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 : 中草药 : 动物 > 石榴皮
目录
No. 1
  石榴皮
  (《雷公炮炙论》)
  【异名】石榴壳(《雷公炮炙论》),酸石榴皮(《肘后方》),安石榴酸实壳(《别录》),酸榴皮(《纲目》),西榴皮(《闽东本草》)。
  【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
  【植物形态】石榴(《雷公炮炙论》)又名:楮榴(《广雅》),安石榴(张华《博物志》),丹若(《酉阳杂俎》),金罂(《纲目》),金庞(《群芳谱》),榭榴、海石榴、安息榴、西安榴、钟石榴。落叶灌木或乔木,高2~5米。树皮青灰色;幼枝近圆形或微呈四棱形,枝端通常呈刺状,无毛,叶对生或簇生;叶片倒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5~6厘米,宽1~1.8厘米,先端尖或微凹;基部渐狭,全缘,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有隆起的主脉,具短柄。花1至数朵,生小枝顶端或腋生,花梗长2~3毫米;花的直径约3厘米;萼筒钟状,肉质而厚,红色,裂片6,三角状卵形;花瓣6,红色,与萼片互生,倒卵形,有皱纹;雄蕊多数,着生于萼管中部,花药球形,花丝细短;雌蕊1,子房下位或半下位,上部6室,具侧膜胎座,下部3室,具中轴胎座,花柱圆形,柱头头状。浆果近球形,果皮肥厚革质,熟时黄色,或带红色,内具薄隔膜,顶端有宿存花萼。种子多数,倒卵形,带棱角。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于山坡向阳处或栽培于庭园。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顶端开裂时采摘,除去种子及隔瓤,切瓣晒干,或微火烘干。
  【药材】干燥的果皮呈不规则形或半圆形的碎片状,厚2~3毫米。外表面暗红色或棕红色,粗糙,具白色小凸点;顶端具残存的宿萼;基部有果柄。内面鲜黄色或棕黄色,并有隆起呈网状的果蒂残痕。质脆而坚,易折断。气微弱,味涩。以皮厚实、色红褐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鞣质10.4~21.3%、蜡0.8%、树脂4.5%、甘露醇1.8%、糖2.7%、树胶3.2%、菊粉1.o%、粘质0.6%、没食子酸4.0%、苹果酸、果胶和草酸钙、异槲皮甙。
  【炮制】拣去杂质,去净残留的内瓤及子,洗净,切块,晒干。
  《雷公炮炙论》:"凡使石榴皮、叶、根,勿令犯铁。若使石榴壳,不计干湿,先用浆水浸一宿,至明漉出,其水如墨汁,……方可用。"
  【性味】酸涩,温,有毒。
  ①《药性论》:"味酸,无毒。"
  ②《滇南本草》:"性寒,味酸涩。"
  ③《纲目》:"酸涩,沮,无毒。"
  ④《广西中药》:"味苦涩,性温,有毒。"
  【归经】入大肠、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大肠、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功用主治】涩肠,止血,驱虫。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
  ①《别录》:"疗下痢,止漏精。"
  ②《药性论》:"治筋骨风,腰脚不遂,步行挛急疼痛。主涩肠,止赤白下痢。取汁止目泪下,治漏精。"
  ③《本草拾遗》:"主蛔虫。煎服。"
  ④《滇南本草》:"治日久水泻,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脓血,大肠下血。""同马兜铃煎治小儿疳虫。"
  ⑤《本草蒙筌》:"理虫牙。"
  ⑥《纲目》:"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
  ⑦《生草药性备要》:"治瘤子疮,洗疝痛。"
  ⑧《本草求原》:"洗斑疥癞。"
  ⑨《科学的民间药草》:"驱除钩、绦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散剂。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涂。
  【宜忌】《本草从新》:"能恋膈成痰,痢积未尽者,服之太早,反为害也。"
  【选方】①治久痢不瘥:陈石榴焙干,为细末,米汤调下三、四钱。(《普济方》神授散)
  ②治妊身暴下不止,腹痛:安石榴皮二两,当归三两,阿胶二两(炙),熟艾如鸡子大二枚。上四物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产经方》石榴皮汤)
