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福建中醫學院投訴電話 福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91-83300119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福建中醫學院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創辦最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學校地處歷史文化名城、福建省省會城市福州,五四路校區占地面積171畝;大學城校區占地面積1080多畝。學校主體現已遷到大學城校區,已有近5000名學生入駐。
學校是福建省培養高級中醫藥人才的基地和全省中醫藥教育、醫療和科研的中心,建校近50年來,為國傢培養和輸送了大量各級各類中醫藥專門人才。
學校設有9個係(部),4個二級學院,現有七年製中醫學、五年製中醫學、針灸推拿學、臨床醫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護理學、藥學、中藥學、藥物製劑、公共事業管理、應用心理學等16個本科專業(含方向),有中西醫結合護理、藥品營銷、中醫美容和口腔醫學等8個高職層次專業,涵蓋醫學、管理學、理學三大學科門類。現在校各類學生9000多人,其中研究生近600人,普通本專科生7000多人。
學校現有附屬醫院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3所),共有床位數2500張,其中附屬人民醫院為三級甲等醫院。另外還建立了醫教研一體化的臨床教學基地網絡,擁有教學醫院19傢、實習醫院13傢。學校還有福建省中醫藥研究院、福建中西醫結合研究院、國醫堂和福州屏山製藥廠等附屬機構。
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竜頭,大力加強學科建設。我校的中醫骨傷科學專業和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為全國首創專業。中醫骨傷科學為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也是福建省“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目前全校有1個國傢重點學科、1個福建省重點扶持學科、4個全國繼續教育基地、7個福建省重點學科、3門福建省精品課程、2門福建省優質碩士學位課程立項;6門福建省精品課程立項。學校現有2個博士授權點,15個碩士授權點,2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專業,是有權開展臨床醫學專業學位工作單位,是有權免試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為碩士生的中醫院校之一,也是具有開展在職人員以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單位。
2002年12月,國傢教育部對學校本科教學工作進行評估,評估結論確定為“優秀”。
2003年,福建省政府啓動以學科建設為核心的重點高校建設,學校被列為福建省重點建設的8所高校之一。為配合省重點建設高校建設項目,學校形成了“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帶動整體”的學科建設思路,突出中醫藥優勢,凝煉了一批重點學科和學科方向,確定中醫學(含中醫骨傷科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等學科為重點建設學科,並以此帶動護理學、心理學、情報學、管理學等學科的共同發展。
學校圍繞學科建設,積極開展科學研究,擁有一批在全國居於領先地位的項目,如中醫經絡研究、中醫骨傷科學基礎研究、中西醫結合老年病研究、中醫證型研究、白內障基礎與臨床研究、中草藥規範化種植與開發利用、中醫藥信息研究等。學校擁有2個國傢(局級)三級科研實驗室,15個二級實驗室,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擁有1個衛生部臨床藥理基地,3個國傢中醫藥管理局局級重點專科、專病中心,13個省級重點專科。5年來,學校共中標國傢級項目(含國傢教育部、中管局、藥監局項目)22項,獲省部級以上科技奬勵24項,在研科研經費2084萬元。此外,出版學術專著70部,其中被sci收錄和引用近20篇。學校出版有《福建中醫學院學報》、《福建中醫藥》、《高等中醫教育研究》等學術期刊。
學校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特別把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和學術梯隊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建立了一支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學位結構、職稱結構和學緣結構較為合理的專業技術隊伍。目前,全校教職醫護員工近2000人(含附屬單位),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300多名,其中正高100多名,博士研究生導師16名、碩士生導師215名;在35歲以下的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約占60%,其中中醫藥主幹學科達86%;有國傢級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指導老師14名,國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3名,福建省優秀專傢10人,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傢44人。
