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 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人和总就业的波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 “经济大气候”的变化。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既受其内部条件的影响,又受其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一个企业,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己的小环境,以增强自身活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作为企业家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订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 |
|
两阶段法
经济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0年。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然而,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指的是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生产趋升,资金周转灵便。企业的供、产、销和人、财、物都比较好安排。企业处于较为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中。
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缩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疲软,订货不足,商品滞销,生产下降,资金周转不畅。企业在供、产、销和人、财、物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企业处于较恶劣的外部环境中。经济的衰退既有破坏作用,又有“自动调节”作用。在经济衰退中,一些企业破产,退出商海;一些企业亏损,陷入困境,寻求新的出路;一些企业顶住恶劣的气候,在逆境中站稳了脚跟,并求得新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市场经济下“优胜劣汰”的企业生存法则。
四阶段法
将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图)
a-b为衰退, b-c为萧条, c-d为复苏,d-e为繁荣
经济周期的特点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与收缩为标志。
经济衰退的普遍特征:消费者需求、投资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产出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票价格和利率一般也会下降。
衰退指实际gdp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萧条指规模广且持续时间长的衰退。 |
|
(一)外因论
外因论认为,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因素——太阳黑子、战争、革命、选举、金矿或新资源的发现、科学突破或技术创新等等。
1、太阳黑子理论
太阳黑子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归因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因为据说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周期变化,而这又会影响农业收成,而农业收成的丰歉又会影响整个经济。太阳黑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大约每十年左右出现一次,因而经济周期大约也是每十年一次。该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w.s. jevons)于1875年提出的。
2、创新理论
创新(innovation theory)是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波特提出用以解释经济波动与发展的一个概念。所谓创新是指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者说是生产要素的一种“新组合”。生产要素新组合的出现会刺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当新组合出现时,老的生产要素组合仍然在市场上存在。新老组合的共存必然给新组合的创新者提供获利条件。而一旦用新组合的技术扩散,被大多数企业获得,最后的阶段——停滞阶段也就临近了。在停滞阶段,因为没有新的技术创新出现,因而很难刺激大规模投资,从而难以摆脱萧条。这种情况直到新的创新出现才被打破,才会有新的繁荣的出现。
总之,该理论把周期性的原因归之为科学技术的创新,而科学技术的创新不可能始终如一地持续不断的出现,从而必然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3、政治性周期理论
外因经济周期的一个主要例证就是政治性周期。政治性周期理论把经济周期性循环的原因归之为政府的周期性的决策(主要是为了循环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政治性周期的产生有三个基本条件:
①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刺激经济的工具。
②选民喜欢高经济增长、低失业以及低通货膨胀的时期。
③政治家喜欢连选连任。
(二)内因论
内因论认为, 周期源于经济体系内部——收入、成本、投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必然现象。
1、纯货币理论
该理论主要由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r.hawtrey)在1913-1933年的一系列著作中提出的。纯货币理论认为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度直接决定了名义国民收入的波动,而且极端地认为,经济波动完全是由于银行体系交替地扩张和紧缩信用所造成的,尤其以短期利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货币主义者在分析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时,几乎一脉相承地接受了霍特里的观点。但应该明确肯定的是,把经济周期性环惟一地归结为货币信用扩张与收缩是欠妥的。
2、投资过度理论
投资过度理论把经济的周期性循环归因于投资过度。由于投资过多,与消费品生产相对比,资本品生产发展过快。资本品生产的过度发展促使经济进入繁荣阶段,但资本品过度生产从而导致的过剩又会促进经济进入萧条阶段。
3、消费不足理论
消费不足理论的出现较为久远。早期有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近代则以霍布森为代表。该理论把经济的衰退归因于消费品的需求赶不上社会对消费品生产的增长。这种不足又根据源于国民收入分配不公所造成的过度储蓄。该理论一个很大的缺陷是,它只解释了经济周期危机产生的原因,而未说明其他三个阶段。因而在周期理论中,它并不占有重要位置。
4、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和投资过度理论是紧密相联的。该理论认为经济的循环周期取决于投资,而投资大小主要取决于业主对未来的预期。而预期却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心理现象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因此,经济波动的最终原因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当预期乐观时,增加投资,经济步入复苏与繁荣,当预期悲观时,减少投资,经济则陷入衰退与萧条。随着人们情绪的变化,经济也就周期性地发生波动。 |
|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在探索经济周期问题时,根据各自掌握的资料提出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经济周期。
(1)基钦周期:短周期
