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 移動平均綫
目錄
No. 1
  移動平均綫(ma)是以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為理論基礎,采用統計學中"移動平均"的原理,將一段時期內的股票價格平均值連成麯綫,用來顯示股價的歷史波動情況,進而反映股價指數未來發展趨勢的技術分析方法。它是道氏理論的形象化表述。
  移動平均綫定義:"平均"是指最近n天收市價格的算術平均綫;"移動"是指我們在計算中,始終采用最近n天的價格數據。因此,被平均的數組(最近n天的收市價格)隨着新的交易日的更迭,逐日嚮前推移。在我們計算移動平均值時,通常采用最近n天的收市價格。我們把新的收市價格逐日地加入數組,而往前倒數的第n+1個收市價則被剔去。然後,再把新的總和除以n,就得到了新的一天的平均值(n天平均值)。
  計算公式
  ma=(c1+c2+c3+...+cn)/nc:某日收盤價 n:移動平均周期
  移動平均綫依計算周期分為短期(如5日、10日)、中期(如30日) 和長期(如60日、120日)移動平均綫
  移動平均綫依算法分為算術移動平均綫、綫型加權移動平均綫、階梯形移動平均綫、平滑移動平均綫等多種,最為常用的是下面介紹的算術移動平均綫
  (一)、移動平均綫所表示的意義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動平均綫從下嚮上突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綫,形成的交叉叫黃金交叉。
  預示股價將上漲:黃色的5日均綫上穿紫色的10日均綫形成的交叉;10日均綫上穿緑色的30日均綫形成的交叉均為黃金交叉。
  2、當短期移動平均綫嚮下跌破中長期移動平均綫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預示股價將下跌。黃色的5日均綫下穿紫色的10日均綫形成的交叉;10日均綫下穿緑色的30日均綫形成的交叉均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進入穩定期,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綫從上而下依次順序排列,嚮右上方移動,稱為多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上漲。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綫自下而上依次順序排列,嚮右下方移動,稱為空頭排列,預示股價將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綫之上,走多頭排列的均綫可視為多方的防綫;當股價回檔至移動平均綫附近,各條移動平均綫依次産生支撐力量,買盤入場推動股價再度上升,這就是移動平均綫的助漲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價在移動平均綫的下方,呈空頭排列的移動平均綫可以視為空方的防綫,當股價反彈到移動平均綫附近時,便會遇到阻力,賣盤涌出,促使股價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移動平均綫的助跌作用。
  7、移動平均綫由上升轉為下降出現最高點,和由下降轉為上升出現最低點時,是移動平均綫的轉折點。預示股價走勢將發生反轉。
  (二)、葛南維移動平均綫八大法則
  1、移動平均綫從下降逐漸走平且略嚮上方擡頭,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綫下方向上方突破,為買進信號。
  2、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綫之上運行,回檔時未跌破移動平均綫後又再度上升時為買進時機。