在辦學條件方面,學校兩個校區共有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固定資産總值5億多元,800元以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6072萬元。學校圖書館擁有包括文獻資源、電子資源和網絡資源在內的館藏體係,具備新一代的網絡存儲架構“san架構”,存儲容量達到9tb。目前館藏圖書達53.6萬册,其中電子圖書15萬册,臺灣中醫藥圖書3000餘册。圖書館也是中國中醫藥文獻檢索中心福建分中心、福建省中醫藥文獻信息檢索中心。
在對外對臺教育與交流方面,學校利用中醫藥特色和地理優勢,積極開展對外教育和交流,構建了多層次、多形式、寬領域的對外對臺合作框架,對臺教育與交流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我校從1988年起招收臺灣學生,是全國第一個招收臺灣學生的中醫藥院校。目前,我校在校臺港澳學生以及外國留學生共有200多名。學校還與美、德、奧、日、韓、新、馬、泰等二十幾個國傢和臺港澳等地區開展了經常性的考察、講學、醫療和學術交流活動,擴大了學校在海外的影響,為中醫藥走嚮世界做出了貢獻。
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學校深入持久地開展創建文明學校的活動,註重提高師生的思想素質和文明素養,營造良好的校風、學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從1998至今,學校已連續三屆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文明學校”稱號。
在新的發展階段,學校進一步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銳意改革,開拓進取,朝着把學校建設成為以中醫藥教育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以本科教學為基礎,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立足福建省、面嚮臺港澳、面嚮東南亞、面嚮全世界,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一流中醫藥大學的奮鬥目標前進。 |
辦學體係完善。 School system is perfect. |
學校設有9個係、部,4個二級學院,2個研究院,有中醫骨傷科學、中西醫結合臨床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中醫學、七年製中醫學、針灸推拿學、中西醫臨床醫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藥學、中藥學、藥物製劑、製藥工程、市場營銷、護理學、公共事業管理、應用心理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等26個本科專業及方向。現有全日製在校生8000多人,研究生900多人。 |
|
全校現有教職醫護員工2400多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400多人;擁有一批國傢級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指導老師、國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福建省優秀專傢、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等。2002年和2007年,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第一輪、第二輪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均獲得“優秀”成績。 學科體係健全。有1個國傢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7個省局級重點學科;2個國傢(局級)三級科研實驗室,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003年以來,作為福建省八所重點建設高校之一,學校以學科建設為核心,重點建設了中醫骨傷科學、中西醫結合臨床、中醫診斷學、方劑學、中醫康復學等學科,帶動其它相關學科的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2008年,學校再次被列入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 |
臨床實力較強。 Clinical stronger. |
學校有福建省人民醫院、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廈門市中醫院等8所附屬醫院,19所教學醫院,26所實(見)習醫院,臨床基地實力雄厚,體係健全。有9個國傢中醫藥管理局局級重點專科、專病,12個省級重點專科、專病。校本部設立國醫堂醫院,為社會提供服務。 |
辦學條件優越。 Excellent running condition. |
擁有兩個校區,共占地1096畝,各類建築總面積28萬多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600多萬元,圖書文獻總量180多萬册。學校各類設施優良,配備了現代化的教學、科研、行政、生活等設施,建設了富有中醫藥文化氣息的人文景觀,是一個環境優美、文化濃郁的校園。旗山校區占地面積935畝,屏山校區占地面積161畝。基本建成的旗山校區建設配備了現代化的教學、科研、行政、生活等設施。圖書館文獻總量達135萬册,館藏圖書豐富,具備了新一代的網絡存儲架構“SAN架構”,存儲容量達到 30TB;校園網設備先進。 |
辦學特色鮮明。 School distinctive. |
福建中医学院 办学特色鲜明。
學校與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馬來西亞、臺灣、香港等國傢和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醫療機構、學術團體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學校是內地第一所招收臺灣學生的中醫藥院校,現有臺港澳學生及外國留學生400多名,其中多數為臺灣學生,對臺交流與合作是學校的辦學特色。