是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的一种为期3-4年的经济周期。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与次要周期2种。 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3~4年一次的短周期。这种短周期就称基本钦周期。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
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9~1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是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
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理论认为,从18世纪末期以后,经历了三个长周期。 第一个长周期从1789年到1849 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 年,共60年。第二个长周期从1849年到1896 年,上升部分为24年,下降部分为23 年,共47年。第三个长周期从1896年起,上升部分为24年,1920年以后进入下降期。
(4)库兹涅茨周期:另一种长周期
是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由于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所以也被称为“建筑周期”。
(5)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
1936年,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以他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后提出的。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 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他以重大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 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 第三个长周期从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中周期中还有小创新所引起的波动,形成若干个短周期。 |
|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 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现在一般叫做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关心经济形势,也就是 “经济大气候”的变化。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好坏,既受其内部条件的影响,又受其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一个企业,无力决定它的外部环境,但可以通过内部条件的改善,来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外部环境,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自己的小环境,以增强自身活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作为企业家对经济周期波动必须了解、把握,并能制订相应的对策来适应周期的波动,否则将在波动中丧失生机。 |
|
两阶段法
经济波动以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张和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到10年。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周期发生在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或衰退)的时候。每一个经济周期都可以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上升阶段也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然而,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就进入下降阶段,即衰退。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当然,谷底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一个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上升阶段。经济从一个顶峰到另一个顶峰,或者从一个谷底到另一个谷底,就是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现代经济学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建立在经济增长率变化的基础上,指的是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
经济周期波动的扩张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活跃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旺盛,订货饱满,商品畅销,生产趋升,资金周转灵便。企业的供、产、销和人、财、物都比较好安排。企业处于较为宽松有利的外部环境中。
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缩阶段,是宏观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日趋紧缩的季节。这时,市场需求疲软,订货不足,商品滞销,生产下降,资金周转不畅。企业在供、产、销和人、财、物方面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企业处于较恶劣的外部环境中。经济的衰退既有破坏作用,又有“自动调节”作用。在经济衰退中,一些企业破产,退出商海;一些企业亏损,陷入困境,寻求新的出路;一些企业顶住恶劣的气候,在逆境中站稳了脚跟,并求得新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市场经济下“优胜劣汰”的企业生存法则。
四阶段法
将经济周期分为四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图)
A-B为衰退, B-C为萧条, C-D为复苏, D-E为繁荣
经济周期的特点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总就业量的波动,它以大多数经济部门的扩张与收缩为标志。
经济衰退(Recession),指经济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的时期。不同的国家对衰退有不同的定义,但美国以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为衰退的定义被人们广泛使用。而在宏观经济学上通常定义为“在一年中,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季度出现下跌”。但是这个定义并未被全世界各国广泛接受。比如,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就将经济衰退定义成更为模糊的“大多数经济领域内的经济活动连续几个月出现下滑”。凯恩斯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经济衰退的普遍特征:消费者需求、投资急剧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产出下降、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票价格和利率一般也会下降。
经济萧条指规模广且持续时间长的衰退, 其明显特征是需求严重不足,生存相对严重过剩,销售量下降,价格低落,企业盈利水平极低,生产萎缩,出现大量破产倒闭,失业率增大。 |
|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人们在探索经济周期问题时,根据各自掌握的资料提出了不同长度和类型的经济周期。
(1)基钦周期:短周期
是1923年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的一种为期3-4年的经济周期。基钦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与次要周期2种。 主要周期即中周期,次要周期为3~4年一次的短周期。这种短周期就称基本钦周期。
