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地圖 | 
 | 
 | 
  福建工程學院投訴電話 福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91-83300119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福建工程學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製普通本科高校。2002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由原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與原福建職業技術學院合併組建而成,兩校前身為解放前享有盛譽的“福建高工”,辦學歷史溯源於1896年清末著名閩紳林紓、末代帝師陳寶琛創辦的“蒼霞精捨”。
   學校辦學以來,已培養了8萬多名應用型高級專門技術人才,校友遍及海內外,許多人成為建築、機械、電子電氣行業的業務骨幹和管理骨幹。許多校友成為知名人士和傑出人才,傑出的文化戰士鄒韜奮、現全國僑聯主席林兆樞、原福建省政協主席遊德馨、副主席趙修復、盧浩然,原國傢水電部副部長鄭代雨、原廣東省副省長王屏山,以及美國工程院院士林幼堃,我國飛豹戰鬥機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一堅,原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盧衍豪、劉思職等就是校友的傑出代表。
   學校現設機電及自動化工程係、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係、計算機與信息科學係、土木工程係、建築與規劃係、環境與設備工程係、工程管理係、經濟管理係、現代傳媒係、法學係、數理係、外語係等12個係和馬列部、體育部等2個教學部,另設有成人教育學院和軟件人才培養基地。現有全日製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10701人,其中普通本科生6471人,專科生4230人,本科生占60.5%。另有成人教育學生達4829人;軟件基地學生1362人。本科專業34個,涵蓋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法學六大學科門類。 | 
 | 
  福建工程學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製普通本科高校。辦學歷史溯源於1896年清末著名閩紳林紓、末代帝師陳寶琛創辦的“蒼霞精捨”,解放前為享有盛譽的“福建高工”。辦學以來,已培養了9萬多名高級專門技術人才,校友遍及海內外,許多人成為建築、機械、電子電氣行業的業務骨幹和管理骨幹。學校以工為主,逐步形成具有“大機電、大土木”背景的學科專業佈局特色。
   學校座落於風光秀麗的福州市,校園占地面積2200多畝,現有4個校區,設機電及自動化工程係、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係、材料科學與工程係、計算機與信息科學係、土木工程係、建築與規劃係、環境與設備工程係、經濟管理係、工程管理係、文化傳播係、法學係、數理係、外語係和馬列主義理論教研部、體育教研部,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教育學院、國脈信息學院、軟件學院。有5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40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法學六大學科。學校面嚮全國招生,現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製在校生19601人,其中本科生14638人。成人教育學生5400多人。
   學校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430人,其中專任教師969人,教授、副教授285人,教育部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入選國傢和省“百千萬”人才7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省級高校教學名師3人,省級優秀教師4人。學校聘請美國工程院院士林幼堃,兩院院士瀋志雲,中國科學院院士孫鈞、中國工程院院士阮雪榆、劉寶琛、陳一堅、陳清泉等以及國內60位知名專傢學者為兼職教授、名譽教授、客座教授。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加強教學建設與改革,有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4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國傢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11門,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3個。近年來,學生參加全國和全省各類比賽,獲得國傢級奬148個,省級(省級賽區)奬355個。畢業生就業率名列福建省高校前列。
   學校教學設施完善,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校級教學實驗中心16個,校內實訓基地9個,校外實習基地160個,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0859萬元,館藏紙質圖書總數107.95多萬册,電子圖書112.68萬册,體育和生活設施完善。學校現有科研機構24個,與學科專業緊密結合的校辦企業14個。福建省生産力促進中心(先進製造技術分中心)、福建省模具技術開發基地、福建省模具技術研究中心、福建汽車關鍵零部件試驗平臺、福建材料製備及成型技術重點實驗室和福建緑色節能環境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研究機構設在本校。
   學校以教學工作為中心,重點突出專業結構調整和優勢學科培育,抓好精品課程建設、教學實踐環節和大學生科技創新等載體,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全面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推進學校各方面建設和教學質量更上一個新臺階。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擴大對外交流和合作,與英國、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外相關大學進行合作交流。(以上數據截止2008年9月)
