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次世界大战 (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的简介
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位置: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
结果:协约国获胜印度洋、中东
死亡(约数):10,000,000人
将士:900万
平民:700万
合计:1669万
发起国家:同盟国、协约国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
·塞尔维亚王国
·俄罗斯帝国
·法国
·比利时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日本
·意大利王国(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
·希腊
·美国
·中国等
同盟国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Allied Powers)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战争的背景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原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国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俄国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 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就那样被罢后,可是后来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就又实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于是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双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沙皇俄国得到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军备的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
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相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争夺摩洛哥
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能够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其中由法国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就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给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的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的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德国只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给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摩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因此也使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还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更加的大。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
国的冲突又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埋下深厚的导火线。
波斯尼亚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帝国的出兵令其希望毁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第一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 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
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波斯尼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不可熄灭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 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 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战争的过程
【西面战线】
施里芬计划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德军进攻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在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战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参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最后进攻
1917年,东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 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已方则损失13万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死心不惜,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面战线】
俄国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头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持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国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 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雷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土耳其参战
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 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俄军反击
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
进攻君士坦丁堡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于是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在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共约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伤,结果被迫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十月革命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它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始。
盟国败阵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
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 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在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英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沈,这大大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宣战意欲,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了最强大的敌人 - 美国的参战。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其他国家参战
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各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参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中国参战
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北洋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德国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起义,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事记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8月 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5年5月 意大利加入同盟国。
1917年4月 美国参战。
1918年3月 俄、德国签约停战。
1918年9月 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年11月 德国签约停火,大战结束。
大事记(五):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起源
美国崛起;中欧出现第二帝国;远东日本帝国的兴起;英法德三个海外帝国的扩张(从一八七〇年到这个世纪末,英国获得了土地四百七十五万四千平方英里,法国三百五十八万三千五百八十平方英里,德国一百零二万六千二百二十平方英里,比利时四十四万七千平方英里、而美国则吞食了残余的旧西班牙帝国)和南非黄金的大量涌出(从一八五〇到一八五三,世界黄金年产量从一百八十一万九千六百盎司,增到六百三十五万零一百零八盎司,以后一直稳定到一八九二年,然后在一九〇八年又迅速增加到二千一百五十二万九千三百盎司),使世界进入了战乱时代。德法英俄之间的合纵连横使世界性的冲突迫在眉睫了。
和历史惯例一样,冲突的近因通常都可以从上次战争(一八七〇——一八七一年)的结果中去搜寻。从普法战争结束直到俾斯麦被解除首相职务(一八九〇年)为止,他的政策都是稳定和确保德国已经赢得的和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一方面设法孤立法国,另一方面则设法维持德国与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一八七九年十月二日,他与奥匈帝国缔结了防御条约,就是所谓“两国同盟”。两年后法国占领突尼斯,又使俾斯麦获得了耍弄外交手段的机会。这一次的兼并使意大利大感不满,于是加入了两国同盟,而使其变成了“三国同盟”。这样的情形一直保持到一八八八年六月十五日,在这一天,霍亨索伦王室的威廉二世(一八八八——一九一八年)成为德国皇帝。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由于他的父亲腓特烈二世逝世,使他有了继承大统的机会。
威廉二世性情冲动,头脑僵化,虽然勤勉、诚恳和具有爱国心,却是理想多于实际,爱慕虚荣,向以独裁者自居。他即位不久就宣布:“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他很希望成为一个超级军阀,虽然他使自己的国家在二十六年中没有投入战火,可是他的许多荒谬言论却早已足够使他在国际政治中成了一只斑螫。一八九〇年,他罢免了俾斯麦;第二年法国因为害怕这位德国的新主人,开始与俄国谈判,终于在一八九三年签订了防御性的同盟条约。两年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八九四——一九一八年)访问巴黎,受到了热烈欢迎。
这样就成立了两个对立的同盟,虽然如此,只要大不列颠能置身事外,那么欧洲和平所感受到的威胁还是不会太大,而且即使发生战争,若无英国参加,那也很难蔓延到欧洲以外。不幸这种僵局终被打破,因为从一八九五年起,德国开始向海外发展,其第一炮就是德皇在建国二十五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演说,他说德意志帝国将不仅限于欧洲,而是要变成世界帝国。若能不把话挑明似乎更加聪明,但是“凯撒”的新世界政策却是普法战争之后德国迅速工业化的后果。从一八七〇年到一八九五年,德国的人口已从四千一百万增加到五千五百万,其粮食供给已经逐渐要依赖国外贸易。为了支持其遍及世界的贸易商,所以德国必须以世界强国自居。很不幸,这就与大不列颠之间发生了商业冲突。
其次在一八九八年,为了保障德皇的扩张政策,德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扩充德国海军,其附加说明中明白指出:“建立大海军的目的,是要使最伟大的海权国家都不敢向它挑战,否则就必须使其自己的优势有受到破坏的危险。”这一炮正对英国而发,当时它正因为当年九月在尼罗河畔的法绍达事件,几乎与法国到了战争边缘。接着在一八九九年,布尔战争爆发,英国才发现自己处于孤立地位,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对它表示敌意。这场战争爆发之后,德国国会通过了新的海军扩建法案,决定其舰队的永久编制为战列舰三十八艘和装甲巡洋舰二十艘,每艘船每二十五年更新一次。一九〇一年一月二十二日,维多利亚女王逝世,由她的儿子爱德华七世(一九〇———一九一〇年)继位。这就是当时的情况。
在布尔战争中,德国对英国表示了敌意,加上其海军的扩张和德皇的“大吹法螺”,使英国也掀起了强烈的反德宣传,德国方面当然也不甘示弱。这种宣传却使两国间的真正争执原因反而被遮住了:德国其实无意向英国挑战,更不必说侵入英国——但这却是普通英国人的想法——可是德国海外贸易的巨大扩张和其商业船队的不断扩大,却使英国商业受到了极大威胁。从一八九四年到一九〇四年,德国的贸易总额从三亿六千五百万镑增加到了六亿一千万镑;商船吨位也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三十四。这种贸易斗争到一九〇七年已经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当时美国驻意大利大使亨利·怀特由美国国务院指派,到伦敦去探询英国政府对第一次海牙会议的意见。以下为他与英国外长巴福尔的谈话记录,见尼芬斯所著《亨利·怀特:美国外交三十年》一书:
巴福尔(低声的说):“我们真是呆子,因为在德国建造了许多船只和抢夺了我们的商业之后,我们竟找不到一个理由向德国宣战。”
怀特:“在私生活中你是个心灵非常高尚的人。你为什么会想到这种政治上不合道义的事情,向一个完全无害的国家挑战?德国不是和英国一样有理由可以发展海军吗?如果想与德国在贸易上竞争,你们就应该更加努力工作。”
巴福尔:“那就是说要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准。或许对我们而言,还是发动战争比较简单。”
怀特:“你居然会有这样的思想,真使我大吃一惊。”
巴福尔:“这是一个‘是非’的问题吗?也许只是如何保持我们优势的问题。”
对这段谈话应注意的不是巴福尔个人的思想,而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原因,产生了一种经济方面的生存斗争,于是为了自保,人类只好回到丛林中的生活方式。原始斗争发生于人与野兽之间,现在这种工业性的斗争却发生于民族与民族之间——但充满兽性则完全一样。
一九一九年九月十一日,美国威尔逊总统在圣路易发表演说,把这个问题的核心揭露出来了,他说: “为什么,我的同胞们,在这里没有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甚至一个小孩,会明白现代世界的战争种子就是工业和商业上的对立呢?这次战争是一场商业和工业的战争,而不是一场政治战争。”差不多与此同时,凯恩斯在《和平的经济后果》中也这样写道:“权力政治是不可避免的,关于这次战争及其目的似乎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学习。还是和过去每个世纪一样,英国又毁灭了一个贸易方面的敌人。”
爱德华七世在一九〇三年打破了英国在布尔战争中的孤立状况。那年春天他去访问巴黎,抵达时受到群众的奚落,而离去时却接受了他们的欢呼。他个人的优美风度,以及对他的外甥,德国的“凯撒”所表示的不支持态度,获得了法国人的好感。在他访法之后,英法之间即开始签订一系列协定,并于一九〇四年四月建立了英法“协约”。一个友好条约逐渐发展成为秘密的军事同盟。于是英国历史完全改变了轨迹。劳合·乔治在其战争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记录:条约签字之后,罗斯贝里勋爵对他说:“好呀,我相信你一定和其他人一样对英法协约感到愉快?”乔治就说不错,并认为与法国之间的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已经结束了。罗斯贝里勋爵却回答说:“你完全错了,这就是说结果一定要与德国开战!”
四年后,英国海军总参谋长费歇尔爵士更表现出他具有先见之明。他说:“我可以预言,如果英国为了应许法国的要求而使一支英国陆军在法国境内登陆并与德国交战,其结果将使英国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这并非战败,因为我们是决不会屈服的——但是对我们的经济资源而言,却是一个致命打击,并且会使英国海军降级为‘辅助军种’”。
依照这个协约,两国政府开始解决他们间的重要殖民地争端。英国在埃及获得了自由处置权,而法国则在摩洛哥也获得了同等权利,唯一条件就是应尊重该国的主权完整。虽然如此,在十月法西两国却签定了一个条约,把摩洛哥瓜分了,并把这个密约的副本抄送英国外交部。虽然这与英法协议明显发生了抵触,可是英国外长兰斯道恩勋爵却无异议的接受了。这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九〇五年三月,德皇因为对这个密约事前毫无所闻,还以为摩洛哥会变成第二个突尼斯,就出发访问丹吉尔。于是法国对他大肆攻击,为了阻止战争爆发,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出面调停,建议召开一个国际会议。一九〇六年一月,会议在阿尔吉西拉斯举行,各强国同意维持摩洛哥独立。虽然会议使风波暂时平息,可是却使欧洲分成了两个对立阵营——德国和反德国两个方面——为了加强反德国方面的力量,英国外交部长格雷爵士又同意英法两国陆海军参谋本部之间进行秘密会谈。早在一九〇四年,费歇尔爵士就说服英国政府把英国舰队的重心从直布罗陀移到北海方面。次年,当他为第一艘“无畏”级战舰安放龙骨时,他就把德国的全部海军计划都摧毁了,因为“无畏”级战舰使所有现存的战舰都过时了。
阿尔吉西拉斯会议之后不久,英国政府又与俄国之间获得了谅解,其中有一项即同意瓜分波斯——这又是一个独立国家——为三个区域,南北分别为英俄两国的势力范围,而中间则为中立区。这个解决方案又使俄国在远东方面解除了后顾之忧,而可以集中全力参加欧洲政治中更加危险的赌博。于是三国协约面对着三国同盟,也就是说一旦战争爆发,德国就必须在东西两面作战。
当摩洛哥危机正使国际关系发生震动时,在英国又发生了一场海军恐慌症,这是考文垂兵工公司的穆里勒尔先生鼓动起来的,结果使英国政府、反对党和人民都大为震惊。因为是如此不合理,所以费歇尔才决定把真实情况向英王提出报告。一九〇七年底,他向国王如此报告:
“在本年(一九〇七年)三月中,这是一个绝对事实:德国既未建造一艘‘无畏’舰,同时在十八个月之内也未准备建造一艘战列舰或大型巡洋舰。德国战列舰的一半都只能与英国的装甲巡洋舰相提并论。事实上,现在英国有七艘‘无畏’级战舰和三艘‘无畏’级战斗巡洋舰(照我的看法,后面三者是‘无畏’级中最好的),一共有十艘已经建造完成或正在建造之中。而德国在本年三月,却还连一艘‘无畏’舰都没有。我们有驱逐舰一百二十三艘,潜艇四十艘。德国却只有驱逐舰四十八艘,潜艇一艘。德国海军部长蒂尔皮茨上将在其最近的秘密报告中说过,英国的海军实力现在要比德国强四倍。当然,我们将使英国海军永远保持这样的实力,但我们并不想向全世界公布。”
以后在一九〇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费歇尔又致书艾希尔勋爵说:“由于四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现在已在国内水域部署了两个装备完整的舰队,德国即使把所有的战舰都动员起来并投入战斗,也比不上我们两支舰队中的任何一支,我们有着无比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几年内是不会改变的……你可以安心睡大觉了!德国并未疯狂造舰来与你作战!不,他们日夜担忧的是第二次‘哥本哈根轰击’,他们知道无论皮特或俾斯麦都会这样做的!”