(2)朱格拉周期:中周期
是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出的一种为期9~1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是以国民收入、失业率和大多数经济部门的生产、利润和价格的波动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3)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或长波
是1926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种为期50-60年的经济周期。该周期理论认为,从18世纪末期以后,经历了三个长周期。 第一个长周期从1789年到1849 年,上升部分为25年,下降部分35 年,共60年。第二个长周期从1849年到1896 年,上升部分为24年,下降部分为23 年,共47年。第三个长周期从1896年起,上升部分为24年,1920年以后进入下降期。
(4)库兹涅茨周期:另一种长周期
是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涅茨提出的一种为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由于该周期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所以也被称为“建筑周期”。
(5)熊彼特周期:一种综合
1936年,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以他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对各种周期理论进行了综合分析后提出的。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6 个中周期,每一个中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中周期约为9~10年,长周期为48~60年。他以重大的创新为标志,划分了三个长周期。第一个长周期从18世纪80年代到1842年,是“产业革命时期”; 第二个长周期从1842年到1897年,是“蒸汽和钢铁时期”; 第三个长周期从1897年以后,是“电气、化学和汽车时期”。在每个长周期中仍有中等创新所引起的波动,这就形成若干个中周期。在每个中周期中还有小创新所引起的波动,形成若干个短周期。
各种经济周期理论的争论
1939年,美藉奥地利人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综合融贯前人的论点,首次提出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着长、中、短“三种周期”的理论。在这里,熊彼特沿袭了康德拉季耶夫的说法,把近百余年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进一步分为三个“长波”,而且用“创新理论”作为基础,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和它们的应用,以及生产技术的突出发展,作为各个“长波”的标志。“中周期”即为“尤格拉周期”。“短周期”即“短波”为“基钦周期”。熊彼特还宣称,上述几种周期并存而且相互交织的情况,正好进一步证明了他的“创新理论”的正确性。在他看来,一个“长波”大约包括有六个“中程周期”,而一个中程周期大约包含有三个“短波”。
当代英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认为,标准的周期是持续时间为九年左右的“尤格拉周期”。这是第一个被确定的周期。大多数人在谈到“周期”时都是指的这个含义。这一评断,应该说比较符合实际。
对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即使赞同它的人,也承认它存在明显的缺陷。问题在于,人们对九年左右的“尤格拉周期”研究关注比较多,而对四十至六十年的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研究关注比较少,特别是在美国经济比较繁荣的90年代以来,尤其如此。 |
|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又称经济危机指经济活动不断地波动或起伏,
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就业和失业等变量的统计时间数列
反映出来,西方经济学一般均称乙为商业循环。没有哪两个经济周
期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经济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一
5所示):卫谷底,经常称为萧条;②复苏,或称扩张;③波峰,经
常称为繁荣或景气;④衰退。马外正有两个转折点,衰退开始时称
之为高转折点,复苏开始时称为低转折点。
时间
图l一5
萧条萧条是经济周期的最低部分萧条时期的特点是:劳动
失业率高,公众消费水平下降,企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存货积压,
利润低落甚至亏损,企业对前景缺乏信心,不愿冒新投资的风险。
复苏当复苏开始时,也就是已经到达了周期的最低点。促使
复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大批机器经过多年磨损需要更换;
存货减少需要补充,企业订单增加;就业、收入和消费支出增加;
生产、销售增加以后,利润随着增加,经济前景看好,投资的乐观
主义代替了萧条时的悲观主义。由于需求增加,生产的顺利扩大都
是由萧条时闲置的生产能力和解雇后又返回工厂的工人完成的。
繁荣是周期的波峰。在繁荣时期,现有生产设备业已充分利
用,劳动,特别是技术熟练劳动已感缺乏,主要原材料也开始感到
供应不足。由于这些原因,增产的困难越来越大。这时只有增加投
资、扩大生产能力才能扩大产量。但是,由于投资资金供应不足,
投资建设需要时间,生产的增加满足不了需求的增长,价格不断上
涨。生产要素需求的急剧增长促使要素成本卜升,但由于商品价格
也同时上涨,企业生产仍然有利可图。由于经济前景看好,投资量
可能超过现有销售水平。
衰退是周期波峰过去.经济开始向下滑坡根据美国的情
况,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两季下降,即进入衰退时期。在衰退期间,
需求萎缩,从而生产和就业下降。就业下降,家庭收入减少,又导
致需求进一步萎缩,利润也随着下降,企业经营困难,在繁荣时期
经济情况看好时进行的投资,现在已变得无利可图了,投资急剧降
至最低水平。衰退情况严重时,大量生产能力闲置起来,磨损报废
设备已不需添补重置即敷生产需要。
经济周期不仅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周期性变动,也表现为
就业量和失业量的周期性变动。美国经济学家A.奥肯提出:当真
实国民生产总值〔GNP)每低于(或高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2个
百分点,失业率就会增加(或减少)1个百分点。 |
|
- : economic cycle, business cycle
|
|
|
|
亲经济周期 | 世界经济周期 | 经济周期理论 | 烙平经济周期 | 经济周期风险 | 农业经济周期 | 房地产经济周期 | 下一轮经济周期 | 经济周期循环论 | 经济周期的定义 | 经济周期的成因 | 反经济周期政策 | 美国经济周期研究 |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 经济周期波动风险 | 明斯基经济周期论 |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 经济周期与亏损公司定价 | 中国转型期反经济周期研究 | 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 中国经济周期探索50年 | 中国经济周期研究报告 | 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 | 东亚经济周期与汇率安排 | 希克斯经济周期理论 |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 卢卡斯均衡经济周期理论 | 经济周期的类型及成因 | 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 | 多层次经济周期理论 | 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与实证研究 | 时机:反向思考战胜经济周期 | 资本的秘密:金融危机与大萧条经济周期的规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