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 > 绛都春
目录
《绛都春 Jiangshouju all spring》
诗人: 蒋捷 Jiang Jie

  春愁怎画?正莺背带雪,酴醿花谢。
  细雨院深,淡月廊斜,重帘挂。
  归时记约烧灯夜,早拆尽、秋千红架。
  纵然归近,风光又是,翠阴初夏。
  娅姹。
  颦青泫白,恨玉佩罢舞,芳尘凝榭。
  几拟倩人,付与兰香(一作香兰)秋罗帕。
  知他堕策斜拢马,在底处、垂杨楼下?无语暗拥娇鬟,凤钗溜也。
  
《绛都春 Jiangshouju all spring》
诗人: 陈郁 Chen Yu

  晴天媚晓。
  正禁苑乍暖,莺声娇小。
  柳拂玉阑,花映朱帘韶光早。
  熙朝多暇舒长昼。
  庆圣主、新颁飞诏。
  贻谋恩重,齐家有训,万邦仪表。
  
  偏称宫闱欢笑。
  酿和气共结,天香缭绕。
  侍宴回车,韶部将迎金莲照。
  鸡鸣警戒丁宁了。
  但管取、咸常同道。
  东皇先报宜男,已生瑞草。
  
《绛都春 Jiangshouju all spring》
诗人: 吴则礼 Wu Zeli

  韶华渐好。
  报锦里又是,春风来早。
  昴宿降萧,崧岳生申符英表。
  三朝幸望人倾祷。
  寿与长城俱老。
  碧油红旆,高牙大纛,一时荣耀。
  
  矫矫。
  甘泉旧德,少年日,翰苑玉堂曾到。
  润饰帝谟,粉泽皇猷文章妙。
  主盟经济尊吾道。
  早晚促归岩庙。
  愿同海内苍生,伫看凤诏。
  
《绛都春 Jiangshouju all spring》
诗人: 陈允平 Chen Yunping

  秋千倦倚,正海棠半坼,不奈春寒。
  雨弄晴,飞梭庭院绣帘闲。
  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
  雾蝉香冷,霞绡泪,恨袭湘兰。
  悄悄池台步晚。
  任红熏杏靥,碧沁苔痕。
  燕子未来,东风无语又黄昏。
  琴心不度香云远,断肠难托啼鹃。
  夜深犹倚。
  垂杨二十四栏。
  
更多诗歌...
请鉴赏:

