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 緣定三生
目錄
有關緣定三生
  緣定三生是存在於我國文學戲麯傳說等中經常出現的一個說法。究其思想來源是出自佛教的輪回轉世觀點。由於其帶有唯心和神秘的因素,所以一直以來,“緣定三生”這個詞語在民間傳說和文學創作中就被賦予了一種浪漫的色彩。在很多場合尤其是在大衆的普遍認知裏,一般都認為"緣定三生"就是有關愛情的。在古典文學名著中如《西廂記》,《紅樓夢》等都采用了這種說法,而這些名著的流傳,又進一步豐富了“緣定三生”的文學內涵,賦予了這個詞語更強烈的愛情色彩。前世今生,相遇相識,很多人都喜歡用一個“緣”字來解釋。比如緣分,姻緣等等。“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百年修得同船渡 千年修得共枕眠”等等。
傳統文學中的“緣定三生
  【紅樓夢】在紅樓夢中如寶玉和黛玉的相識,就被說成是他們前世的註定的。在作品有描述,寶玉黛玉初次相會時,二人都有似曾相識之感。然後文中用了這樣一種說法來解釋了他們初次相識的這種“奇怪”感覺。賈寶玉前世是太虛幻境裏赤瑕宮的神瑛侍者,林黛玉是三生石畔一株絳珠草,神瑛侍者日以甘露澆灌,絳珠草便得久延歲月,後來纔修煉成了女體。因為神瑛侍者凡心偶熾,要下凡,絳珠仙子便想陪他下凡為人,用一生所有的淚水償還他的甘露之惠。這個就是他們之間的“木石前盟”。
  【佛傢典故】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另有一個故事,也感人,百度知道上也有人問。說的是兩個年輕男女相互愛慕,相互等待的(參考資料第一個鏈接)。
  【白蛇傳】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現代流行文化中的“緣定三生
  【文學作品】《回眸》臺灣當紅女詩人席慕蓉《回眸 》的題記: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那麽,我要用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進你的心中?
  【流行歌麯】,《婉君》,小小新娘 緣定三生;《三生石》,;《渡情》,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其他】
緣定三生的傳說
  緣定三生是人們對愛情的美好嚮往,是人們對愛的一種堅定的信仰。
  有一種傳說是這樣的:冥海之畔有塊三生石,若有情人到那裏成心的拜三拜,就會有三生三世的緣分。而且不衹是愛情衹要下輩子還想見到的都可以去拜,朋友也可以做三生的,而三生石正是人們的一種寄托方式。
  其實三生石的最早由來應該是在戰國時期;由於連年戰亂導致傢破人亡夫妻陰陽兩隔;後來有仙人點夢:衹要在夢中所指的地方將石山鑿成碎石便可與傢人相見;許多失去戀人丈夫的女姓毅然離傢千裏找到夢中石山;曰以繼夜勞做,卻未能如願;但鑿石之舉感動上天;准許鑿石夫婦三生不棄不分。
緣定三生的出處
  緣定三生的來源應與三生石有關。寫的是李源和圓澤和尚的三世友情。
  碑文:唐圓澤和尚三生石跡
  師名圓澤,居慧林,與洛京守李源為友,約往蜀山峨嵋禮普賢大士。師欲行斜𠔌道,源欲沂峽。師不可,源強之,乃行。舟次南浦,見婦人錦襠負嬰汲水,師見而泣曰:“吾始不欲行此道者,為是也,彼孕我已三年,今見之不可逃矣,三日浴兒時,顧公臨門,我以一笑為信。十二年後,錢唐天竺寺外,當與公相見。”言訖而化。婦既乳兒,源往視之,果笑,尋即回舟。如期至天竺,當中秋月下,聞葛洪井畔有牧兒扣角而歌曰:“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用論,慚愧情人遠相訪,些身雖異性常存。”源知是師,乃趨前曰:“澤公健否?”兒曰:“李公真信士也,我與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又歌曰:“身前身後事茫茫,欲話因緣恐斷腸,吳越江山尋已遍,欲回煙掉上瞿塘。”遂去,莫如所之。
  (部分資料整理自百度知道,百度百科,還有網絡的其他出處。不足之處還請網友補充)
包含詞
天水市秦州區緣定三生網吧緣定三生之緣滅雷雨月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