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 中草药 > 石首鱼
目录
No. 1
石首鱼
石首鱼
石首鱼
石首鱼
  石首鱼又名黄鱼,主要生活在多泥沙的海底,大部分过群体生活。石首鱼主要以贝类动物和软体动物为食。与其它鱼不同的是,石首鱼群经常会发出呻吟一样的声音,这是它们联络的信号,但是渔民们却可以根据这种声音对其进行捕捞。中国所产的石首鱼种类有大黄鱼、小黄鱼以及梅童鱼。
  释名: 石头鱼、江鱼、黄花鱼。干者名想鱼。
  气味: (肉)甘、平、无毒。
  主治: 1、开胃益气。用石首鱼与菜作汤吃。
  2、水有积食。用想鱼炙熟吃。
  3、蜈蚣咬伤。用白想皮贴伤处。
  4、石淋。用石首鱼头中石(按:即耳石)十四具,与当归等分为末,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饮服,立愈。
  5、耳出脓。用石首鱼头中石研为末,或烧存性后研为末,敷涂耳内。
  【药 名】
  石首鱼
  【拼 音】
  shishouyu
  【来 源】
  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肉。
  【功 效】
  开胃、益气、明目、养心安神。
  【主 治】
  治食欲不振、下利、失眠症、心悸、健忘。
  【性味归经】
  甘,平。①崔禹锡《食经》:“味甘,温,无毒。”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入脾、胃二经;《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少阴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煮食。
  【用药忌宜】
  ①《本草汇言》:“动风发气,起痰助毒。”②《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疮助热。”
  【别 名】
  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鱢(《医心方》)、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纂要》) ①大黄鱼 ,又名:大黄花鱼。②小黄鱼 ,又名:小黄花鱼、花鱼、古鱼、大眼
  【药用部位】
  以上两种动物的干制品(石首鱼鲞)、头骨中的耳石(鱼脑石)、鳔(鱼鳔)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
  ①大黄鱼 分布我国东海、南海;浙江舟山群岛最多,黄海很少见。②小黄鱼 分布我国黄海、渤海。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秋、冬采收。
  【拉丁名】
  ①大黄鱼 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②小黄鱼 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
  【考 证】
  食性本草。
  【中药化学成分】
  每100克大、小黄鱼分别含:水分81,79克;蛋白质17.6,16.7克;脂肪0.8, 3.5克;灰分0.9,0.9克;钙33,43毫克;磷135,127毫克;铁0.9,1.2毫克;硫胺素0.01,0.01毫克;核黄素0.10,0.14毫克;尼克酸0.8,0.9毫克。每1公斤鲜石首鱼含碘120微克。
No. 2
石首鱼
石首鱼
石首鱼
