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肯(lincoln)是福特汽車公司擁有的除“福特”外的第二個品牌,是亨利·利蘭先生於1907年創立的,1922年,福特公司收買了以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林肯命名的林肯汽車公司,成立了林肯部,生産"林肯"牌高級華貴轎車。初期以生産飛機發動機為主。它是第一輛以總統的名字命名、為總統生産的汽車。由於林肯車傑出的性能、高雅的造型和無與倫比的舒適,自1939年美國富蘭剋林·羅斯福總統以來一直被白宮選為總統專車。它最"出名"的一款車是肯尼迪總統乘用的檢閱車。林肯品牌著名的産品有:“大陸”(continental)、“馬剋八世”(mark Ⅷ)、“城市”(towncar)和“領航員”(navigator)等。 |
|
林肯是以美國第12任總統名字命名的汽車,藉助林肯總統的名字來樹立公司的形象,顯示該公司生産的是頂級轎車。其商標是一個矩形中含有一顆閃閃放光的星辰,表示林肯總統是美國聯邦統一和廢除奴隸制度的啓明星,也喻示林肯轎車光輝燦爛。 |
|
林肯轎車始創於亨利·利蘭,完備於亨利·福特。1922年老亨利·福特收購了利蘭的林肯汽車公司,並與下屬水星部合併為林肯—水星部,從而誕生了福特豪華車的搖籃。林肯部也從此成為福特公司惟一的豪華車生産部,這種體製一直沒變。更由於福特公司幾十年來一直是世界上第二大汽車生産廠商,因此在幾乎每一款林肯車上,總能找到當時條件下世界上最先進的汽車技術。林肯轎車具有優越的性能,高雅的造型、舒適的乘坐條件,也就順理成章了。基於其優良的品質,自羅斯福總統以來,福特林肯車一直被白宮選為總統專車。 |
|
1922年福特公司成立了林肯部,1939年又成立了墨寇利部,1949合併成為福特的一個分部。該部生産以林肯總統名字命名的林肯-大陸、林肯-城市牌高級轎車,亦是美國當代幾位總統首選的公務用車。
目前在中國使用的林肯轎車多為“城市”。水星(mercury)生産綫是1935年應亨利·福特之子埃茲爾·福特提議而建立的一條中檔車生産綫,1938年10月,水星産品正式推出。當時的水星轎車配備了強勁的95馬力、v8發動機,極受廣大用戶歡迎,一年之內就占領了美國2.19%的轎車市場份額。1941~1945年,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水星生産綫被迫中斷生産。1945年10月,福特汽車成立林肯-水星部,由本森·福特(亨利·福特二世的胞弟)掌管。水星品牌的著名産品主要有:“卡普裏”(capri)、“美洲獅”(cougar)、“水貂” (sable)、“村民”(villager) “ 登山者”(mountainer)、“環宇” (mystique)和“大公爵”(grand marquis)等:1949年,林肯部和水星部合併為一個部。該部生産的"林肯--大陸"牌轎車,一直是美國總統的座車。
而在知名度上面,人們都知道卡迪拉剋車和林肯車是著名的豪華車,但不是很多人都知道亨利.馬代恩.利蘭-正是他創造了卡迪拉剋和林肯兩種車型,被譽為美國汽車工業界的"精密生産大師"。 利蘭早年在馬薩諸塞州一傢軍工廠工作,先後從師學藝,幹過許多工種,學到了精密生産的手藝。後來,他和一個學槍炮製造的師兄弟羅.法爾考納搬到底特律去,那時的汽車工業正如日中天,他們開了一傢機加工作坊,直到1900年都在嚮奧斯莫比爾汽車廠供應發動機和變速器,並由此財力壯大了起來。
這時,福特公司陷入睏境,銀行傢要利蘭出手幫助,但一嚮和利蘭不睦的士亨利.福特對此不買帳,並憤然離開公司。利蘭毅然將公司接管過來,並改名為卡迪拉剋公司,這是一個法國傳教士兵名字,是他創建了底特律(底特律被譽為美國汽車城)。
1908年,利蘭由於使零件能夠互換而獲得英國杜瓦奬,1914年,利蘭開發出第一臺大量生産的美國v8發動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利蘭組織起卡迪拉剋公司最出色的工程師成立了一傢生産飛機發動機的新公司,他以林肯來命名這傢新公司,在30多年前,利蘭是林肯總統的支持者。這時,利蘭又把註意力轉嚮汽車,利蘭相信夾角為60度的v8發動機比卡迪拉剋公司生産的夾角為80度的發動機運轉更為平穩。事實證明利蘭是對的,人們對60千瓦、113公裏時速的林肯l型車大為贊賞。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林肯l型車竟成了戰後經濟衰退的受害者,銷量狂跌近半,林肯公司因股東抽走資金和稅務方面的法律糾紛陷入睏境,絶望之餘,利蘭唯有找亨利.福特求救。 老福特開始對林肯公司不感興趣,但他的兒子埃德賽說服了他的老子,在1922年福特以800萬美元收購了林肯公司。開始是由利蘭父子留任總裁及副總裁,但不久利蘭父子就和老福特發生爭執,老福特不客氣地炒了利蘭父子的魷魚。老利蘭憤憤不平,畢其餘生不斷地在報紙和法庭上和福特爭吵不休,直至他於1932年逝世。