虽然反对党领袖巴福尔先生明知这些事实,可是在一九一〇年一月的大选中却故意对德国展开了激烈攻击,以此促成人民的恐德心理,而为保守党争取选票。他宣称英国处于危险之中,海军实力不够充足。他说:“我可以向你们确证,多数国家一致认为英德之间的斗争已经无可幸免。”自由党的丘吉尔先生反驳说:“保守党对海军的态度简直可耻。这种政策是想造成不合理的恐慌现象,并且毫无理由的制造两大民族之间
的对立情绪。”
海军问题的关键是:英国每个政府的政策都是促使英国人民只注意到英德两国间的海军扩张关系,而并未考虑德国除了对英战争以外,还有其他有关海军的想法。英国完全忽略了假如德国与法俄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时其海军情况将会如何,可是这种情况却正是一九〇〇年以来德国海军政策的支配因素。蒂尔皮茨说过:“我们应能把俄国舰队封锁在波罗的海之内,同时又能阻止法国舰队进入波罗的海。”以下数字是从一九〇九年到一九一四年各强国建造新舰的费用比较(单位为英镑),看完即可一目了然:
| 年份 | 英 国 | 法 国 | 俄 国 | 德 国 |
| 1909 |11,076,551| 4,517,766| 1,758,487|10,177,060|
| 1910 |14,755,289| 4,977,682| 1,424,013|11,392,851|
| 1911 |15,148,171| 5,876,659| 3,215,396|11,701,899|
| 1912 |16,132,558| 7,114,878| 6,897,580|11,491,187|
| 1913 |16,883,875| 8,093,064|12,082,516|11,010,883|
| 1914 |18,876,080|11,772,862|13,098,613|10,316,244|
一九一四年,奥意两国建造新舰的费用分别为四百零五万一千九百六十六镑和三百二十三万七千镑。若加在德国的数字上,就可知道当战争爆发时,协约国花在造舰上的金钱要比同盟国方面多两倍半,而法俄两国的总和也比德国差不多大了两倍半。所以若说德国的海军扩建足以威胁英国,实在是无稽之谈。可是自从一九〇九年以来,这却经常成为宣传的对象。真正的原因并非德国海军威胁了英国,而是象巴福尔向怀特先生所抱怨的,德国的商业船队逐渐抢走了英国的生意,而德国的工业生产也快要超过英国了。若这种情况听其发展下去,那么英国经济就有崩溃的可能。
一九一〇年五月六日,爱德华七世逝世,由他儿子乔治五世继位。但是在他加冕之前,一九—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在摩洛哥又发生了另一次激烈的意外事件。法国政府希望能完全控制摩洛哥,就以保护侨民为借口而占领了非斯。虽然德国政府仍然不知道一九〇四年的密约,但却认为法国违反了阿尔吉西拉斯条约,于是立即派了一艘炮艇“豹”号到阿加迪尔去保护德国在摩洛哥的侨民和商业利益。劳合·乔治此时还是英国财政部长,就在伦敦市长官邸中发表了一篇激烈的演说,几乎触发了战争。但是到十一月,终于还是获得了和平解决,结果法国在摩洛哥获得了自由处置权,而德国分得了法属刚果的一部分。这却不能使意大利满足,因为担心法国的下一个步骤就是占领的黎波里,它就以保护商业和侨民的“正常”借口向土耳其宣战,侵入的黎波里,并占领佐泽卡尼索群岛中的罗德岛等岛屿。
现在就从西欧再说到东欧,因为帝国的发展在那一方面也走上了同样危险的道路。
自从在远东方面被日本挫败之后,俄国又回过头来向西发展,因为它现在是法国的盟国,是三国协约中的一员,所以向这方面的发展就要比一八七七年的情形有利得多。俄国的目的是在欧洲重建权力平衡,第一是清算土耳其,第二是在精神上削弱奥匈帝国,第三是进一步在物质上削弱德国,企图使用的工具就是巴尔干国家,尤其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已于一八七八年获得了独立,但保加利亚仍为土耳其的属国,这是保加利亚人所不满的。一九〇八年十月五日,斐迪南亲王公开宣称他的国家是个独立王国。接着,奥匈帝国又兼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州。
这是俄国不能放过的好机会。俄国政府立即向巴尔干诸国发动宣传,告诉他们如再不停止内争,共御外侮,那么就有被奥匈帝国逐个吞并的危险。结果组成了“巴尔干同盟”,当意土战争发生时,它就认为这是牺牲土耳其以求扩张的最好机会。
一九一二年八月八日,当意土战争快要结束之际,黑山向土耳其宣战,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也都陆续加入。马其顿被塞尔维亚攻占,希腊占领了萨诺尼卡,保加利亚在屡次击败土军之后,前进到君士坦丁堡以西不到几英里远的地方。十二月三日,双方同意休战,但直到一九一三年五月三十日才在伦敦签订了和约。可是和约签订之后,巴尔干诸国因为分赃问题而发生争吵。未经宣战,保加利亚就向塞尔维亚和希腊进攻。罗马尼亚也加入了战争,还有土耳其——现在由恩维尔帕夏所统治——也乘机收复了亚德里亚堡。结果保加利亚终被制服,八月十日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结束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只剩下了亚德里亚堡和君士坦丁堡两座城及其周围地区,包括加利波利半岛。
虽然两次巴尔干战争几乎已把土耳其完全逐出了欧洲,可是对俄国而言第二次战争却是个挫败,因为它瓦解了巴尔干同盟。虽然如此,这却使欧洲处于紧张的情势之中,于是另一场危机又一触即发,从而足以使俄国当局可以继续执行其对奥政策。豪斯上校是美国威尔逊总统的无任所大使,他早就认识了这一点。一九一四年春天,他去访问柏林,在向美国总统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整个德国都象充了电一样。每个人的神经都很紧张。只要一个火花即可引起全面爆炸。只要英国一表示同意,法俄两国就会与德奥两国打起来。”
俄国所担心的就是英国会不同意。俄国驻英大使贝肯多夫写信给俄国外长萨扎诺夫说:“若不能离间英德关系,那么英俄协约就无法维持。”俄国担心的是时间的延误。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已经八十四岁,其皇储斐迪南大公是反对大塞尔维亚运动的主心骨。俄国决心不惜一切成本使南斯拉夫倾向俄国而不是奥匈帝国。这就是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奥匈帝国皇储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时的情形,于是战乱时代终于来临。
依照塞尔维亚驻德国代办波吉施维奇说明:“塞尔维亚早已获得俄国保证,说这一次它决不背弃塞尔维亚。此外更重要的是,俄国也告诉塞尔维亚说,对德奥的战争早已决定了,仅仅因为英法自愿被牵入战争,所以这个皇储被刺事件才能算是发动战争的有利借口。实际上,战争本身不过是奥塞两国之间的局部冲突而已。如果英国外相格雷爵士向俄法两国表示英国对冲突不感兴趣,并保持以后的完全自由行动权,那么这场欧洲战争也许根本不会发生——并且无须告诉德国。但是这些当然是有一个假设,那就是英国并未受到严重束缚以至于完全无法退出。”
很不幸的,不仅英国而且是整个世界都已作茧自缚。在秘密外交掩护之下,一九〇四年的“协约”已经变成了无法解脱的秘密军事同盟了。
七月二十三日,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送达贝尔格莱德,时限是四十八小时,为了阻止俄国采取行动,英外相格雷力劝塞尔维亚政府全面屈服,但是萨扎诺夫的想法却完全不同。他宣称这种最后通牒是史无前例的侵略行为,认为唯一避免与德国发生战争的方法就是使柏林当局认清其所面临的是协约国的联合力量。于是俄国下令部分动员。德国方面表示说,这个问题应由奥塞两国之间单独寻求解决,任何其他强国的干涉都足以引起无法计算的后果。德国是夹在法英俄之间,形势极不利于全面战争,可是就象德国白皮书所指出的:“如果俄法两国继续帮助塞尔维亚以危害奥匈帝国的生存,其结果将是奥匈帝国的逐渐崩溃,以及所有斯拉夫民族都归顺于俄国的旗帜之下,条顿民族在中欧就会无法立足。在俄国的大斯拉夫主义压迫之下,精神上已经削弱了的奥匈帝国就不再具有同盟的资格,那么德国也更难抵抗东西两面日益增加的压力。”所以德国毅然决定支持其同盟国。
七月二十五日,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提出了答复,虽然措词恭顺,但因内容不完全,所以被奥匈帝国拒绝。于是奥匈帝国下了总动员令,并于二十八日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也立即下了总动员令。二十九日,德国首相会见英国驻柏林的大使戈森爵士,说如果英国保持中立,一旦战胜法国之后,德国允许尊重法国的领土完整。英国拒绝了他的建议。
七月三十一日,德国驻圣彼德堡大使奉命把最后通牒送给俄国政府,要求它在十二小时之内停止动员,否则德国即将动员。因为俄国拒不作答,八月一日德俄两国进入战争状态。法国也下令进行总动员。
八月二日,意大利宣布中立(奥匈帝国直到八月六日才向俄国宣战),英国外相格雷通知法国政府:如果德国舰队在英吉利海峡攻击法国,英国舰队将出面干涉。此时,早在八月二日,德军的骑兵巡逻队已经越过卢森堡国界。下午七点二十分,德国驻比利时大使把一个通牒交给比利时政府,要求准许德国部队在比利时境内享有自由通行的权利。如果比利时表示同意,战后德国将维持比利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答复期限为十二小时,结果被拒绝。
八月三日,比利时国王向英国国王提出私人呼吁,要求保护他的国家。下午六点四十五分,德国向法国宣战,九个小时之后,又向比利时宣战。最后,到八月四日下午三时,英国外交部才命令戈森爵士向德国政府要求保障比利时中立,这是有条约保证的,应该加以尊重。德国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回答说:“仅仅为了一束废纸,大不列颠竟愿意与同一种族的国家交战。”八月四日午夜,英国向德国宣战。
德国首相所说的话常被人批评,可是对一八三九年的条约而言,大致上却是正确的。这个条约即使不是一束“废纸”,也只不过是一张“灵符”;其中并未规定英国应负的责任,也未规定一旦任何国家侵入比利时领土时,英国就有派遣部队参战的义务。正如后来(一九一五年三月八日)英国《泰晤士报》指出的:即使德国不破坏比利时的中立,英国的“荣誉和利益”也还是会逼迫它与法俄两国联合一致对德作战。如果该报编者再加上一个补充说:“以及国会所完全不知道的秘密外交和秘密义务”,那么其说法也许会更加正确。
加拿大人们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人就定位11月11日,就是中国的11月12日!
在那一天人们都会戴着一朵花叫左poppy花!
因为加拿大的士兵们都死在布满poppy的地里,坟墓也是长满了poppy!
战争的结果统计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 里交战双方军民的死亡人数的比例,协约国士兵占36%,协约国平民占20%;同盟国士兵与平民各占22%。请注意战争里平民大多是死于西班牙流行感冒。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新西兰:16,000
·南非:7,000
·大英帝国:715,000
·法国:1,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
·意大利:650,000
·中国:3000
·日本:300
·黑山:30,000
·罗马尼亚:336,000
·俄罗斯帝国:1,700,000
·塞尔维亚:450,000
·美国:50,600
同盟国士兵的阵亡:3,382,500
·奥匈帝国: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1,770,000
·奥斯曼帝国:325,000
平民被杀:6,493,000
·奥匈帝国:300,000
·比利时:30,000
·英国:31,000
·保加利亚:275,000
·法国:40,000
·德意志帝国:760,000
·希腊:132,000
·罗马尼亚:275,000
·俄罗斯:3,100,000
·塞尔维亚:650,000
·奥斯曼帝国:1,000,000
二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
巴黎和会
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
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持。虽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同时间,并未向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结果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其它和约
战胜国与其它战败国亦分别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和约,战胜国与奥匈帝国的奥地利部份签署《圣日耳曼条约》,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多个民族国家;与保加利亚签署《那依条约》,保加利亚失去爱琴海出海口,并须赔款4亿4500万美元;与匈牙利签署《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领土大幅减少;与土耳其签署《色佛尔条约》 ,彻底瓜分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其附近小部份领土及小亚细亚的部份。
以《凡尔赛和约》及其它各个和约所构成的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就是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对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有30几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对人类的精神和物质都造成了极大的摧毁。
民族国家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了。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国削弱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以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十月革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美日兴起
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 1914-1919年,日本企业实缴资本金额从22.18亿日元增加到61.23亿日元,工业生产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实际工业产量增加1.8倍,出现了以出口工业为中心的新建扩建企业高潮。造船工业1914年建造79艘,计8.2万吨,1918年激增至443艘,计54.05万吨,从战前占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国复仇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五四运动
凡尔塞和约条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做法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的青年学生及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了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而起因正是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原来德国的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它和较早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巨。
军人待遇
美国的一战军人领到每人每日1美元为薪金,另加25分为每日在美国国外消费。后来由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退伍军人、其家属与其它有关团体向美国政府要求实时索取战时服务的酬劳金额不果而导致1932年美国军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进军事件。
女人的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之前,女人们是不被看作为“人”的。直到一战爆发,男人们都被征去做了战士,留下的只有老幼妇残,那个时候,养家做事的就只有女人了。于是女人们就出去工作,挣钱养家。虽然她们和男人做一样的工作,她们得到的工资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女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国际联盟
鉴于第一次界大战的伤亡与物资损失巨大,英法等战胜国于是发起了一个用以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的组织,是为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然而,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军事学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
新技术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战争期间,才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很快进入实用阶段。军用飞机在战场上成为一支新军。飞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战前在欧洲和美国的街道上占主导地位的马车,很快被汽车取代。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付敌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战士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们不断的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政府机构职能的改变
在战争初期,各国政府都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因而也没有对经济加以干预。随着战争的延长,各国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以有效地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这些机构着手与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订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调整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
莱茵非军事区
莱茵非军事区是莱茵河以东50公里。
这个是一战后《凡尔赛和约》里的内容。《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的和约,大体内容包括:军事上德国禁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只能招募支援人员参军,只能保留10万人陆军,不准拥有空军,海军只保留部分轻型水面舰艇(希特勒上台时德国只有36艘轻型水面舰艇),不准拥有大吨位舰艇和潜艇,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德国不得驻军设防,就是所谓的莱因非军事区。政治上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或组成任何形式的联盟集团。领土方面德国向法国归还在普法战争中取得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在此期间法国从此处无偿开采煤矿作为德国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补偿(两处都是法国重要的煤炭基地),15年期满后有萨尔地区公民投票决定归属(就是该地区是并入法国还是回归德国,1934年萨尔回归德国)德国放弃了大片领土,在此基础上波兰国家得以重建,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由国联“委任统治”,事实上被英法日本等主要战胜国瓜分。经济上规定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但是没规定具体数目。后来协约国方面先后提出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宣布停止支付赔款。
World War I (abbreviated as WW-I, WWI, or WW1), also known as the First World War, the Great War, and the War to End All Wars, was a global military conflict that embroiled most of the world's great powers, assembled in two opposing alliances: the Triple Entente and the Triple Alliance. More than 70 million military personnel were mobilized in one of the largest wars in history. The main combatants descended into a state of total war, pumping their entir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capabilities into the war effort. More than 15 million people were killed, making it one of the deadliest conflicts in history.
