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河北 >唐山 >樂亭縣 > 石臼坨島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石臼坨島投訴電話唐山市旅遊投訴電話:0315-2802355
  河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311-8581423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石臼坨島位於樂亭縣西南部渤海灣中,距縣城40公裏,水路距京唐港12海裏,包括菩提島、月坨、打網崗3個島嶼及周圍海灘。菩提島面積2.34平方公裏,為華北第一大島。島上氣候宜人,屬暖溫帶濱海半濕潤季風氣候,夏季無酷熱感,七月平均氣溫24.2度,比秦皇島低0.2度,受海陸風影響,往往高溫剛至又變成海風,使氣溫轉涼,非常適宜避暑度假。
  菩提島動植物資源豐富,為河北省兩個生態旅遊示範區之一。動物400餘種,植物168種。春夏秋季,奇花異草,鳥唱蟬鳴,一副純自然風光,置身其間,深有返樸歸真之感。
  菩提島自然特點可歸納為“八島”之奇:1、荒島。北部多草灘、草地、灌木,為荒島景觀,因人跡罕至,登島體驗有洪荒、孤野之感。2、海島。該島是經潮流作用形成的蝕餘性島嶼,海島特色明顯,遊人可充分體驗吃海、住海、航海、觀海的情趣。3、沙島。全島為沙性,沙丘密佈,地勢平坦,可進行沙浴、沙雕、日光浴等活動。4、大島。南北長3公裏,東西寬1公裏。打網崗東西長13.5公裏,均寬50米,是我國北方海域最細長的島,並形成我國獨有的雙道海岸綫。5、緑島。全島草木叢生,有多種喬、灌木及花草植物,植被覆蓋率達98%。6、鳥島。因植被茂盛,人員稀少,鹹淡水及食物豐富,每年吸引着400餘種鳥類來此棲息、繁衍,成為名符其實的“鳥島”。7、日月島。島東南有狀似弦月的月島。在特定的日子裏,可以觀賞到“三日同暉”、“三月同暉”的奇景。即在天空、海中和沙灘上同時有幾個太陽(月亮)爭輝。8、佛傢島。島上有建於明朝的“朝陽庵”遺址和建於清朝的“潮音寺”,前者現存殘碑一塊及瓦礫,後者現有後殿五間,內有佛像及雕刻的500羅漢,刻工精細,前廊石柱有精緻的石雕及楹聯數副,足見當時佛事的鼎盛。
  海濱觀鳥:觀鳥地點主要在石臼坨島。該島地處東北和華北動物地理區係的包圍之中,是我國東北、內蒙古及西伯利亞、朝鮮、日本和南方地區之間鳥類遷移的交匯點。這裏灘塗廣阔,植物茂密,食料豐富,人為影響較小,對鳥類棲息繁殖十分有利。島上、灘塗、海域共發現鳥類19目,56科,408種,其中候鳥379種,留鳥29種。屬國傢一類保護鳥類有12種,如短尾信天翁、白鸛、黑鸛、白肩雕、白天鶴、黑嘴鷗等;國傢二類保護鳥類有49種。
No. 2
  距縣城40公裏,水路距京唐港12海裏,包括菩提島、月坨、打網崗3個島嶼及周圍海灘。菩提島面積2.34平方公裏,為華北第一大島。島上氣候宜人,屬暖溫帶濱海半濕潤季風氣候,夏季無酷熱感,七月平均氣溫24 季無酷熱感,七月平均氣溫24.2度,比秦皇島低0.2度,受海陸風影響,往往高溫剛至又變成海風,使氣溫轉涼,非常適宜避暑度假。菩提島動植物資源豐富,為河北省兩個生態旅遊示範區之一。動物400餘種,植物168種。春夏秋季,奇花異草,鳥唱蟬鳴,一副純自然風光,置身其間,深有返樸歸真之感菩提島自然特點可歸納為“八島”之奇:1、荒島。北部多草灘、草地、灌木,為荒島景觀,因人跡罕至,登島體驗有洪荒、孤野之感。2、海島。該島是經潮流作用形成的蝕餘性島嶼,海島特色明顯,遊人可充分體驗吃海、住海、航海、觀海的情趣。3、沙島。全島為沙性,沙丘密佈,地勢平坦,可進行沙浴、沙雕、日光浴等活動。4、大島。南北長3公裏,東西寬1公裏。打網崗東西長13.5公裏,均寬50米,是我國北方海域最細長的島,並形成我國獨有的雙道海岸綫。