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名: callicarpa bodinieripurplepearl
英名:lévl.科屬:馬鞭草科 verbenaceae
分佈:華東、中南及西南各省。
簡介:小枝纖細,有不明顯的皮孔。葉通常為卵狀披針形,長4—10釐米,寬1.5—3釐米,頂端漸尖,基部狹楔形,邊緣有鋸齒,兩面僅脈上有毛,背面有紅色腺點;葉兩長2—8毫米。聚傘花序纖細,3—4次分歧,花序梗稍長於葉柄或近等長;花萼有星狀毛和紅色腺點,萼齒不明顯;花冠淡紫色,有腺點;花絲與花冠近等長,藥室縱裂。
應用:民間用根治目紅、發熱、口渴、痢疾、止癢。用葉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創傷出血。
紫珠又名白棠子樹,為馬鞭草科紫珠屬落葉灌木,株高1.2米至2米左右,小枝光滑,略帶紫紅色,有少量的星狀毛,單葉對生,葉片倒卵形至橢圓形,長7釐米至15釐米,先端漸尖,邊緣疏生細鋸齒。聚傘花序腋生,具總梗,花多數,花蕾紫色或粉紅色,花朵有白、粉紅、淡紫等色,6月至7月開放。果實球形,9月至10月成熟後呈紫色,有光澤,經鼕不落。
紫珠原産我國黃河以南的部分省(區),日本、越南也有分佈,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太耐寒,北方地區可選擇背風嚮陽處栽種。平時管理較為粗放,天氣幹旱時註意澆水,避免土壤長期幹旱;紫珠喜肥,栽培中應註意水肥管理,除春季定植時要施足腐熟的堆肥作基肥外,每年落葉後還要在根際周圍開淺溝埋入腐熟的堆肥,並澆透水,鼕季寒冷時有些枝梢會凍死,可等春季發芽前將其剪除,並不影響來年的開花結果。每年春季萌動前進行一次修剪,剪除枯枝、枯梢以及殘留的果穗,將過密的枝條疏剪。
紫珠繁殖以播種為主,多在春季進行,種子播種2周至3周出苗。此外,還可以在初夏用半硬枝條扦插,也容易成活。
紫珠株形秀麗,花色絢麗,果實色彩鮮豔,珠圓玉潤,猶如一顆顆紫色的珍珠,是一種既可觀花又能賞果的優良花卉品種,常用於園林緑化或庭院栽種,也可盆栽觀賞。其果穗還可剪下瓶插或作切花材料。
【別名】紫珠草、止血草
【來源】馬鞭草科紫珠屬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pedunculata r. brown及白棠子樹c. dichotoma (lour.) k. koch.,以莖、葉及根入藥。春、夏、秋采葉及嫩莖,鮮用或曬幹研末;根四季可采,切片曬幹。
【性味歸經】苦、澀,平。
【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消炎。用於衄血,咯血,胃腸出血,子宮出血,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肺炎,支氣管炎;外用治外傷出血,燒傷。
【用法用量】 1~3錢;外用適量,研粉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紫珠,是湘西地區開發重點項目—“正清集團湖南西部藥𠔌”主要藥源之一,屬馬鞭草科紫珠屬多年生速生灌木藥材,根、莖、葉、花、籽均可入藥,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炎生肌、抗癌等奇特功能。
會同縣紫珠資源十分豐富,早在1996年,就被列入懷化正清製藥公司紫珠原料供應基地縣。1998~2004年,該縣“紫珠優質豐産栽培試驗及示範”項目,經過7年的科技攻關,達到了優質豐産的預期目的。實踐證明,栽培紫珠第一年就可收回投資(500元/畝),第二年畝純收入800元左右,3年後畝年純收入1500元以上。
