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 中药材 : 解剖学 : 疾病预防 > 神经系统
目录
shén jīng xì tǒng shén jīng xì tǒng
  调节多细胞动物生理活动、联系身体内部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全部神经装置,主要由神经细胞组成。在脊椎动物包括脑、脊髓、周围神经、神经节
No. 2
  具有调节各器官生理活动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功能的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前者由脑和脊髓构成,后者包括十二对脑神经、三十一对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概述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通过周围神经与人体其他各个器官、系统发生极其广泛复杂的联系。神经系统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持机体完整统一性及其与外环境的协调平衡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社会劳动中,人类的大脑皮层得到了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产生了语言、思维、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活动,使人不仅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能认识和主动改造环境。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处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之下,神经系统是整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系统主要就是神经系统。属于结缔组织。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1.神经元(神经细胞)
  神经元neuron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胞体的中央有细胞核,核的周围为细胞质,胞质内除有一般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外,还含有特有的神经原纤维及尼氏体。神经元的突起根据形状和机能又分为树突dendrite和轴突axon。树突较短但分支较多,它接受冲动,并将冲动传至细胞体,各类神经元树突的数目多少不等,形态各异。每个神经元只发出一条轴突,长短不一,胞体发生出的冲动则沿轴突传出。
  根据突起的数目,可将神经元从形态上分为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和多极神经元三大类。
  1)假单极神经元:胞体在脑神经节或脊神经节内。由胞体发出一个突起,不远处分两支,一支至皮肤、运动系统或内脏等处的感受器,称周围突;另一支进入脑或脊髓,称中枢突。
  2)双极神经元:由胞体的两端各发出一个突起,其中一个为树突,另一个为轴突。
  3)多极神经元:有多个树突和一个轴突,胞体主要存在于脑和脊髓内,部分存在于内脏神经节。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又称传入神经元,一般位于外周的感觉神经节内,为假单极或双极神经元,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接受内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经胞体和中枢突将冲动传至中枢;运动神经元又名传出神经元,一般位于脑、脊髓的运动核内或周围的植物神经节内,为多极神经元,它将冲动从中枢传至肌肉或腺体等效应器;联络神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是位于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神经元,起联络、整合等作用,为多极神经元。
  2.神经纤维
  神经元较长的突起(主要由轴突)及套在外面的鞘状结构,称神经纤维nerve-fibers。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鞘状结构游少突胶质细胞构成,在周围神经系统的鞘状结构则是由神经膜细胞(也称施万细胞)构成。
  3.突触
  神经元间联系方式是互相接触,而不是细胞质的互相沟通。该接触部位的结构特化称为突触synapse,通常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借突触发生机能上的联系,神经冲动由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4.神经胶质
  神经胶质neuroglia数目是神经元10~50倍,突起无树突、轴突之分,胞体较小,胞浆中无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不具有传导冲动的功能。神经胶质对神经元起着支持、绝缘、营养和保护等作用,并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神经系统的功能
  1.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其他各系统的共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例如,当参加体育运动时,随着骨骼肌的收缩,出现呼吸加快加深、心跳加速、出汗等一系列变化。
  2.神经系统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活动,使机体适应不断的外界环境,维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如气温低时,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使周围小血管收缩,减少体内热量散发;气温高时,周围小血管扩张,增加体内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体温在正常水平。
  3.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产生了语言和思维,人类不仅能被动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且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使自然界为人类服务,这是人类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特点。
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系统按部位可分为: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
  2)周围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
  外周神经系统又可分为
  1)躯体神经系统:又称为动物神经系统,含有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神经,主要分布于皮肤和运动系统(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管理皮肤的感觉和运动器的感觉及运动。
  2)内脏神经系统:又称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和运动。含有内脏感觉(传入)神经和内脏运动(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根据其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十分复杂,但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reflex。反射是神经系统内、外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反射活动的形态基础是反射弧reflex-arc。反射弧的基本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反射活动将减弱或消失。
神经系统的构成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和脊髓位于人体的中轴位,它们的周围有头颅骨和脊椎骨包绕。这些骨头质地很硬,在人年龄小时还富有弹性,因此可以使脑和脊髓得到很好的保护。脑分为端脑、间脑、小脑和脑干四部分。大脑还分为脊左右两个半球,分别管理人体不同的部位.髓主要是传导通路,能把外界的刺激及时传送到脑,然后再把脑发出的命令及时传送到周围器官,起到了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脑神经共有12对,主要支配头面部器官的感觉和运动。人能看到周围事物,听见声音,闻出香臭,尝出滋味,以及有喜怒哀乐的表情等,都必须依靠这12对脑神经的功能。 脊神经共有31对,其中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 1对。脊神经由脊髓发出,主要支配身体和四肢的感觉、运动和反射。植物神经也称为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心跳、呼吸和消化活动都受它的调节。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类,两者之间相互桔抗又相互协调,组成一个配合默契的有机整体,使内脏活动能适应内外环境的需要。 脑是按对侧支配的原则来发挥功能的,此外,左,右侧脑还有各自侧重的分工.如左脑主要负责语言和逻辑思维,右脑负责艺术思维,等等.
