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山西 >長治 > 紫團山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紫團山投訴電話長治旅遊投訴電話:0355-2035096
  山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351-732501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紫團山海拔1500米,面積150平方公裏,是大峽𠔌主要避暑勝地。呈東西走嚮,有紫團洞、白雲寺、慈雲院、南極園、雲蓋寺、福水泉等近10處景觀。
  紫團山麓有一個石灰岩(青石)溶洞,洞口常有紫氣團聚如蓋,故名紫團洞,紫團山也因此得名,自古就有團峰倚秀的美譽。紫團山山巒縱橫,峭拔高聳;漫山蒼翠碧緑,珍禽和鳴;山澗泉流潺潺,長年不息;沐浴朝陽夕日,霞光萬丈;公路蜿蜒麯折,直達峰巔。紫團山麓的紫團洞,可供遊人探險尋幽;山巔現存明清時修建的白雲寺,其木雕、磚刻藝術令人叫絶;山下東北處是雲蓋寺遺址,可供遊人發思古之幽情;南極園種植的紫團參,更是遊客首選的購物佳品;離紫團洞不到5公裏的福水村盛産天然礦泉水,日流量200噸,含鋅、鍶、鋰,為祛病、健身、益壽的上好飲品。據《壺關縣志》記載:998年(宋鹹平元年),宋真宗趙恆在這裏留下御書閣,盛贊紫團山秀美風光。
  據房玄齡《晉書》記載:西晉時,原籍壺關的鮑玄精通道術,能夠預測未來,在紫團山中隱居修煉。當時著名術士、醫學家葛洪長途跋涉幾千裏,到山中拜鮑玄為師。鮑玄十分喜歡葛洪,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葛洪不僅把鮑玄的道術學到手,同時還精研醫術,尤其對中草藥頗有研究,寫下醫學著作《金匱藥方》。326年(晉鹹和元年),葛洪寫下《抱樸子》一書。他在書中盛贊:天下名山者,南有武夷,北有抱犢(今紫團山)。紫團俯瞰雲煙,瀑布流泉,霞城洞府,求之海內,不可多得。據陳壽《三國志》記載:三國時大書法傢鐘繇,很小的時候離開家乡穎川長社(今河南長葛),跟着鬍昭、關枇杷到抱犢山(今紫團山)中拜劉勝之(字德升)、曹喜為師,學習劉德升創立的行書字體,長達三年之久。一個月朗星稀的夜晚,鐘繇正獨自在山中研究行書藝術,忽然來了一位美麗的少婦,嚮他表示愛慕之情。鐘繇大喜,與她共結連理。別人知道後,告訴鐘繇說:那個少婦一定是個妖怪,你要除掉她,免生後患。等到少婦再來找鐘繇幽會時,卻躲在屋外不進來。鐘繇奇怪地問道:你為什麽不進來?少婦回答道:你要殺我,我不敢進去。鐘繇騙她說:我不殺你,你進來吧!少婦信以為真,進到屋中。鐘繇抽出刀來,砍傷少婦腰胯。少婦捂着傷口,逃了出去。
  第二天清晨,鐘繇沿着血跡,尋找少婦蹤跡,遍尋不見。後來傳說少婦悲痛欲絶,倒地而亡,化作了一座山峰,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睡美人。鐘繇學藝三年,書法水平大增,他的字好似飛鴻戲海、舞鶴遊天。後來,鐘繇投奔曹操,被封為司隸校尉,鎮守長安(今陝西西安),節制地方割據勢力馬騰、韓遂等人。202年(漢建安七年),袁尚任命鐘繇外甥郭援為河東太守,讓他配合併州刺史高幹、匈奴南單於圍攻絳縣(今山西絳縣)。河東郡吏賈逵寧死不降,被部下衛固、張晟、張琰劫持,當了郭援的俘虜。郭援將賈逵押到壺關,關押在土窯中,窯口上壓着一個大木車輪,不給他食物。賈逵對守衛的士兵說:這裏沒有俠客嗎?難道會看着義士死在這裏?壺關俠客祝公道聽說後,夜裏將賈逵救出,曹操派鐘繇平定郭援、匈奴南單於叛亂,殺掉郭援。不久,鐘繇又率兵平定衛固、張晟、張琰叛亂。
No. 2
  紫團山位於壺關縣東南山60公裏處,因山中有著名的紫團洞之奇觀而得紫團山之名。紫團山海拔1500餘米,面積約150平方公裏,其間嶺巒縱橫,嶂峰疊層,蒼鬆翠柏,濃蔭蔽日,泉流潺潺,珍禽嬉出。春夏鳥語花香,馨香蕩溢;秋來紅葉滿目,鬆柏愈鮮;鼕季堆銀挂玉,碧青璀璨。山中一綫天、獨石橋、飛來石、斷頭龜、官印、天書、探水千年龜、雲梯、白雲寺、紫團洞等奇特絶妙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說,更使人如癡如醉,贊不絶口。