   校址: 福建工程學院旗山校區 | 
 | 
  黨委書記:李惠欽 女,漢族,福建人,中共黨員,研究員。
   校長:蔣新華 男,漢族,湖南人,中共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 
校標校訓 Motto of the school mark  | 
  釋義:
   1、標志主體圖形構成“人”字造型,體現出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
   2、以學校前身創始人之一林紓的手跡作為標準字,傳遞百年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藴。
   3、標志左右以綫條進行組合,嚮中間彙聚,象徵着學校兩校合併,不斷融合、發展、壯大;
   又構成臺階的圖形,寓意學校不斷前進,穩步嚮上發展。
   4、標志主體圖形構成造型,體現出學校的土木、建築、機電、電子電氣等學科背景。
   5、六個“L”綫條彙聚,體現出學校以工為主多學科發展的特點。
   6、標志以藍色作為主色調,穩定、沉着,具有蓄勢待發的力量,又能體現出工科為主的特點。
   (此校訓從1932年確定的福建高工校訓變化而來)
   釋義:
   1、真:真實、真理、真心、認真;
   2、誠:誠實、誠懇、誠信、忠誠;
   3、勤:勤奮、勤儉、勤學、勤政;
   4、勇:勇氣、勇敢、勇於開拓、勇於創新。
   整個校訓體現我校“以人為本、以工為本、以本為本”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思路,求真務實、學以致用、開拓創新的大學文化和校園風貌,師生員工在做人、做事、做學問過程中的科學態度和人文精神,體現了志功兼顧、知行合一的實踐準則以及對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 
 | 
  2002年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福建職業技術學院合併升格為福建工程學院
   一、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
   1953年福建省福州工業學校(土木科)分建福州建築工程學校
   福州建築工程學校更名福建建築工程學校
   1969年福建建築工程學校撤銷
   1974年福建建築工程學校創建(復校)
   1958年福建建築工程學校升格為(合署)福建建築專科學校
   1960年福建建築專科學校升格為福建建築工程學院
   1962年福建建築工程學院撤消
   1978年福建建築工程學校升格為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
   1994年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更名為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
   二、福建職業技術學院
   2000年福建中華職業大學、福建高級工業學校合併組建福建職業技術學院
   1.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
   1985年福建中華職業大學創建
   2. 福建高級工業學校
   1952年福建省省立高級工業學校更名福建省福州工業學校
   1953年福建省福州工業學校更名福州工業學校
   1958年福州工業學校升格福州機電專科學校
   1960年福州機電專科學校升格福州機電學院
   1963年福州機電學院改建福州機電學校
   1995年福州機電學校更名福建高級工業學校 | 
歷任校領導 Former school leaders  | 
  學校辦學以來曾任領導名錄
   (1896-2002)
   姓 名 職 務 任職時間
   陳寶琛 福州蒼霞精捨創辦人、維持校務 1896-1907
   林 紓 福州蒼霞精捨創辦人、總教習 1896
   施景琛 福州蒼霞精捨監督 1907.8-1909
   福建官立中等工業學堂監督 1909-1912
   梁志和 福建官立中等工業學堂校長 1912-1917
   孫世華 福建官立中等工業學堂代理校長 1917-1919春
   何長祺 福建官立中等工業學堂校長 1919春-1926鼕
   黃朝平 福建官立中等工業學堂校務委員會主任 1926鼕-1927
   陳昭時 福建官立中等工業學堂校務委員會主任 1927-1928
   福建官立中等工業學堂校長 1928-1933
   福建省立福州工業職業學校校長 1933-1938
   福建省立高級工業學校校長 1938-1943.12
   許永綏 福建省立高級工業學校校長 1944.2-1945
   陳世雄 福建省立高級工業學校校長 1945.9-1950.1
   鬍嘉謨 福建省立高級工業學校校長 1950.1-1950.4
   黃德明 福建省立高級工業學校代校長 1950.4-1951.12
   劉裕民 福建省立高級工業學校校長 1951.12-1952.3
   梁靈光 福建省福州工業學校校長 1952.3-1953
   喬明生 福建省福州工業學校黨支部書記 1952.11-1953
   白 丁 福州建築工程學校校長 1953.9-1955.7
   崔維華 福州建築工程學校校長 1956.9-1957.12
   劉願田 福州建築工程學校副校長 1957-1958
   黃友南 福建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 1958.8-1969.12
   林懋輝 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黨總支書記 1959-1960
   黃 欣 福建建築工程學院院長 1960.8-1962.4
   楊亦衡 福建建築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 1960.8-1962.4
   福州建築工程學校黨委副書記 1962.4-1969.12
   張端藩 福州建築工程學校(主持工作) 1974-1978.10
   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校長 1978.10-1984.4
   崔福田 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黨委書記 1978-1979.6
   嚴永亭 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黨委書記 1979.12-1988
   盧 循 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校長 1984.4-1994
   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校長 1994-1998