The immediate or proximate cause of war was the assassination on 28 June 1914 of 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of Austria, heir to the Austro-Hungarian throne, by Gavrilo Princip, a Serbian nationalist. Austria–Hungary's resulting demands against the Kingdom of Serbia activated a sequence of alliances. Within weeks the major European powers were at war; their global empires meant that the conflict soon spread worldwide.
By the war's end in 1918, four major imperial powers—the German, Russian, Austro-Hungarian and Ottoman Empires—had been militarily and politically defeated, with the last two ceasing to exist as autonomous entities. The revolutionized Soviet Union emerged from the Russian Empire, while the map of central Europe was completely redrawn into numerous smaller states. The League of Nations was formed in the hope of preventing another such conflict. The European nationalism spawned by the war, the repercussions of Germany's defeat, and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would eventually lead to the beginning of World War II in 1939. 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战争。两大集团为同盟国(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国组成)和协约国(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等国组成)。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是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战争主要在欧洲进行。初期,同盟国占上风。1917年后,协约国逐渐掌握主动权。1918年,同盟国军队全线溃败。11月11日,德国投降,战争宣告结束。这场战争共有三十三个国家卷入,死伤三千余万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性战争。 dì yí cì shì jiè dà zhàn dì yí cì shì jiè dà zhàn 1914-1918年德、奥、意等同盟国和英、法、俄、美协约国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而进行的世界规模的战争 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位置: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
结果:协约国获胜印度洋、中东
死亡(约数):10,000,000人
将士:900万
平民:700万
合计:1669万
发起国家:同盟国、协约国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
·塞尔维亚王国
·俄罗斯帝国
·法国
·比利时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日本
·意大利王国(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
·希腊
·美国
·中国等
同盟国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 (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Allied Powers)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战争的背景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原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国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俄国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 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就那样被罢后,可是后来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就又实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于是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双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沙皇俄国得到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军备的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
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相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争夺摩洛哥
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能够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其中由法国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就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给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的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的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德国只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给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摩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摩洛哥正式成为法国的保护国。
因此也使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还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更加的大。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
国的冲突又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埋下深厚的导火线。
波斯尼亚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帝国的出兵令其希望毁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第一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 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
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波斯尼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不可熄灭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 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 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战争的过程
【西面战线】
施里芬计划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德军进攻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在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战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参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最后进攻
1917年,东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 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14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已方则损失13万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死心不惜,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面战线】
俄国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头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持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国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 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雷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土耳其参战
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 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俄军反击
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
进攻君士坦丁堡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于是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在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共约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伤,结果被迫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十月革命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它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始。
盟国败阵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
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 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在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英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沈,这大大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宣战意欲,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了最强大的敌人 - 美国的参战。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其他国家参战
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各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参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中国参战
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北洋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德国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起义,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十一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事记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8月 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5年5月 意大利加入同盟国。
1917年4月 美国参战。
1918年3月 俄、德国签约停战。
1918年9月 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年11月 德国签约停火,大战结束。
大事记(五):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起源
美国崛起;中欧出现第二帝国;远东日本帝国的兴起;英法德三个海外帝国的扩张(从一八七〇年到这个世纪末,英国获得了土地四百七十五万四千平方英里,法国三百五十八万三千五百八十平方英里,德国一百零二万六千二百二十平方英里,比利时四十四万七千平方英里、而美国则吞食了残余的旧西班牙帝国)和南非黄金的大量涌出(从一八五〇到一八五三,世界黄金年产量从一百八十一万九千六百盎司,增到六百三十五万零一百零八盎司,以后一直稳定到一八九二年,然后在一九〇八年又迅速增加到二千一百五十二万九千三百盎司),使世界进入了战乱时代。德法英俄之间的合纵连横使世界性的冲突迫在眉睫了。
和历史惯例一样,冲突的近因通常都可以从上次战争(一八七〇——一八七一年)的结果中去搜寻。从普法战争结束直到俾斯麦被解除首相职务(一八九〇年)为止,他的政策都是稳定和确保德国已经赢得的和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一方面设法孤立法国,另一方面则设法维持德国与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一八七九年十月二日,他与奥匈帝国缔结了防御条约,就是所谓“两国同盟”。两年后法国占领突尼斯,又使俾斯麦获得了耍弄外交手段的机会。这一次的兼并使意大利大感不满,于是加入了两国同盟,而使其变成了“三国同盟”。这样的情形一直保持到一八八八年六月十五日,在这一天,霍亨索伦王室的威廉二世(一八八八——一九一八年)成为德国皇帝。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由于他的父亲腓特烈二世逝世,使他有了继承大统的机会。
威廉二世性情冲动,头脑僵化,虽然勤勉、诚恳和具有爱国心,却是理想多于实际,爱慕虚荣,向以独裁者自居。他即位不久就宣布:“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他很希望成为一个超级军阀,虽然他使自己的国家在二十六年中没有投入战火,可是他的许多荒谬言论却早已足够使他在国际政治中成了一只斑螫。一八九〇年,他罢免了俾斯麦;第二年法国因为害怕这位德国的新主人,开始与俄国谈判,终于在一八九三年签订了防御性的同盟条约。两年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八九四——一九一八年)访问巴黎,受到了热烈欢迎。
这样就成立了两个对立的同盟,虽然如此,只要大不列颠能置身事外,那么欧洲和平所感受到的威胁还是不会太大,而且即使发生战争,若无英国参加,那也很难蔓延到欧洲以外。不幸这种僵局终被打破,因为从一八九五年起,德国开始向海外发展,其第一炮就是德皇在建国二十五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演说,他说德意志帝国将不仅限于欧洲,而是要变成世界帝国。若能不把话挑明似乎更加聪明,但是“凯撒”的新世界政策却是普法战争之后德国迅速工业化的后果。从一八七〇年到一八九五年,德国的人口已从四千一百万增加到五千五百万,其粮食供给已经逐渐要依赖国外贸易。为了支持其遍及世界的贸易商,所以德国必须以世界强国自居。很不幸,这就与大不列颠之间发生了商业冲突。
其次在一八九八年,为了保障德皇的扩张政策,德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扩充德国海军,其附加说明中明白指出:“建立大海军的目的,是要使最伟大的海权国家都不敢向它挑战,否则就必须使其自己的优势有受到破坏的危险。”这一炮正对英国而发,当时它正因为当年九月在尼罗河畔的法绍达事件,几乎与法国到了战争边缘。接着在一八九九年,布尔战争爆发,英国才发现自己处于孤立地位,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对它表示敌意。这场战争爆发之后,德国国会通过了新的海军扩建法案,决定其舰队的永久编制为战列舰三十八艘和装甲巡洋舰二十艘,每艘船每二十五年更新一次。一九〇一年一月二十二日,维多利亚女王逝世,由她的儿子爱德华七世(一九〇———一九一〇年)继位。这就是当时的情况。
在布尔战争中,德国对英国表示了敌意,加上其海军的扩张和德皇的“大吹法螺”,使英国也掀起了强烈的反德宣传,德国方面当然也不甘示弱。这种宣传却使两国间的真正争执原因反而被遮住了:德国其实无意向英国挑战,更不必说侵入英国——但这却是普通英国人的想法——可是德国海外贸易的巨大扩张和其商业船队的不断扩大,却使英国商业受到了极大威胁。从一八九四年到一九〇四年,德国的贸易总额从三亿六千五百万镑增加到了六亿一千万镑;商船吨位也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三十四。这种贸易斗争到一九〇七年已经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当时美国驻意大利大使亨利·怀特由美国国务院指派,到伦敦去探询英国政府对第一次海牙会议的意见。以下为他与英国外长巴福尔的谈话记录,见尼芬斯所著《亨利·怀特:美国外交三十年》一书:
巴福尔(低声的说):“我们真是呆子,因为在德国建造了许多船只和抢夺了我们的商业之后,我们竟找不到一个理由向德国宣战。”
怀特:“在私生活中你是个心灵非常高尚的人。你为什么会想到这种政治上不合道义的事情,向一个完全无害的国家挑战?德国不是和英国一样有理由可以发展海军吗?如果想与德国在贸易上竞争,你们就应该更加努力工作。”
巴福尔:“那就是说要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准。或许对我们而言,还是发动战争比较简单。”
怀特:“你居然会有这样的思想,真使我大吃一惊。”
巴福尔:“这是一个‘是非’的问题吗?也许只是如何保持我们优势的问题。”
对这段谈话应注意的不是巴福尔个人的思想,而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原因,产生了一种经济方面的生存斗争,于是为了自保,人类只好回到丛林中的生活方式。原始斗争发生于人与野兽之间,现在这种工业性的斗争却发生于民族与民族之间——但充满兽性则完全一样。
一九一九年九月十一日,美国威尔逊总统在圣路易发表演说,把这个问题的核心揭露出来了,他说: “为什么,我的同胞们,在这里没有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甚至一个小孩,会明白现代世界的战争种子就是工业和商业上的对立呢?这次战争是一场商业和工业的战争,而不是一场政治战争。”差不多与此同时,凯恩斯在《和平的经济后果》中也这样写道:“权力政治是不可避免的,关于这次战争及其目的似乎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学习。还是和过去每个世纪一样,英国又毁灭了一个贸易方面的敌人。”
爱德华七世在一九〇三年打破了英国在布尔战争中的孤立状况。那年春天他去访问巴黎,抵达时受到群众的奚落,而离去时却接受了他们的欢呼。他个人的优美风度,以及对他的外甥,德国的“凯撒”所表示的不支持态度,获得了法国人的好感。在他访法之后,英法之间即开始签订一系列协定,并于一九〇四年四月建立了英法“协约”。一个友好条约逐渐发展成为秘密的军事同盟。于是英国历史完全改变了轨迹。劳合·乔治在其战争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记录:条约签字之后,罗斯贝里勋爵对他说:“好呀,我相信你一定和其他人一样对英法协约感到愉快?”乔治就说不错,并认为与法国之间的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已经结束了。罗斯贝里勋爵却回答说:“你完全错了,这就是说结果一定要与德国开战!”
