饮料。因此,巴基斯坦可以说名符其实的“奶茶王国”。罕萨购物巴基斯坦的手工艺品,以技术精湛,历史悠久而著称于世。巴手工艺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它的骆驼皮和鹿皮制品、地毯、缟玛瑙制品历经几千年匠人们的琢磨,已日臻完善。
  深受欢迎的巴基斯坦铜器铜器是巴基斯坦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细致的工艺深受国内外爱好者的欢迎。
  在喀喇昆仑公路开通前,这里是罕萨王统治的独立王国,只有绝壁上的数条小道连接着外面的世界。当第一批游客看见背衬乌尔塔雪峰(ulta,7388米)的巴尔提特古堡(baltitfort)时,已经是1986年的事了。当年的罕萨王国只有两万多人,却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和习俗,人类学家至今没有搞清楚罕萨人的祖先究竟来自何方?只有偶然出现的沙色头发和蓝色眼睛,暗示着古老的传说:罕萨人源自亚力山大大帝的士兵。
  
  罕萨(hunza)是一处被喜马拉雅山包围的地方,位于海拔2438米的山区,包容在崇山峻岭之中,长161公里,宽5公里,有居民4.5万人。这里风景如画,恬静如诗,人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自给自足,与世无争,鸡犬之声相闻而各家各户长相往来。当地人几乎从不患病,六七十岁根本不叫老人,八九十岁仍在地里劳作,健康地活过一百岁在这里并不算什么稀罕事。
  
  “世外桃源”,这是我国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理想和追求,鉴于此,这位大诗人妙笔生花,为我们描绘了“桃花源”迷人的景色。千百年来,这一“世外桃源”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又为多少人所梦想、所追求。然而,在距离我国新疆仅30余公里的罕萨,就宛如童话世界中的“世外桃源”。
  罕萨是一处被喜马拉雅山包围的地方,长161公里,宽5公里,有居民4.5万人。这里风景如画,恬静如诗,人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自给自足,与世无争,鸡犬之声相闻而各家各户长相往来。
  罕萨一年四季都美不胜收,尤其是冬天,那种细雪落地有声的宁静、那种山山尽白的洁净、那种天与地失去边界而视野可以伸展至无穷无尽的开阔壮丽、那种人迹灭绝而近乎弹境的超凡绝俗,都使这儿的冬天充满了无可抵挡的魅力。在罕萨,根本不必刻意安排什么旅游节日,只要准备一份悠闲的心情,在山路上随意溜达,便能被那好似陈年醇酒一般的美景醉得脚步踉跄。兴致起时,可雇辆吉普车,去看冰川、冰河,结果呢,还没抵达,便被沿途一个个出其不意地撞进眼眸和心坎的美景弄得心猿意马,魂飞魄散,正是“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放”!
  由于土壤肥沃、雨水纯净,不论什么水果,都长得很好,罕萨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果天堂”,许多旅社都以水果命名,比如:樱桃旅馆、桑葚旅店等等。
  在诸种水果中,杏子是罕萨人的最爱。他们以慧心巧思,充分地利用杏子制造成多样化的食品,包括:杏子果酱、杏子果脯、杏子饼、杏子汁、杏子干等等。更绝的是,罕萨人还将果核内的果仁磨成杏子油,用以烹饪。在罕萨的餐馆里,还有“杏子汤”这道菜,新鲜的杏子和撕成碎块的巴基斯坦面包在咸咸的汤水里载浮载沉,味道十分怪异。比杏子汤更难吃的,是杏子干,又硬又干。当然,这种杏子干不能直接用嘴咬,而要在嘴里含着。含在嘴里,用唾液来软化它,它一旦软化,则香味四溢,满口生津。
No. 2
  即以前所谓的坎巨提地区,又名洪扎 Hunza (Urdu: ہنزہ) 。在中国史书还有许多别名,如棍杂、乾竺特等。
  在新疆喀什(KASHGAR)的西南面,其首府以前名“巴勒提特(Baltit )”,现名“卡里马巴德Baltit (Karimabad).”。该城镇位于罕萨河右岸,是当地的贸易中心。沿罕萨河谷经喀喇昆仑高速公路( Karakoram Highway ,or KKH)在红其拉甫山口进入新疆,也可以在明铁盖山口到新疆。往南经吉尔吉特市,沿印度河谷抵伊斯兰堡。
  罕萨原本为一个存在上千年的小山帮,于乾隆26年归附清而成为外藩。1878年,当新疆收复后,罕萨王俄则项立即遣使通好。 1891年12月英国乘罕萨内乱进兵占领,罕萨首领携数百人逃到中国卡伦附近,要求清政府出兵保护。1892年4、5月中英双方就原则问题达成协议,中国仍对罕萨保有宗主权,中英双方派员“共同会立”罕萨新米尔。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控制,此后沦为臣属克什米尔的山帮,虽然名义上中国仍然拥有宗主权。1947年印巴分治成为巴属克什米尔的一部分,但仍然保持自治,由罕萨王管理。1974年巴政府解散山帮,置于北部地区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