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紫毛兜蘭
目錄
No. 1
  【學名】 paphiopedilum villosum (lindl. ) stein
  【分類】蘭科(orchidaceae),兜蘭屬
  【形態】地生或附生植物。葉基生,二列,通常4—5枚;葉片寬綫形或狹長圓形,長20—40釐米,寬2.5—4釐米,先端常為不等的2尖裂,深黃緑色,背面近基部有紫色細斑點,無毛,基部收狹成柄並對折,彼此套疊。花葶直立,長10—24釐米,黃緑色,有紫色斑點和較密的長柔毛,頂端生1花;花苞片近橢圓形,緑色,圍抱子房,長4—5釐米,寬2—2.5釐米,除背面中脈近基部處具長柔毛外餘均無毛;花梗和子房長4—5釐米,密被紫褐色長柔毛;花大;中萼片中央紫慄色而有白色或黃緑色邊緣,合萼片淡黃緑色,花瓣具紫褐色中脈,中脈的上側為淡紫褐色,下側色較淡或成淡黃褐色,唇瓣亮褐黃色而有暗色脈紋;中萼片倒卵形至倒卵狀橢圓形,長4.5—6釐米,寬3—3.8釐米,先端鈍,基部收狹,邊緣具緣毛,基部邊緣嚮後彎捲;合萼片卵形,長3.8—5釐米,寬1.7—2.2釐米,邊緣具緣毛;花瓣倒卵狀匙形,長5—6.5釐米,上部寬2.5—2.8釐米,先端鈍,邊緣波狀並有緣毛,基部收狹成爪並在內表面基有紫褐色長柔毛;唇瓣倒盔狀,基部有寬闊的長2—2.5釐米的柄;囊近橢圓狀圓錐形,長2.5—3.2釐米,寬2—3釐米,囊口極寬闊,兩側各有1個直立的耳,兩耳前方的邊緣不內折,囊底有毛;退化雄蕊橢圓狀倒卵形,長1—1.5毫米,寬7—10毫米,先端近截形而略有凹缺,基部有耳,中央有臍狀突起,臍狀突起上有時具不明顯的小疣。花期11月至次年3月。
  【産地】産雲南勐臘、景洪、西疇、麻慄坡、文山;生於海拔1100—1700米的林緣或林中樹上、潮濕的草坡上。分佈於緬甸、老撾、泰國和越南。
  【用途】觀賞植物,並為雜交兜蘭的主要親本之一。
花木百科
  紫毛兜蘭介紹
  紫毛兜蘭 (Paphiopedilum villosum (Lindl.)Stein)
  科屬:
  蘭科 兜蘭屬
  別名:
  形態特徵:
  附生蘭,葉4至5片,深黃緑色,背面近基部有紫點。花葶高10至24釐米,黃緑色,有紫色斑點和長柔毛;花1朵,花期11月至次年3月。
  分佈與習性:
  産雲南南部至東南部的勐臘、景洪、文山、西疇、麻慄坡等縣。分佈於緬甸、老撾、泰國和越南。海拔下限1100海拔上限1700生於林緣、林中樹上或樹杈間及潮濕的草坡上,其根係與蕨類根和苔蘚植物混生在一起。
  繁殖與栽培:
  暫無
  應用:
  國傢一級保護植物
包含詞
狹葉紫毛兜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