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 稻蝽
  rice bug
  昆虫纲半翅目(hemiptera)。 作物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水稻等
  植株的汁液为害。常见种类有蝽科的稻黑蝽 (scotinophara lurida)、
  稻绿蝽(nezara viridula)、 白边蝽(niphe elongata)、四剑蝽
  (tetrodahisteroides)和缘蝽科的大稻缘蝽(leptocorisaacuta)。
  各类稻蝽的特征、分布和发生:①稻黑蝽。体长6~9.5毫米。黑色椭
  圆形,小盾片舌形,伸至腹末(图1)。分布于中国淮河以南各省,以及印
  度、斯里兰卡和东南亚。寄主植物有水稻、甘蔗、小麦、玉米、豆类
  等。在中国南岭以北年发生1代,华南年发生2代。②稻绿蝽。体长12~
  15毫米,淡绿色,小盾片三角形,前缘有3个小白点(图2)。中国除内蒙
  古、宁夏和黑龙江以外的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也见于东南亚、欧洲、美
  洲和非洲。为害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棉花、豆类等。中国淮河以
  北一年发生1代,淮河至长江1~2代,长江以南至南岭2~3代,南岭以南4
  ~5代。③白边蝽。体长11.5~13毫米,长盾形,淡黄褐色,前胸两侧角
  和前翅前缘黄白色。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自治区),以及东南亚各地。
  为害水稻、玉米、高粱等。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代。广西柳州3代。④四
  剑蝽。体长15~19毫米,黄褐到灰黑色,头部两侧片和前胸两侧角向前
  突出,呈4个剑状物。分布于中国河南信阳至南京一线以南,为害水稻及
  稗等。在广西柳州和福建大多一年发生 2代。⑤大稻缘蝽。体长16~17
  毫米,体细长,茶褐带绿色,头部前伸,前胸背板长大于宽,小盾片三
  角形,腹部边缘露出翅外(图3)。分布于南方稻区,以华南较多,也见
  于印度和东南亚。为害水稻、小麦、玉米和豆类。广西一年发生4~5
  代。各类稻蝽除四剑蝽以刺吸水稻苗期叶片汁液为主外,余皆以刺吸谷穗
  汁液为主,造成秕谷和不实粒,直接影响产量。
  各类稻蝽均以成虫在杂草丛间或表土缝中越冬。雌成虫产卵于寄主
  叶片上,聚成卵块。初龄若虫有群集性。以后分散为害。成虫和若虫有
  假死习性。除四剑蝽和白边蝽外,其余成虫有趋光性。在水稻抽穗扬花
  至乳熟期,集中为害稻穗,黄熟期即转移到其他寄主植物上生活。在山
  丘区稻田发生较多,尤以杂草多、生长繁茂的稻田受害较烈。防治方法
  包括结合冬春积肥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水稻抽穗前放
  幼鸭啄食,以及喷洒农药敌百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