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xiào róng kě jū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很高兴的样子
解释: 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资料来源: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例子: 这些学生们一天总是那么活泼开朗,~。
| | 脸上笑容好像能用双手捧取。形容脸上充满笑容笑容可掬地走进来|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 xiào róng kě jū xiào róng kě jū | 掬:两手捧起。形容满脸带笑的样子 | | 主人笑容可掬迎接道:“大郎,请坐。”——《水浒传》 | | 笑容可以用两手挹取。极言其明显而且充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 惜惜 接着宣教,笑容可掬道:‘甚好风吹得贵人到此?’” 清 程麟 《此中人语·陈璋》:“女果倚楼头,见 璋 至,笑容可掬,若有欲言不得之势。” 老舍 《四世同堂》九:“资本家们也笑容可掬的声明,屠杀有背于经济的原理。” | | 发音 xiào róng kě jū
释义 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示例 这些学生们一天总是那么活泼开朗,~。
近义词:眉开眼笑、喜形于色
反义词:愁眉苦脸、咬牙切齿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很高兴的样子 | | 成语名称
笑容可掬
汉语拼音
xiào róng kě jū
成语释义
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使用例句
这些学生们一天总是那么活泼开朗,笑容可掬。 | | - n.: an affable smile
| | 暗送秋波, 和蔼可亲, 寸步不离, 喜气洋洋, 和颜悦色, 含情脉脉, 脉脉含情, 眉开眼笑, 如影随形, 喜眉笑眼, 喜笑颜开, 喜形于色, 一团和气, 温柔敦厚, 温良恭俭, 温情脉脉, 柔情脉脉, 喜见于色 | | 万箭攒心, 不苟言笑, 丹青妙手, 五内俱焚, 五内如焚, 五内如裂, 令人发指, 令人痛心, 冷若冰霜, 凶相毕露, 出言不逊, 凿壁偷光, 剥肤之痛, 勃然变色, 发愤忘食, 口轻舌薄, 同感身受, 呲牙咧嘴, 咬牙切齿, 哀哀欲绝, 哀天叫地, 哀痛欲绝, 囊虫映雪, 声泪俱下, 妙手回春, 寻死觅活, 庐山真面, 庐山真面目, 庐山面目, 开诚布公, 心如刀割, 心如刀绞, 怒气冲冲, 悲恸欲绝, 悲痛欲绝,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愁眉锁眼, 手到病除, 暴躁如雷, 本来面目, 横眉竖眼, 正言厉色, 正言厉颜, 死去活来, 死皮赖脸, 死而复生, 痛不欲生, 痛定思痛, 着手成春, 着手生春, 穿壁引光, 肝肠寸断, 药到病除, 起死回生, 足履实地, 金刚努目, 金刚怒目, 青面獠牙, 黯然销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