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2任務 > 科舉
目錄
《科舉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詩人: 王柏 Wang Bai

  紛紛衿佩止時文,競巧趨新做日程。
  一試奔馳天下士,三年冷暖世間情。
  清朝不許人心壞,舉子安知天爵榮。
  所用是人行是學,不知何日可升平。
kē jǔ kē jǔ
  指中國從隋唐到清代的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後備人員的考試制度
No. 3
  封建時代對官吏的政績優劣考核上報。 晉 杜預 《上黜陟課法略》:“今科舉優劣,莫若委任達官,各考所統……其六歲處優舉者,超用之,六歲處劣舉者,奏免之。”
No. 4
  隋 唐 以來封建王朝分科目考試選拔文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亦指這種考試。《宋史·選舉志二》:“自 神宗 朝 程顥 、 程頤 以道學倡於 洛 ,四方師之,中興盛於東南,科舉之文稍用 頤 説。”《古今小說·木綿庵鄭虎臣報冤》:“ 似道 密訪其人不得,知是秀纔輩所為,乘 理宗皇帝 晏駕,奏停是年科舉。”《儒林外史》第六回:“又過了三四日, 嚴大老官 也從省裏科舉了回來。” 葉聖陶 《倪煥之》二:“那時還行着科舉,出身寒素,不多時便飛黃騰達的,城裏就有好幾個。”
No. 5
  從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分科考選文武官吏後備人員的制度。唐代文科的科目很多,每年舉行。明清兩代文科衹設進士一科,考八股文,武科考騎射、舉重等武藝,每三年舉行一次。
英文解釋
  1. 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imperial examination
近義詞
科舉
相關詞
皇帝朝廷封建清朝典故名詞頭銜百度知道等級
歷史詞彙漢語百度知道頭銜文化職稱教育古代
科舉制度制度職業人文法律中國古代案件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