紫珠屬亞熱帶植物,喜溫、喜濕、怕風、怕旱,適宜氣候條件為年平均溫度15~25℃,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土壤以紅黃壤為好,在陰涼的環境生長較好。紫珠萌發條多,根係極發達,為淺根樹種,3月開始展葉,4月上旬完全展開。花果在5月下旬開始萌發,花期比較長,從6月上旬到10月上旬,邊開花邊結籽。新梢生長快,一年有3次新梢,分春梢、夏梢和秋梢,一年生長高達2~3米,11月下旬開始落葉,收穫期在11月中、下旬。常與馬尾鬆、油茶、毛竹、山竹、映山紅、尖葉山茶、山蒼子、芭茅、楓香等混生。其栽培要點如下:
園地選擇。紫珠種植園地宜選擇無水質、空氣和重金屬污染,交通、排灌方便的背風背西曬的旱土、天水田、二於田或坡地種植。於9~10月間挖30釐米深、30釐米寬的栽植溝,每米栽植溝中施有機肥3~4公斤並與土拌勻。天水田、二幹田要開好排水溝。
科學栽植。11月至翌年3月下雨前後是栽植紫珠的最佳時期。栽植時要求苗正,深淺適度,踩緊根部土壤。其他時期栽植影響成活率及當年産量。株行距0.3米×1.5米,畝植1500株。
肥水管理。紫珠不耐澇,雨季要註意排水,幹旱季節灌水能有效提高産量。紫珠基肥以沼渣肥、豬牛糞、枯餅肥、生物菌肥為最佳。在4~10月,每2個月施一次稀薄糞水,對紫珠生長十分有利。4月份需中耕除草一次(不能用除草劑),砍伐後鬆土,按每米栽植溝3公斤有機肥施足基肥。
適時采伐。紫珠采伐最佳時期是已停止生長但葉片未落之前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其他時期采伐會影響紫珠質量
附方:
1、癰疽發背,腫毒流註。用紫荊皮(炒)三兩、獨活(去節、炒)三兩、赤芍藥(炒)二兩、生白术一兩、木蠟(炒)一兩,共研為末,用蔥湯調熱敷塗患處,瘡不甚熱煮,用酒調敷;痛得厲害或筋不能伸,藥中再加乳香。
2、鶴膝風。用紫荊皮,水煎。飯前服。
3、痔瘡腫痛。用紫荊皮、水煎,飯前服。
4、産後諸淋。用紫荊皮五錢,半酒半水煎,溫服。 |
|
紫珠
(《本草拾遺》)
【異名】紫荊(《本草拾遺》),粗糠仔、鴉鵲板(《中國樹木分類學》),止血草(《福建民間草藥》),螃蟹目、雅目草(《閩南民間草藥》),白毛柴、白奶雪草(《閩東本草》)。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的葉。
【植物形態】杜虹花
落葉灌木,高達3米,小枝被黃褐色星毛。葉對生;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7~15釐米,高3.5~8釐米,基部鈍圓形或闊楔形,上面有細小粗毛,下面有黃褐色星毛,側脈8~12對,邊緣有齒牙及細鋸齒;葉柄長8~15毫米,密被黃褐色星毛。復聚傘花序腋生,徑約3~4釐米,花序梗長約1.5~2.5釐米;花柄長約1.5毫米;萼短鐘形,4裂,裂片鈍三角形,萼及柄均被星毛;花冠短筒狀,4裂,紫色,長約2毫米,無毛;雄蕊4,長於花冠兩倍;雌蕊1,子房4室,花柱細長,高於雄蕊,柱頭單一。小核果,紫紅色,徑約2毫米。花期夏、秋間。
生於山地、林間。分佈我國南部。
江蘇、江西、廣東、廣西等地所産華紫珠亦同等入藥。
【採集】7~8月采收,曬幹。
【化學成分】含黃酮類、縮合鞣質。尚含中性樹脂、糖類、羥基化合物及鎂、鈣、鐵????。
【藥理作用】①止血作用
紫珠草註射液對人可使血小板增加,出血時間、血塊收縮時間、凝血酶元時間縮短。對蛙腸係膜表現血管收縮,將紫珠草溶液滴於傢兔腸壁上,可引起腸管強烈痙攣收縮,漿膜由粉紅變白,對傢兔出血時間可使之縮短。以紫珠草提取液為主藥的35號止血粉,對狗肝、脾創傷及槍傷均有止血作用。
②抗菌作用
紫珠草對大腸桿菌、弗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有抑製作用。
【性味】苦,平。
①《本草拾遺》:"味苦,寒,無毒。"
②《福建民間草藥》:"甘,平,無毒。"