四年后,英国海军总参谋长费歇尔爵士更表现出他具有先见之明。他说:“我可以预言,如果英国为了应许法国的要求而使一支英国陆军在法国境内登陆并与德国交战,其结果将使英国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这并非战败,因为我们是决不会屈服的——但是对我们的经济资源而言,却是一个致命打击,并且会使英国海军降级为‘辅助军种’”。
依照这个协约,两国政府开始解决他们间的重要殖民地争端。英国在埃及获得了自由处置权,而法国则在摩洛哥也获得了同等权利,唯一条件就是应尊重该国的主权完整。虽然如此,在十月法西两国却签定了一个条约,把摩洛哥瓜分了,并把这个密约的副本抄送英国外交部。虽然这与英法协议明显发生了抵触,可是英国外长兰斯道恩勋爵却无异议的接受了。这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九〇五年三月,德皇因为对这个密约事前毫无所闻,还以为摩洛哥会变成第二个突尼斯,就出发访问丹吉尔。于是法国对他大肆攻击,为了阻止战争爆发,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出面调停,建议召开一个国际会议。一九〇六年一月,会议在阿尔吉西拉斯举行,各强国同意维持摩洛哥独立。虽然会议使风波暂时平息,可是却使欧洲分成了两个对立阵营——德国和反德国两个方面——为了加强反德国方面的力量,英国外交部长格雷爵士又同意英法两国陆海军参谋本部之间进行秘密会谈。早在一九〇四年,费歇尔爵士就说服英国政府把英国舰队的重心从直布罗陀移到北海方面。次年,当他为第一艘“无畏”级战舰安放龙骨时,他就把德国的全部海军计划都摧毁了,因为“无畏”级战舰使所有现存的战舰都过时了。
阿尔吉西拉斯会议之后不久,英国政府又与俄国之间获得了谅解,其中有一项即同意瓜分波斯——这又是一个独立国家——为三个区域,南北分别为英俄两国的势力范围,而中间则为中立区。这个解决方案又使俄国在远东方面解除了后顾之忧,而可以集中全力参加欧洲政治中更加危险的赌博。于是三国协约面对着三国同盟,也就是说一旦战争爆发,德国就必须在东西两面作战。
当摩洛哥危机正使国际关系发生震动时,在英国又发生了一场海军恐慌症,这是考文垂兵工公司的穆里勒尔先生鼓动起来的,结果使英国政府、反对党和人民都大为震惊。因为是如此不合理,所以费歇尔才决定把真实情况向英王提出报告。一九〇七年底,他向国王如此报告:
“在本年(一九〇七年)三月中,这是一个绝对事实:德国既未建造一艘‘无畏’舰,同时在十八个月之内也未准备建造一艘战列舰或大型巡洋舰。德国战列舰的一半都只能与英国的装甲巡洋舰相提并论。事实上,现在英国有七艘‘无畏’级战舰和三艘‘无畏’级战斗巡洋舰(照我的看法,后面三者是‘无畏’级中最好的),一共有十艘已经建造完成或正在建造之中。而德国在本年三月,却还连一艘‘无畏’舰都没有。我们有驱逐舰一百二十三艘,潜艇四十艘。德国却只有驱逐舰四十八艘,潜艇一艘。德国海军部长蒂尔皮茨上将在其最近的秘密报告中说过,英国的海军实力现在要比德国强四倍。当然,我们将使英国海军永远保持这样的实力,但我们并不想向全世界公布。”
以后在一九〇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费歇尔又致书艾希尔勋爵说:“由于四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现在已在国内水域部署了两个装备完整的舰队,德国即使把所有的战舰都动员起来并投入战斗,也比不上我们两支舰队中的任何一支,我们有着无比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几年内是不会改变的……你可以安心睡大觉了!德国并未疯狂造舰来与你作战!不,他们日夜担忧的是第二次‘哥本哈根轰击’,他们知道无论皮特或俾斯麦都会这样做的!”
虽然反对党领袖巴福尔先生明知这些事实,可是在一九一〇年一月的大选中却故意对德国展开了激烈攻击,以此促成人民的恐德心理,而为保守党争取选票。他宣称英国处于危险之中,海军实力不够充足。他说:“我可以向你们确证,多数国家一致认为英德之间的斗争已经无可幸免。”自由党的丘吉尔先生反驳说:“保守党对海军的态度简直可耻。这种政策是想造成不合理的恐慌现象,并且毫无理由的制造两大民族之间
的对立情绪。”
海军问题的关键是:英国每个政府的政策都是促使英国人民只注意到英德两国间的海军扩张关系,而并未考虑德国除了对英战争以外,还有其他有关海军的想法。英国完全忽略了假如德国与法俄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时其海军情况将会如何,可是这种情况却正是一九〇〇年以来德国海军政策的支配因素。蒂尔皮茨说过:“我们应能把俄国舰队封锁在波罗的海之内,同时又能阻止法国舰队进入波罗的海。”以下数字是从一九〇九年到一九一四年各强国建造新舰的费用比较(单位为英镑),看完即可一目了然:
| 年份 | 英 国 | 法 国 | 俄 国 | 德 国 |
| 1909 |11,076,551| 4,517,766| 1,758,487|10,177,060|
| 1910 |14,755,289| 4,977,682| 1,424,013|11,392,851|
| 1911 |15,148,171| 5,876,659| 3,215,396|11,701,899|
| 1912 |16,132,558| 7,114,878| 6,897,580|11,491,187|
| 1913 |16,883,875| 8,093,064|12,082,516|11,010,883|
| 1914 |18,876,080|11,772,862|13,098,613|10,316,244|
一九一四年,奥意两国建造新舰的费用分别为四百零五万一千九百六十六镑和三百二十三万七千镑。若加在德国的数字上,就可知道当战争爆发时,协约国花在造舰上的金钱要比同盟国方面多两倍半,而法俄两国的总和也比德国差不多大了两倍半。所以若说德国的海军扩建足以威胁英国,实在是无稽之谈。可是自从一九〇九年以来,这却经常成为宣传的对象。真正的原因并非德国海军威胁了英国,而是象巴福尔向怀特先生所抱怨的,德国的商业船队逐渐抢走了英国的生意,而德国的工业生产也快要超过英国了。若这种情况听其发展下去,那么英国经济就有崩溃的可能。
一九一〇年五月六日,爱德华七世逝世,由他儿子乔治五世继位。但是在他加冕之前,一九—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在摩洛哥又发生了另一次激烈的意外事件。法国政府希望能完全控制摩洛哥,就以保护侨民为借口而占领了非斯。虽然德国政府仍然不知道一九〇四年的密约,但却认为法国违反了阿尔吉西拉斯条约,于是立即派了一艘炮艇“豹”号到阿加迪尔去保护德国在摩洛哥的侨民和商业利益。劳合·乔治此时还是英国财政部长,就在伦敦市长官邸中发表了一篇激烈的演说,几乎触发了战争。但是到十一月,终于还是获得了和平解决,结果法国在摩洛哥获得了自由处置权,而德国分得了法属刚果的一部分。这却不能使意大利满足,因为担心法国的下一个步骤就是占领的黎波里,它就以保护商业和侨民的“正常”借口向土耳其宣战,侵入的黎波里,并占领佐泽卡尼索群岛中的罗德岛等岛屿。
现在就从西欧再说到东欧,因为帝国的发展在那一方面也走上了同样危险的道路。
自从在远东方面被日本挫败之后,俄国又回过头来向西发展,因为它现在是法国的盟国,是三国协约中的一员,所以向这方面的发展就要比一八七七年的情形有利得多。俄国的目的是在欧洲重建权力平衡,第一是清算土耳其,第二是在精神上削弱奥匈帝国,第三是进一步在物质上削弱德国,企图使用的工具就是巴尔干国家,尤其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已于一八七八年获得了独立,但保加利亚仍为土耳其的属国,这是保加利亚人所不满的。一九〇八年十月五日,斐迪南亲王公开宣称他的国家是个独立王国。接着,奥匈帝国又兼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州。
这是俄国不能放过的好机会。俄国政府立即向巴尔干诸国发动宣传,告诉他们如再不停止内争,共御外侮,那么就有被奥匈帝国逐个吞并的危险。结果组成了“巴尔干同盟”,当意土战争发生时,它就认为这是牺牲土耳其以求扩张的最好机会。
一九一二年八月八日,当意土战争快要结束之际,黑山向土耳其宣战,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也都陆续加入。马其顿被塞尔维亚攻占,希腊占领了萨诺尼卡,保加利亚在屡次击败土军之后,前进到君士坦丁堡以西不到几英里远的地方。十二月三日,双方同意休战,但直到一九一三年五月三十日才在伦敦签订了和约。可是和约签订之后,巴尔干诸国因为分赃问题而发生争吵。未经宣战,保加利亚就向塞尔维亚和希腊进攻。罗马尼亚也加入了战争,还有土耳其——现在由恩维尔帕夏所统治——也乘机收复了亚德里亚堡。结果保加利亚终被制服,八月十日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结束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只剩下了亚德里亚堡和君士坦丁堡两座城及其周围地区,包括加利波利半岛。
虽然两次巴尔干战争几乎已把土耳其完全逐出了欧洲,可是对俄国而言第二次战争却是个挫败,因为它瓦解了巴尔干同盟。虽然如此,这却使欧洲处于紧张的情势之中,于是另一场危机又一触即发,从而足以使俄国当局可以继续执行其对奥政策。豪斯上校是美国威尔逊总统的无任所大使,他早就认识了这一点。一九一四年春天,他去访问柏林,在向美国总统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整个德国都象充了电一样。每个人的神经都很紧张。只要一个火花即可引起全面爆炸。只要英国一表示同意,法俄两国就会与德奥两国打起来。”
俄国所担心的就是英国会不同意。俄国驻英大使贝肯多夫写信给俄国外长萨扎诺夫说:“若不能离间英德关系,那么英俄协约就无法维持。”俄国担心的是时间的延误。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已经八十四岁,其皇储斐迪南大公是反对大塞尔维亚运动的主心骨。俄国决心不惜一切成本使南斯拉夫倾向俄国而不是奥匈帝国。这就是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奥匈帝国皇储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时的情形,于是战乱时代终于来临。
依照塞尔维亚驻德国代办波吉施维奇说明:“塞尔维亚早已获得俄国保证,说这一次它决不背弃塞尔维亚。此外更重要的是,俄国也告诉塞尔维亚说,对德奥的战争早已决定了,仅仅因为英法自愿被牵入战争,所以这个皇储被刺事件才能算是发动战争的有利借口。实际上,战争本身不过是奥塞两国之间的局部冲突而已。如果英国外相格雷爵士向俄法两国表示英国对冲突不感兴趣,并保持以后的完全自由行动权,那么这场欧洲战争也许根本不会发生——并且无须告诉德国。但是这些当然是有一个假设,那就是英国并未受到严重束缚以至于完全无法退出。”
很不幸的,不仅英国而且是整个世界都已作茧自缚。在秘密外交掩护之下,一九〇四年的“协约”已经变成了无法解脱的秘密军事同盟了。
七月二十三日,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送达贝尔格莱德,时限是四十八小时,为了阻止俄国采取行动,英外相格雷力劝塞尔维亚政府全面屈服,但是萨扎诺夫的想法却完全不同。他宣称这种最后通牒是史无前例的侵略行为,认为唯一避免与德国发生战争的方法就是使柏林当局认清其所面临的是协约国的联合力量。于是俄国下令部分动员。德国方面表示说,这个问题应由奥塞两国之间单独寻求解决,任何其他强国的干涉都足以引起无法计算的后果。德国是夹在法英俄之间,形势极不利于全面战争,可是就象德国白皮书所指出的:“如果俄法两国继续帮助塞尔维亚以危害奥匈帝国的生存,其结果将是奥匈帝国的逐渐崩溃,以及所有斯拉夫民族都归顺于俄国的旗帜之下,条顿民族在中欧就会无法立足。在俄国的大斯拉夫主义压迫之下,精神上已经削弱了的奥匈帝国就不再具有同盟的资格,那么德国也更难抵抗东西两面日益增加的压力。”所以德国毅然决定支持其同盟国。
七月二十五日,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提出了答复,虽然措词恭顺,但因内容不完全,所以被奥匈帝国拒绝。于是奥匈帝国下了总动员令,并于二十八日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也立即下了总动员令。二十九日,德国首相会见英国驻柏林的大使戈森爵士,说如果英国保持中立,一旦战胜法国之后,德国允许尊重法国的领土完整。英国拒绝了他的建议。
七月三十一日,德国驻圣彼德堡大使奉命把最后通牒送给俄国政府,要求它在十二小时之内停止动员,否则德国即将动员。因为俄国拒不作答,八月一日德俄两国进入战争状态。法国也下令进行总动员。
八月二日,意大利宣布中立(奥匈帝国直到八月六日才向俄国宣战),英国外相格雷通知法国政府:如果德国舰队在英吉利海峡攻击法国,英国舰队将出面干涉。此时,早在八月二日,德军的骑兵巡逻队已经越过卢森堡国界。下午七点二十分,德国驻比利时大使把一个通牒交给比利时政府,要求准许德国部队在比利时境内享有自由通行的权利。如果比利时表示同意,战后德国将维持比利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答复期限为十二小时,结果被拒绝。
八月三日,比利时国王向英国国王提出私人呼吁,要求保护他的国家。下午六点四十五分,德国向法国宣战,九个小时之后,又向比利时宣战。最后,到八月四日下午三时,英国外交部才命令戈森爵士向德国政府要求保障比利时中立,这是有条约保证的,应该加以尊重。德国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回答说:“仅仅为了一束废纸,大不列颠竟愿意与同一种族的国家交战。”八月四日午夜,英国向德国宣战。
德国首相所说的话常被人批评,可是对一八三九年的条约而言,大致上却是正确的。这个条约即使不是一束“废纸”,也只不过是一张“灵符”;其中并未规定英国应负的责任,也未规定一旦任何国家侵入比利时领土时,英国就有派遣部队参战的义务。正如后来(一九一五年三月八日)英国《泰晤士报》指出的:即使德国不破坏比利时的中立,英国的“荣誉和利益”也还是会逼迫它与法俄两国联合一致对德作战。如果该报编者再加上一个补充说:“以及国会所完全不知道的秘密外交和秘密义务”,那么其说法也许会更加正确。
加拿大人们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人就定位11月11日,就是中国的11月12日!