  3、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綫之上運行,回檔時跌破移動平均綫,但短期移動平均綫繼續呈上升趨勢,此時為買進時機。
  4、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綫以下運行,突然暴跌,距離移動平均綫太遠,極有可能嚮移動平均綫靠近(物極必反,下跌反彈),此時為買進時機。
  5、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綫之上運行,連續數日大漲,離移動平均綫愈來愈遠,說明近期內購買股票者獲利豐厚,隨時都會産生獲利回吐的賣壓,應暫時賣出持股。
  6、移動平均綫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移動平均綫上方向下跌破移動平均綫時說明賣壓漸重,應賣出所持股票。
  7、股價位於移動平均綫下方運行,反彈時未突破移動平均綫,且移動平均綫跌勢減緩,趨於水平後又出現下跌趨勢,此時為賣出時機。
  8、股價反彈後在移動平均綫上方徘徊,而移動平均綫卻繼續下跌,宜賣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則中第三條和第八條不易掌握,具體運用時風險較大,在未熟練掌握移動平均綫的使用法則前可以考慮放棄使用。
  第四條和第五條沒有明確股價距離移動平均綫多遠時纔是買賣時機,可以參照乖離率來解决(將在中級學校中詳講)。
  (三)移動平均綫的買進時機
  1、股價麯綫由下嚮上突破5日、10日移動平均綫,且5日均綫上穿 10 日均綫形成黃金交叉,顯現多方力量增強,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壓力綫,後市上漲的可能性很大,是買入時機。
  2、股價麯綫由下嚮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綫,且三條移動平均綫呈多頭排列,顯現說明多方力量強盛,後市上漲已成定局,此時是極佳的買入時機。
  3、在強勢股的上升行情中,股價出現盤整,5日移動平均綫與10日移動平均綫糾纏在一起,當股價突破盤整區,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綫再次呈多頭排列時為買入時機。
  4、在多頭市場中,股價跌破10日移動平均綫而未跌破30日移動平均綫,且30日移動平均綫仍嚮右上方挺進,說明股價下跌是技術性回檔,跌幅不致太大,此時為買入時機。
  5、在空頭市場中,股價經過長期下跌,股價在5日、10日移動平均綫以下運行,恐慌性拋盤不斷涌出導致股價大幅下跌,乖離率增大,此時為搶反彈的絶佳時機,應買進股票。
  (四)、移動平均綫的賣出時機
  1、在上升行情中,股價由上嚮下跌破5日、10日移動平均綫,且5日均綫下穿10日均綫形成死亡交叉,30日移動平均綫上升趨勢有走平跡象,說明空方占有優勢,已突破多方兩道防綫,此時應賣出持有的股票,離場觀望。
  2、股價在暴跌之後反彈,無力突破10日移動平均綫的壓力,說明股價將繼續下跌,此時為賣出時機。
  3、股價先後跌破5日、10日、30日移動平均綫,且30日移動平均綫有嚮右下方移動的趨勢,表示後市的跌幅將會很深,應迅速賣出股票。
  4、股價經過長時間盤局後,5日、10日移動平均綫開始嚮下,說明空方力量增強,後市將會下跌,應賣出股票。
  5、當60日移動平均綫由上升趨勢轉為平緩或嚮下方轉折,預示後市將會有一段中級下跌行情,此時應賣出股票。
  移動平均綫定義
  一、移動平均綫
  利用統計學上「移動平均」的原理,將每天股價予以移動平均計算,求出一個平均值,予以連接起來,取得平均綫。
  二、移動平均綫的種類:
  依時間長短可分為:短期移動平均綫,中期移動平均綫,及長期移動平均綫
  (一)短期移動平均綫
  一般都以五天及十天為計算期間,代表一周的平均價,可做為短綫進出的依據。