③《閩東本草》:"性平,味微澀。"
【功用主治】活血,止血,除熱,解毒。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崩漏,創傷出血,癰疽腫毒,喉痹。
①《本草拾遺》:"解諸毒物,癰疽,喉痹,毒腫,下痿,蛇虺蟲螫,狂犬毒,並煮汁服;亦煮汁洗瘡腫,除血長膚。"
②《福建民間草藥》:"活瘀,止血,消炎,解鬱。"
③《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脾虛,退熱。研末搽皮膚癢痛,又殺蟲。"
④《中國藥植圖鑒》:"對食道靜脈出血,腸胃潰瘍出血,鼻出血,創傷出血,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
⑤《閩東草藥》:"治崩漏帶下,惡寒發熱。"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鮮者1~2兩);或研末,0.5~1錢。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選方】①治腸胃出血:幹紫珠葉末三至五分。調冷開水,每四小時服一次;繼用紫珠末二錢,水煎,代茶常飲。
②治咯血:幹紫珠葉末五至七分。調雞蛋清,每四小時服一次;繼用幹紫珠葉末二錢,水煎,代茶常飲。
③治衄血:幹紫珠葉二錢。調雞蛋清服;外用消毒棉花蘸葉末塞鼻。
④治創傷出血:鮮紫珠葉,用冷開水洗淨,搗勻後敷創口;或用幹紫珠葉研末敷滲,外用消毒紗布包紮之。(①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
⑤治跌打內傷出血:鮮紫珠葉和實二兩,冰糖一兩。開水燉,分二次服。(《閩東本草》)
⑥治一切咽喉痛:取鮮紫珠葉一兩。洗淨,水二碗,煎一碗服,或煎做茶常服。(《閩東民間草藥》)
⑦治拔牙後出血不止:用消毒棉花蘸紫珠葉末塞之。(《福建民間草藥》)
⑧治赤眼:取鮮紫珠草頭一兩,洗淨切細,水二碗,煎一碗服。(《閩南民間草藥》)
【臨床應用】①止血
采用下列不同劑型內服、註射及局部外用:㈠粉劑-每次口服1~2剋,美日3次;或每次1~5剋,每日6~10剋。亦可局部外用,治療鼻衄、創傷出血,以及拔牙後出血。㈡溶液-用紫珠草提取物的乾燥品配成10%溶液,再製成止血紗布,用於各種手術止血。㈢註射液-以紫珠草葉經乙醇提取製成,每2毫升相當於生藥2剋。肌肉註射每次2毫升,每日2次。此外,還可製成煎劑、片劑等服用。上述各種製劑,臨床應用於各種疾病引起的咯血、嘔血、衄血、牙齦出血、尿血、便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外傷出血,以及各種手術創面滲血等,均有止血效果。僅根據80例各種中等度以下的活動性出血的觀察,內服粉劑及註射針劑的總有效率達95%。尤以對消化道、呼吸道出血的療效較佳。用於消化道出血,口服較註射效果快;用藥時間一般2~8天,較臨床常用止血藥奏效迅速,療程短,而對於大出血,則療效欠佳,需並用其他止血藥物。但亦有用粉劑和煎藥口服,治療食道靜脈麯張破裂引起的大出血,而迅速獲得止血效果的。治療外傷出血,以粉劑撒布或鮮草搗敷,或用消毒紗布浸紫珠草溶液壓迫出血部位,均能迅速達到止血目的。用於拔牙後出血,469例的觀察,絶大多數用藥後能立即止血,較之一般牙槽壓迫止血法效果迅速。用於各種手術出血164例,除12例於4分鐘止血外,其餘均能在1~3分鐘內將切口出血點及創面滲血止住,而無需用止血鉗、結紮或縫合;且有效病例無1例在手術臺上再度出血或術後繼發出血,因此可縮短手術時間。同時,紫珠液還有預防及減少傷口感染的作用,在使用病例中無1例發生感染。但對於切口小動脈呈噴射狀出血者,仍需結紮止血。紫珠草的止血作用,似在於收縮血管,便於血小板的凝聚而止血,並降低血管的滲透性;對輕度休剋病人尚有穩定血壓作用。通過動物實驗,認為紫珠草有促進血液凝固作用,對腸道血管有直接收縮作用和間接通過腸管攣縮壓迫血管而起止血的作用。
