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áng shí zuò wù liáng shí zuò wù |
稻、麦和杂粮作物的统称 |
|
稻、小麦和杂粮作物的统称。 |
|
稻、小麦和杂粮作物的统称。
粮食作物 包括小麦、水稻、玉米、燕麦、黑麦、大麦、谷子和高粱等, 但是,其中三种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粮食作物是世界上很多人的食物来源。
与蔬菜和果树不同的是,粮食作物的种子含水较少。因此,它们比蔬菜或水果耐贮存。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栽培它们。
中国7000年前就种植水稻,约在6000年前,中东的人就开始种植小麦,但那种小麦比现代小麦原始。在印度,约3000年前才开始种植水稻。约7000年前美洲就开始在种植玉米。
你知道吗? 粮食作物其实是草吗?如果你到田里去,取水稻或小麦的秆来观察,你会发现它们与一些草很相似。
为什么把它们叫做粮食作物? 因为它们为人类提供粮食。在科学上,它们被称为禾谷类作物(分类上属于禾本科)。
粮食作物是谷类作物(包括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谷子、高粱等)、薯类作物(包括甘薯、马铃薯、木薯等)、豆类作物(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的统称。亦可称食用作物。其产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等。栽培粮食作物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粮和某些副食品,以维持生命的需要,并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为畜牧业提供精饲料和大部分粗饲料,故粮食生产是多数国家农业的基础。通常,粮食作物也是农作物中的主导作物,世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其中小麦、稻谷和玉米约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80%。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粮国,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8%(1987年),粮食总产量及稻谷、小麦、谷子、甘薯的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
|
粮食作物
grain crops
1 iangshl zuowu
粮食作物(grain croPs)供人类作主食食用的作物。
包括:①以籽实为收获物的谷类作物。主要是禾本料的谷类
作物,如水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小黑麦、玉米、
高粱、谷子、糜子等,寥科的荞麦也属此类。这类作物籽实
富含淀粉,是人类食用的主粮和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②以
种子供食用的豆科作物。主要有大豆、小豆、蚕豆、豌豆、
绿豆、扁豆等。这类作物的种子富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
是高营养成分的主食。其根部有根瘤菌寄生,可进行共生固
氮,补偿土壤氮素消耗。③以块根和块茎为食用部分的薯芋
类作物。主要作物有甘薯(白薯、地瓜、红若、红薯)、木薯
和马铃薯。薯芋类作物,含碳水化合物,其块根块茎鲜时即
可以食用,也可加工为干片或干块供食用,还可加工成淀粉
或深加工产品。
由于中国幅员广大,作物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因而孕育
和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在悠久的农业开发
历史中,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培育了多种粮食作物并保存了
丰富的粮食作物种质资源。
水稻(o弓艺“.、以初)世界3大粮食作物之一,分布广
泛,栽培历史悠久。中国是栽培稻种的起源地之一,现存的
野生稻有普通野生稻(0.、at~sPento~)、庆粒野生稻
(0.刀1进,刀1口门住)及药用野生稻(0.麟ci刀dl比)等3种。中国
水稻分布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东到台湾岛,西至新疆,
下起海滨平原,上到西南山地2(X幻米,基本上全国各省区
都有。按丁颖的5级分类,中国水稻品种资源中既有釉型也
有粳型;既有早、中稻,也有晚稻;既有糯型的,又有粘型
的;类型齐全,品种繁多。在水稻种质资源利用上,中国处
于世界领先地位。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的水稻品种全为农
家品种,60年代以杂交育种手段育成了矮秆品种,实现了生
产上品种由高秆到矮秆的转化和更新。70年代野败雄不育的
发现和三系配套成功,打开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新篇章。
80年代后期,粳稻、釉稻间的远缘杂交成功标志着中国水稻
育种进人了更辉煌的时期。到目前,中国拥有水稻品种已达
3万余个。
小麦(Tritic姗肠邵tivum)中国是小麦起源的次生中心,
小麦在中国的分布较水稻更为广泛。长期在多种多样的生态
环境和耕作制度下种植和选育,形成了类型繁多的原始地方
种,加之历代不断引种驯化和近代不断创新,积累了极为丰
富的品种资源。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征集的全国地方品
种整理分类,其中有普通小麦、云南小麦、密穗小麦、圆锥
小麦、硬粒小麦、波兰小麦及东方小麦等7个种;属普通小
麦的品种数占品种总数的%%。另据金善宝(1984)报道,
中国小麦有101个变种5520个品种类型。发现中国栽培小麦
中普通小麦67个变种5 346个品种。从性状上看,中国小麦
的农家品种基本特点表现为早熟、多花多粒以及 |
|
- : food crop
|
|
植物 | 谷类作物 | 百科辞典 | 科普知识 | 草业百科 | 方言 | 作物 | 阳原 | 种植 | 农业 | 病害 | 农作物 | 粗粮 | 良种 | 玉米 | 更多结果... |
|
|
各种粮食作物 | 粮食作物生产 | 其它粮食作物 | 古代一种粮食作物 | 中国粮食作物地理 | 粮食作物收获保险 | 粮食作物先进实用技术 | 中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病虫原色图鉴(上册)第三版·无公害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论中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