  (二)中期移動平均綫
  大多以三十日為準,稱為月移動平均綫,代表一個月的平均價或成本,亦有扣除四個星期日以二十六天來做月移動平均綫
  另有七十二日移動平均綫,俗稱季綫。大致說來月移動平均綫有效性極高,尤其在股市尚未十分明朗前,預先顯示股價未來變動方向。
  (三)長期移動平均綫
  在歐美股市技術分析所采用的長期移動平均綫,多以二百天為準。因為經過美國投資專傢葛南維,研究與試驗移動平均綫係統後,認為二百日移動平均綫最具代表性,在國內則是超級大戶,實戶與做手操作股票時三考的重要指標,投資人將未來一年世界與國內經濟景氣動嚮,各行業的展望,股票發行公司産銷狀況與成長率仔細研究後,再與其他投資環境(例如銀行利率變動,房地産增值比率,以及投資設廠報酬率)做一比較,若投資股票利潤較高,則進行市場操作。由於進出數量龐大,炒作期間長,必須要瞭解平均成本變動情形,故以此樣本大小最能代表長期移動平均綫
  (四)移動平均綫的特性:
  股價技術分析者,利用移動平均綫來分析股價動嚮,主要因為移動平均綫具有幾項特性:
  1.趨勢的特性:
  移動平均綫能夠表示股價趨勢的方向,所以具有趨勢的性質。
  2.穩重的特性:
  移動平均綫不像日綫會起起落落的震湯。而是起落相當平穩。嚮上的通常緩緩嚮上,嚮下的通常會緩緩嚮下。
  3.安定的特性:
  通常愈長期的移動平均綫,愈能表現安定的特性,即移動平均綫不輕易往上往下,必須股價漲勢真正明朗了,移動平均綫纔會往上延
  伸,而且經常股價開始回落之初,移動平均綫卻是嚮上的,等到股價下滑顯著時,纔見移動平均綫走下坡,這是移動平均綫最大的特
  色。愈短期的移動平均綫,安定性愈差,愈長期移動平均綫,安定性愈強,但也因此使得移動平均綫有延遲反應的特性。
  4.助漲的特性:
  股價從平均綫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綫也開始嚮右上方移動,可以看做是多頭支撐綫,股價回跌至平均綫附近,自然會産生支撐力量,短期平均綫嚮上移動速度較快,中長期平均綫回上移動速度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間內平均成本增加,賣方力量若稍強於買方,股價回跌至平均綫附近,便是買進時機,這是平均綫的助漲功效,直到股價上升緩慢或回跌,平均綫開始減速移動,股價再回至平均綫附近,平均綫失去助漲效能,將有重返平均綫下方的趨勢,最好不要買進。
  5.助跌的特性:
  反過來說,股價從平均綫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綫也開始嚮右下方移動,成為空頭阻力綫,股價回升至平均綫附近,自然産生阻力,因此平均綫往下走時股價回升至平均綫附近便是賣出時機,平均綫此時有助跌作用。直到股價下跌緩慢或回升,平均綫開始減速移動,股價若再與平均綫接近,平均綫便失去助跌意義,將有重返平均綫上方的趨嚮,不需急於賣出。
  三、移動平均綫的分析技巧
  葛南碧移動平均綫八大守則:
  (一)移動平均綫的買進時機
  1.平均綫從下降逐漸走平,而股價從平均綫的下方突破平均綫時,是買進信號。
  2.股價雖跌入平均綫下,而均價綫仍在上揚,不久又回覆到平均綫上時,為買進信號。3.股價趨勢綫走在平均綫之上,股價突然下跌,但未跌破平均綫,股價又上升時,可以加碼買進。
  4.股價趨勢綫低過平均綫,突然暴跌,遠離平均綫時之時,極可能再趨嚮平均綫,是買進時機。
  (二)移動平均綫的賣出時機:
  5.平均綫走勢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平均綫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綫時,應是賣出的機會。
  6.股價雖上升突破平均綫,但又立刻回覆到平均綫之下,而且平均綫仍然繼續下跌時,是賣出時機。
  7.股價趨勢綫在平均綫之下,股價上升但未達平均綫又告回落,是賣出時機。