②治療燒傷
以1:1紫珠草液調三黃散(大黃、黃芩、黃柏等分研粉),塗布創面(不宜太厚),幹後便形成薄片狀藥痂。若藥痂有裂痕、脫落,或有分泌物,需及時清除,重新上藥。通常藥痂不必剝除,創面愈合後可自行脫落。11例觀察,對Ⅰ、Ⅱ度燒傷有控製創面感染、減少滲出,促進愈合等作用。
③治療痔瘡
用紫珠草製成"枯痔液"(每100毫升含紫珠草250剋,明礬3),以註射方式治療內痔、混合痔及環狀痔等共576例,結果痊愈561例(97.3%),好轉15例(2.7%)。混合痔、環狀痔因病情復雜,需分期治療。註射時以細針頭直接穿刺於齒綫以上的痔核部分,感覺有一定的"漂浮感"時(以防註入肌層),即略微回抽,如無回血即可註入藥液。每一痔核按大小可註入0.3~1毫升。如有數個痔核時,可根據患者情況1次註射或分期分批註射。內痔註射後,約經1~3天痔核即見枯萎收縮,成暗藍色、表面光滑之梭形硬結而告愈;少數病例在1周內治愈。混合痔註射後,有時藥液嚮皮下擴散,引起外痔的炎癥水腫,其後炎癥水腫消退,痔核亦枯萎消退而治愈;這種局部變化主要發生在較重的病例,其治愈時間較無炎癥反應者略為延長。環狀痔註射後的局部變化與混合痔基本相同,但因其病情重,反應亦較重,故治愈時間亦較長。註射後部分病員有畏寒感覺,持續10~30分鐘;兩例發生尿瀦留;兩例因註射過深和註於齒綫之外,分別引起坐骨直腸窩炎和註射局部感染化膿。 |
|
學名: Callicarpa bodinieri Purplepearl
英名:Lévl.科屬:馬鞭草科 Verbenaceae
分佈:華東、中南及西南各省。
簡介:小枝纖細,有不明顯的皮孔。葉通常為卵狀披針形,長4—10釐米,寬1.5—3釐米,頂端漸尖,基部狹楔形,邊緣有鋸齒,兩面僅脈上有毛,背面有紅色腺點;葉兩長2—8毫米。聚傘花序纖細,3—4次分歧,花序梗稍長於葉柄或近等長;花萼有星狀毛和紅色腺點,萼齒不明顯;花冠淡紫色,有腺點;花絲與花冠近等長,藥室縱裂。
應用:民間用根治目紅、發熱、口渴、痢疾、止癢。用葉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創傷出血。
紫珠又名白棠子樹,為馬鞭草科紫珠屬落葉灌木,株高1.2米至2米左右,小枝光滑,略帶紫紅色,有少量的星狀毛,單葉對生,葉片倒卵形至橢圓形,長7釐米至15釐米,先端漸尖,邊緣疏生細鋸齒。聚傘花序腋生,具總梗,花多數,花蕾紫色或粉紅色,花朵有白、粉紅、淡紫等色,6月至7月開放。果實球形,9月至10月成熟後呈紫色,有光澤,經鼕不落。
紫珠原産我國黃河以南的部分省(區),日本、越南也有分佈,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太耐寒,北方地區可選擇背風嚮陽處栽種。平時管理較為粗放,天氣幹旱時註意澆水,避免土壤長期幹旱;紫珠喜肥,栽培中應註意水肥管理,除春季定植時要施足腐熟的堆肥作基肥外,每年落葉後還要在根際周圍開淺溝埋入腐熟的堆肥,並澆透水,鼕季寒冷時有些枝梢會凍死,可等春季發芽前將其剪除,並不影響來年的開花結果。每年春季萌動前進行一次修剪,剪除枯枝、枯梢以及殘留的果穗,將過密的枝條疏剪。
紫珠繁殖以播種為主,多在春季進行,種子播種2周至3周出苗。此外,還可以在初夏用半硬枝條扦插,也容易成活。
紫珠株形秀麗,花色絢麗,果實色彩鮮豔,珠圓玉潤,猶如一顆顆紫色的珍珠,是一種既可觀花又能賞果的優良花卉品種,常用於園林緑化或庭院栽種,也可盆栽觀賞。其果穗還可剪下瓶插或作切花材料。
【別名】紫珠草、止血草
【來源】馬鞭草科紫珠屬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 pedunculata R. Brown及白棠子樹C. dichotoma (Lour.) K. Koch.,以莖、葉及根入藥。春、夏、秋采葉及嫩莖,鮮用或曬幹研末;根四季可采,切片曬幹。