  ③治粪前有血,令人面黄:酢石榴皮,炙研末,每服二钱,用茄子枝煎汤服。(《千金方》)
  ④治脱肛:石榴皮、陈壁土,加白矾少许,浓煎熏洗,再加五倍子炒研敷托上之。(《医钞类编》)
  ⑤治诸虫心痛不可忍,多吐酸水:酸石榴皮一两(锉),桃符二两(锉),胡粉一两,酒二合,槟榔末二钱。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前二味至一盏,去滓,下胡粉、槟榔、酒,更煎一沸,稍热,分为三服。(《圣惠方》石榴皮散)
  ⑥驱绦虫、蛔虫:石榴皮、槟榔各等分,研细末,每次服二钱(小儿酌减),每日二次,连服二天。(《山东中草药手册》)
  ⑦治丁肿恶毒:以针刺四畔,榴皮着疮上,以面围四畔灸之,以痛为度,仍用榴末敷上,急裹,经宿,连根自出也。(《肘后方》)
  ⑧治牛皮癣:一石榴皮蘸极细的明矾粉搓患处,初搓时微痛。(《山东中草药手册,)二石榴皮(炒炭),研细末一份,麻油三份,调成糊状。用时将药油摇匀。以毛笔蘸药匀涂患处,每日二次。(《全展选编·皮肤科》)
  ⑨预防稻田皮炎:石榴皮二两,五倍子二两,地榆(炒黑)二两,明矾五两。取清水五斤,将前三味药放入水内煎沸后,再煎10分钟,然后加入明矾,用木棒不断搅拌,至明矾全部溶于水中,再煎至剩下药液3斤左右,去渣冷却备用。用时须在下水前将手、脚在药液中浸泡一下;也可用棉花球蘸涂。待药液干后入水工作。每次出水休息,必须如前浸涂后再下水工作。(《上海中医药杂志》(6):170,1966)
  ⑩治脚肚生疮,初起如粟,搔之渐开,黄水浸淫,痒痛溃烂,遂致绕胫而成痼疾:酸榴皮煎汤冷定,日日扫之,取愈乃止。(《医学正宗》)
  ⑾治汤火烫伤:石榴果皮适量。研末,麻油调搽患处。(《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石榴皮制成50%或60%煎剂,每次10~20毫升,日服3~4次,7~10天为一疗程;对慢性菌痢可以连服2周、停药1周再服2周为一疗程。治疗急性菌痢50例,经一疗程后近期治愈49例,进步1例。服药后平均退热时间1.3天,腹痛,里急后重消失时间为4.8天左右,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在4.6天上下,粪便镜检恢复正常为5.3天。治疗慢性菌痢4例,停药后2周经乙状结肠镜检查,病变均消失,粪便培养3次以上均为阴性。
  ②治疗阿米巴痢疾 :60%石榴皮煎液每服20毫升,每日3次,饭后服,连服6日为一疗程。如无效可再服一个疗程。40例患者一疗程后随访半年,均无任何症状,其中36例连续粪检3次均为阴性。服药期间偶有恶心、耳鸣,能自行消失。
  ③治疗多种感染性炎症 :取石榴皮制成100%煎液,烘干研粉装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1~2粒。治疗肠炎、胆道感染、急慢性气管炎、肺部感染、慢性阑尾炎、淋巴结炎、多发性疖肿、外伤感染等共415例,痊愈305例,基本痊愈57例,好转36例,无效17例。
  此外,用石榴皮炒焦研粉,撒布耳内,对化脓性中耳炎有一定疗效。
No. 2
  石榴皮
  (《雷公炮炙论》)
  【异名】石榴壳(《雷公炮炙论》),酸石榴皮(《肘后方》),安石榴酸实壳(《别录》),酸榴皮(《纲目》),西榴皮(《闽东本草》)。
  【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
  【植物形态】石榴(《雷公炮炙论》)又名:楮榴(《广雅》),安石榴(张华《博物志》),丹若(《酉阳杂俎》),金罂(《纲目》),金庞(《群芳谱》),榭榴、海石榴、安息榴、西安榴、钟石榴。
  落叶灌木或乔木,高2~5米。树皮青灰色;幼枝近圆形或微呈四棱形,枝端通常呈刺状,无毛,叶对生或簇生;叶片倒卵形至长椭圆形,长2.5~6厘米,宽1~1.8厘米,先端尖或微凹;基部渐狭,全缘,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有隆起的主脉,具短柄。花1至数朵,生小枝顶端或腋生,花梗长2~3毫米;花的直径约3厘米;萼筒钟状,肉质而厚,红色,裂片6,三角状卵形;花瓣6,红色,与萼片互生,倒卵形,有皱纹;雄蕊多数,着生于萼管中部,花药球形,花丝细短;雌蕊1,子房下位或半下位,上部6室,具侧膜胎座,下部3室,具中轴胎座,花柱圆形,柱头头状。浆果近球形,果皮肥厚革质,熟时黄色,或带红色,内具薄隔膜,顶端有宿存花萼。种子多数,倒卵形,带棱角。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向阳处或栽培于庭园。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本植物的根皮(石榴根)、叶(石榴叶)、花(石榴花)、果实(酸石榴、甜石榴)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顶端开裂时采摘,除去种子及隔瓤,切瓣晒干,或微火烘干。