在那一天人们都会戴着一朵花叫左poppy花!
因为加拿大的士兵们都死在布满poppy的地里,坟墓也是长满了poppy!
战争的结果统计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 里交战双方军民的死亡人数的比例,协约国士兵占36%,协约国平民占20%;同盟国士兵与平民各占22%。请注意战争里平民大多是死于西班牙甲型流感。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新西兰:16,000
·南非:7,000
·大英帝国:715,000
·法国:1,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
·意大利:650,000
·中国:3000
·日本:300
·黑山:30,000
·罗马尼亚:336,000
·俄罗斯帝国:1,700,000
·塞尔维亚:450,000
·美国:50,600
同盟国士兵的阵亡:3,382,500
·奥匈帝国: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1,770,000
·奥斯曼帝国:325,000
平民被杀:6,493,000
·奥匈帝国:300,000
·比利时:30,000
·英国:31,000
·保加利亚:275,000
·法国:40,000
·德意志帝国:760,000
·希腊:132,000
·罗马尼亚:275,000
·俄罗斯:3,100,000
·塞尔维亚:650,000
·奥斯曼帝国:1,000,000
二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
巴黎和会
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
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持。虽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同时间,并未向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结果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其它和约
战胜国与其它战败国亦分别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和约,战胜国与奥匈帝国的奥地利部份签署《圣日耳曼条约》,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多个民族国家;与保加利亚签署《那依条约》,保加利亚失去爱琴海出海口,并须赔款4亿4500万美元;与匈牙利签署《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领土大幅减少;与土耳其签署《色佛尔条约》 ,彻底瓜分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其附近小部份领土及小亚细亚的部份。
以《凡尔赛和约》及其它各个和约所构成的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就是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对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战争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有30几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对人类的精神和物质都造成了极大的摧毁。
民族国家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了。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国削弱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以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十月革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美日兴起
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 1914-1919年,日本企业实缴资本金额从22.18亿日元增加到61.23亿日元,工业生产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实际工业产量增加1.8倍,出现了以出口工业为中心的新建扩建企业高潮。造船工业1914年建造79艘,计8.2万吨,1918年激增至443艘,计54.05万吨,从战前占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国复仇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五四运动
凡尔塞和约条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做法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的青年学生及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了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而起因正是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原来德国的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它和较早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巨。
军人待遇
美国的一战军人领到每人每日1美元为薪金,另加25分为每日在美国国外消费。后来由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退伍军人、其家属与其它有关团体向美国政府要求实时索取战时服务的酬劳金额不果而导致1932年美国军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进军事件。
女人的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之前,女人们是不被看作为“人”的。直到一战爆发,男人们都被征去做了战士,留下的只有老幼妇残,那个时候,养家做事的就只有女人了。于是女人们就出去工作,挣钱养家。虽然她们和男人做一样的工作,她们得到的工资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女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国际联盟
鉴于第一次界大战的伤亡与物资损失巨大,英法等战胜国于是发起了一个用以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的组织,是为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然而,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军事学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
新技术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战争期间,才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很快进入实用阶段。军用飞机在战场上成为一支新军。飞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战前在欧洲和美国的街道上占主导地位的马车,很快被汽车取代。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付敌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战士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们不断的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政府机构职能的改变
在战争初期,各国政府都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因而也没有对经济加以干预。随着战争的延长,各国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以有效地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这些机构着手与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订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调整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
莱茵非军事区
莱茵非军事区是莱茵河以东50公里。
这个是一战后《凡尔赛和约》里的内容。《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的和约,大体内容包括:军事上德国禁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只能招募支援人员参军,只能保留10万人陆军,不准拥有空军,海军只保留部分轻型水面舰艇(希特勒上台时德国只有36艘轻型水面舰艇),不准拥有大吨位舰艇和潜艇,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德国不得驻军设防,就是所谓的莱因非军事区。政治上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或组成任何形式的联盟集团。领土方面德国向法国归还在普法战争中取得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在此期间法国从此处无偿开采煤矿作为德国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补偿(两处都是法国重要的煤炭基地),15年期满后有萨尔地区公民投票决定归属(就是该地区是并入法国还是回归德国,1934年萨尔回归德国)德国放弃了大片领土,在此基础上波兰国家得以重建,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由国联“委任统治”,事实上被英法日本等主要战胜国瓜分。经济上规定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但是没规定具体数目。后来协约国方面先后提出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宣布停止支付赔款。 日期: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位置: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
结果:协约国获胜死亡(约数):10,000,000人
将士:900万
平民:700万
合计:1669万
发起国家:同盟国、协约国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
·塞尔维亚王国
·俄罗斯帝国
·法国
·比利时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日本
·意大利王国(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
·希腊
·美国
·中国等
同盟国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 (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Allied Powers)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战争的背景 The background of war 普法战争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于是在1870年 - 1871年与法国爆发普法战争。这场战争以法国大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而普法停战的和约极其苛刻,和约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结果使德法两国结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原因。
互立阵营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国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俄国十分愤怒。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是为“法俄同盟”。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 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争夺殖民地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兴起。在俾斯麦时代,鉴于统一德意志帝国初立,故对殖民地的争夺较少参与。后来,见于国内商人势力兴起,商人要求德国政府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威廉二世即位,俾斯麦就那样被罢后,可是后来德皇认为德国殖民地太少,原料产地及商品市场不足,就又实行了“世界政策”,要求重新划分全球的势力范围。于是触犯了老牌殖民大国——英国和法国双方的各自利益。而第一次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沙皇俄国得到利益,这亦使得两大阵营的冲突加剧,战争爆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军备的竞赛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前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德国于1900年制订海军法,将海军规模大加扩充,英国为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安全,在1905年开始建造无畏舰,并在1907年德国开始建造无畏舰时以二对一海军政策,即保持自身无畏舰数为德方之两倍以相应付,在第二次摩洛哥危机后,又联同法俄两国实施三国海军联防,即英国在北海、法国在地中海、俄国在波罗的海分别对付德奥两国海军;而在陆军方面,由1880年到1913年,德国常备军由42万扩充至87万,法国则由50万扩充至80万,俄罗斯也准备由80万增加到230万,可是最后虽未达标,唯其陆军已有140万,是全欧之冠,不过其质素却甚为低下,无法和德法两国的陆军相比;奥匈的军队由27万扩涨至80万,意大利由20万扩大至35万,而奥意两国的陆军质素皆不及德法,最后美国也相应欧洲局势紧张将军队数由3万4千人扩张至16万。
争夺摩洛哥
德法两国为了争夺在摩洛哥的利益,引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1905年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出访摩洛哥南部重要港口丹吉尔时宣称将会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及其领土的完整,使其与在摩洛哥扩张的法国关系变得紧张,这就是第一次的摩洛哥危机 。1906年1月16日,欧洲在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达成了《阿尔赫西拉斯决议》,决议承认摩洛哥能够独立,但是由法国和西班牙两国负责摩洛哥的警务。其中由法国来控制摩洛哥的海关及警察。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
1911年5月21日,摩洛哥发生反苏丹的部落起义,法国就借机派兵攻占其首都非斯。德国则要求法国割让部分给非洲作为补偿,并于该年的7月1日,以保护本国商人为借口,出动炮舰“豹”号驶至摩洛哥的港口阿加迪尔,战争一触即发,这次行动被史家称为“豹的跳跃”。英国因惧怕德国挑战其海上的霸权,因此支持法国,态度强硬。德国只好被迫退让,与法国在该年11月4日达成协议,以一部分给刚果为代价,德国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1912年3月,法、德两国签订《非斯条约》,法国正式成为摩洛哥的保护国。
因此也使德国与英、法两国在这两次摩洛哥危机里结怨更深,而德皇还扬言不会再退让,这使战争危机更加的大。
欧洲火药库——巴尔干
巴尔干半岛向来都被称为欧洲火药库,当时巴尔干半岛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发生了两次巴尔干战争,并使得奥匈帝国和俄国的冲突又加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埋下深厚的导火线。
波斯尼亚事件
1908年10月6日,奥匈帝国以保护侨民为理由派兵吞并了原由其托管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激起了想获得这两地(因有较多塞尔维亚人)的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奥情绪。因为塞尔维亚作为斯拉夫国家的“二哥”(“一哥”之名由俄罗斯拥有),极度渴望统治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但奥匈帝国的出兵令其希望毁灭,因而反对此行动。
第一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2年3月13日,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与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攻打奥斯曼土耳其。10月18日,巴尔干同盟与奥斯曼土耳其爆发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大败,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同盟签订《伦敦条约》,宣布放弃除君士坦丁堡外所有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地;保加利亚则取得马其顿;塞尔维亚因为得不到亚得里亚海的出海口而感到不满,因此巴尔干同盟出现分裂。
第二次的巴尔干战争
1913年6月1日,塞尔维亚与希腊结盟,预备进攻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于其后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土耳其亦对保加利亚宣战。结果保加利亚大败,8月10日与各参战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多布罗查北部由罗马尼亚取得;马其顿则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尔达尔•马其顿划归塞尔维亚,皮林•马其顿划归保加利亚;爱琴•马其顿划归希腊。这引来了奥匈帝国的不满,因为塞尔维亚在这两次巴尔干战争里获得的利益太大,威胁其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而俄国则借由塞尔维亚插手巴尔干半岛事务,结果与奥匈帝国的冲突加深,使得大战一触即发。
萨拉热窝事件
这次事件为在欧洲爆发全面战争的直接原因。