  紫團洞位於紫團山白雲寺座下,因洞口常有團團紫氣繚繞,故稱之為紫團洞,亦因洞而得名。紫團洞因岩溶地貌造形奇特,洞容之大,而被稀之為“北方第一洞”。洞內千門萬戶,麯折回環,深遠莫測,撲朔迷離。有各類不同的鐘乳石構成景觀上百處,壁虎、二魚相吻、仙桃對石榴、豆山米山、鬆花江、南天門、五竜碰首、七音鐘、唐僧取經、紫禁城等景觀惟妙惟肖,引人入勝。
  紫團洞係500萬年前至440萬年前形成的天然石灰岩溶洞,岩溶地貌發育明顯,裏面有絶無僅有的溶洞奇觀,鐘乳石構成數十種景觀。從洞口開始,依次為壁虎、二魚對吻、仙桃與石榴、豆山與米山、鬆花江、獅虎山、青蛙嶺、南天門、黑竜王、通天河、鯉魚精、珞枷山、玉女盆、九華山、玉皇大帝、定海鐘、七音鐘、萬年燈、唐僧取經、五行山、鱉精、狀元拜塔、頂天柱、五竜聚首、紫禁城、南清宮、水簾洞、石馬、八仙宮、紫團二仙女、焰火場、二仙池、老爺坡、天花宮等36景。其中二魚對吻最為奇特,每條魚長5.6米,據考證為地殼變動時留下的一對原始魚類化石,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價值。玉女盆上有天然石蓋,蓋上有僅能容手的小口,把手伸進去,可似摸到永不幹涸的泉水。七音鐘是一個高2.5米、直徑0.3米的鐘乳石柱,用石頭敲擊它的不同部位,能發出音調不同的聲音。
  紫團山,海撥1500米,面積約150平方公裏,整個山峰蒼鬆翠柏,山巒起伏,形狀奇異,或刻削如利劍、或怒涌如雲團、或纖秀如美女、或姐侯如老翁。站立山頂之上,早觀噴薄之日出,好似從崇山峻嶺中托出的炎炎紅球,與海邊觀日出不同,另是一翻景象;傍晚看日落,可見萬道晚霞紅似火,別有趣味。一條新開的公路盤旋山腰,乘車行至其間,上看株株鬆柏映人眼簾,蒼勁挺拔,郁郁葱葱,下觀條條山澗盡收眼底,懸崖峭壁,驚心動魄。古人寫詩贊美說它:“秀出群峰外,團團紫氣重。崖牽青薛荔,岫前碧芙蓉。” 紫團山原有寺廟、碑刻、自然景觀30餘處。可惜寺內原來的雕塑在抗日戰爭時期被日偽破壞了。現山頂有明、清所建的白雲寺一座。寺內木雕和磚刻藝術為清代珍品,尤其是四組戲劇磚刻為山西省內所罕見。在山的四周建有上寺、下寺、洪底寺。自古以來為佛傢聖地。山南有“參園”,盛産“紫團參”。據史載,高麗參、東北參、黨參均由此地傳出。紫團參在唐宋時曾是嚮宮廷進貢的八大貢品之一。北宋科學家瀋括在《夢溪筆談》中記述說:丞相王安石病喘,急需紫團參又找不到。這時有個從山西回京的官員正好帶有紫團參,便送給了他。他不接受。別人勸他說,“你的病非此藥不可醫,不能退藥。”這一方面表現了王安石的亮節,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紫團參的珍貴。紫團山腰的紫團洞,深不可測,傳說與河南清華相通。很早以前清華一牧羊人來此山牧羊,不慎將數十衹羊掉入此洞內,無法尋找。他心情不快地返回原籍。返鄉後,卻意外地發現羊已回到圈內。雖然傳說玄妙,但卻說明此洞之深。紫團洞,洞內有洞,洞洞上下環繞,左右相連,仿如一座迷宮。如無導遊者,入內將會迷途難返。原入洞口處稱作“竜眼”,僅能容一人爬行而人。現已從旁另闢洞門,不需彎腰便可出入。洞內高寬各異,高者40米、低者2.3米,寬者約30米。洞內麯折幽深,各種形狀的鐘乳石構成60多處景觀,或如檳榔、葡萄;或如玉柱、宮燈;或如佛女、道仙;或如虎豹、遊竜,鬼斧神工,美不勝收。各種鐘乳石構成的景觀,傳說故事又十分動人。 比如“豆山”、“米山”:相傳宋兵徵西夏時路過翠微山下,兵睏糧絶,山中有二女叫賣大豆稀飯,一鍋一勺,千軍萬馬用之不盡。宋軍食後英勇殺敵,百戰百勝。後來宋王便封二女為真澤女,在山下神郊村為她們修建“真澤宮”。據說真澤女做飯的糧食就是從紫團洞中的豆山、米山取來的。真澤宮現存望河樓、子孫殿、後宮殿等百多間。整個建築結構嚴謹,做工精細,氣勢雄偉。紫團山風光秀麗,奇景甚多,實為遊覽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