【性味歸經】苦、澀,平。
【功能主治】止血,散瘀,消炎。用於衄血,咯血,胃腸出血,子宮出血,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肺炎,支氣管炎;外用治外傷出血,燒傷。
【用法用量】 1~3錢;外用適量,研粉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紫珠,是湘西地區開發重點項目—“正清集團湖南西部藥𠔌”主要藥源之一,屬馬鞭草科紫珠屬多年生速生灌木藥材,根、莖、葉、花、籽均可入藥,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炎生肌、抗癌等奇特功能。
會同縣紫珠資源十分豐富,早在1996年,就被列入懷化正清製藥公司紫珠原料供應基地縣。1998~2004年,該縣“紫珠優質豐産栽培試驗及示範”項目,經過7年的科技攻關,達到了優質豐産的預期目的。實踐證明,栽培紫珠第一年就可收回投資(500元/畝),第二年畝純收入800元左右,3年後畝年純收入1500元以上。
紫珠屬亞熱帶植物,喜溫、喜濕、怕風、怕旱,適宜氣候條件為年平均溫度15~25℃,年降雨量1000~1800毫米,土壤以紅黃壤為好,在陰涼的環境生長較好。紫珠萌發條多,根係極發達,為淺根樹種,3月開始展葉,4月上旬完全展開。花果在5月下旬開始萌發,花期比較長,從6月上旬到10月上旬,邊開花邊結籽。新梢生長快,一年有3次新梢,分春梢、夏梢和秋梢,一年生長高達2~3米,11月下旬開始落葉,收穫期在11月中、下旬。常與馬尾鬆、油茶、毛竹、山竹、映山紅、尖葉山茶、山蒼子、芭茅、楓香等混生。其栽培要點如下:
園地選擇。紫珠種植園地宜選擇無水質、空氣和重金屬污染,交通、排灌方便的背風背西曬的旱土、天水田、二於田或坡地種植。於9~10月間挖30釐米深、30釐米寬的栽植溝,每米栽植溝中施有機肥3~4公斤並與土拌勻。天水田、二幹田要開好排水溝。
科學栽植。11月至翌年3月下雨前後是栽植紫珠的最佳時期。栽植時要求苗正,深淺適度,踩緊根部土壤。其他時期栽植影響成活率及當年産量。株行距0.3米×1.5米,畝植1500株。
肥水管理。紫珠不耐澇,雨季要註意排水,幹旱季節灌水能有效提高産量。紫珠基肥以沼渣肥、豬牛糞、枯餅肥、生物菌肥為最佳。在4~10月,每2個月施一次稀薄糞水,對紫珠生長十分有利。4月份需中耕除草一次(不能用除草劑),砍伐後鬆土,按每米栽植溝3公斤有機肥施足基肥。
適時采伐。紫珠采伐最佳時期是已停止生長但葉片未落之前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其他時期采伐會影響紫珠質量
附方:
1、癰疽發背,腫毒流註。用紫荊皮(炒)三兩、獨活(去節、炒)三兩、赤芍藥(炒)二兩、生白术一兩、木蠟(炒)一兩,共研為末,用蔥湯調熱敷塗患處,瘡不甚熱煮,用酒調敷;痛得厲害或筋不能伸,藥中再加乳香。
2、鶴膝風。用紫荊皮,水煎。飯前服。
3、痔瘡腫痛。用紫荊皮、水煎,飯前服。
4、産後諸淋。用紫荊皮五錢,半酒半水煎,溫服。
紫珠的花語:
紫珠的花語是“聰明”,拉丁學名的含義是“美麗的果實”,日本有一部古典名著叫《源氏物語》,把美麗幽雅的女性比喻為紫珠。
紫珠的民間贈花禮儀:
將長長的紫珠花枝插入白色的花瓶,花瓶的上部係上淡紫色的細緞帶,連花瓶一起贈上。
紫珠
別名:紫荊、紫珠草、止血草
英文名:Taiwan Beautyberry Leaf
拉丁植物名
1.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C.pe-dunculata Lam.et Bakh.]
2.Callicarpa dichotoma (Lour.)K.Koch[C.dichotoma(Lour.)Raeuxh.;Porphyra dichotoma Lour.]
