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雲的一種。由濃積雲發展而成﹐頂部嚮上突起作峰狀或塔狀﹐雲底烏黑色。積雨雲出現時﹐常伴有雷電﹑陣雨和陣風;發展猛烈時﹐也會有冰雹或竜捲風出現。 |
|
積雨雲(cumulonimbus,cb)
屬於低雲族。當形成濃積雲之後,若空氣對流運動繼續增強,雲頂垂直嚮上發展更加旺盛, 達到凍結高度以上,原來濃積雲的花椰菜狀的雲頂開始冰晶化,它的明顯而清晰的邊緣輪廓開始在某些地方變得模糊,此時就進入積雨雲階段。
積雨雲臃腫龐大,雲頂有絲縷狀冰晶結構,頂部常擴展成砧狀或馬鬃狀。雲底陰暗混亂,起伏明顯,有時有懸球狀結構,偶有竜捲産生。由水滴和冰晶構成,為混合雲。雲底高度一般約在400-l000米,在潮濕地區出現的高度通常比在乾燥地區低近一半;鼕季寒冷地區約4500米,夏季溫暖地區約18,000米;積雨雲雲頂很高,可達對流層頂(800-12000米)。
全球除了南極以外的地區。大多在溫暖潮濕的地面上空、山區上空以及在熱帶海洋部分上空。
積雨幾乎總是形成降水,包括雷電、陣性降水、陣性大風及冰雹等天氣現象,有時也伴有竜捲風,在特殊地區,甚至産生強烈的外旋氣流--下擊暴流--這是一種可以使飛機遭遇墜毀災難的氣流。
積雨雲分兩種:禿積雨雲和鬃積雨雲。
積雨雲是對流雲發展到極盛階段,常産生較強的陣性降水,並伴有大風、雷電等現象,有時還出現強的降雹(叫冰雹雲),有時有竜捲風産生。 |
|
弧狀積雨雲(Cumulonimbus arcus)
禿積雨雲(Cumulonimbus calvus)
鬃積雨雲(Cumulonimbus capillatus)
砧狀積雨雲(Cumulonimbus incus)
乳房狀積雨雲(Cumulonimbus mammatus)
破片狀積雨雲(Cumulonimbus pannus)
傘頂積雨雲(Cumulonimbus pileus)
降水狀積雨雲(Cumulonimbus praecipitatio)
管狀積雨雲(Cumulonimbus tuba)
幔狀積雨雲(Cumulonimbus velum)
虛積雨雲(Cumulonimbus vir) |
|
- : Cu Nb, cumulo-nimbus, Cu Nim, Cu-N
- n.: cumulonimbu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