榧蠃科 > 紅口榧蠃
目錄
No. 1
  oliva miniacea
  榧蠃科 olividae
  産地及産期: 暖水種,生活在低潮綫下至數米水深的海。産於海南島文昌、陵水、三亞、陵水、萬寧、儋州、臨高沿海,見於我國廣東、廣西、臺灣沿海,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區廣有分佈。
  貝殼呈長卵形。蠃旋部較低矮,體蠃層長大。殼面具有美麗的花紋,一般為黃色的底,飾有淡褐色的斑點和斑塊,在體蠃層上、中、下三部斑塊較大而色澤較深,形成3條色帶。殼口狹長,內面肉色。內唇的唇褶多而較強。前溝較寬短。後溝很小,在內唇後緣形成一個小的硬結。
  【藥 名】:紅口榧蠃
  【拼 音】:hongkoufeiluo
  【來 源】:為榧蠃科動物紅口榧蠃的貝殼。
  【功 效】:清燥潤肺、平肝潛陽、清熱明目、養陰清熱。
  【主 治】:用於肺熱陰虛引起的燥咳或勞嗽咯血;肝陽上亢、頭痛眩暈者皆主治之;用於青盲內障;用於骨蒸勞熱者。
  【性味歸經】:甘、鹹,寒。入肺、肝、腎三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一50剋。
  【 名】:榧子蠃(《中國藥用動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南海。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乾燥貝殼入藥。四季均有捕捉,捕後置沸水中燙死,取殼備用。
  【拉丁名】:oliva erythrosoma (lamarch)
  【考 證】: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英文解釋
  1. lat.:  oliva erythrosoma (lamarch),  oliva miniac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