3.Callicarpa cathayana H.T.Chang
4.Callicarpa giraldii Hesse ex Rehd.[C.giral-diana Hesse;C.bodinieri Levl.var.giraldiana (Hesse)Rehd.]
科屬分類:馬鞭草科
植物形態
1.杜虹花 灌木,高1-3m,小枝、葉柄和花序均密被灰黃色星狀毛和分枝毛。單葉對生,葉脈粗壯,長1-2.5cm;葉片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6-15cm,寬3-8cm,先端漸尖,基部鈍圓或截形,邊緣有細鋸齒,表面被短硬毛,背面被灰黃色星狀毛和細小黃色腺點;側脈8-12對。聚傘花序腋生,4-7次分歧,花序梗長1.5-2.5cm;具細小苞片;花萼杯狀,被灰黃色星狀毛。萼齒鈍三角形;花冠紫色至淡紫色,無毛,長約2.5mm,裂片4,鈍圓,長約1mm;雄蕊4,長約5mm;子房無毛。果實近球形,紫色,徑約2mm。花期5-7月,果期8-11月。
2.白棠子樹 小灌木,高1-3m。多分枝。小枝纖細,帶紫紅色,幼時略被星狀毛。單葉對生;葉柄長2-5mm;葉片倒卵形披針形,先端長尖或尾尖,兩面無毛,背面密生細小黃色腺點;側脈5-6對。聚傘花序腋生,細弱,寬1-2.5cm,2-3次分歧;花序梗長約1cm,略被星狀毛,結果時無毛;具綫形苞片;花萼杯狀,先端具不明顯的4齒或近截頭狀;花冠紫色,長1.5-2cm,先端4裂,鈍圓;雄蕊4,花絲長約為花冠的2倍,花藥卵形,細小;子房無毛,具黃色腺點。果實球形,紫色,徑約2mm。花期5-6月,果期7-11月。
3.華紫珠 灌木,高1-3m。小枝纖細,幼時稍有星鄭州志,老時脫落。單葉對生;葉柄長2-8mm;葉片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4-10cm,寬1.5-3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密生細鋸齒,兩面近無毛,有顯著的紅色腺點;側脈5-7對。聚傘花序細弱,生於葉腋,3-4次分歧,微被星狀毛,總花梗稍長於葉柄或近等長,苞片細小;花萼杯狀,具星狀毛和紅色腺點,萼齒明顯或鈍三角形;花冠淡紫色,疏被星狀毛,有紅色腺點;雄蕊4,花絲與花冠近等長;子房無毛。果實紫色,球形,徑約2mm。花期5-7月,果期8-11月。
4.老牙糊 灌木,高1-3m。小枝灰黃色,圓柱形,被星狀毛。單葉對生;葉柄長1-2cm;葉片紙質,寬橢圓形,長5-15cm ,寬2-7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下延成狹楔形,邊緣有鋸齒,表面黃緑色,稍有毛,背面淡緑色,疏被星狀毛和細小黃色腺點;側脈8-10對。聚傘花序腋生,寬2-3cm,4-5次分歧,被星狀毛;花萼鐘狀,長約1.5cm,疏被星狀毛,後脫落,有黃色腺點,萼齒鈍三角形;花冠紫色,長約3mm,稍有毛,具黃色腺點;雄蕊4,藥隔具黃色腺點;子房被毛。果實球形,紫色,初被星狀毛,熟時無色,徑約2.5-4mm。花期5-6月,果期7-11月。
生態環境
1.生於海拔1590m以下的一半、山坡、溪邊林中或灌叢中。
2.生於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灌叢中。
3.生於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𠔌地和溪旁灌叢中。
4.生於海拔200-3400m的疏林和灌叢中。
資源分佈
1.分佈於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雲南。
2.分佈於華東、華南及河北、臺灣、河南、湖北、貴州。日本、越南也有分佈。
3.分佈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
4.分佈於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白棠子樹、華紫珠、老鴉糊的葉。
采收和儲藏:7-8月采收,曬幹。
功效分類:清熱解毒藥;止血藥
性味:苦澀;涼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拾遺》,《本草拾遺》
紫珠,名紫荊,樹似黃荊,葉小無椏,非田氏之荊也。至秋子熟正紫,圓如小珠。生江東林澤間。
