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內蒙古 >興安盟 > 科爾沁珍禽自然保護區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科爾沁珍禽自然保護區投訴電話興安盟市旅遊投訴電話:0482-8214371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投訴電話:0471—628265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科爾沁珍禽自然保護區位於科右中旗東部,東西寬40公裏,南北長45公裏,總面積為12萬公頃,1995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內有國傢一類保護珍禽白鸛、黑顴、丹頂鶴、白鶴、白鴆鶴、大鴇、金雕等7種;國傢二類保護珍禽有27種。保護區內榆樹天然次生林、西伯利亞杏灌叢化草原和低濕地草甸植被鑲嵌分佈,構成了典型的科爾沁草原自然景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有植物450餘種,鳥類200餘種。
地理環境
  保護區北靠興安盟突泉縣,東與吉林省嚮海國傢級自然保護區相鄰,南以霍林河為邊界,西距科爾沁右翼中旗政府所在地巴彥呼舒鎮27公裏。
  科爾沁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以保護科爾沁草原、濕地生態係統及棲息在這裏的鶴類、鸛類等珍稀鳥類為對象的綜合性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較為完整地保留了科爾沁草原生態係統的基本結構,形成了濕地珍禽、天然榆樹林、科爾沁草原三大代表性景觀。
保護對象
  濕地景觀。保護區內的濕地面積大,類型多,總面積約47344公頃。濕地是地球的腎髒,是百鳥聚居的地方。保護區內共有鳥類175種,其中國傢一級保護鳥類7種,分別是白鸛、黑鸛、丹頂鶴、白鶴、白頭鶴、大鴇、金雕;國傢二級保護鳥類29種。白鸛、丹頂鶴、白鶴、白枕鶴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白琵鷺、大鴇被列入世界受嚴重威脅的物種。鶴類和鸛類在保護區的物種資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世界現有鶴類15種,我國有9種,居世界之冠。保護區有鶴類6種,其中白頭鶴、灰鶴屬旅鳥,丹頂鶴、白枕鶴、簑羽鶴在本地區繁殖,而且數量均很大。保護區境內還有種子植物452種。
  蒙古黃榆天然林景觀。保護區內有2.8萬公頃蒙古黃榆天然林。作為珍稀植物物種的蒙古黃榆,頑強地抵禦着大自然的侵襲,生生不息,成為本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蒙古黃榆天然林為國傢一級保護珍禽東方白鸛的棲息、繁衍提供了天然的隱蔽場所。每年都有白鸛在蒙古黃榆上築巢繁衍,生兒育女。
  科爾沁草原景觀。保護區內有3000公頃西伯利亞山杏天然次生林。它或疏或密,與坨甸相間的草原、榆樹疏林構成了獨特的科爾沁草原原始景觀。內蒙古地區由於連年幹旱和畜牧業快速發展,作為內蒙古三大草原之一的科爾沁草原已經所剩無幾。而惟一能夠體現其原始景觀風貌的,衹有科爾沁濕地珍禽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性質
  為保護科爾沁草原上這顆明珠,興安盟行署於1985年批準在這裏建立自然保護區。1994年5月,保護區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晉升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1995年11月6日,保護區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傢級自然保護區,並成立科爾沁國傢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為更加有效地開展保護管理工作,保護區設置了生態係統、物種保護、珍禽繁育三個核心區,核心區總面積為17807公頃。
  復雜多樣的生態環境,珍稀豐富的動植物種類,優美動人的自然風光,使保護區極具學術研究和生態旅遊開發價值,慕名而來的國內外生物學家、旅遊愛好者絡繹不絶。
沙漠怪柳
  科爾沁草原隨着千百年的地貌變遷,出現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綫——沙漠怪柳。它的形成是常年河流衝刷,種子變異加之人工砍伐和牛羊啃咬,形成了這種怪樣,這種現象也是世界上少有。
旅遊指南
  旅遊時間:興安盟處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立體氣候特徵明顯,四季分明,地區差異顯著。春季幹旱多風,氣溫回升快,日較差也大。夏季溫熱短促,全盟大部分地區夏季為2個月左右,西北部中山區則春秋相連,無夏季。全年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秋季氣溫急劇下降,秋霜早。鼕季嚴寒漫長。最佳旅遊季節應選在春秋兩季。
  景區交通:從旗裏坐小公共汽車可以到達。
  旅遊住宿:興安賓館、科右中旗圖騰大酒店等。
  當地美食:奶酪、蒙古大餐手把肉、烤全羊、涮羊肉、奶茶等。
  周邊景區:烏蘭毛都草原、興安盟葛根廟、阿爾山、興安盟摩天嶺、察爾森國傢森林公園、阿爾山溫泉、代欽塔拉王爺廟、興安盟天池、柴河旅遊景區、內蒙古阿爾山海神聖泉旅遊、圖牧吉自然保護區、成吉思汗廟、楊樹溝地下瀑布群等。
  門票: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