在新的發展階段,全校師生醫護員工將進一步更新觀念,開拓進取,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以中醫藥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培養高層次中醫藥人才,服務海峽西岸經濟區,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教學研究型中醫藥大學。 |
|
福建中醫學院作為福建省唯一一所中醫藥高等學府,自創辦以來,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伴隨着共和國的腳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歷經風雨艱辛,不斷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後,學校得到長足的進步。近50年來,為福建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為繼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輸送了一大批高質量的中醫藥人才,做出突出的貢獻。自 1994 年以來,學校多次被評為福州市和福建省文明單位;學校1998年、2000年、2002年、2006年四次被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園”榮譽稱號。2002年12月,學校在教育部組織的第一輪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績。2003年成為福建省人民政府重點建設的8所高校之一。 |
校慶介紹: Anniversary description: |
福建中医学院 校庆介绍:
2008年11月8日,學校迎來50周年校慶。校慶期間,舉辦2008年中醫藥發展大會、醫院管理學術研討會 、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研討會、2008年國際暨閩臺針灸學術研討會 、福建中西醫結合研究院2008年學術年會等一係列高層次學術交流活動,諸多中醫界名傢會聚榕城。福建中醫學院現有全日製在校生8000多人,研究生近900人。值得一提的是,福建中醫學院還是內地第一所招收臺灣學生的中醫藥院校,現有臺港澳學生及外國留學生近470名。中國第一所招收臺灣學生的中醫藥院校——福建中醫學院五十周年校慶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福建省長黃小晶等發來賀信表示祝賀。
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盧展工,福建省委副書記、福建省人民政府省長黃小晶,福建省政協主席粱綺萍,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陳明義,福建省政協原主席遊德馨,福建省委常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陳樺,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德章,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福建省委秘書長鄭道溪,國傢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於文明,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寧生教授,全國高等醫學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國傢醫學教育發展中心主任王鐳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福建中西醫結合研究院院長陳可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名譽所長瀋自尹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孫燕教授,臺灣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秘書長李俊德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黨委副書、副校長喬旺忠教授,以及國內外兄弟院校領導、參加中醫藥發展大會、海峽兩岸中醫藥學術研討會、福建中西醫結合研究院學術年會的專傢學者、海內外校友、臺港澳同胞、海外僑胞、著名企業傢、各級新聞媒體記者、我校師生代表等共六千多人出席校慶大會。 |
|
1、標志體現地緣文化特點。標志主體由抽象化字母“F”“J”和太極圖組合變化構成。“F”“J”各為“福”“建”漢語拼音的首位字母,突出福建中醫學院的地域特徵。太極圖陰陽合抱的造型是傳統中醫的象徵性標志,它體現了中醫陰陽和諧的理念。
福建中醫學院校標
2、標志寓示中醫院校使命。標志主體似診脈之手,喻示福建中醫學院秉承中醫傳統,以救死扶傷為己任;標志又似扶攜之手,喻示福建中醫學院傳道、授業、解惑,帶領莘莘學子走進中醫的學術殿堂;標志又似傳播之手,喻示福建中醫學院肩負弘揚祖國醫學的重任,嚮世界傳播中醫藥知識。
3、標志突出辦學理念特色。標志主體形成浪花造型,展示了福建中醫學院獨特的地域優勢,努力為海內外學術交流作出積極貢獻;躍動的浪花還體現福建中醫學院不斷推陳出新,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現代外嚮型中醫藥大學。
4、標志展現古今融合內涵。標志主體運用傳統的赭紅色,既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與旗山校區的建築用色相吻合;同時標志富有時代氣息,暗喻學校是一所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高等院校。
5、1958年為學校的創立時間。 |
|
“大醫精誠、止於至善”