功效:收斂止血;清熱解毒
主治:嘔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牙齦出血;崩漏;皮膚紫癜;外傷出血;癰疽腫毒;毒蛇咬傷;燒傷
各傢論述
1.《本草拾遺》:解諸毒物,癰疽,喉痹,毒腫,下瘻,蛇虺蟲螫,狂犬毒,並煮汁服;亦煮汁洗瘡腫,除血長膚。
2.《福建民間草藥》:活瘀,止血,消炎,解鬱。
3.《浙江中藥資源名錄》:治脾虛,退熱。研末搽皮膚癢痛,又殺蟲。
4.《中國藥植圖鑒》:對食道靜脈出血,腸胃潰瘍出血,鼻出血,創傷傷出,肺出血以及拔牙出血均有良效。
5.《閩東本草》:治崩漏帶下,惡寒發熱。
選方
①治腸胃出血: 幹紫珠葉末三至五分。調冷開水,每四小時服一次;繼用幹紫珠末二錢,水煎,代茶常飲。②治咯血: 幹紫珠葉末五至七分。調雞蛋清,每四小時服一次;繼用幹紫珠葉末二錢,水煎,代茶常飲。③治衄血: 幹紫珠葉二錢。調雞蛋清服;外用消毒棉花蘸葉末塞鼻。④治創傷出血: 鮮紫珠葉,用冷開水洗淨, 搗勻後敷創口;或用幹紫珠葉研末敷摻,外用消毒紗布包紮之。(①方以下出《福建民間草藥》)⑤治跌打內傷出血: 鮮紫珠葉和實二兩,冰糖一兩。開水燉,分二次服。 (《閩東本草》)⑥治一切咽喉痛: 取鮮紫珠葉一兩。洗淨,水二碗,煎一碗服,或煎作茶常服。 (《閩南民間草藥》)⑦治拔牙後出血不止: 用消毒棉花蘸紫珠葉末塞之。(《福建民間草藥》)⑧治赤眼: 取鮮紫珠草頭一兩。洗淨切細,水二碗,煎一碗服。 (《閩南民間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30-60g);或研末,1.5-3g。每日1-3次。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中藥化學成分
杜虹花的新鮮葉含黃酮類成分3,5,7,4′-四甲氧基黃酮(3,5,7,4′-tetramethoxyflavone)3,5,7,3′,4′-五甲氧基黃酮(3,5,7,3′,4′-pentamethoxyflavone),5-羥基-3,4,7,3′-四甲氧基黃酮(5-hydroxy-3,4,7,3′-tetramethoxyflavone),3,4,7,3′-四甲氧基黃酮(3,4,7,3′-tetramethoxyflavone)。還含三萜類成分:熊果酸(ursolic acid),2α,3α-二羥基烏蘇烯-28-酸(2α,3α-dihydroxyurs-12-en-28-oic acid)。又含植物甾醇類及其葡萄糖甙,縮合鞣質,中性樹脂,糖類和鎂,鈣,鐵????等。
出處《中華本草》 |
花木百科 Flowers encyclopedia |
紫珠 花木百科 紫珠 花木百科 紫珠 花木百科 紫珠 花木百科 紫珠 花木百科 紫珠 花木百科
紫珠介紹
紫珠 (Callicarpa dichotoma)
科屬:
馬鞭草科 紫珠屬
別名:
白棠子樹
形態特徵:
花淡紫色,花期6—7月,核果球形,亮紫色
分佈與習性:
適應地區:我國東部及中南部
北部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瀋陽、葫蘆島、大連、丹東、鞍山、遼陽、錦州、營口、盤錦、北京、天津、太原、臨汾、長治、石傢莊、秦皇島、保定、唐山、邯鄲、邢臺、承德、濟南、德州、延安、寶雞、天水)
南部暖帶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青島、煙臺、日照、威海、濟寧、泰安、淄博、濰坊、棗莊、臨沂、萊蕪、東營、新泰、滕州、鄭州、洛陽、開封、新鄉、焦作、安陽、西安、鹹陽、徐州、連雲港、????城、淮北、蚌埠、韓城、銅川)
北亞熱帶落葉、常緑闊葉混交林區(主要城市:南京、揚州、鎮江、南通、常州、無錫、蘇州、合肥、蕪湖、安慶、淮南、襄樊、十堰)
中亞熱帶常緑、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嶽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都江堰、綿陽、內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
繁殖與栽培:
扦插、播種
應用:
庭院觀賞、叢植
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