  【药材】干燥的果皮呈不规则形或半圆形的碎片状,厚2~3毫米。外表面暗红色或棕红色,粗糙,具白色小凸点;顶端具残存的宿萼;基部有果柄。内面鲜黄色或棕黄色,并有隆起呈网状的果蒂残痕。质脆而坚,易折断。气微弱,味涩。以皮厚实、色红褐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鞣质10.4~21.3%、蜡0.8%、树脂4.5%、甘露醇1.8%、糖2.7%、树胶3.2%、菊粉1.O%、粘质0.6%、没食子酸4.0%、苹果酸、果胶和草酸钙、异槲皮甙。
  【炮制】拣去杂质,去净残留的内瓤及子,洗净,切块,晒干。
  《雷公炮炙论》:"凡使石榴皮、叶、根,勿令犯铁。若使石榴壳,不计干湿,先用浆水浸一宿,至明漉出,其水如墨汁,……方可用。"
  【性味】酸涩,温,有毒。
  ①《药性论》:"味酸,无毒。"
  ②《滇南本草》:"性寒,味酸涩。"
  ③《纲目》:"酸涩,沮,无毒。"
  ④《广西中药》:"味苦涩,性温,有毒。"
  【归经】入大肠、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大肠、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功用主治】涩肠,止血,驱虫。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滑精,崩漏,带下,虫积腹痛,疥癣。
  ①《别录》:"疗下痢,止漏精。"
  ②《药性论》:"治筋骨风,腰脚不遂,步行挛急疼痛。主涩肠,止赤白下痢。取汁止目泪下,治漏精。"
  ③《本草拾遗》:"主蛔虫。煎服。"
  ④《滇南本草》:"治日久水泻,同炒砂糖煨服,又治痢脓血,大肠下血。""同马兜铃煎治小儿疳虫。"
  ⑤《本草蒙筌》:"理虫牙。"
  ⑥《纲目》:"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
  ⑦《生草药性备要》:"治瘤子疮,洗疝痛。"
  ⑧《本草求原》:"洗斑疥癞。"
  ⑨《科学的民间药草》:"驱除钩、绦虫。"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散剂。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涂。
  【宜忌】《本草从新》:"能恋膈成痰,痢积未尽者,服之太早,反为害也。"
  【选方】①治久痢不瘥:陈石榴焙干,为细末,米汤调下三、四钱。(《普济方》神授散)
  ②治妊身暴下不止,腹痛:安石榴皮二两,当归三两,阿胶二两(炙),熟艾如鸡子大二枚。上四物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产经方》石榴皮汤)
  ③治粪前有血,令人面黄:酢石榴皮,炙研末,每服二钱,用茄子枝煎汤服。(《千金方》)
  ④治脱肛:石榴皮、陈壁土,加白矾少许,浓煎熏洗,再加五倍子炒研敷托上之。(《医钞类编》)
  ⑤治诸虫心痛不可忍,多吐酸水:酸石榴皮一两(锉),桃符二两(锉),胡粉一两,酒二合,槟榔末二钱。上件药,以水二大盏,煎前二味至一盏,去滓,下胡粉、槟榔、酒,更煎一沸,稍热,分为三服。(《圣惠方》石榴皮散)
  ⑥驱绦虫、蛔虫:石榴皮、槟榔各等分,研细末,每次服二钱(小儿酌减),每日二次,连服二天。(《山东中草药手册》)
  ⑦治丁肿恶毒:以针刺四畔,榴皮着疮上,以面围四畔灸之,以痛为度,仍用榴末敷上,急裹,经宿,连根自出也。(《肘后方》)
  ⑧治牛皮癣:㈠石榴皮蘸极细的明矾粉搓患处,初搓时微痛。(《山东中草药手册,)㈡石榴皮(炒炭),研细末一份,麻油三份,调成糊状。用时将药油摇匀。以毛笔蘸药匀涂患处,每日二次。(《全展选编·皮肤科》)
  ⑨预防稻田皮炎:石榴皮二两,五倍子二两,地榆(炒黑)二两,明矾五两。取清水五斤,将前三味药放入水内煎沸后,再煎10分钟,然后加入明矾,用木棒不断搅拌,至明矾全部溶于水中,再煎至剩下药液3斤左右,去渣冷却备用。用时须在下水前将手、脚在药液中浸泡一下;也可用棉花球蘸涂。待药液干后入水工作。每次出水休息,必须如前浸涂后再下水工作。(《上海中医药杂志》(6):170,1966)
  ⑩治脚肚生疮,初起如粟,搔之渐开,黄水浸淫,痒痛溃烂,遂致绕胫而成痼疾:酸榴皮煎汤冷定,日日扫之,取愈乃止。(《医学正宗》)