1914年6月28日上午9时正,波斯尼亚青年普林西普(当时仅19岁)在萨拉热窝刺杀主张吞并塞尔维亚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不可熄灭的导火线。普林西普的行动是热爱民族的一种伟大表现,但是刺杀斐迪南的这一萨拉热窝事件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1914年7月23奥国在获得德国无条件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发最后通牒,包括拘捕凶手、镇压反奥活动和罢免反奥官员等,塞国除涉及内政项目外悉数同意。不过,奥国依然将行动升级。与此同时,德国知悉俄国的军事动员,德皇要求俄国停止并迅速备战。鉴于各国的强硬外交和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自骄,战争已无可避免。
战事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7月30日俄国动员,出兵援助塞尔维亚。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接着在3日,向法国宣战。8月4日,德国入侵保持中立的比利时,比利时对德国宣战;同日,英国考虑到比利时对自己国土安全的重要性,和早前为了确保比利时的中立,而在1839年签署的伦敦条约,于是向德国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塞尔维亚对德国宣战,意大利宣布中立。8月12日,英国向奥匈帝国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战争的过程 The course of the war 【西面战线】
施里芬计划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意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
德军进攻
1914年8月2日,德军出兵中立国卢森堡,以取得卢森堡的铁路网。8月3日,德军对比利时不宣而战。至8月9日,德军成功攻占比利时全境,并在驱逐在比利时境内的法军回法国境内。8月21日,德军分兵五路攻向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迫后撤。9月3日,德军已进逼巴黎,法国政府被迫撤退至波尔多。9月5日—9月12日,德军与英法联军在巴黎近郊马恩河至凡尔登一线爆发马恩河战役,结果两败俱伤,德军只得转入战略防御,固守安纳河一线,战斗开变演变为阵地战。接着,双方爆发了奔向海边的运动战,结果英法联军被大败。德军成功夺取法国东北部的广阔领土,但始终不能截断英法两国的运输线。随后双方再爆发佛兰德会战,但双方均无重大成果,结果战事进入胶着对峙状态。
战事僵持
1915年春,英法联军趁德军主力集中在东面战线,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两轮攻势。但因为沿用旧战术,而且欠缺强大火力掩护,结果被德军成功抵挡,己方反而伤亡惨重。该年4月德军反击,并首次使用毒气,使双方的损失更为惨重。结果1915年的西面战线,英法联军死伤百万人,德军亦死伤 61万人,但战事仍然胶着。
1916年2月,东面战线的压力稍为降低,德军主力再次移师西线,与法军爆发凡尔登会战。结果在激战7个多月后,德军仍不能攻取凡尔登。而英法联军为了制衡德军,在该年7月初向索姆河一线与德军爆发索姆河战役,战况更为惨烈。英军虽然在这场战争里首次使用坦克,但双方在伤亡共约 120万人后,战事仍未有重大突破,并持续至该年11月,西线再次变为胶着对峙状态,不过协约国开始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美国参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最后进攻
1917年,东线因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而结束,德军立即集中于西线,意图在美军到达欧洲之前,于1918年夏季打败英法两国,以扭转局势。1918年3月—7月,德军接连于西线发动5次大规模的攻势,头两次攻势在损兵十万后仍无所获。而美军则已到达欧洲,使协约国兵力大增。该年5月底,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这次成功突破法军的防线进逼至距巴黎仅37公里之地,但并不能歼灭英法联军的主力,而已方则损失十万人。在6月9日 - 6月13日这5天,德军发动第四次攻势,企图将德军在亚眠和马恩河的两个突出点接连起来,以集中兵力攻击巴黎,但并未能成功。7月15日,德军发动第五次攻势,但在损失15个师后,因无所获,己方军力反而消耗殆尽,只得撤退至兴登堡防线,从此只能作消极防御。
【东面战线】
俄国动员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因为德国向其开出“空头支票”,因此信心大增,与塞尔维亚断交并对其宣战。俄国则宣布全国总动员,以支持塞尔维亚,这引起德国的不满。8月1日,德国以俄国拒绝停止全国总动员为借口向俄国宣战,并同时在西线进侵比利时。8月4日,英国因比利时为其自身安全的关键,因此对德宣战。8月6日,奥匈帝国向俄国宣战。
德俄交战
俄军乘德军在开战之初,集中兵力在西线之际,在东线向德军发起进攻。8月下旬,俄军进入东普鲁士,并逼向德国的心脏地带,德军被逼从西线线调兵回援。德国援军行动迅速,很快便抵达东线,并于科穆辛森林附近消灭数万名俄军,使得东线战局发展受到德国控制。9月11日,俄国的第一集团军再度被击败,德军进逼至俄国境内,俄军损失共25万余人。在南线方面,俄军开始时在加里西亚和布柯维纳屡次击败奥匈帝国的军队,但德国随后对奥匈帝国提供支持,结果到12月中旬,东线战事亦进入胶着状态。
1915年,德军因为西线的马恩河会战失败,决定先集中兵力击溃俄国,逼使俄国停战,从而结束东线战事,并且避免继续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东线于是变成主要战场。1915年5月,德奥联军以18个师和2000余门大炮,分兵两路进击俄军,并计划将俄军逼至“波兰口袋”内歼灭。双方交战8个多月,德军攻占普热米什尔、莱姆堡、伊凡哥罗德、华沙、布雷斯特、维尔诺及里加,并逼使俄军撤退至从里加湾到德涅斯特河一线,俄军共损失170多万人。德军虽然大胜,但已方损失亦极大,而且并未消灭俄军主力,结果逼不到俄国投降。
土耳其参战
德国为了牵制俄国,于是答应向奥斯曼土耳其提供一亿法郎的贷款,以换取其参战。于是土耳其于1914年10月29日正式参战。并与俄国在高加索发生战斗。俄军初时作战不利,但于1915年1月发动反攻,土耳其的第九集团军被歼灭,共损失约7万多人。
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1915年5月,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1915年9月,保加利亚加入同盟国,并出兵30万,配合德奥联军攻击塞尔维亚,结果同盟国很快便占领塞尔维亚全境,塞尔维亚政府及军队被逼撤退至希腊的克基拉岛。
俄军反击
1916年春,俄国调集3个方面军共200万人向德奥联军发动反攻,在激战一轮后,双方各损失百万兵力,但俄军兵力较多,因此逼退德奥联军,并乘胜攻进加里西亚东部地区。罗马尼亚亦于该年8月向同盟国宣战。德奥联军于是决定攻取罗马尼亚,以夺取石油和粮食补给。结果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很快便失陷,德奥军队占领大部分罗马尼亚国土。
进攻伊斯坦布尔
协约国军队为了解除俄国在高加索被奥斯曼土耳其牵制的困局,于是决定联合进攻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伊斯坦布尔。1915年初,加里波利之战爆发。协约国先后有50万士兵远渡重洋来到加里波利半岛。在靠近十一个月的战斗后,共约131,000人死亡, 262,000人受伤,结果被迫撤退。这场战役是一战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
十月革命
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经不起东线持续的战事,结果其国内经济崩溃,工厂倒闭,失业率骤增,军火补给极度困难,士兵极度厌战。1916年冬,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加剧,首都莫斯科的罢工人数更达至百万人以上,结果在1917年3月(俄历2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新组成的克伦斯基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但又再被德奥联军击败。结果俄国工人及农民忍受不了,在1917年11月(俄历10月),由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领导了一场武装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史称“十月革命”。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并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它拥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它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始。
盟国败阵
虽然俄国退出战争,但德国的各盟国——奥斯曼土耳其、保加利亚及奥匈帝国却因持续作战,致使经济崩溃,国内各民族发生起义,结果无力再战,相继向协约国求和。最后德国内部亦发生政变,并向协约国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
海上战争
虽然英德两国在战前争建无畏舰,但在整次第一次世界大战 却只有一次大规模的舰队主力决战,就是日德兰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比较特别:一方面,舍尔海军上将率领的德国大洋舰队以相对较少吨位的舰只损失击沉了更多的英国舰只,从而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另一方面,杰利科海军上将指挥的英国主力舰队成功地将德国海军封锁在了德国港口,使得后者在战争后期几乎毫无作为,从而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而另一方面,在战争初期,德国主要依靠潜艇战阻止他国对英国的物资援助,但因为美国抗议而一度中止。但当英德军情势越来越差,国内的经济亦日趋恶化时,德国在1917年1月决定恢复无限制潜艇战,即凡是在英国水域的船只,不论是敌方或是中立国的,都有可能被德国潜艇击沈,这大大影响了美国商船的航行,而且亦有美国商船被击沉的纪录,因此德美关系恶化,美国开始有对德宣战意欲,在齐默曼电报事件后,美国正式对德宣战。结果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反而招致了最强大的敌人 - 美国的参战。
日本出兵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里投向协约国,向德国宣战,以获得德国在中国的山东的权益,并出兵占领青岛。日本的这种举动结果引起了中国民众的不满,并于其后导致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其他国家参战
在美国参战后,拉丁美洲各国亦跟随美国向同盟国宣战,结果使这场战争的范围再度扩大。但这些国家大多在名义上参战,并未实际投入战争。
中国参战
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北洋政府内部意见不一,斗争激烈。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
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
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府院之争告一段落。
段祺瑞统治下的北洋政府,在英法的支持下,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宣战。
德国革命
1918年8月—9月,德军再损失15万人、大炮2000余门及机枪13000余挺。不断传来的军事失败的消息使德国国内的矛盾加剧。9月,兴登堡建议在德国议会提出要“结束战争”。但德军的最高统帅部却仍死心不息,意图用剩余的海军舰只与英国海军进行最后决战。结果德国水兵因不愿送死,在基尔港发生起义,并迅速蔓延到整个海军及全国。11月9日,德国首都柏林亦发生十月革命,德皇威廉二世只得宣布退位,并逃至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组成临时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国。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
第一次世界大战 大事记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8月 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5年5月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7年2月 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因而退出大战。
1917年4月 美国参战。
1918年3月 俄、德国签约停战。
1918年9月 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年11月 德国签约停火,大战结束。
大事记(五):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起源
美国崛起;中欧出现第二帝国;远东日本帝国的兴起;英法德三个海外帝国的扩张(从一八七〇年到这个世纪末,英国获得了土地四百七十五万四千平方英里,法国三百五十八万三千五百八十平方英里,德国一百零二万六千二百二十平方英里,比利时四十四万七千平方英里、而美国则吞食了残余的旧西班牙帝国)和南非黄金的大量涌出(从一八五〇到一八五三,世界黄金年产量从一百八十一万九千六百盎司,增到六百三十五万零一百零八盎司,以后一直稳定到一八九二年,然后在一九〇八年又迅速增加到二千一百五十二万九千三百盎司),使世界进入了战乱时代。德法英俄之间的合纵连横使世界性的冲突迫在眉睫了。
和历史惯例一样,冲突的近因通常都可以从上次战争(一八七〇——一八七一年)的结果中去搜寻。从普法战争结束直到俾斯麦被解除首相职务(一八九〇年)为止,他的政策都是稳定和确保德国已经赢得的和平。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一方面设法孤立法国,另一方面则设法维持德国与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为了达到第一个目的,一八七九年十月二日,他与奥匈帝国缔结了防御条约,就是所谓“两国同盟”。两年后法国占领突尼斯,又使俾斯麦获得了耍弄外交手段的机会。这一次的兼并使意大利大感不满,于是加入了两国同盟,而使其变成了“三国同盟”。这样的情形一直保持到一八八八年六月十五日,在这一天,霍亨索伦王室的威廉二世(一八八八——一九一八年)成为德国皇帝。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由于他的父亲腓特烈二世逝世,使他有了继承大统的机会。
威廉二世性情冲动,头脑僵化,虽然勤勉、诚恳和具有爱国心,却是理想多于实际,爱慕虚荣,向以独裁者自居。他即位不久就宣布:“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他很希望成为一个超级军阀,虽然他使自己的国家在二十六年中没有投入战火,可是他的许多荒谬言论却早已足够使他在国际政治中成了一只斑螫。一八九〇年,他罢免了俾斯麦;第二年法国因为害怕这位德国的新主人,开始与俄国谈判,终于在一八九三年签订了防御性的同盟条约。两年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八九四——一九一八年)访问巴黎,受到了热烈欢迎。
这样就成立了两个对立的同盟,虽然如此,只要大不列颠能置身事外,那么欧洲和平所感受到的威胁还是不会太大,而且即使发生战争,若无英国参加,那也很难蔓延到欧洲以外。不幸这种僵局终被打破,因为从一八九五年起,德国开始向海外发展,其第一炮就是德皇在建国二十五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演说,他说德意志帝国将不仅限于欧洲,而是要变成世界帝国。若能不把话挑明似乎更加聪明,但是“凯撒”的新世界政策却是普法战争之后德国迅速工业化的后果。从一八七〇年到一八九五年,德国的人口已从四千一百万增加到五千五百万,其粮食供给已经逐渐要依赖国外贸易。为了支持其遍及世界的贸易商,所以德国必须以世界强国自居。很不幸,这就与大不列颠之间发生了商业冲突。
其次在一八九八年,为了保障德皇的扩张政策,德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扩充德国海军,其附加说明中明白指出:“建立大海军的目的,是要使最伟大的海权国家都不敢向它挑战,否则就必须使其自己的优势有受到破坏的危险。”这一炮正对英国而发,当时它正因为当年九月在尼罗河畔的法绍达事件,几乎与法国到了战争边缘。接着在一八九九年,布尔战争爆发,英国才发现自己处于孤立地位,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对它表示敌意。这场战争爆发之后,德国国会通过了新的海军扩建法案,决定其舰队的永久编制为战列舰三十八艘和装甲巡洋舰二十艘,每艘船每二十五年更新一次。一九〇一年一月二十二日,维多利亚女王逝世,由她的儿子爱德华七世(一九〇———一九一〇年)继位。这就是当时的情况。
在布尔战争中,德国对英国表示了敌意,加上其海军的扩张和德皇的“大吹法螺”,使英国也掀起了强烈的反德宣传,德国方面当然也不甘示弱。这种宣传却使两国间的真正争执原因反而被遮住了:德国其实无意向英国挑战,更不必说侵入英国——但这却是普通英国人的想法——可是德国海外贸易的巨大扩张和其商业船队的不断扩大,却使英国商业受到了极大威胁。从一八九四年到一九〇四年,德国的贸易总额从三亿六千五百万镑增加到了六亿一千万镑;商船吨位也增加了百分之二百三十四。这种贸易斗争到一九〇七年已经达到十分尖锐的程度,当时美国驻意大利大使亨利·怀特由美国国务院指派,到伦敦去探询英国政府对第一次海牙会议的意见。以下为他与英国外长巴福尔的谈话记录,见尼芬斯所著《亨利·怀特:美国外交三十年》一书:
巴福尔(低声的说):“我们真是呆子,因为在德国建造了许多船只和抢夺了我们的商业之后,我们竟找不到一个理由向德国宣战。”
怀特:“在私生活中你是个心灵非常高尚的人。你为什么会想到这种政治上不合道义的事情,向一个完全无害的国家挑战?德国不是和英国一样有理由可以发展海军吗?如果想与德国在贸易上竞争,你们就应该更加努力工作。”
巴福尔:“那就是说要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准。或许对我们而言,还是发动战争比较简单。”
怀特:“你居然会有这样的思想,真使我大吃一惊。”
巴福尔:“这是一个‘是非’的问题吗?也许只是如何保持我们优势的问题。”
对这段谈话应注意的不是巴福尔个人的思想,而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原因,产生了一种经济方面的生存斗争,于是为了自保,人类只好回到丛林中的生活方式。原始斗争发生于人与野兽之间,现在这种工业性的斗争却发生于民族与民族之间——但充满兽性则完全一样。
一九一九年九月十一日,美国威尔逊总统在圣路易发表演说,把这个问题的核心揭露出来了,他说:“为什么,我的同胞们,在这里没有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甚至一个小孩,会明白现代世界的战争种子就是工业和商业上的对立呢?这次战争是一场商业和工业的战争,而不是一场政治战争。”差不多与此同时,凯恩斯在《和平的经济后果》中也这样写道:“权力政治是不可避免的,关于这次战争及其目的似乎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可以学习。还是和过去每个世纪一样,英国又毁灭了一个贸易方面的敌人。”
爱德华七世在一九〇三年打破了英国在布尔战争中的孤立状况。那年春天他去访问巴黎,抵达时受到群众的奚落,而离去时却接受了他们的欢呼。他个人的优美风度,以及对他的外甥,德国的“凯撒”所表示的不支持态度,获得了法国人的好感。在他访法之后,英法之间即开始签订一系列协定,并于一九〇四年四月建立了英法“协约”。一个友好条约逐渐发展成为秘密的军事同盟。于是英国历史完全改变了轨迹。劳合·乔治在其战争回忆录中有这样一段记录:条约签字之后,罗斯贝里勋爵对他说:“好呀,我相信你一定和其他人一样对英法协约感到愉快?”乔治就说不错,并认为与法国之间的那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已经结束了。罗斯贝里勋爵却回答说:“你完全错了,这就是说结果一定要与德国开战!”