   陳超仁 福建建築工程專科學校黨委書記 1989-1994
   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 1994-1998
   李永蒼 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 1998.3-2002.8
   張建勳 福建建築高等專科學校校長 1998.3-2002.8
   梁靈光 福建省福州工業學校校長 1953-1954.8
   董 傑 福州工業學校校長 1954.8-1957.12
   福建機電學校校黨總支書記 1973.9-1975.9
   宋連昌 福建機電學校黨總支書記 1958.4-1972.4
   福建機電學校校長1978.11-1984.2
   薑韻南 福建機電學校校長 1961.5-1962.1
   張 超 福建機電學校校長 1962.1-1968.10
   鄭煥昭 福建機電學校革命委員會主任 1968.11-1969.5
   福建機電學校黨委書記1973.9-1975.9
   孔 泉 福建機電學校革命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 1969.5-1972.4
   王翠珍 福建機電學校黨委書記 1978.11-1985.3
   高文徵 福建機電學校校長 1984.2-1994.1
   陳金表 福建機電學校黨委書記 1985.3-1990.2
   蔡惠娟 福建機電學校黨委副書記 1990.3-1991.7
   黃發良 福建機電學校黨委書記 1991.7-1995.6
   福建高級工業專門學校黨委書記 1995.6-2001.8
   蘇群榮 福建機電學校校長 1994.1-1995.6
   福建高級工業專門學校校長 1995.6-2001.8
   費孝通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名譽校長 1985-2000
   黃心濤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黨委書記 1985-1993
   鬍敏生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校長(兼) 1985-1993
   張 燁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黨委書記 1994-1995
   陳文釗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校長(兼) 1994-1996.8
   高文徵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黨委書記 1995-1998.1
   林國強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校長 1996.8-2001.8
   林兆信 福建中華職業大學黨委書記 1998.1-2001.8
   黃發良 福建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2001.8-2002.8
   林國強 福建職業技術學院校長 2001.8-2002.8 | 
院係專業 Professional Departments  | 
  我校現有本科專業36個,涉及工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理學、經濟學等六大學科門類,工學專業22 個,管理學專業6 個,文學專業5 個,法學專業1 個,理學專業1 個,經濟學專業1 個。專業佈局體現了“以工為主”的特色,其中,土建類、機械類、電氣信息類等專業辦學條件較好,有較強優勢。
   為積極應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我校充分挖掘各學科專業的潛力和優勢,做精做細專業結構調整與改造建設工作,改造傳統學科,扶持特色學科,強化優勢學科,發展新興學科,大力發展應用型工科專業。積極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文理結合,學科滲透,按照“基礎紮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面嚮生産、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綫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服務區域經濟建設。
   福建工程學院本科專業設置一覽表
   一、土木工程係 1土木工程 4
   2 交通工程 4
   3 勘察技術與工程 4
   二、工程管理係 4工程管理 4
   5 工程造價 4
   6房地産經營管理 4
   三、建築與規劃係 7建築學 5
   8 城市規劃 5
   9 藝術設計 4
   四、環境與設備工程係 10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 4
   11 環境工程 4
   12 給水排水工程 4
   五、機電及自動化工程係 13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 4
   14 工業設計 4
   15 車輛工程 4
   六、材料科學與工程係 16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 4
   17 材料科學與工程 4
   七、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係 18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4
   19 電子信息工程 4
   20 電子科學與技術 4
   21 通信工程 4
   八、計算機與信息科學係 2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4
   23 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 4
   24 網絡工程 4
   25 軟件工程 4
   九、經濟管理係 26工商管理 4
   27 工業工程 4
   28 會計學 4
   29 市場營銷 4
   30國際經濟與貿易 4
   31 物流管理 4
   十、文化傳播係 32廣告學 4
   33 新聞學 4
   34 漢語言文學 4
   十二、 法學係 34法學 4 40公共事業管理 4
   十三、數理係 35信息與計算科學 4
   十四、外語係 36英語 4
   十五、軟件學院
   十六、成人教育學院
   十七、國脈信息學院 | 
 | 
| 福建工程學院創業者聯盟 | 福建工程學院鱔溪校區 | 大學城福建工程學院 |  | 福建工程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