福特雖則在經營上與利蘭反目,但林肯車卻秉承了精湛製作的傳統。在其後的70多年中,林肯不斷創新,一直是豪華車傢族中的佼佼者,以總統姓名命名的車也成了名副其實的總統車。 |
|
1931年在汽車工業中首次采用雙腔下吸式化油器的k型車,於1931年1月問世。
1932年林肯公司又投産了裝備有7.3升、v12發動機,最高車速達153公裏/時的kb型車。此後不久,林肯以裝備6.3升、v8發動機的ka型車進入平價市場。
1933年ka車又裝備了v12發動機,這是一種較輕的、更為時新的、據棄了林肯公司的舊式連桿的發動機。大蕭條對林肯車銷量的影響較之對卡迪拉剋或派剋的影響為小,然而林肯也不能增加産品的品種,而衹是於1934年以裝備單一的6,8升、v12發動機的林肯車來鞏固其市場地位,儘管k型車還繼續以兩種軸距供應市場。
1932年開始搞一種新車型以參與中高檔級價格車的競爭。車身製造商布列格斯製造了一輛後置v8發動機的流綫型樣車,但亨利•福特要求更普通的設計。
埃德賽為1936年的林肯·飄逸(zephyr)采用了樣車的空氣動力學的造型和整體式車身而大獲成功。
1940年k型車體面地退出市場,但此時林肯已有新的以飄逸為基礎的大陸(continental)車作為新的主導車型。林肯本當於1944年投産的全新車身,由於二次世界大戰而作罷。之後埃德賽於1943年5月去世,一時林肯公司迷失了方向。當急需的全新車型於1948年中間世時,大陸車已不復存在,而被流綫型的有爭議的全球(cosmopolitan)車所替代了。
1952年林肯車又恢復到比較保守的式樣。當年福特的第一臺頂置氣門、v8發動機和美國的第一臺球關節前懸架初次亮相。雖然衹是稍做準備,
1952~1954年林肯車還是在生産車級別的泛美卡略拉車賽中連續奪魁。
1956 林肯公司還創下了生産記錄,1956年它生産了50,322輛車,這些車子的外形是在xl一500和800型概念車的基礎上重新設計的。另外還推出了新的大陸(馬剋bcontinentalmark b)型車,但它的利潤並沒有相應的有所增加,而經過改頭換面的1957年型則更是毛病不少。
1958~1960年型的林肯車的整體車身結構,還是為以後的車型奠定了基礎。
1961年,一輛幹淨利索、座距緊湊、使人認為是雷鳥(thunderbird)的汽車成了新的林肯車,由於所有的林肯車都已成為“林肯大陸”,所以一個單獨的大陸牌車型就沒有理由存在了。
1961年型板塊式、尖棱尖角的外貌,使得林肯又恢復了自飄逸型以來已經失去的某些風格:即造型設計上的同一性。林肯車的銷量又回升了,開始增長緩慢,而後到1966年,創下了54,755輛的紀錄。如今林肯車正在蓬勃發展。
1968年中,林肯分部投産了大陸•馬剋3型,其堅挺而又實實在在的6741美元售價,使顧客感到頗有身份而又不致把他們嚇跑。
1970年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林肯大陸車,它已不是1961年型的那種樣式,它自重較輕,和其他福特車通用更多的零部件。1972年林肯公司以馬剋w型車替下了馬剋be型車,前者售出近5萬輛,在豪華車市場中的份額從1960年的可憐巴巴的11%,猛升到了26%。
70年代時,石油短缺和美國政府提高燃油經濟性的要求,迫使林肯公司於1977年把未經充分準備的凡爾賽(versailles)車匆忙地拋嚮緊湊型豪華車市場。大型林肯車的銷售量在石油危機時大幅度下降。
1982年,林肯公司出了一種緊湊型大陸車,雖然在設計上無驚人之舉,但起碼看起來是昂貴的,而且它的計算機控製的空氣懸架也確立了林肯公司在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而後在1984年,林肯分部放棄了過時的馬剋5型而推出了更漂亮的馬剋w型,馬剋緊巴巴的駕駛艙和對道路十分敏感的駕駛特性,使馬剋車的老用戶敬而遠之,但卻引起汽車新聞界的註目。與此同時,林肯終於把混亂的型號名稱整理得合理一些:緊湊車叫大陸,大型轎車叫城市車(towncar),而二門車叫馬剋。
1985年,一種尺寸縮小得有點過份的新款林肯車促進了城市車的銷售,1988年的新款大陸車是以加長 的金牛座/黑韶(taurus / sable)車底盤為基礎的。
1990年經過大規模重新設計的城市車對卡迪拉剋車的銷 售優勢提出挑戰,並以1991年的裝有新頂置凸輪軸的 v8新發動機來鞏固城市車在先進技術方面的聲譽。1993年的馬剋w型以其多變的外形和雙頂置凸輪軸 的全鋁v8發動機,來促使其造型和性能的改進。
1995 年,林肯公司甚至把這種雙凸輪軸的v8發動機硬塞給經過多方面更改後的大陸車上。 |
|
林肯(lincoln)汽車是福特汽車公司擁有的第二個品牌。鑲嵌在車頭正中長形圍繞的十字星,象徵着尊嚴和莊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