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山西 >運城 > 絳縣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位置面積】絳縣位於運城市東北端,北同侯馬、麯沃、翼城接壤,東連沁水,西南邊與垣麯、聞喜毗鄰。總面積968平方千米/994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總人口27萬人(2003年)。
  【駐地郵編】縣人民政府駐古絳鎮。郵編:043600。行政區劃代碼:140826。區號:0359。
  絳縣位於省境南部,中條山的西北麓,面積982平方公裏,人口24.8萬,現轄8鎮6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絳縣,春秋屬晉,漢屬絳縣(今麯沃),東漢屬絳邑縣(今麯沃),北魏太和18年稱南絳縣,西魏大統五年改作絳縣,至今未改。
  該縣地形復雜,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山區面積據半,丘陵占到三分之一,平川面積最小。絳山獨峙西北、成為絳縣、麯沃、聞喜三縣的自然界山,主峰紫金山海拔1115米。最低處為澮河𠔌地,海拔481米。境內主要河流有涑水河,澮河、洮河等。絳縣屬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溫暖乾燥多風;夏季高溫,日照充足;秋季涼爽,雨量充沛;鼕季寒冷,雨量稀小。年平均氣溫11.4度,最冷一月,均溫為--4度;最熱七月,均溫25度,年均降雨量630毫米。霜凍期十月至次年三月,無霜期190天。
  
  該縣現有耕地44.6萬畝、農作物以小麥、棉花、𠔌子、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皮麻等。該縣中條山森林面積廣阔,未開採林面積比重大,盛産鬆、柏、椴、楊等樹,山林中有野生動物出沒,是打獵觀光的好場所,另有大量野雞、杜鵑、斑鳩、喜雀等鳥類棲息林間。
  
  該縣境內礦産資源豐富,主要有石灰石、蛙石、石英、雲母等。主要工業有化肥、水泥、棉織、針織、造紙、石灰、食品加工等行業。
  該縣交通以公路為主,公路可通翼城、侯馬、聞喜、垣麯等地。禮元至古堆鐵路支綫通過縣境,交通運輸尚稱方便。
  
  絳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文物古跡衆多,其中周萬莊、柳來、韓莊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晉獻公、省文公、晉靈公陵墓;太明寺、東嶽廟等古跡,對研究我國古代史都有重要參考價值。
  由於該縣地理環境特殊,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主要土特産有柿子、核桃、山桃、山杏、山葡萄、山楂、連殼、丹參、黃芪、黨參、川地竜等。
行政區劃 Jiang Xian County
  郵編:043600 代碼:140826 區號:0359 拼音:Jiàng Xiàn/Jiang Xian
  絳縣位於山西省南部,運城市境東北端,北同侯馬、麯沃、翼城接壤,東連沁水,西南邊與垣麯、聞喜毗鄰。總面積968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人(2007年)。全縣轄8個鎮、2個鄉:古絳鎮、橫水鎮、陳村鎮、衛莊鎮、麽裏鎮、南樊鎮、安峪鎮、大交鎮、郝莊鄉、冷口鄉。縣政府駐古絳鎮。
  
  地處中條山西北麓,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山區面積據半,丘陵占到三分之一。東部多山,中西部為丘陵,西北與西南部地勢平坦,平均海拔在550~750米之間。絳山主峰紫金山海拔1115米。最高處為棋子溝山,海拔1915米;最低處為澮河𠔌地,海拔481米。主要河流有涑水河、澮河、洮河等,屬黃河水係。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1.4℃,年均降雨量630毫米,無霜期 190天。
  
  省小麥商品糧基地縣。礦藏有鐵、銅、金、大理石、石灰石、白雲石、石英石、石棉、雲母等。禮(元)古(堆)支綫鐵路及541專用鐵路過境。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陰寺、晉獻公墓、晉文公墓、周傢莊新石器遺址。
  