百科辞典
  shenjing xitong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由位于颅腔与椎管中的脑和脊髓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所组成。人体内不同类型的器官和系统,在神经系统的统一调节下,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协调,完成统一的生理功能,即神经系统使人体本身成为一个完整的对立统一体。高级动物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
    
英文解释
  1. :  system of nerves throughout the body of a person or an animal,  nervous system, NS
  2. n.:  nervous system,  system,  the nervous system
相关词
生物医疗人体百科辞典医药词典疾病医学器官
生物学人体结构百科大全病理学疾病大全脑神经动物生理学人体生理学
生理解剖学动物科学解剖更多结果...
包含词
肠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
虚神经系统胃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科学
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数据神经系统
扩散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发育
神经系统肿瘤网状神经系统
管状神经系统肺的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疾病数椐神经系统
索氏神经系统内脏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
索状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调节神经系统药物
高级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紊乱
梯式神经系统梯状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手术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疾患神经系统病变
感动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
影响神经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
神经系统的疾病隐性神经系统的
神经系统科学家人体的神经系统
运动与神经系统胃自主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变性病神经系统艾滋病
神经系统软体征植物性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功能涡虫的神经系统
昆虫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脂肪瘤
神经系统结核病多神经系统变性
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神经系统X射线检查
神经系统诱发电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植物神经系统疾病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用药植物神经系统药物
神经系统辅助用药神经系统生化检验
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神经系统的电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中枢神经系统变性
神经系统用药-其他周围神经系统疾患
中枢性神经系统感染神经系统放射性核素检查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赵心波神经系统疾病验案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
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中枢神经系统先天畸形
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
超声在神经系统的应用神经系统人名病征手册
神经系统疾病误诊学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瘤神经系统疾病中医临床精要
神经系统放射性损伤神经系统钩端螺旋体病
神经系统营养性疾病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
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症神经系统检查(原六第六版)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放射学检查神经系统免疫学检验
神经系统细胞学检查神经系统操作后疾患
神经系统疾病和伤残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
周围神经系统的产伤中枢神经系统囊尾蚴病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外周神经系统电生理学
神经系统症状与诊断手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神经系统诱发电位检查副肺肿瘤神经系统综合征
2.神经系统手术1.神经系统
外科手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神经系统用药-其他-甲类
神经系统用药-其他-乙类运动神经系统治疗诱发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性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继发恶性肿瘤可疑神经系统疾患的观察
其他神经系统操作后疾患有减少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作用的
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神经系统的节段排列现象
艾滋病动脉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疾病影像定位诊断图谱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实验诊断规范儿科影像诊断与临床:头颈与神经系统
实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捷普洛夫神经系统基本特性说
DeJong神经系统检查(原六第六版)人类社会的神经系统-现代通信技术
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作用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产程和分娩期间由麻醉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癫痫和神经系统其他疾病家族史
神经系统标本和脊髓液的显微镜检查恶性组织细胞增多症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抗震颤麻痹药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肌肉张力抑制剂中毒神经系统和特种感觉的其他高速装置的安装和调整
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给予的孕产妇医疗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的后遗症
中枢神经系统其他交界性恶性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其他特指的病毒性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未特指的恶性肿瘤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
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动态未定的肿瘤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
其他特指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慢性酒精中毒性神经系统损害
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交搭跨越的恶性肿瘤其他部位周围神经系统的产伤
其他特指部位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良性肿瘤其他特指的运动神经系统障碍
人和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组织学感觉与运动在神经系统中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