四年后,英国海军总参谋长费歇尔爵士更表现出他具有先见之明。他说:“我可以预言,如果英国为了应许法国的要求而使一支英国陆军在法国境内登陆并与德国交战,其结果将使英国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打击——这并非战败,因为我们是决不会屈服的——但是对我们的经济资源而言,却是一个致命打击,并且会使英国海军降级为‘辅助军种’”。
依照这个协约,两国政府开始解决他们间的重要殖民地争端。英国在埃及获得了自由处置权,而法国则在摩洛哥也获得了同等权利,唯一条件就是应尊重该国的主权完整。虽然如此,在十月法西两国却签定了一个条约,把摩洛哥瓜分了,并把这个密约的副本抄送英国外交部。虽然这与英法协议明显发生了抵触,可是英国外长兰斯道恩勋爵却无异议的接受了。这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九〇五年三月,德皇因为对这个密约事前毫无所闻,还以为摩洛哥会变成第二个突尼斯,就出发访问丹吉尔。于是法国对他大肆攻击,为了阻止战争爆发,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出面调停,建议召开一个国际会议。一九〇六年一月,会议在阿尔吉西拉斯举行,各强国同意维持摩洛哥独立。虽然会议使风波暂时平息,可是却使欧洲分成了两个对立阵营——德国和反德国两个方面——为了加强反德国方面的力量,英国外交部长格雷爵士又同意英法两国陆海军参谋本部之间进行秘密会谈。早在一九〇四年,费歇尔爵士就说服英国政府把英国舰队的重心从直布罗陀移到北海方面。次年,当他为第一艘“无畏”级战舰安放龙骨时,他就把德国的全部海军计划都摧毁了,因为“无畏”级战舰使所有现存的战舰都过时了。
阿尔吉西拉斯会议之后不久,英国政府又与俄国之间获得了谅解,其中有一项即同意瓜分波斯——这又是一个独立国家——为三个区域,南北分别为英俄两国的势力范围,而中间则为中立区。这个解决方案又使俄国在远东方面解除了后顾之忧,而可以集中全力参加欧洲政治中更加危险的赌博。于是三国协约面对着三国同盟,也就是说一旦战争爆发,德国就必须在东西两面作战。
当摩洛哥危机正使国际关系发生震动时,在英国又发生了一场海军恐慌症,这是考文垂兵工公司的穆里勒尔先生鼓动起来的,结果使英国政府、反对党和人民都大为震惊。因为是如此不合理,所以费歇尔才决定把真实情况向英王提出报告。一九〇七年底,他向国王如此报告:
“在本年(一九〇七年)三月中,这是一个绝对事实:德国既未建造一艘‘无畏’舰,同时在十八个月之内也未准备建造一艘战列舰或大型巡洋舰。德国战列舰的一半都只能与英国的装甲巡洋舰相提并论。事实上,现在英国有七艘‘无畏’级战舰和三艘‘无畏’级战斗巡洋舰(照我的看法,后面三者是‘无畏’级中最好的),一共有十艘已经建造完成或正在建造之中。而德国在本年三月,却还连一艘‘无畏’舰都没有。我们有驱逐舰一百二十三艘,潜艇四十艘。德国却只有驱逐舰四十八艘,潜艇一艘。德国海军部长蒂尔皮茨上将在其最近的秘密报告中说过,英国的海军实力现在要比德国强四倍。当然,我们将使英国海军永远保持这样的实力,但我们并不想向全世界公布。”
以后在一九〇九年三月二十一日,费歇尔又致书艾希尔勋爵说:“由于四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现在已在国内水域部署了两个装备完整的舰队,德国即使把所有的战舰都动员起来并投入战斗,也比不上我们两支舰队中的任何一支,我们有着无比的优势……这种优势在几年内是不会改变的……你可以安心睡大觉了!德国并未疯狂造舰来与你作战!不,他们日夜担忧的是第二次‘哥本哈根轰击’,他们知道无论皮特或俾斯麦都会这样做的!”
虽然反对党领袖巴福尔先生明知这些事实,可是在一九一〇年一月的大选中却故意对德国展开了激烈攻击,以此促成人民的恐德心理,而为保守党争取选票。他宣称英国处于危险之中,海军实力不够充足。他说:“我可以向你们确证,多数国家一致认为英德之间的斗争已经无可幸免。”自由党的丘吉尔先生反驳说:“保守党对海军的态度简直可耻。这种政策是想造成不合理的恐慌现象,并且毫无理由的制造两大民族之间
的对立情绪。”
海军问题的关键是:英国每个政府的政策都是促使英国人民只注意到英德两国间的海军扩张关系,而并未考虑德国除了对英战争以外,还有其他有关海军的想法。英国完全忽略了假如德国与法俄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时其海军情况将会如何,可是这种情况却正是一九〇〇年以来德国海军政策的支配因素。蒂尔皮茨说过:“我们应能把俄国舰队封锁在波罗的海之内,同时又能阻止法国舰队进入波罗的海。”以下数字是从一九〇九年到一九一四年各强国建造新舰的费用比较(单位为英镑),看完即可一目了然:
| 年份 | 英 国 | 法 国 | 俄 国 | 德 国 |
| 1909 |11,076,551| 4,517,766| 1,758,487|10,177,060|
| 1910 |14,755,289| 4,977,682| 1,424,013|11,392,851|
| 1911 |15,148,171| 5,876,659| 3,215,396|11,701,899|
| 1912 |16,132,558| 7,114,878| 6,897,580|11,491,187|
| 1913 |16,883,875| 8,093,064|12,082,516|11,010,883|
| 1914 |18,876,080|11,772,862|13,098,613|10,316,244|
一九一四年,奥意两国建造新舰的费用分别为四百零五万一千九百六十六镑和三百二十三万七千镑。若加在德国的数字上,就可知道当战争爆发时,协约国花在造舰上的金钱要比同盟国方面多两倍半,而法俄两国的总和也比德国差不多大了两倍半。所以若说德国的海军扩建足以威胁英国,实在是无稽之谈。可是自从一九〇九年以来,这却经常成为宣传的对象。真正的原因并非德国海军威胁了英国,而是象巴福尔向怀特先生所抱怨的,德国的商业船队逐渐抢走了英国的生意,而德国的工业生产也快要超过英国了。若这种情况听其发展下去,那么英国经济就有崩溃的可能。
一九一〇年五月六日,爱德华七世逝世,由他儿子乔治五世继位。但是在他加冕之前,一九—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在摩洛哥又发生了另一次激烈的意外事件。法国政府希望能完全控制摩洛哥,就以保护侨民为借口而占领了非斯。虽然德国政府仍然不知道一九〇四年的密约,但却认为法国违反了阿尔吉西拉斯条约,于是立即派了一艘炮艇“豹”号到阿加迪尔去保护德国在摩洛哥的侨民和商业利益。劳合·乔治此时还是英国财政部长,就在伦敦市长官邸中发表了一篇激烈的演说,几乎触发了战争。但是到十一月,终于还是获得了和平解决,结果法国在摩洛哥获得了自由处置权,而德国分得了法属刚果的一部分。这却不能使意大利满足,因为担心法国的下一个步骤就是占领的黎波里,它就以保护商业和侨民的“正常”借口向土耳其宣战,侵入的黎波里,并占领佐泽卡尼索群岛中的罗德岛等岛屿。
现在就从西欧再说到东欧,因为帝国的发展在那一方面也走上了同样危险的道路。
自从在远东方面被日本挫败之后,俄国又回过头来向西发展,因为它现在是法国的盟国,是三国协约中的一员,所以向这方面的发展就要比一八七七年的情形有利得多。俄国的目的是在欧洲重建权力平衡,第一是清算土耳其,第二是在精神上削弱奥匈帝国,第三是进一步在物质上削弱德国,企图使用的工具就是巴尔干国家,尤其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已于一八七八年获得了独立,但保加利亚仍为土耳其的属国,这是保加利亚人所不满的。一九〇八年十月五日,斐迪南亲王公开宣称他的国家是个独立王国。接着,奥匈帝国又兼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州。
这是俄国不能放过的好机会。俄国政府立即向巴尔干诸国发动宣传,告诉他们如再不停止内争,共御外侮,那么就有被奥匈帝国逐个吞并的危险。结果组成了“巴尔干同盟”,当意土战争发生时,它就认为这是牺牲土耳其以求扩张的最好机会。
一九一二年八月八日,当意土战争快要结束之际,黑山向土耳其宣战,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也都陆续加入。马其顿被塞尔维亚攻占,希腊占领了萨诺尼卡,保加利亚在屡次击败土军之后,前进到君士坦丁堡以西不到几英里远的地方。十二月三日,双方同意休战,但直到一九一三年五月三十日才在伦敦签订了和约。可是和约签订之后,巴尔干诸国因为分赃问题而发生争吵。未经宣战,保加利亚就向塞尔维亚和希腊进攻。罗马尼亚也加入了战争,还有土耳其——现在由恩维尔帕夏所统治——也乘机收复了亚德里亚堡。结果保加利亚终被制服,八月十日签订了《布加勒斯特条约》,结束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只剩下了亚德里亚堡和君士坦丁堡两座城及其周围地区,包括加利波利半岛。
虽然两次巴尔干战争几乎已把土耳其完全逐出了欧洲,可是对俄国而言第二次战争却是个挫败,因为它瓦解了巴尔干同盟。虽然如此,这却使欧洲处于紧张的情势之中,于是另一场危机又一触即发,从而足以使俄国当局可以继续执行其对奥政策。豪斯上校是美国威尔逊总统的无任所大使,他早就认识了这一点。一九一四年春天,他去访问柏林,在向美国总统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整个德国都象充了电一样。每个人的神经都很紧张。只要一个火花即可引起全面爆炸。只要英国一表示同意,法俄两国就会与德奥两国打起来。”
俄国所担心的就是英国会不同意。俄国驻英大使贝肯多夫写信给俄国外长萨扎诺夫说:“若不能离间英德关系,那么英俄协约就无法维持。”俄国担心的是时间的延误。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已经八十四岁,其皇储斐迪南大公是反对大塞尔维亚运动的主心骨。俄国决心不惜一切成本使南斯拉夫倾向俄国而不是奥匈帝国。这就是一九一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奥匈帝国皇储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时的情形,于是战乱时代终于来临。
依照塞尔维亚驻德国代办波吉施维奇说明:“塞尔维亚早已获得俄国保证,说这一次它决不背弃塞尔维亚。此外更重要的是,俄国也告诉塞尔维亚说,对德奥的战争早已决定了,仅仅因为英法自愿被牵入战争,所以这个皇储被刺事件才能算是发动战争的有利借口。实际上,战争本身不过是奥塞两国之间的局部冲突而已。如果英国外相格雷爵士向俄法两国表示英国对冲突不感兴趣,并保持以后的完全自由行动权,那么这场欧洲战争也许根本不会发生——并且无须告诉德国。但是这些当然是有一个假设,那就是英国并未受到严重束缚以至于完全无法退出。”
很不幸的,不仅英国而且是整个世界都已作茧自缚。在秘密外交掩护之下,一九〇四年的“协约”已经变成了无法解脱的秘密军事同盟了。
七月二十三日,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送达贝尔格莱德,时限是四十八小时,为了阻止俄国采取行动,英外相格雷力劝塞尔维亚政府全面屈服,但是萨扎诺夫的想法却完全不同。他宣称这种最后通牒是史无前例的侵略行为,认为唯一避免与德国发生战争的方法就是使柏林当局认清其所面临的是协约国的联合力量。于是俄国下令部分动员。德国方面表示说,这个问题应由奥塞两国之间单独寻求解决,任何其他强国的干涉都足以引起无法计算的后果。德国是夹在法英俄之间,形势极不利于全面战争,可是就象德国白皮书所指出的:“如果俄法两国继续帮助塞尔维亚以危害奥匈帝国的生存,其结果将是奥匈帝国的逐渐崩溃,以及所有斯拉夫民族都归顺于俄国的旗帜之下,条顿民族在中欧就会无法立足。在俄国的大斯拉夫主义压迫之下,精神上已经削弱了的奥匈帝国就不再具有同盟的资格,那么德国也更难抵抗东西两面日益增加的压力。”所以德国毅然决定支持其同盟国。
七月二十五日,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的最后通牒提出了答复,虽然措词恭顺,但因内容不完全,所以被奥匈帝国拒绝。于是奥匈帝国下了总动员令,并于二十八日向塞尔维亚宣战。俄国也立即下了总动员令。二十九日,德国首相会见英国驻柏林的大使戈森爵士,说如果英国保持中立,一旦战胜法国之后,德国允许尊重法国的领土完整。英国拒绝了他的建议。
七月三十一日,德国驻圣彼德堡大使奉命把最后通牒送给俄国政府,要求它在十二小时之内停止动员,否则德国即将动员。因为俄国拒不作答,八月一日德俄两国进入战争状态。法国也下令进行总动员。
八月二日,意大利宣布中立(奥匈帝国直到八月六日才向俄国宣战),英国外相格雷通知法国政府:如果德国舰队在英吉利海峡攻击法国,英国舰队将出面干涉。此时,早在八月二日,德军的骑兵巡逻队已经越过卢森堡国界。下午七点二十分,德国驻比利时大使把一个通牒交给比利时政府,要求准许德国部队在比利时境内享有自由通行的权利。如果比利时表示同意,战后德国将维持比利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答复期限为十二小时,结果被拒绝。
八月三日,比利时国王向英国国王提出私人呼吁,要求保护他的国家。下午六点四十五分,德国向法国宣战,九个小时之后,又向比利时宣战。最后,到八月四日下午三时,英国外交部才命令戈森爵士向德国政府要求保障比利时中立,这是有条约保证的,应该加以尊重。德国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回答说:“仅仅为了一束废纸,大不列颠竟愿意与同一种族的国家交战。”八月四日午夜,英国向德国宣战。
德国首相所说的话常被人批评,可是对一八三九年的条约而言,大致上却是正确的。这个条约即使不是一束“废纸”,也只不过是一张“灵符”;其中并未规定英国应负的责任,也未规定一旦任何国家侵入比利时领土时,英国就有派遣部队参战的义务。正如后来(一九一五年三月八日)英国《泰晤士报》指出的:即使德国不破坏比利时的中立,英国的“荣誉和利益”也还是会逼迫它与法俄两国联合一致对德作战。如果该报编者再加上一个补充说:“以及国会所完全不知道的秘密外交和秘密义务”,那么其说法也许会更加正确。
加拿大人们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人就定位11月11日,就是中国的11月12日!