石首鱼
石首鱼
  石首鱼
  (《食性本草》)
  【异名】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篆要》)。
  【来源】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肉。
  【动物形态】①大黄鱼,又名:大黄花鱼。
  体近长方形而侧扁,背缘及腹缘的前方隆凸而后方为低。体长约30余厘米。头大而侧扁,吻圆钝。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宽而稍隆凸。鼻孔每侧2个,前鼻孔圆而小,后鼻孔长形,较大,接近于眼。口前位,宽阔而斜。上、下颌相等,唇薄;上颌骨能伸缩。前鳃盖骨边缘有细锯齿,鳃盖骨后端有一扁棘。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耙较长。鳞片栉状,侧浅鳞57;侧线下鳞较侧线上鳞为大。背鳍及臀鳍的鳍条部2/3以上均蒙小圆鳞。侧线前部较弯曲,后部较直。背鳍Ⅷ~Ⅹ31,起点在胸鳍起点的上方。臀鳍Ⅱ9,起点约与背鳍鳍条的中部相对,胸鳍15,起点在鳃盖后。腹鳍小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黄色,下侧金黄色;背鳍及尾鳍灰黄色,胸鳍、腹鳍及臀鳍为黄色。
  多活动于海水中下层,有洄游习性。分布我国东海、南海;浙江舟山群岛最多,黄海很少见。
  ②小黄鱼,又名:小黄花鱼,花鱼,古鱼,大眼。
  形状和大黄鱼相近而小。体长约20厘米。侧线鳞60~63。背鳍Ⅸ34~36,起点与胸鳍的起点相对。臀鳍Ⅱ9,起点稍后于背鳍鳍条的中部。胸鳍19,长而尖,末端超过腹鳍的末端。腹鳍稍短于胸鳍。尾鳍楔形。体背侧灰褐色,两侧及腹侧为黄色,背鳍边缘灰褐色。
  有洄游习性。分布我国黄海、渤海。
  以上两种动物的干制品(石首鱼鲞),头骨中的耳石(鱼脑石)、鳔(鱼鳔)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每100克大、小黄鱼分别含:水分81,79克;蛋白质17.6,16.7克;脂肪0.8,3.5克;灰分0.9,0.9克;钙33,43毫克;磷135,127毫克;铁0.9,1。2毫克;硫胺素O.01,O.01毫克;核黄素0.10,0.14毫克;尼克酸0.8,O.9毫克。每1公斤鲜石首鱼含碘120微克。
  【性味】甘,平。
  ①崔禹锡《食经》:"味甘,温,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归经】《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少阴经。"
  【功用主治】①崔禹锡《食经》:"主下利,明目,安心神。"
  ②《开宝本草》:"和莼菜作羹,开胃益气。"
  ③《随息居饮食谱》:"填精。"
  【宜忌】①《本草汇言》:"动风发气,起痰助毒。"
  ②《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疮助热。"
No. 3
石首鱼
石首鱼
石首鱼
  石首鱼
  drum
  亦作croaker。
  鲈形目(Perciformes)石首鱼科(Sciaenidae)约160种鱼的统称。一般为底栖,肉食性,大部分分布暖海或热带沿海,少数生活于温带或淡水水域。多数种能藉连在鳔上的强大肌肉的活动而发出声音,鳔起共鸣室的作用,使声音扩大,故英文名意为鼓鱼。具二背鳍,一般为银白色。弱鱼、海鱒及鳔胶鱼(狗属〔Cynoscion, 即犬齿石首鱼属〕)的口大,下腭突出,犬齿发达,但大多数石首鱼下腭不突而且牙小,有些颏部具须。体型大小不一,最大的是加利福尼亚湾的麦克唐纳氏犬牙石首鱼(C. macdonaldi),可重达100公斤(225磅),其他种类都小得多。
