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地图 |
|
紫霄岩联系方式地址 Contact Address Zixiao rock |
紫霄岩联系方式地址:市区以北约10公里的西天尾镇九华山东北部。
电话:0594-2892732
邮编:350000紫霄岩投诉电话莆田市旅游投诉电话:0594-2697690
福建省旅游投诉电话:0591-8753564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紫霄岩景区荣誉名胜风景区紫霄岩门票价格38元紫霄岩节庆活动正月初四做大岁除夕围炉乐守岁
元宵闹春花样多古代婚嫁活化石
清明时节祭祖坟婴儿满月仪式多
端午佳节连五日对晬择物试志向
一年最重头尾牙送顺风与脱草鞋
中元古节七月半待客殷勤多礼仪
中秋节佳庆团圆道歉释嫌挂红布
冬至搓丸团圆日聚族而居循古俗
紫霄岩开放时间7:30——17:00紫霄岩最佳旅游时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紫霄岩特别提醒福建交通便捷、外地游客可乘汽车、火车、飞机前往。市区乘车方便,大多公交车无人售票,乘客需自备零钱。...紫霄岩美食本地小吃“一统江湖”,一溜集中在十字街、东大路几爿小吃店,一根“油炸桧”,一碗几滴油星漂浮的“锅边糊”让您感受不一样的感觉。近几年,各种名号的饭店、酒店、美食城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各色美味佳肴会聚荔城使人们大饱口福。城区学园路北段、荔城路北段以及东大路一带的大排档应运而生,并且吸引了众多的“食客”,形成了一条条“排档街”。既有低档次的“蒙古包”、小吃店,也有面向中高阶层的大酒楼、大酒店,城区现在比较有名的酒店有数十家之多。而随着外来的经营者在城区开办餐饮业,北菜南肴,各种风味的菜系、小吃,也在此汇聚。既有登大雅之堂的川菜、潮州大菜、沪浙菜等,也有来自本省和邻近省市的沙县小吃、福州鱼丸、温州小吃、扬州小吃、九江草包饭等,诸类美食,不胜枚举,各具特色,使许多居民纷纷掏钱品尝。外地小吃“攻城略地”,本地小吃经过多年沉寂,也不甘落后,西天尾扁食、仙游扁食在城区站稳脚跟,并有所“斩获”。紫霄岩住宿莆田市旅游接待设施完备。目前全市拥有天妃大饭店、兴化明珠大酒店、台湾大酒店、金穗大夏、湄洲大酒店、安泰宾馆、才子大酒店、建福大厦、帆叶大酒店、壶兰大酒店、富泉大酒店、好运中心温泉大酒店等旅游饭店10多家,共有标准客房1千多间(套)。还有凤凰山公园、荔枝公园等一大批具有相当档次的娱乐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了集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基本能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消费需求的旅游接待服务网络体系。紫霄岩购物稻谷、甘蔗、花生、黄麻和茶叶,这里的荔枝、龙眼、枇杷、无籽蜜柚是驰名中外的四大名果。还有鳗鱼、对虾、马鲛鱼、梭子鱼、鲟、蛏、海蛎、紫菜等。紫霄岩交通从市区有公路通到山下。紫霄岩玩法观光、旅游、
紫霄岩位于市区以北约10公里的西天尾镇九华山东北部。这里的火成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水侵蚀,奇石嶙峋,千姿百态;若同时敲击岩石的不同部位,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故有“紫霄怪石”之美称。
过紫云溪上的听泉桥,沿蜿蜒小道盘山而上,有巨石对峙如门,上刻“紫霄岩”三个字。穿过石门,有两棵连成“人”字形的连理榕树,盘根错节,踞石而立,古干凌云。不远处的琉璃峡上,飞架一座小巧玲珑的天台桥,相传是宋代蔡襄所建。桥旁有一石。敲击时,其声如鼓,故称为“石鼓”。石鼓后有古榕盘石而生,浓荫蔽日,根须婆娑,人称“石上松”。往上,便是唐代创建的“迎福寿”,旁有“祥云殿”。殿右后侧有一天然石洞,颇宽敞,内有清泉一泓,不溢不竭,雅称“玉壶池”。洞中有罗汉石像,传说游人若蘸“玉壶池”水,洒于罗汉面上,恍惚可见罗汉表情,似由微笑至大笑,妙趣横生。洞前有一溪涧,直流山下;涧上横有一石,形如小舟,流水激石,声如鸣雷,故名“雷轰石”。溪涧中生有一种小虾,浑身赤色,好象煮熟一样;涧中还孳生一种小螺,螺尾似是被人剪过,极为罕见。据说,它们都是冰川前古生物的遗种。
天然石洞后有悬崖峭壁,如障似屏。绝顶上有一巨石,名“万岁石”,孤高列戟,君临万般状。登峰顾盼,碧山峭岩,光怪陆离,无石不奇,有的似狮,有的似美人,惟妙惟肖。此外,还有“仙人冢”、“暖日台”、“三清石”、“太府厝”、“仙巾帽”、“观音石”等石景,神形毕肖,引人入胜。山上还有多处石刻,志书曾记载是宋代苏舜钦、蔡襄等名人手迹,现在多已风化,不可辨认。 |
|
紫霄岩位于市区以北约10公里的西天尾镇九华山东北部。这里的火成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水侵蚀,奇石嶙峋,千姿百态;若同时敲击岩石的不同部位,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故有“紫霄怪石”之美称。过紫云溪上的听泉桥,沿蜿蜒小道盘山而上,有巨石对峙如门,上刻“紫霄岩”三个字。穿过石门,有两棵连成“人”字形的连理榕树,盘根错节,踞石而立,古干凌云。不远处的琉璃峡上,飞架一座小巧玲珑的天台桥,相传是宋代蔡襄所建。 桥旁有一石。敲击时,其声如鼓,故称为“石鼓”。石鼓后有古榕盘石而生,浓荫蔽日,根须婆娑,人称“石上松”。往上,便是唐代创建的“迎福寿”,旁有“祥云殿”。殿右后侧有一天然石洞,颇宽敞,内有清泉一泓,不溢不竭,雅称“玉壶池”。
洞中有罗汉石像,传说游人若蘸“玉壶池”水,洒于罗汉面上,恍惚可见罗汉表情,似由微笑至大笑,妙趣横生。洞前有一溪涧,直流山下;涧上横有一石,形如小舟,流水激石,声如鸣雷,故名“雷轰石”。溪涧中生有一种小虾,浑身赤色,好象煮熟一样;涧中还孳生一种小螺,螺尾似是被人剪过,极为罕见。据说,它们都是冰川前古生物的遗种。 天然石洞后有悬崖峭壁,如障似屏。绝顶上有一巨石,名“万岁石”,孤高列戟,君临万般状。登峰顾盼,碧山峭岩,光怪陆离,无石不奇,有的似狮,有的似美人,惟妙惟肖。此外,还有“仙人冢”、“暖日台”、“三清石”、“太府厝”、“仙巾帽”、“观音石”等石景,神形毕肖,引人入胜。山上还有多处石刻,志书曾记载是宋代苏舜钦、蔡襄等名人手迹,现在多已风化,不可辨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