  8.股價趨勢綫在上升中,且走在平均綫之上,突然暴漲、遠離平均綫,很可能再趨嚮平均綫,為賣出時機。
  四、港股基本分析法-----移動平均綫
  移動平均綫是常用的港股技術指標,是應用了統計學的移動平均原理,對連續一段時期內的股價計算其移動平均值,例如10天平均值是將之前10天(包括當日)的收市價計算一個平均值,依此方法取得往後每天的10天平均值,將它們聯機便成10天移動平均綫。它是判斷趨勢的最佳技術指標,應用於現時的趨勢市況效果理想,亦可以自己選擇采用的平均日數,作短、中、長綫的趨勢參考。
  單一條平均綫已能發出買賣訊號。現以近期恆指走勢為例,解釋單綫應用法,原則可運用在股票、外匯、指數等投資工具﹗
  1)若指數一直在平均綫之上,但突然下破平均綫及維持一段短時間,視為利淡訊號。
  2)當平均綫由上升轉為下跌,亦視為利淡訊號。
  3)當指數及平均綫趨勢嚮下,指數突然下挫,可暫以平均綫作支持位。若能守穩該支持位(尤其較長日數的平均綫),顯示長期的升勢仍在。倘不幸指數跌破該支持位,則視為利淡後市的深度調整訊號。因為50天平均綫是作為中長綫買賣策略的指標,若跌破此支持位,大市可能會拾級而下。
  此外亦可綜合兩綫或以上應用,現以近期的國企指數為例:1)當10天平均綫從上嚮下跌穿20天平均綫,稱為「死亡交叉」即顯示較強跌市將來臨,是明確的沽貨訊號。2)當國企指數失守短日數的平均綫,嚮下跌至50天平均綫時,即顯示後市可有反復嚮下尋底的可能,或會下試較長日數的平均綫,此例為100天平均綫。
  以上例子是以跌市為例,若10天平均綫從下嚮上升破20天綫平均綫,是為「黃金交叉」,是入貨啓示。由此可見,平均綫的買賣訊號原則,在升市時是可以相反套用的。
移動平均綫定義
  一、移動平均綫
  利用統計學上「移動平均」的原理,將每天股價予以移動平均計算,求出一個平均值,予以連接起來,取得平均綫。
  二、移動平均綫的種類
  依時間長短可分為:短期移動平均綫,中期移動平均綫,及長期移動平均綫
  (一)短期移動平均綫
  一般都以五天及十天為計算期間,代表一周的平均價,可做為短綫進出的依據。
  (二)中期移動平均綫
  大多以三十日為準,稱為月移動平均綫,代表一個月的平均價或成本,亦有扣除四個星期日以二十六天來做月移動平均綫
  另有七十二日移動平均綫,俗稱季綫。大致說來月移動平均綫有效性極高,尤其在股市尚未十分明朗前,預先顯示股價未來變動方向。
  (三)長期移動平均綫
  在歐美股市技術分析所采用的長期移動平均綫,多以二百天為準。因為經過美國投資專傢葛南維,研究與試驗移動平均綫係統後,認為二百日移動平均綫最具代表性,在國內則是超級大戶,實戶與做手操作股票時三考的重要指標,投資人將未來一年世界與國內經濟景氣動嚮,各行業的展望,股票發行公司産銷狀況與成長率仔細研究後,再與其他投資環境(例如銀行利率變動,房地産增值比率,以及投資設廠報酬率)做一比較,若投資股票利潤較高,則進行市場操作。由於進出數量龐大,炒作期間長,必須要瞭解平均成本變動情形,故以此樣本大小最能代表長期移動平均綫
  (四)移動平均綫的特性:
  股價技術分析者,利用移動平均綫來分析股價動嚮,主要因為移動平均綫具有幾項特性:
  1.趨勢的特性:
  移動平均綫能夠表示股價趨勢的方向,所以具有趨勢的性質。
  2.穩重的特性:
  移動平均綫不像日綫會起起落落的震湯。而是起落相當平穩。嚮上的通常緩緩嚮上,嚮下的通常會緩緩嚮下。
  3.安定的特性:
  通常愈長期的移動平均綫,愈能表現安定的特性,即移動平均綫不輕易往上往下,必須股價漲勢真正明朗了,移動平均綫纔會往上延
  伸,而且經常股價開始回落之初,移動平均綫卻是嚮上的,等到股價下滑顯著時,纔見移動平均綫走下坡,這是移動平均綫最大的特
  色。愈短期的移動平均綫,安定性愈差,愈長期移動平均綫,安定性愈強,但也因此使得移動平均綫有延遲反應的特性。
  4.助漲的特性:
  股價從平均綫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綫也開始嚮右上方移動,可以看做是多頭支撐綫,股價回跌至平均綫附近,自然會産生支撐力量,短期平均綫嚮上移動速度較快,中長期平均綫回上移動速度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間內平均成本增加,賣方力量若稍強於買方,股價回跌至平均綫附近,便是買進時機,這是平均綫的助漲功效,直到股價上升緩慢或回跌,平均綫開始減速移動,股價再回至平均綫附近,平均綫失去助漲效能,將有重返平均綫下方的趨勢,最好不要買進。
  5.助跌的特性:
  反過來說,股價從平均綫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綫也開始嚮右下方移動,成為空頭阻力綫,股價回升至平均綫附近,自然産生阻力,因此平均綫往下走時股價回升至平均綫附近便是賣出時機,平均綫此時有助跌作用。直到股價下跌緩慢或回升,平均綫開始減速移動,股價若再與平均綫接近,平均綫便失去助跌意義,將有重返平均綫上方的趨嚮,不需急於賣出。
  三、移動平均綫的分析技巧
  葛南碧移動平均綫八大守則:
  (一)移動平均綫的買進時機
  1.平均綫從下降逐漸走平,而股價從平均綫的下方突破平均綫時,是買進信號。
  2.股價雖跌入平均綫下,而均價綫仍在上揚,不久又回覆到平均綫上時,為買進信號。3.股價趨勢綫走在平均綫之上,股價突然下跌,但未跌破平均綫,股價又上升時,可以加碼買進。
  4.股價趨勢綫低過平均綫,突然暴跌,遠離平均綫時之時,極可能再趨嚮平均綫,是買進時機。
  (二)移動平均綫的賣出時機:
  5.平均綫走勢從上升逐漸走平,而股價從平均綫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綫時,應是賣出的機會。
  6.股價雖上升突破平均綫,但又立刻回覆到平均綫之下,而且平均綫仍然繼續下跌時,是賣出時機。
  7.股價趨勢綫在平均綫之下,股價上升但未達平均綫又告回落,是賣出時機。
  8.股價趨勢綫在上升中,且走在平均綫之上,突然暴漲、遠離平均綫,很可能再趨嚮平均綫,為賣出時機。
  四、港股基本分析法-----移動平均綫
  移動平均綫是常用的港股技術指標,是應用了統計學的移動平均原理,對連續一段時期內的股價計算其移動平均值,例如10天平均值是將之前10天(包括當日)的收市價計算一個平均值,依此方法取得往後每天的10天平均值,將它們聯機便成10天移動平均綫。它是判斷趨勢的最佳技術指標,應用於現時的趨勢市況效果理想,亦可以自己選擇采用的平均日數,作短、中、長綫的趨勢參考。
  單一條平均綫已能發出買賣訊號。現以近期恆指走勢為例,解釋單綫應用法,原則可運用在股票、外匯、指數等投資工具︰
  1)若指數一直在平均綫之上,但突然下破平均綫及維持一段短時間,視為利淡訊號。
  2)當平均綫由上升轉為下跌,亦視為利淡訊號。
  3)當指數及平均綫趨勢嚮下,指數突然下挫,可暫以平均綫作支持位。若能守穩該支持位(尤其較長日數的平均綫),顯示長期的升勢仍在。倘不幸指數跌破該支持位,則視為利淡後市的深度調整訊號。因為50天平均綫是作為中長綫買賣策略的指標,若跌破此支持位,大市可能會拾級而下。
  此外亦可綜合兩綫或以上應用,現以近期的國企指數為例:1)當10天平均綫從上嚮下跌穿20天平均綫,稱為「死亡交叉」即顯示較強跌市將來臨,是明確的沽貨訊號。2)當國企指數失守短日數的平均綫,嚮下跌至50天平均綫時,即顯示後市可有反復嚮下尋底的可能,或會下試較長日數的平均綫,此例為100天平均綫。
  以上例子是以跌市為例,若10天平均綫從下嚮上升破20天綫平均綫,是為「黃金交叉」,是入貨啓示。由此可見,平均綫的買賣訊號原則,在升市時是可以相反套用的。
常用均綫分析股票走勢的方法
  5—10---20---30---60日均綫為常用均綫。
  均綫的大概特點分多頭排列和空頭排列,多頭排列就是市場趨勢是強勢上升勢,均綫在5—10—20—30—60k綫下支撐排列嚮上為多頭排列。均綫多頭排列趨勢為強勢上升勢,操作思維為多頭思維。進場以均價綫的支撐點為買點,下破均價綫支撐止損。