  絳縣因“縣北絳山為名也”。歷史悠久,史稱古絳。春秋屬晉,漢屬絳縣(今麯沃),東漢屬絳邑縣(今麯沃)。北魏太和十八年(494)於今縣城北17千米大交鎮置南絳縣,屬正平郡。後徙治今城關南4千米東南城區村。建義元年(528)於縣置南絳郡,縣屬之。西魏大統五年(539)改絳縣、絳郡。北周於縣置晉州,建德五年(576)廢。隋開皇三年(583)罷郡,縣屬絳州。大業初年屬絳郡。義寧元年(617)屬翼城郡。唐武德元年(618)徙治今城關,屬澮州。四年屬絳州。
    宋屬絳州絳郡。金興定初年屬晉安府,四年(1220)割屬翼州。元復屬絳州。清屬平陽府。雍正七年(1729)還屬絳州。民國初年廢州,縣改屬河東道,道廢後直屬省。1949年屬運城專區。1954年屬晉南專區。1958年廢。1961年復置。1967年屬晉南地區。1970年屬運城地區。
    1997年,面積1025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8鎮6鄉:城關鎮、南樊鎮、橫水鎮、大交鎮、安峪鎮、陳村鎮、衛莊鎮、磨裏鎮、勃村鄉、中楊鄉、郝莊鄉、東山底鄉、冷口鄉、續魯峪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絳縣總人口264708人,其中:城關鎮38334人,橫水鎮25300人,陳村鎮11980人,衛莊鎮18864人,麽裏鎮11501人,南樊鎮24911人,安峪鎮27839人,大交鎮27924人,山底鄉19040人,郝莊鄉19697人,冷口鄉9969人,勃村鄉13926人,中揚鄉11679人,續魯峪鄉3744人。
    2001年,絳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城關鎮、勃村鄉、中楊鄉,合併成立古絳鎮;撤銷東山底鄉,並入橫水鎮;撤銷續魯峪鄉,續魯峪、裴傢嶺、洪傢山、南坂、北坂5村並入大交鎮,長畛嶺、馮村嶺、丁傢凹、大神殿、小神殿5村並入安峪鎮。
基本縣情 Basic County Love
  絳縣位於山西省南部,運城市東北部,縣境東部和南部由中條山環抱,高峻而挺拔;西部和北部由平川和盆地構成,低凹平坦。東部與翼城縣毗連,西部和聞喜縣接壤,南跨中條山與垣麯相鄰,北部自東嚮西由翼城、麯沃兩縣和侯馬市環繞。
  地理坐標為:東經100°24′—110°48′,北緯35°20′—35°38′。東西長49.1公裏,南北寬35.4公裏,總面積993.49平方公裏。縣人民政府駐古絳鎮。郵編:043600。行政區劃代碼:140826。區號:0359。拼音:Jiang Xian。絳縣轄10個鄉鎮、205個行政村。絳縣轄8個鎮、2個鄉:古絳鎮、橫水鎮、陳村鎮、衛莊鎮、麽裏鎮、南凡鎮、安峪鎮、大交鎮、郝莊鄉、冷口鄉。
  絳縣地處運城市東北端,北同侯馬、麯沃、翼城接壤,東連沁水,西南邊與垣麯、聞喜毗鄰。全縣國土總面積994平方公裏,耕地面積45萬畝。轄10個鄉鎮、205個行政村、28萬人口。 
  絳縣歷史悠久,史稱古絳,是晉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曾在此建都,留下了車廂城、晉文公墓、晉獻公墓、晉靈公墓等諸多遺跡。境內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太陰寺和國寶釋迦牟尼獨木雕像等人文景觀,沸泉竜岩洞、東華山省級森林公園等旅遊景點,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絳縣是堯文化和竜舞文化發祥地之一,唐堯故裏具有一定的開發價值,絳縣飛竜獲得了國傢專利,曾參加過十一屆亞運會開幕式和香港回歸慶典,先後出訪過日本、馬來西亞等國。 
  絳縣境內有國傢大型企業中信機電製造公司和山西華信經濟技術開發區。中信機電製造公司是國有獨資的大型機械製造聯合企業,下轄總裝、冶金鑄造、鍛造、衝壓、發電等8個生産廠,公司擁有各類設備一萬餘臺。山西華信經濟技術開發區於1997年12月經省政府批準設立,規劃面積14.98平方公裏,一期開發面積1.5平方公裏。目前,開發區建有各類企業48傢,2003年實現工業總産值20.58億元,財政總收入達4160萬元,外貿出口1037萬美元。開發區設立以來,纍计使用外資達9億多元。
歷史沿革 History
  絳縣歷史悠久,史稱古絳。春秋屬晉,漢屬絳縣(今麯沃),東漢屬絳邑縣(今麯沃)。北魏太和十八年稱南絳縣,西魏大統五年改為絳縣
  唐堯、虞、夏、商本境屬冀州地。