  虽然croaker或drum之名可用於整个石首鱼科以及某些种,但本科一些种却俗称corbina、whiting、弱鱼(weakfish)及海峡巴司鱼(channel bass)等。本科许多种为食用鱼或游钓鱼。其中知名种类有西大西洋的大型淡红色的红石首鱼(Sciaenops ocellatus, 即海峡巴司鱼、似石首鱼)、美洲河湖产的银色的淡水石首鱼(Aplodinotus grunniens)、大西洋以无鳔闻名的王鱼(Menticirrhus saxatilis, 即岩栖无鳔石首鱼)及西大西洋的灰或铜红色的黑石首鱼(Pogonias cromis, 即多须石首鱼)。
  石首鱼又名黄鱼,主要生活在多泥沙的海底,大部分过群体生活。石首鱼主要以贝类动物和软体动物为食。与其它鱼不同的是,石首鱼群经常会发出呻吟一样的声音,这是它们联络的信号,但是渔民们却可以根据这种声音对其进行捕捞。中国所产的石首鱼种类有大黄鱼、小黄鱼以及梅童鱼。
  释名: 石头鱼、江鱼、黄花鱼。干者名想鱼。
  气味: (肉)甘、平、无毒。
  主治: 1、开胃益气。用石首鱼与菜作汤吃。
  2、水有积食。用想鱼炙熟吃。
  3、蜈蚣咬伤。用白想皮贴伤处。
  4、石淋。用石首鱼头中石(按:即耳石)十四具,与当归等分为末,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饮服,立愈。
  5、耳出脓。用石首鱼头中石研为末,或烧存性后研为末,敷涂耳内。
  【药 名】
  石首鱼
  【拼 音】
  SHISHOUYU
  【来 源】
  为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的肉。
  【功 效】
  开胃、益气、明目、养心安神。
  【主 治】
  治食欲不振、下利、失眠症、心悸、健忘。
  【性味归经】
  甘,平。①崔禹锡《食经》:“味甘,温,无毒。”②《医林纂要》:“甘咸,平。”
  入脾、胃二经;《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少阴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煮食。
  【用药忌宜】
  ①《本草汇言》:“动风发气,起痰助毒。”②《随息居饮食谱》:“多食发疮助热。”
  【别 名】
  黄花鱼(《临海异物志》)、石头鱼(《岭表录异》)、鱢(《医心方》)、江鱼(《浙志》)、黄鱼(《本草述》)、海鱼、黄瓜鱼(《医林纂要》) ①大黄鱼 ,又名:大黄花鱼。②小黄鱼 ,又名:小黄花鱼、花鱼、古鱼、大眼
  【药用部位】
  以上两种动物的干制品(石首鱼鲞)、头骨中的耳石(鱼脑石)、鳔(鱼鳔)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
  ①大黄鱼 分布我国东海、南海;浙江舟山群岛最多,黄海很少见。②小黄鱼 分布我国黄海、渤海。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秋、冬采收。
  【拉丁名】
  ①大黄鱼 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②小黄鱼 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
  【考 证】
  食性本草。
  【中药化学成分】