“大醫精誠”出自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精”指熟練的專業技能,“誠”指高尚的道德品質,惟有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者方能稱為“大醫”。
“止於至善”出自《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至善”追求的是完美的境界,是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正是大學精神之所在。
“大醫精誠、止於至善”激勵全校師生醫護員工緊緊圍繞“精誠”二字不懈努力,直至達到“至善”的最高境界,既體現了學校培養德纔兼備中醫藥人才的特點,又突出了學校孜孜以求、不斷進步的辦學理念。 |
|
附屬醫院有:福建中醫學院附屬人民醫院 、福建中醫學院附屬第二人民醫院 、福建中醫學院附屬廈門中醫院 、福建中醫學院附屬福州中西醫結合醫院、福建中醫學院附屬泉州中醫院、福建中醫學院附屬漳州中醫院 、福建中醫學院附屬寧德市醫院、福建中醫學院附屬三明中西醫結合醫院。
附屬研究院 :福建省中醫藥研究院。校辦産業:國際中醫藥培訓交流中心 、福州屏山製藥廠、資産經營有限公司 |
附屬二級學院簡介: About two affiliated colleges: |
1、福建中醫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海外教育學院成立於1995年,是福建中醫學院對外,對臺,港,澳教育與培訓的基地和窗口,負責海外教育招生,教務,教學和後勤管理.早在1986年,福建中醫學院就開始招收海外學生,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和努力,逐步形成了博士,碩士,學士,專升本,短期進修等多層次,多形式,多規格的海外教育格局,成為學校辦學的特色之一。海外教育學院以優美的學習環境,良好的教學設備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得到了廣大海外學生和傢長的好評,也得到了國傢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1998年國傢教育部批準福建中醫學院對臺灣實行單獨招生,這是全國唯一所享有這一政策的中醫藥高等院校.學院現有在校攻讀學位的臺港澳生和外國留學生470多人,其中90%以上為臺灣學生,學生數居全國中醫院校的前列。
2、福建中醫學院成人教育學院: 經福建省教育廳批準,福建中醫學院成人高等學歷教育2009年開設專升本、專科共計11個專業,面嚮全省醫藥衛生係統招生,詳情請進入學校網站。
3、福建中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福建中醫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成人教育學院為福建中醫學院的二級直屬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舉辦的公共營養師培訓是中醫學院唯一直屬的辦學機構(而在校門口側門進入的某學校為非中醫學院所辦,與中醫學院無任何關係.).所辦營養師培訓發勞動部證書,培訓點在學校內多功能階梯教室(不在此上課的都是非中醫學院所辦的)。師資力量: 培訓所請老師都是本中醫學院的老師,授課老師在8-10位,都是講師及醫師以上職稱,其中有5位是教授或主任中醫師職稱.辦學特色: 授課與營養實踐相結合,有豐富的臨床及營養咨詢實踐傳授,"一次報名,終身提供學習提升的機會"(報名後就可加入學員群提供大量的學習提升資料下載.報名後即可進入遠程視頻培訓網無障礙看幾百部的中醫/營養/食療/醫療/保健等視頻) .培訓及後續的學習服務,最大限度地發揮了中醫學院獨特的學術優勢和在醫學營養界的領導地位在福建的巨大影響力主要培訓項目:繼續教育學院有: 公共營養師 心理咨詢師成人教育學院有:保健按摩師 中醫美容師等
4、福建中醫學院職業技術學院:詳情參照學校主體網站。 |
福建中醫學院基金會: Fujian Medical Foundation: |
2008年,福建中醫學院教育發展基金會在福建省民政廳登記註册,成為具有獨立法人的非贏利性社會組織。學校授權基金會為校內外社會捐贈的管理機構,學校接受的所有三社會捐贈由基金會進行統一管理。基金會辦公地點設在福建中醫學院辦公樓,為非公募基金會,其宗旨是爭取國內外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的支持與資助,增加教育經費來源,以推動福建中醫學院教育事業與科學研究的發展,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加快福建中醫學院建設進程。在福建中醫學院的新徵程上,基金會將與社會各界的捐資單位和個人一道,同舟共濟,繼往開來,攜手共創美好的明天。這些捐贈資金,主要用於更新教育和科研設施,扶植重點課程、重點學科和實驗室建設,支持和引進骨幹教師,奬勵優秀教職工和品學兼優的本科生、研究生等方面,對學校的建設和學科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
(詳細參照擴展閱讀)
福建中醫學院校友論壇
福建中醫學院國醫堂
福建中醫學院臨床第一醫院(福建省人民醫院)
福建中醫學院臨床第二醫院(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
福建中醫學院臨床第三醫院(廈門中醫院) |
|
更新自福州公交2009年9月份。
1、屏山校區 18路、18支、5路、51路、52路、55路、728路、807路、817路、905路公交車到省老幹局站或省農科院站下車。
2、旗山校區(學校主體) 41路(莊南綫)到省中醫學院新學區站下車; 55路公交車到省中醫學院新學區站下車。 |
|
人物 | 學者 | 醫學家 | 名人 | 針灸 | 名老中醫 | 福建古田 | 針灸學家 | 專傢 | 中醫 | 中西醫結合係 | |
|
|
福建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係 | 福建中醫學院附屬人民醫院 | 福建中醫學院護理學專業 | 福建中醫學院五洲科技學院 | 福建中醫學院附屬第二人民醫院 | 福建中醫學院國際中醫藥培訓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