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词汇 > 祭坛
目录
No. 1
  祭祀用的台。
jì tán jì tán
  祭台
No. 3
  供祭祀或宗教祈祷用的台。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一章三:“无论艺术哲学都得屈服于宗教意识之下,在祭坛下面得着其发展生命了。” 艾青 《吹号者》诗:“今日的原野呵,已用展向无限去的暗绿的苗草,给我们布置成庄严的祭坛了。”
No. 4
  指上坛祭祀。 侯宝林 《改行》:“赶上皇上斋戒忌辰,或是皇上出来祭坛,你都得歇工,你没有饭吃他不管。”
祭 坛
  读音:jì tán
祭坛-简介
  原始人对太阳的敬畏和崇拜,出现了为举行献祭仪式而建造的祭坛祭坛是迄今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建造物之一。献祭活动则反映了人类最初对世界的理解。
  最早的献祭活动是以人为牺牲的。早期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可能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一、世界生于卵;
  二、世界由原人的身体,或被众神所残杀的某类拟人灵体的尸体骸演化而成;
  三、世界由创世神逐一缔造或相继出生而成。
  例如三国以来渐次出现在中国典籍中的神话创世故事“盘古开天辟地”,盘古生于浑沌如鸡卵的太古时代。随着盘古的日渐生长,世界渐由盘古的身体发肤形成。古代巴比伦神话中,恩利尔和马尔都克殛杀女性灵体提亚玛特,分解其尸,以上半造天宇和星辰,以下关造大地与动植物。
  可以猜想,无论由卵,或由类人灵体生成的世界,都与原始人对卵或人体的神秘生育与生长的力量地了解与崇拜有所关联。
祭坛-综述
  在无数次的献祭过程中,作为祭品的牺牲,包括人体的各个部分,与所为之奉献诸自然神(自然万物)之间,便逐渐建立了一种神秘的一一对应关系。而这一次次献祭仪式则成了原初人类最重要的营造活动的起源。
宙斯祭坛
  祭坛为一座U字形建筑﹐东西长34.2米﹐南北长36.44米﹐周围上层是爱奥尼亚式的柱廊﹐柱廊下为高约6米的台座。台座上部刻有1条巨大的高浮雕壁带﹐全长约120米﹐高2.3米﹐由宽度1米左右的雕刻石板连接而成。浮雕带的内容是表现希腊众神与巨人的战斗﹐象徵帕加马对高卢人的胜利﹐充满了动势突出的形像和激烈紧张的气氛。保存下来较完整的片断如宙斯击倒 3个巨人和雅典娜揪住1个巨人的头发等﹐都表现了神的巨大威力和被打败的巨人的痛苦挣扎。人物多数已没有面部﹐但强壮有力的身姿﹑错综多变的动作和飞扬飘拂的衣纹却刻画得极其真实洗练﹐是堪与古典时期希腊雕刻媲美的杰作。大浮雕带的作者没有确实的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出自当时希腊最杰出的雕刻家之手。整个祭坛建筑早已坍毁在地下沉埋多年。1878~1886年由德国考古学者进行了发掘﹐出土的石雕後被运往柏林﹐经复原後建立了专门的陈列馆供世人观赏。
英文解释
  1. :  high altar
  2. n.:  altar,  confession,  communion table,  the high place
相关词
旅游建筑成吉思汗蒙古族苏鲁锭
包含词
祭坛罩祭坛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