  ⑾治汤火烫伤:石榴果皮适量。研末,麻油调搽患处。(《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取石榴皮制成50%或60%煎剂,每次10~20毫升,日服3~4次,7~10天为一疗程;对慢性菌痢可以连服2周、停药1周再服2周为一疗程。治疗急性菌痢50例,经一疗程后近期治愈49例,进步1例。服药后平均退热时间1.3天,腹痛,里急后重消失时间为4.8天左右,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在4.6天上下,粪便镜检恢复正常为5.3天。治疗慢性菌痢4例,停药后2周经乙状结肠镜检查,病变均消失,粪便培养3次以上均为阴性。
  ②治疗阿米巴痢疾
  60%石榴皮煎液每服20毫升,每日3次,饭后服,连服6日为一疗程。如无效可再服一个疗程。40例患者一疗程后随访半年,均无任何症状,其中36例连续粪检3次均为阴性。服药期间偶有恶心、耳鸣,能自行消失。
  ③治疗多种感染性炎症
  取石榴皮制成100%煎液,烘干研粉装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1~2粒。治疗肠炎、胆道感染、急慢性气管炎、肺部感染、慢性阑尾炎、淋巴结炎、多发性疖肿、外伤感染等共415例,痊愈305例,基本痊愈57例,好转36例,无效17例。
  此外,用石榴皮炒焦研粉,撒布耳内,对化脓性中耳炎有一定疗效。
中国药典2005版
  名称:
  石榴皮
  汉语拼音:
  Shiliupi
  英文名:
  PERICARPIUM GRANATI
  基原:
  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 L.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果皮,晒干。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瓢状,大小不一,厚1.5-3mm外表面红棕色、棕黄色或暗棕色,略有光泽,粗糙,有多数疣状突起,有的有突起的筒状宿萼及粗短果硬或果梗痕。内表面黄色或红棕色,有隆起呈网状的果蒂残痕。质硬而脆,断面黄色,略显颗粒状。气微,味苦涩。
  鉴别:
  (1)本品横切面:外果皮为一列表皮细胞,排列较紧密,外被角质层。中果皮较厚,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品或方晶;石细胞单个散在,类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少数呈分枝状,壁较厚;维管束散在。内果皮薄壁细胞较小,亦含淀粉粒及草酸钙晶体,石细胞较小。
  粉末红棕色。石细胞类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少数分枝状,直径27-102μm,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大,有的含棕色物。表皮细胞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壁略厚。草酸钙簇晶直径10-25μm,稀有方晶。螺纹导管及网纹导管直径12-18μm。淀粉粒类圆形,直径2-10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置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1ml,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滴.即显墨绿色。
  检查:
  杂质 不得过6%(附录Ⅸ A)。
  含量测定: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4g,精密称定,照鞣质含量测定法(附录Ⅹ B)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鞣质不得少于10.0%。
  炮制方法:
  石榴皮 除去杂质,洗净,切块,干燥。
  石榴皮炭 取净石榴皮块,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黑黄色、内部棕褐色。
  性味:
  酸、涩,温。
  归经:
  归大肠经。
  功效:
  涩肠止泻,止血,驱虫。
  主治:
  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白带,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