  每100克大、小黄鱼分别含:水分81,79克;蛋白质17.6,16.7克;脂肪0.8, 3.5克;灰分0.9,0.9克;钙33,43毫克;磷135,127毫克;铁0.9,1.2毫克;硫胺素0.01,0.01毫克;核黄素0.10,0.14毫克;尼克酸0.8,0.9毫克。每1公斤鲜石首鱼含碘120微克。
英文解释
  1. n.:  barb,  whiting
包含词
石首鱼科石首鱼鲞腌石首鱼
鹰石首鱼蛇石首鱼无鳔石首鱼
锤形石首鱼黄尾石首鱼高鳍石首鱼
弓背石首鱼短须石首鱼多须石首鱼
仿蛇石首鱼吉氏石首鱼极深石首鱼
皇后石首鱼红拟石首鱼叉鳔石首鱼
长鳍石首鱼苍色石首鱼淡水石首鱼
等鳍石首鱼软颅石首鱼奇蛇石首鱼
犬牙石首鱼南极石首鱼螫皇石首鱼
金色石首鱼卡亚石首鱼可口石首鱼
蓝空石首鱼娇姿石首鱼勒氏石首鱼
矛尾石首鱼贝氏石首鱼异鳞石首鱼
威氏石首鱼斯氏石首鱼牙皇石首鱼
大驼背石首鱼魔叉鳔石首鱼汤氏蛇石首鱼
特里原石首鱼切贝氏石首鱼沙犬牙石首鱼
吻无鳔石首鱼细须栉石首鱼尖高鳍石首鱼
桨等鳍石首鱼金叉鳔石首鱼褐短须石首鱼
黑唇孔石首鱼灰叉鳔石首鱼秘鲁栉石首鱼
小叉鳔石首鱼银大口石首鱼银彭纳石首鱼
棕色蛇石首鱼阴影蛇石首鱼斜眼蛇石首鱼
岩无鳔石首鱼眼斑拟石首鱼背短须石首鱼
长无鳔石首鱼虫纹蛇石首鱼低冠蛇石首鱼
貂无鳔石首鱼短体翼石首鱼大鼻蛇石首鱼
矮犬牙石首鱼暗色蛇石首鱼斑点蛇石首鱼
斑鳍鼓石首鱼白枝鳔石首鱼闪光贝氏石首鱼
闪光大口石首鱼蛇首无鳔石首鱼蛇头卷须石首鱼
施氏犬牙石首鱼史氏犬牙石首鱼少耙叉鳔石首鱼
奇副矛鳍石首鱼犬头犬牙石首鱼雀斑叉鳔石首鱼
乳色犬牙石首鱼派塔无鳔石首鱼小鳞波曼石首鱼
小鳞犬牙石首鱼小牙潘纳石首鱼小眼叉鳔石首鱼
小眼异鳞石首鱼斜纹短须石首鱼溪河索诺石首鱼
斜纹犬牙石首鱼异鳞潘纳石首鱼辛氏短须石首鱼
星斑叉鳔石首鱼西洋软颅石首鱼斯氏短须石首鱼
斯氏犬牙石首鱼肃氏鳞鳍石首鱼泰国潘纳石首鱼
温氏短须石首鱼网纹犬牙石首鱼条纹犬牙石首鱼
特氏异鳞石首鱼条纹唇孔石首鱼条纹大口石首鱼
罗氏短须石首鱼马丁无鳔石首鱼卵形彭纳石首鱼
绿色犬牙石首鱼卵目科氏石首鱼马氏叉鳔石首鱼
金黄异鳞石首鱼科氏无鳔石首鱼棘头叉鳔石首鱼
加拉帕戈石首鱼里氏短须石首鱼荔氏短须石首鱼
鳞鳍犬牙石首鱼勒氏枝鳔石首鱼麦氏犬牙石首鱼
密氏短须石首鱼秘鲁大口石首鱼秘鲁犬牙石首鱼
麦氏托头石首鱼麦氏异鳞石首鱼曼科叉鳔石首鱼
美洲无鳔石首鱼米氏叉鳔石首鱼云纹犬牙石首鱼
赞氏短须石首鱼赵氏叉鳔石首鱼直鳍犬牙石首鱼
银色贝氏石首鱼银色犬牙石首鱼圆头叉鳔石首鱼
滞呆叉鳔石首鱼大鼻无鳔石首鱼大鳞贝氏石首鱼
大目贝氏石首鱼大头彭纳石首鱼大鼻叉鳔石首鱼
大头绒须石首鱼波纹无鳔石首鱼伯氏短须石首鱼
博内鳞鳍石首鱼布氏短须石首鱼大眼贝氏石首鱼
高鳍绒须石首鱼海湾无鳔石首鱼古巴贝氏石首鱼
海神犬牙石首鱼海湾短须石首鱼灰鳍彭纳石首鱼
吉氏毛突石首鱼褐线短须石首鱼黑臂叉鳔石首鱼
黑口须鳔石首鱼黄颌犬牙石首鱼黄鳍短须石首鱼
黄尾平口石首鱼单棘异鳞石首鱼戴氏双须石首鱼
大眼科氏石首鱼大眼彭纳石首鱼大眼绒须石首鱼
陡背大口石首鱼非洲锤形石首鱼弗氏鳞鳍石首鱼
弗氏绒须石首鱼富氏叉鳔石首鱼短鳍犬牙石首鱼
短头大口石首鱼高鳍犬牙石首鱼斑鳍彭纳石首鱼
巴拿马蛇石首鱼巴西叉鳔石首鱼巴西犬牙石首鱼
巴西异鳞石首鱼波纹短须石首鱼比萨叉鳔石首鱼
波纹绒须石首鱼有名锤形石首鱼澳洲贝氏石首鱼
阿纳短须石首鱼阿根廷短须石首鱼巴拿马叉鳔石首鱼
苏里南异鳞石首鱼大西洋异鳞石首鱼亚马逊异鳞石首鱼
棕带副矛鳍石首鱼太平洋大口石首鱼牙买加犬牙石首鱼
尖头副矛鳍石首鱼安哥拉岔鳔石首鱼巴拿马无鳔石首鱼
苏里南犬牙石首鱼乌拉圭犬牙石首鱼
更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