  空頭排列就是市場趨勢是弱勢下跌趨勢,均綫在5—10—20—30—60k綫上壓製k綫嚮下排列為空頭排列。均綫空頭排列為弱勢下跌趨勢。進場以均價綫的阻力位為賣點,上破均價綫止損。
  均綫是技術指標分析的一種常用工具,被大多技術分析者采用。5—10均綫變化較快,常用的就是5—10—20—30均綫,期貨價格變化較快,用60以上的均綫較滯後。
  均綫在什麽條件下價格具備單邊快速大幅暴漲,條件是1分—5—10—15—30—60—日—周—月均綫都是多頭排列。其它引響暴漲因素除外。反之單邊暴跌一樣。
  周月綫的均綫時間把握趨勢會更穩定,均綫變化短時不會太大。如果周月綫是多頭排列或空頭排列,這撥行情上漲或下跌的時間周期要更長。
  均綫的相關係,如日綫均綫多頭排列,周綫空頭排列,周綫有均綫壓力,價格會 震蕩上漲,也可能會上漲失敗,因周綫的均綫不會很快改變,引響趨勢變化更大一些。如周綫也是多頭排列,價格漲幅會更穩定,趨勢也較穩定不會輕易改變。如5分均綫多頭排列,10分空頭排列,5分上漲的失敗概率會更高。如60分均綫多頭排列,進行短綫交易會維持60分的支撐強勢,短綫交易成功概率會比5分高。如果均綫日綫比較亂,上有均綫壓力下有均綫支撐,這是震蕩勢,趨勢方向不明。
  買賣點,應用均綫設買賣點,均綫係統在粘合交叉嚮上為買點,啓動點,根據各個不同時間圖的連環性來定價格啓動的幅度大小。比如5分件具備了,10分不具備,5分上漲的壓力位在10分均綫。均綫係統在粘合交叉嚮下為賣點。為下跌啓動點。
  應用均綫係統是看明現在的趨勢是強勢還是弱勢震蕩勢,買賣點的信號,及現在將要啓動的信號。
  均綫係統是大多分析者常用的技術工具,從技術角度看是影響技術分析者心理價位因素的,思維買賣的决策因素,是技術分析者的良好的參考工具,相比價格變化是滯後的。
  微軟雅黑移動平均綫要領
  趨勢分析最基本的方法是在美國著名的分析傢格蘭比爾的投資法則基礎上形成的股價移動平均綫分析股
  價趨勢的方法
  所謂股價移動平均綫法,就是運用移動的股價平均值使股價變動狀況呈麯綫化的方法。可用它來對股價的變化進行長期的分析和預測。移動平均綫法是在時間序列分析中略去原數列中一些偶然性的或周期性的波動,依次取一定項數計算所得的一係列平均數,形成一個變動起伏較小的新數列麯綫,以顯示股價平均值的長期發展趨勢。其計算過程是:先計算時間數列最初N項的平均數,然後前面刪除一項,後面加上一項,計算出第二個N項平均數,再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出後面的平均數。在求平均數時,要以某一日為起點,取此前的一段時間為計算周期,算出這一期間內每日股價的收盤價平均值,此平均值即為起點日的股價。再從第二日起,仍取同樣的天數,算出平均值,作為第二日的股價。如果以3月5日開始,製作5日移動平均綫,那麽3月5日的股價平均值應為3月2日至3月6日的股價收盤價的平均值(這裏的5日應為5個交易日),以此類推,隨計算日的推移,不斷標出同等時間區間的平均值,描繪出麯綫來,這就是股價移動平均綫
  采用移動平均綫方法,其好處就是在一段時間內減少了偶然性因素對麯綫的影響,使麯綫變的圓滑了,投資者容易理解麯綫變動趨勢。一般情況下,當移動平均綫正在上升,而股價跌到平均綫以下時,這是股價趨勢將要下跌的信號;反之,則為股價上升的前奏。移動平均綫一般用5天、10天和30天的移動平均值組成,但不同投資策略的投資者可將此參數改為適合自己使用的數值在配以不同時間的K綫,以便為自己提供更準確的買賣時機。
  移動平均綫按數量分為單綫、雙綫交叉、三綫交叉,按計算方法分為簡單、加權、指數。移動平均綫在大行情時的表現比其他更為復雜和精細的操作係統要好,且簡單方便。當收盤價高與移動平均綫時,你就可以進場買入,反之賣出。單個移動平均綫由於采樣數據較為單一,有時會頻繁發出錯誤信號。為減少失誤,增強信號的準確性,人們在實踐基礎上推出了三種移動平均綫組合應用。我們將短期、中期、長期這三種移動平均綫組合起來,再配以不同的K綫,這對於把握買賣的有利時機和判斷趨勢走嚮更具意義。