在那一天人们都会戴着一朵花叫左poppy花!
因为加拿大的士兵们都死在布满poppy的地里,坟墓也是长满了poppy!
战争的结果统计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 里交战双方军民的死亡人数的比例,协约国士兵占36%,协约国平民占20%;同盟国士兵与平民各占22%。请注意战争里平民大多是死于西班牙流行感冒。
协约国士兵的阵亡: 5,497,600
·比利时: 13,700
·英国: 908,000
·澳大利亚:60,000
·加拿大:55,000
·印度:25,000
·新西兰:16,000
·南非:7,000
·大英帝国:715,000
·法国:1,240,000
·法国殖民地:114,000
·希腊:5,000
·意大利:650,000
·中国:5000
·日本:300
·黑山:30,000
·罗马尼亚:336,000
·俄罗斯帝国:1,700,000
·塞尔维亚:450,000
·美国:50,600
同盟国士兵的阵亡:3,382,500
·奥匈帝国:1,200,000
·保加利亚:87500
·德意志帝国:1,770,000
·奥斯曼帝国:325,000
平民被杀:6,493,000
·奥匈帝国:300,000
·比利时:30,000
·英国:31,000
·保加利亚:275,000
·法国:40,000
·德意志帝国:760,000
·希腊:132,000
·罗马尼亚:275,000
·俄罗斯:3,100,000
·塞尔维亚:650,000
·奥斯曼帝国:1,000,000
二战期间,军人、平民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参战国物资总损失达4万亿美元。
巴黎和会
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
战后各国于巴黎召开和议,称为“巴黎和平会议”(简称巴黎和会)。会议的重大决定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持。虽然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主张宽大对待德国,但法国却因为复仇心作祟,主张严惩德国。因此,诸国与德签订的议和条约——《凡尔赛和约》,因应法国的要求而加入了极其苛刻的条款,向德国强加了巨大的割地赔款及限制军备条款。但同时间,并未向德皇威廉二世、兴登堡元帅、鲁登道夫将军等战犯施以应有的惩处。结果为德国在20年后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其它和约
战胜国与其它战败国亦分别签署了条件苛刻的和约,战胜国与奥匈帝国的奥地利部份签署《圣日耳曼条约》,奥匈帝国被划分为多个民族国家;与保加利亚签署《那依条约》,保加利亚失去爱琴海出海口,并须赔款4亿4500万美元;与匈牙利签署《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领土大幅减少;与土耳其签署《色佛尔条约》 ,彻底瓜分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后来的土耳其共和国只剩下伊斯坦布尔、其附近小部份领土及小亚细亚的部份。
以《凡尔赛和约》及其它各个和约所构成的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新体系,就是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对战后欧洲及国际关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有30几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对人类的精神和物质都造成了极大的摧毁。
民族国家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四大帝国覆灭了。而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如南斯拉夫、匈牙利及伊拉克等。
英国削弱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大大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以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从此其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让给了美国。
十月革命
大战期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美日兴起
这场大战削弱了英、法、意;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纽约;日本也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并侵占了原属德国势力范围的中国胶州湾及山东半岛。1914-1919年,日本企业实缴资本金额从22.18亿日元增加到61.23亿日元,工业生产力增加4倍以上。它的实际工业产量增加1.8倍,出现了以出口工业为中心的新建扩建企业高潮。造船工业1914年建造79艘,计8.2万吨,1918年激增至443艘,计54.05万吨,从战前占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
德国复仇
《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从而对德国实行条件极为严厉的经济与军事制裁,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被解除武装,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骄傲的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五四运动
凡尔塞和约条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做法成为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的青年学生及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了一次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的爱国运动,而起因正是巴黎和会中,列强肆意践踏中国主权把原来德国的山东权益转让给日本,即山东问题。它和较早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一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巨。
军人待遇
美国的一战军人领到每人每日1美元为薪金,另加25分为每日在美国国外消费。后来由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退伍军人、其家属与其它有关团体向美国政府要求实时索取战时服务的酬劳金额不果而导致1932年美国军方介入的流血酬恤金进军事件。
女人的地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之前,女人们是不被看作为“人”的。直到一战爆发,男人们都被征去做了战士,留下的只有老幼妇残,那个时候,养家做事的就只有女人了。于是女人们就出去工作,挣钱养家。虽然她们和男人做一样的工作,她们得到的工资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不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女人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
国际联盟
鉴于第一次界大战的伤亡与物资损失巨大,英法等战胜国于是发起了一个用以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的组织,是为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然而,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取代。
军事学术
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经验,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出现的总体战、闪击战、坦克制胜论、空军制胜论等各种军事理论的出现,都是从不同角度总结大战经验的结果。
新技术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战争期间,才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很快进入实用阶段。军用飞机在战场上成为一支新军。飞机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在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战前在欧洲和美国的街道上占主导地位的马车,很快被汽车取代。德国等原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付敌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战士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们不断的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政府机构职能的改变
在战争初期,各国政府都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因而也没有对经济加以干预。随着战争的延长,各国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以有效地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这些机构着手与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订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调整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
莱茵非军事区
莱茵非军事区是莱茵河以东50公里。
这个是一战后《凡尔赛和约》里的内容。《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的和约,大体内容包括:军事上德国禁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只能招募支援人员参军,只能保留10万人陆军,不准拥有空军,海军只保留部分轻型水面舰艇(希特勒上台时德国只有36艘轻型水面舰艇),不准拥有大吨位舰艇和潜艇,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德国不得驻军设防,就是所谓的莱因非军事区。政治上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或组成任何形式的联盟集团。领土方面德国向法国归还在普法战争中取得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在此期间法国从此处无偿开采煤矿作为德国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的补偿(两处都是法国重要的煤炭基地),15年期满后有萨尔地区公民投票决定归属(就是该地区是并入法国还是回归德国,1934年萨尔回归德国)德国放弃了大片领土,在此基础上波兰国家得以重建,德国所有海外殖民地由国联“委任统治”,事实上被英法日本等主要战胜国瓜分。经济上规定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但是没规定具体数目。后来协约国方面先后提出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德国宣布停止支付赔款。 日期:1914年6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位置:欧洲、非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东
结果:协约国获胜死亡(约数):10,000,000人
将士:900万
平民:700万
合计:1669万
发起国家:同盟国、协约国
主要参战国:
协约国
·塞尔维亚王国
俄国
·法国
·比利时
·大英帝国与其殖民地
·日本
·意大利王国(1915年5月,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加入协约国)
·罗马尼亚
·希腊
·美国
·中国等
同盟国
·德意志帝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Central Powers)和协约国(Triple 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是同盟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帝国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英国、法国及俄国与意大利签订密约,承诺给予意大利某些土地,结果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对抗同盟国。
这场战争中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人受伤。
战争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比对德作战)和南线(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帝国作战)。其中西线最惨烈,著名的战役有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Di-yi Ci Shijie Dazhan
第一次世界大战
First World War
1914~1918年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之间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历时4年3个月,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见彩图第一次世界大战 欧洲战场)
大战的根源和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帝国主义制度的产物,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时期,各国金融寡头为获取更大利润、掠夺别国财富而进行的实力较量。它是由于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谋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进行的决战。
经济和政治根源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1900年世界钢铁产量比1870年增长54倍,铁路总长度增加近3倍,石油产量增加1.5倍。世界工业总产值翻了一番,重工业超过轻工业占主导地位。化学、电力、石油、汽车等新的重工业部门相继出现。各主要资本主义大国的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达到很高程度,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已在经济中占支配地位。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相互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势力。各国金融寡头凭借雄厚的资本力量,实际上成为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各国政府代表金融资本集团利益为获取最大限度的垄断利润,掠夺他国财富,积极推行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尖锐起来。各资本主义强国在世界各地以武力争夺殖民地。到1900年,非洲大陆90.4%的地区,亚洲56.6%的地区,美洲27.2%的地区以及澳洲全部都已沦为英、俄、法、德等国的殖民地,世界领土被瓜分殆尽。但帝国主义列强占有的殖民地很不均衡。老牌殖民帝国英、俄、法占去世界绝大部分殖民地。1914年,英国占有殖民地的总面积约3350万平方公里,为英国本土面积的 110倍。沙皇俄国霸占的殖民地领土面积达174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英国居第 2位。法国拥有1060万平方公里殖民地,是世界第 3号殖民帝国。德国、美国、日本3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还没有殖民地,到1914年,德国的殖民地面积只有290万平方公里,美国和日本各有30万平方公里。然而,德、美、日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国家的实力却迅速赶上并超过了英、法、俄几个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德、美、日不满意这种状况,要求以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1898~1905年间连续发生的美西战争、英布战争和日俄战争,就是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最初几次帝国主义战争。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化,使帝国主义各国统治不稳。为了转嫁危机,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扩军备战,企图以发动对外侵略战争解决国内危机。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与法、英,俄国与奥匈矛盾加剧。德国在1870~1871年普法战争中打败法国,迅速发展为欧洲强国。德国担心法国报复,极力拉拢俄国和奥匈帝国,孤立法国。1873年,德、奥、俄3国建立三皇同盟。1877年俄土战争后,俄国在巴尔干的影响加强,引起德、奥、英不满。德国宰相O.von俾斯麦于1878年主持召开 柏林会议,使俄国在巴尔干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害,引起俄国对德国的怨恨。三皇同盟破裂。1879年,德国进一步与奥匈接近,正式订立军事盟约。1882年法国与意大利在北非扩张中发生矛盾,德国趁机支持并拉拢意大利。同年5月20日,德、奥、意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三国同盟建立后,俄、德两国在贸易上的竞争加剧,俄、奥两国在巴尔干 n.: the First World War, World war I of 1914-1918 历史 世界 政治 战役 百科大全 和平 百科辞典 国际组织 德国 政治家 世界历史 陆军元帅 第二次世界大战 殖民主义 联合国 反法西斯 海战 战争 人物 军事家 五星上将 英国 历史人物 著名人物 国际关系 法国 更多结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 全记录中国劳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场风云: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场风云: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的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 回忆录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派赴欧洲的远征军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英军中的流行语指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及结束后不久达到法定年龄的美国青年一代 指第一次世界大战 前后的美国青年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束时签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 列强军备竞赛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德国马克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的作战飞机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 前的垄断组织 美国人眼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的民族工业图解第一次世界大战 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空军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的军队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