  翁元龙 Weng Yuanlong:绛都春 Jiangshouju all spring
  无名氏 Mo Mingshi:绛都春 Jiangshouju all spring
No. 6
  词调名。有平仄两体。平韵九十八字,始见于宋陈允平《日湖渔唱》。仄韵一百字,始见于宋吴文英《梦窗词》。见清万树《词律》卷十六。
No. 7
  曲牌名。明汤显祖《南柯梦》﹑清李渔《奈何天》均有此曲。
介绍
  词牌名,《梦窗词集》入“仙吕调”。兹以朱淑真咏梅词为准。一百字,前后片各六仄韵。前片第五句,后片第四句,皆以下句前四字与上句为对偶,与一般七言句有所不同。第二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
定格
  平平仄仄(韵)。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仄中仄、平平平仄(韵)。
  仄平中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中仄平平平平仄(韵),中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中仄、中平中仄(韵)。
  仄平中仄平平,仄平仄仄(韵)。
代表作一
  宋·丁仙现
  融和又报。
  乍瑞霭霁色,皇州春早。
  翠幰竞飞,玉勒争驰都门道。
  鳌山彩结蓬莱岛。
  向晚色、双龙衔照。
  绛绡楼上,彤芝盖底,仰瞻天表。
  缥缈。
  风传帝乐,庆三殿共赏,群仙同到。
  迤逦御香,飘满人间闻嬉笑。
  须臾一点星球小。
  渐隐隐、鸣鞘声杳。
  游人月下归来,洞天未晓。
  赏析
  这是一首惮亡词。吴文英在杭州时曾娶有一妾,后夭亡。作者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忽然碰到一个与其亡妾极相似的歌妓,怅惋之中写下了这首词。
  “南楼坠燕。又灯晕夜凉,疏帘空卷。”古代文人多以燕喻姬妾,取其轻盈娇小之意。写分别时又往往以燕上下飞舞而起兴,因为词人与其妾是死别,所以用“坠燕”起兴。“灯晕”二句写词人居室的情况。
  因秋夜凉,雾气重,灯晕越发明显。在这凄凉的夜中,词人高卷疏帘等待故人归来,故人却始终没有出现,但也正因为帘子卷起才看见了“南楼坠燕”,文理极密。“叶吹暮喧,花露晨晞光短”二句从眼前情景联想到人事。晚风吹动树叶发出阵阵喧响,由此词人进一步联想到“花露”,早晨的露水不是可以滋润这枯叶吗?但“花露”早就干了,因为秋季的白日是比较短的。“从”花露易晞“自然而然引起了对短暂人生的联想,进而引出对亡妾的哀悼。”当时明月娉婷伴,怅客路、幽扃俱远“。此三句为痛悼亡灵。上面本来已经引出其妾早亡,但到此笔锋一顿,追忆共同生活时的欢乐。”娉婷“形容女子婀娜多姿、情态美好。
  而现在两人阴阳隔绝,不能再会。“怅客路幽扃俱远”是从双方来写,一是自己客居他乡,距家遥远;一是亡妾长眠九泉之下,墓门紧闭,距离人间更是无限遥远。两个“远”合在一起,使词人尤增凄楚悲苦之感。
  “雾鬟依约,除非照影,镜空不见”,三句写对亡妾的思念。“雾鬟”本指年轻女子发鬟蓬松、美丽。这是承“明日”而来的,词人想象亡妾在月下姗姗归来。
  但她皆竟已离人间,所以尽管她能“环佩归来”,但毕竟是有影无形的。这个结尾扫除了一切痴想,所有这些毕集中表达了作者对亡妾的悼念之情。
  下片则主要写在京口见到与亡妾相似的妓女以及由此所产生的联想,进一步表达了对旧人的思念。
  “别馆”点明自己在京口作客,同时,自然地把笔锋转到现实中自己面前所对之人。“秋娘”为妓女之泛称。“乍识”,刚一见面。第一眼词人就觉得她与亡妾有相似之处。究竟在那里相似呢?经过认真思考才认定是她双眸注视自己时的神态。“凝盼”是描写京口之人,更是写亡妾。这个大胆热情的动作,给词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旧色旧香,闲雨闲云情终浅”,二句言想起故人的旧色旧香,而眼前这种邂逅相逢的露水夫妻毕竟情浅。这是承接“双波凝盼”而来,意思是说尽管她们神态极为相似,但词人对她们两人的感情是绝不相同的。“丹青谁画真真画,便只作梅花频看”,借描写自己的痴想,抒发对亡妾的怀念。我和这个“京口似人”虽然情浅,但不妨请一位丹青高手为她写真画像,然后把这幅写真当作梅花一样频频欣赏。这是承接“情浅”句而来,意思是说作夫妻虽然情浅,但是我还是愿意常看见她的“面”,因为看到这幅画上颜容就想到了亡妾。最后二句是说恐怕连这“京口似人”也难得常见。“更愁”句承接上韵“频看”,言恐怕梅花似雪,转眼消散,有如梦境消失。这实际上还是哀悼亡妾。
  总而言之,这首词写的是作者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插曲。上片以“南楼坠燕”起,以“镜空不见”收,写对亡妾思念极深而不得见的凄婉之情。下片借偶遇之人抒发怀旧之情,更是一韵一顿,笔意曲折,在结尾处达到高潮,这也是本篇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代表作二
  作者:毛滂
  朝代:宋
  馀寒尚峭。早凤沼冻开,芝田春到。茂对诞期,天与公春向廊庙。元工开物争春妙。付与秾华多少。召还和气,拂开霁色,未妨谈笑。缥缈。五云乱处,种雕菰向熟,碧桃犹小。雨露在门,光采充闾乌亦好。宝熏郁雾城南道。天自锡公难老。看公身任安危,二十四考。
包含词
绛都春清明绛都春上元
绛都春元宵绛都春·南楼坠燕
绛都春太师生辰绛都春别张子仪
绛都春(清明)绛都春(上元)
绛都春(元宵)绛都春(别张子仪)
绛都春(太师生辰)绛都春为李房量珠贺
绛都春.秋晚,海棠与黄菊盛开。绛都春(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
绛都春(次韵赵西里游平山堂二词)绛都春(饯李太博赴括苍别驾)
绛都春(夷则羽,俗名仙吕调为郭清华内子寿)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履翁帅越)
绛都春(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绛都春(旧上声韵,今改平声)
绛都春(燕亡久矣,京□适见似人,怅怨有感)绛都春(秋晚,海棠与黄菊盛开)
绛都春(为李B672房量珠贺)绛都春题蓬莱阁灯屏履翁帅越
绛都春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屡矣感昔伤今益不堪怀乃复作此解绛都春旧上声韵今改平声
绛都春燕亡久矣京适见似人怅怨有感绛都春饯李太博赴括苍别驾
绛都春夷则羽俗名仙吕调为郭清华内子寿绛都春次韵赵西里游平山堂二词
绛都春余往来清华池馆六年赋咏绛都春秋晚海棠与黄菊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