  春秋屬晉,周惠王八年(前669),晉獻公派大夫建都城聚(聚,縣城南5公裏南城村,名車廂城),將群公子全部殺光,始將此地命為絳,從此即定晉都於絳(《史記》稱“始城都絳”)。夏,獻公為使宮殿更廣大,命大司空修築絳城。
  周簡王元年(前585),晉景公遷晉都於新田(今侯馬市一帶),命新田為絳,故成原晉都絳為故絳。
  周安王二十五年(前377),韓、趙、魏滅晉,三分其地,晉亡。絳屬魏麯陽地。
  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前221),置絳縣,屬河東郡。
  西漢高祖元年(前206),縣境東北為翼城縣,西南為聞喜縣。屬河東郡。
  東漢建武十一年(35),改絳縣為絳邑縣,屬河東郡。
  魏正始八年(247),屬平陽郡。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復置絳縣(今翼城縣),屬正平郡。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置南絳縣(今澮河以南),北絳縣(今澮河以北),南絳縣治所車廂城。仍屬正平郡。
  北魏建議元年(528),置南絳郡,治所澮交川(今大郡村),屬正平郡。轄南絳、小鄉二縣。
  西魏大統五年(539),僑置建州於郡。二十年(554),去南宇,為絳郡絳縣
  北周建德六年(577),改絳郡絳縣絳縣,屬正平郡。
  隋開皇元年(581),屬絳郡。隋開皇三年(583),郡廢,絳縣屬絳州。
  隋大業三年(607),州廢,絳縣屬絳郡。
  唐武德元年(618),絳縣治所由車廂城遷至今治,屬澮州。四年(621)澮州廢,屬絳州。
  五代時期,絳縣屬河東道絳州。
  宋乾德元年(963),絳縣為中等縣,屬河東路絳州。
  金天會五年(1127),絳縣屬河東南路絳州。
  元中統三年(1262),絳縣為下(小)縣,隸屬同上。
  明洪武二年(1369),絳縣屬平陽府絳州。
  清順治元年(1644),絳縣屬平陽府直隸絳州。
  中華民國(以下簡稱民國)3年(1914),絳縣屬河東道。
  民國26年(1937),屬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
  民國32年(1943)春,屬晉冀魯豫邊區太嶽區第四行政公署。
  民國34年(1945)12月,屬晉冀魯豫邊區太嶽區第二行政公署。
  民國37年(1948),屬晉冀魯豫邊區太嶽區第四行政專署。
  1949年3月22日,屬翼城臨時專屬。
  1949年9月13日,屬運城專署。
  1950年,屬運城專屬。
  1954年,屬晉南專署。
  1958年11月,絳縣建製撤銷,東部歸翼城縣,西部歸聞喜縣,縣境隸屬同上。
  1961年5月,縣建製恢復,隸屬晉南專署。
  1970年,晉南專署分為臨汾、運城兩專署(後改為行政公署),絳縣屬運城行政公署。
  1990年,隸屬未變。
經濟發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2003年,全縣完成國內生産總值11.3億元,同比增長12.8%;財政收入達到1.28億元,同比增長9.3%;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達到2.8億元,同比增長3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9億元,同比增長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42元,同比增長12.2%;農民人均純收入2065元,同比增長2.5%。
  結合縣域實際,縣委、政府確立了“工業立縣、農業富民、科教興絳、優化環境促發展”戰略,提出通過3-5年努力,把絳縣建成“工業強縣、農業特色縣、科技教育先進縣”的奮鬥目標。2003年年初,又提出了“提前一年翻一番,提前兩年翻兩番,提前三年翻三番”的小康建設翻番目標,即到2004年,全縣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達到14.6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1.63億元;2010年,全縣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達到29.2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3.26億元;2017年,全縣國內生産總值比2000年翻三番,達到58.4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6.5億元。