5、緑島。全島草木叢生,有多種喬、灌木及花草植物,植被覆蓋率達98%。6、鳥島。因植被茂盛,人員稀少,鹹淡水及食物豐富,每年吸引着400餘種鳥類來此棲息、繁衍,成為名副其實的“鳥島”。7、日月島。島東南有狀似弦月的月島。在特定的日子裏,可以觀賞到“三日同暉”、“三月同暉”的奇景。即在天空、海中和沙灘上同時有幾個太陽(月亮)爭輝。8、佛傢島。島上有建於明朝的“朝陽庵”遺址和建於清朝的“潮音寺”,前者現存殘碑一塊及瓦礫,後者現有後殿五間,內有佛像及雕刻的500羅漢,刻工精細,前廊石柱有精緻的石雕及楹聯數副,足見當時佛事的鼎盛。海濱觀鳥:觀鳥地點主要在石臼坨島。該島地處東北和華北動物地理區係的包圍之中,是我國東北、內蒙古及西伯利亞、朝鮮、日本和南方地區之間鳥類遷移的交匯點。這裏灘塗廣阔,植物茂密,食料豐富,人為影響較小,對鳥類棲息繁殖十分有利。島上、灘塗、海域共發現鳥類19目,56科,408種,其中候鳥379種,留鳥29種。屬國傢一類保護鳥類有12種,如短尾信天翁、白鸛、黑鸛、白肩雕、白天鶴、黑嘴鷗等;國傢二類保護鳥類有49種。 
  附:簡介
  位於樂亭縣西南部渤海灣中的石臼坨是華北第一大島,以其獨有的自然生態風貌聲譽鵲起,引起越來越多的旅遊專傢及遊客垂青,2002年初,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石臼坨,原名十九坨,據樂亭縣志載,“唐太宗東徵經此,駐蹕十九日,故名十九坨”。縣志又記,“環坨沙阜隆起,中凹似石臼,又名石臼坨”(註:當地現又稱菩提島)。
  石臼坨島面積2.34平方公裏,旅遊資源豐富,景觀獨特,氣候宜人,是遊客進行自然生態之旅的良好去處。
  島上草木叢生,人跡罕至,遊人登臨,有洪荒、孤野之感。
  島上植被豐富,覆蓋率達98%。植被群落復雜多樣,有包括北方罕見的菩堤樹、小葉樸、木絲棉等168種植物,奇花異草隨處可見。自然環境呈原始狀態,島北部多為草灘、灌木,南部樹木繁茂,遊人穿行其中,可以領略純自然風光。
  島上草木茂盛,灘塗廣阔,鹹淡水及食物豐富,具有鳥類生存的良好條件,目前島上共發現鳥類19目、56科、408種,成為名副其實的“鳥島”。島上有候鳥379種,留鳥29種。國傢一類保護鳥類12種,二類保護鳥類49種。世界上存量極少的黑嘴鷗、半蹼鷸、細嘴濱鷸等珍稀鳥類也在此常見。每年吸引大批國內外鳥類愛好者、保護者在島上駐足。
  石臼坨是潮流和風力作用而形成的蝕餘性島嶼,海島特色明顯。南北長3公裏東西寬1公裏,為華北第一大島。島上無山石,多沙丘,沙灘體育活動深受遊客喜愛。
  石臼坨島東南有狀似弦月的月島,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觀賞到“三日(月)同輝”的奇景,即在天空、海中和低平潮灘上三個太陽(月亮)爭輝。
  石臼坨有建於明代的“朝陽庵”和建於清代的省級文保單位“潮音寺”。前者現僅存殘碑及石礫。後者存有後殿5間,內有佛像及雕刻的五百羅漢。前廊石柱有精緻的石雕及楹聯數副,內有一聯雲:“孤嶼千年,到此西方開樂國;一燈萬裏,從今東法接寰瀛。”可見當時佛事的鼎盛。
  石臼坨島還有晨靄蜃氣、香氣繚繞、掘地涌泉、神秘聲音、神秘幽火、神秘圓圈等自然勝景。潮音寺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臼坨的獨特自然風光,有前人贊曰:風帆沙島,結人世之奇緣;雲影波光,開天然之畫本。
  石臼坨為暖溫帶濱海半濕潤氣候。夏無酷熱,七月平均氣溫24.2℃,比秦皇島還低,極宜避暑度假。
  遊石臼坨島有遊船和快艇接送。島上客房建在叢林中,前臨大海,波濤相聞。島上娛樂項目豐富多樣。
包含詞
渤海灣石臼坨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