  3-9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中西药分类:
  中药(药材及饮片)
中 草 药
    PERICARPIUM GRANATI
中国药典2000版
  石榴皮
  拼音名:Shiliupi
  英文名:PERICARPIUMGRANATI
  书页号:2000年版一部-70
  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PunicagranatumL.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后收集
  果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瓢状,大小不一,厚1.5~3mm。外表面红棕
  色、棕黄色或暗棕色,略有光泽,粗糙,有多数疣状突起。有的有突起的筒状宿萼及粗
  短果梗或果梗痕。内表面黄色或红棕色,有隆起呈网状的果蒂残痕。质硬而脆,断面黄
  色,略显颗粒状。无臭,味苦涩。
  【鉴别】(1)本品横切面:外果皮为一列表皮细胞,排列较紧密,外被角质层。
  中果皮较厚,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或方晶;石细胞单个散在,类圆形、长
  方形或不规则形,少数呈分枝状,壁较厚;维管束散在。内果皮薄壁细胞较少,亦含淀
  粉粒及草酸钙晶体,石细胞较小。
  粉末红棕色。石细胞类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少数分枝状,直径27~102
  μm,壁较厚,胞腔大,有的含棕色物。表皮细胞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壁略厚。草酸钙
  簇晶直径10~25μm,稀有方晶。螺纹及网纹导管直径12~18μm。淀粉粒类圆形,直径
  2~10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置60℃水浴中加热1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1ml,
  加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滴,即显墨绿色。
  【检查】杂质不得过6(附录ⅨA)
  【含量测定】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10g,精密称定,照鞣质含量测定法(
  附录ⅩB)测定,即得。
  本品含鞣质不得少于10.0%
  【炮制】石榴皮除去杂质,洗净,切块,干燥。
  石榴皮炭取石榴皮块,照炒炭法(附录ⅡD)炒至表面黑黄色、内部棕褐色。
  【性味与归经】酸、涩,温。归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
  白带,虫积腹痛。
  【用法与用量】3~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英文解释
  1. :  Pomegranate Rind,  Pericarpium Granati,  pomegranate peel,  bark of pomegranate
  2. n.:  granatum
包含词
石榴皮汤石榴皮茶
石榴皮散石榴皮煎
石榴皮粥番石榴皮
酸石榴皮散石榴皮提取物
石榴皮荠菜粥复方石榴皮小檗碱
复方石榴皮小檗碱胶囊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馀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湖人因以名之其子偕作诗有
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回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饮醉以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西邻已富忧不足东老虽贫乐有余白酒酿来因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西蜀和仲闻而次其韵三首东老沈氏之老自谓也
石榴皮书其家东老庵之壁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