  [在移動平均綫的組合中,當短期綫急劇地超越中長期綫嚮上方移動時,這為買進信號;當K綫位於最上方並同短中期綫並列,且各條移動平均綫都呈上升趨勢時,此表明行情仍處於上升趨勢,可繼續持倉;當上漲行情持續一段時間後,短期綫從停滯狀態的高點出現下降趨勢時,表明股價開始走軟,這是賣股票的時候了;當短期綫從高位依次嚮下突破中長期綫時,這是最後的清倉時機了;當長中短期平均綫及K綫按順序自上而下的並列,且各條綫都呈下降狀態時,這表明為典型的弱勢行情;當弱勢行情持續相當一段時期後,短期綫從𠔌底轉為上升趨嚮時,這是抄底的極好時機。
  在組合綫中,如果股價持續下降至𠔌底後轉為上升移動時,此時順序分別為短中長期綫,它們的排列也依次改變。首先是短期綫突破中期綫,再越過長期綫居於最上方,此後,中期綫突破至長期綫之上,突破點為黃金交叉點,簡稱金叉,此點可以確認行情將進入上漲時期。這就是所謂的多頭排列,是典型的上漲行情。
  反之,股價上升到高價區上下徘徊,接着轉嚮下跌,隨着時間的推移,短中長期綫也逐步下行,逐步嚮下突破交叉,中長期綫相交的點則為死亡交叉點,簡稱死叉,這意味上漲行情的終結。移動平均綫此時為空頭排列。
  在移動平均綫的組合應用中,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操作策略設定相應的參數,一定要活學活用,不要不論做短中長綫,都用5日、10日、30日平均綫組合,投資者可自己探索適合自己操作策略的平均綫組合。
  移動平均綫的特點
  MA的最基本的思想是消除偶然因素的影響,另外還稍微有一點平均成本價格的涵義。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追蹤趨勢。註意價格的趨勢,並追隨這個趨勢,不輕易放棄。如果從股價的圖表中能夠找出上升或下降趨勢綫,那麽,MA的麯綫將保持與趨勢綫方向一致,能消除中間股價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起伏。原始數據的股價圖表不具備這個保持追蹤趨勢的特性。
  (2)滯後性。在股價原有趨勢發生反轉時,由於MA的追蹤趨勢的特性,MA的行動往往過於遲緩,調頭速度落後於大趨勢。這是MA的一個極大的弱點。等MA發出反轉信號時,股價調頭的深度已經很大了。
  (3)穩定性。由於MA的計算方法就可知道,要比較大地改變MA的數值,無論是嚮上還是嚮下,都比較睏難,必須是當天的股價有很大的變動。因為MA的變動不是一天的變動,而是幾天的變動,一天的大變動被幾天一分攤,變動就會變小而顯不出來。這種穩定性有優點,也有缺點,在應用時應多加註意,掌握好分寸。
  (4)助漲助跌性。當股價突破了MA時,無論是嚮上突破還是嚮下突破,股價有繼續嚮突破方面再走一程的願望,這就是MA的助漲助跌性。
  (5)支撐綫和壓力綫的特性。由於MA的上述四個特性。使得它在股價走勢中起支撐綫和壓力綫的作用。
股票證券
  移動平均綫;移動平均價 Moving Average (MA)
股票證券
  移動平均綫(MA)——
    移動平均綫(MA)就是通過求連續若幹天市場價格(通常采用收盤價)的算術平均來尋求股價變動趨勢的方法。天數是MA的參數。10日的移動平均綫常簡稱10日綫(MA(10)),同理,我們有5日綫、15日綫等概念。
英文解釋
  1. :  Moving Average
相關詞
股票期貨投資ma技術分析股票指標大盤年綫
K綫外匯
包含詞
簡單移動平均綫玩轉移動平均綫移位移動平均綫
移動平均綫理論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綫MA移動平均綫
移動平均綫八大法則移動平均綫(MA)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綫
葛南維移動平均綫四大買進法則葛南維移動平均綫四大賣出法則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綫(M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