發展目標 Development Goals
  工業上,立足傳統優勢,以建設“工業強縣”為目標,以“一增三優”為主攻,實施了炭黑濕法造粒、重型汽車離合器、前車橋、鋼鐵冶煉、煤焦油深加工、水泥增容改造、硅鐵爐改造等一批技改項目。培育了宇進、飛鷹、晉星、金甲、志信、遠征、飛竜、明邁特第一批優勢企業。初步形成了焦油化工、機械製造、精密鑄造、冶煉冶金、食品加工、建築材料六大支柱産業。重型汽車離合器、前後橋、炭黑、益心酮片、水泥、維之王蜜餞、鐵合金、工業硅、割草機、鋼錠等十多種産品在省內外市場上占有了一定的份額。重型汽車離合器年生産能力達5萬臺、前後橋生産能力達6萬臺,分別占到全國市場份額的12%和20%。炭黑生産量達12萬噸,占全國市場份額的七分之一。2003年,全縣工業總産值達到21.8億元,同比增長13.1%;工業增加值達到6.78億元,同比增長9.2%。 
  農業上,以建設“農業特色縣”為目標,立足本地優勢,着力培育以牛、鹿為主的畜牧業、以山楂為主的林果業、以中藥材為主的種植業三大特色産業。目前,這三大特色産業在全縣農業總産值中的比重達到了55%。全縣3萬多農民離開土地,進城進廠,從事二、三産業。維之王、金絳、金甲等農副産品加工竜頭企業不斷壯大,已有了3傢企業的10個産品獲得緑色食品證書,農副産品的加工轉化率不斷提高,農業産業化進程大大加快。生態建設不斷推進,完成退耕還林16萬畝,省、市先後三次在該縣召開退耕還林、天保工程現場會。
基礎設施 Infrastructure
  2002年以來,先後完成了縣東循環路改造、絳中搬遷、縣賓館建設、體育場改造、汽車客運中心建設、飲水解睏、有綫電視光纜改造、城鄉電網改造、變電站建設30等餘項基礎設施工程,每年投資都在億元以上。目前,絳縣220KV輸變電工程、第一農貿市場改造等重點項目正在建設當中,沁(水)東(鎮)綫二裏半一級路建設已經立項,另有一些重大項目正在運作當中。
旅遊資源 Tourism Resources
  佛水風景區
  沸水風景區位於絳縣北側,南跨絳縣,北臨麯沃、侯馬,東望翼城,西瞰聞喜,是一處山清水秀、風物優美、勝跡獨特的旅遊佳地。
  到了景區,先看到紫雲寺,那是一個清代建築,紫雲寺坐東朝西,山門坐落在坡度為32度和48級臺階之上,據說是為了紀念佛祖釋迦牟尼的生日(農歷四月初八)。寺內殿宇嵯峨、廟堂古樸,碧瓦朱檐、雕梁畫棟。大雄寶殿內橫世三佛造型優美,栩栩如生,釋迦牟尼端坐其中,似從沉思中醒來,右邊的藥王佛微啓唇角,像在傳遞着祛病強身的秘方;左邊的阿彌陀佛衣袖帶風,有一種飄塵出世的無為之感。這裏香火不斷,遊人絡繹不絶。傳說,八國聯軍進北京時,慈禧太後攜光緒皇帝逃往西安途中曾在此藉住一宿。
  到了景區不能不遊翠竹園。那是一個天然竹林,占地10餘畝,已有一百多年歷史,這在北方是很少見的。翠竹風勁清新,郁郁葱葱。春天,竹筍破土而出,婷婷玉立,給遊人送去春光裏的秀波;盛夏,它舒展雙臂,拌起一片濃郁的青紗,給遊客獻上陰涼;寒鼕,它笑迎風霜冰雪,蒼翠欲滴,給大地抹上蔥緑。
  還有一個地方是非去不可的。即位於竜岩山西北角的竜岩山洞。那是一個天然溶洞。這裏洞中有洞,洞中有水,洞中有廟,洞中有神,洞洞相連,洞內鐘乳如竹筍林立,麯石似峰巢崢嶸,喑泉叮叮咚咚。傳說,晉時驪姬亂朝。晉獻公為妃追殺文公,文公重耳流灕失所19年,曾在竜岩洞內臥薪嚐膽數年。
  沸水風景區景點多,諸如:滴水崖瀑布、水上樂團、虹鱒魚場、花卉基地、烈士陵園、九竜廟等等。還有一個地方就是沸水風景區的點晴之處——沸水源頭。位於竜岩山與絳山之間,明淨的自然泉水從石縫中汨汨流出,嚮上奔騰,不時有白色水泡緩緩上升,望之似串串明珠,像開了鍋的水一樣,這便是沸水的來歷。此水源遠流長,經久不息,長年水溫保持在12℃左右。據水文地質部門測量,那裏的水質已完全達到自然礦泉水的各項數據標準。
  融入到這樣的田園風光中,遊客的心境一定會變得明亮而又清純,所有的遊客都不會放棄分享這裏的快樂與愜意。
  虎踞山莊
  絳縣新增旅遊景區,風景優美,動植物繁多,有蒙古包等地方特色。
英文解釋
  1. n.:  Jiang County
相關詞
林州市孟津縣崇義縣鳳翔縣劉德華明星山西鄉鎮
醫院醫療機構華信開發區
包含詞
新絳縣
分類詳情
張開郝莊鄉張開古絳鎮張開橫水鎮張開陳村鎮張開安峪鎮
張開大交鎮張開冷口鄉張開南樊鎮張開衛莊鎮張開麽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