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貴州 >安順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石頭寨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石頭寨投訴電話安順市旅遊投訴電話:0853-3281747
  貴州省旅遊投訴電話:0851-6818436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石頭寨位於貴州西南鎮寧縣的扁擔山,有48個布依山寨,石頭寨是其中之一。全寨石屋層層疊疊、依山修建,佈局井然有序。房屋建築均為木石結構,不用一磚一瓦,石屋經久牢固,鼕暖夏涼,由寨民自行設計,自行修建,極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石頭寨還是聞名的蠟染之鄉。石頭寨婦女善蠟染的織錦。全寨白分之八十的成年婦女都會這種傳統的民間工藝。更有趣的是,遊客可直接參與,自己設計,自己操作,做一回布依石頭寨寨民,體驗傳統工藝的無窮樂趣。
  石頭寨旅遊的最大景觀便是觀石頭建造的民居,它以石為墻,以石為廊,以石為柱,以石為瓦。石頭寨,當地布依語稱之為“板波森”,其意是“背靠石山,世居石屋”。石屋層層疊疊,沿着山坡自下而上,佈局井然有序。有的石屋房門朝嚮一致,一排排並列;有的組成院落,縱橫交錯;有的石屋有石砌圍墻,有石拱門進出。寨邊竹林、樹下安置着石凳、石椅與石桌,可供休憩、娛樂。
  石建民居,從外表看是一種以大小不統一、又各具有一定方正形的規則石頭,通過錯落有緻的壘砌而成的堅固房屋。然而,這些民居在建造時卻是頗有講究的:石房依山而建,建房前看中一處地房後,就地開採石料。石屋屋基很高,一都在兩米以上,所以傢傢都砌有進門的石臺階。這裏的房屋不用一磚一瓦,建房時先用木料穿榫作為屋架,也有先砌兩邊石墻,中間架木柱,房架立好後,砌石墻四面“封山”,有的用薄石板隔房間,有的用石塊壘砌,有的還要用石柱支撐。房屋無論三間、五間、中間總堂屋,左右兩邊為臥室。房屋均分為兩層,中間鋪木板,下層關牲口,上層住人。房屋的外墻體用大小不等的石頭來砌合,用石灰混凝墻面上勾縫虎皮墻;砌石半縫緊密,綫條層次勻稱。墻成樓畢,再又大小類似的不規則石板蓋頂,屋頂吸收了歇山頂的基本樣式建築,規整中又有變化。這種木石結構的房屋造價低,經久牢固,鼕暖夏涼,實用而獨具特色。全寨石屋久經見雨,則變得潔白如銀,自然好看。
  石頭寨民居的建造外觀還十分註重修飾美觀,在石頭房的整體造型中,雖然受着傳統的影響,但能根據自然環境、生産力及經濟水平,創造出獨特簡潔的幾何圖形美。在石頭寨房屋的內部與外部結構裝修上,由於運用了大小不同材料的組合,很有肌理美,不規則的長方形、菱形、三角形及多邊形的石塊及圓表的卵石壘砌組合;石頭寨房屋的山墻石質榫頭上雕有圖案,有的是竜形、獸形,有的花卉紋樣,別具一格。
  貴州蠟染名揚中外,石頭寨是著名的蠟梁之鄉,寨裏寨外,橋上河,隨時可見點蠟、漂蠟的女性。全寨約百分之八十的成年婦女都會這種傳統的民間工藝,有一半人傢有染缸;可以說,她們的一生都有蠟染製品伴隨;剛出世的嬰兒所用的小被巾、襁褓服、童裝、花帽、口水兜、花背扇都是蠟染製品,青年人戀愛、婚嫁時的手絹、腰帶、頭巾、披肩、背心、腳籠、便裝、禮蠟染製品;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床單、被面、枕套、帳幔、桌布、包袱布、圍腰帕、傘套、藍頭巾、錢包都是蠟染製品:辭世時專用的老衣、長壽被面、長壽鞋、蓋靈巾和招魂幡巾也是蠟染製品。石頭寨是蠟染文化的世界。
  
  除了蠟染,石頭寨的婦女還從事織錦工藝的生産。同時她們都是唱歌、跳舞的,農歷六月六等布依族民族節日或趕場天,便是布依族男女青年歡樂的日子;場壩兩邊,男女各自為陣,相好的意中人,便到田間、樹下、河邊、崖畔,背靠背,以歌聲娓娓訴衷情╠╠這就是布依族特有的“趕表”。
  石頭寨住着純樸勤勞的布依人,居住史達六百年以上。好客是布依人的一大特點,一傢有客便是全寨之客,每傢都以隆重的禮節相等。隨着黃果樹景區的進一步開發,石頭寨也以她特有的魅力,迎來了許多中外遊客。
  石頭寨是美的,石頭是美的,牛糞和稻草是美的!
No. 2
  石頭寨是具有典型石頭建築的布依族村寨,南距黃果樹大瀑布約6公裏,以伍姓為主體。傳說600年前,有一姓伍的布依人到此開發逐步繁衍而成寨的。現在全寨共有200戶人傢,1000多口人。
  石頭寨街道是石塊鋪就的,院墻房屋是石頭壘就的,屋頂上蓋着的是薄石板,就連傢中使用的桌、凳、盆、磨、礁、竈等也都是石頭造就的。在寨內參觀,處處與石頭相親:登石級、穿石門、進石屋、坐石凳。這個村寨裏的男子人人都會石工活,手藝代代相傳。如果有一傢蓋房子,全寨人都來幫忙。他們砌的幾米,甚至十幾米的石頭墻壁不用粘石劑也壘砌的很穩固。屋頂的薄石片鋪蓋成菱形或魚形,結構嚴謹,富有裝飾性。在工藝要求高的地方,由著名的老石匠施工,有的地方還要雕竜刻鳳。
  石屋的主人大都是布依族。整村整寨不見一磚一瓦,房屋四周用石塊砌墻,房頂以片石為瓦, 室內間隔也以石砌成,院落的墻垣、寨中的通道、村前的小橋、梯田的保坎也都用石頭修築,傢中的用具,如碓、磨、鉢、槽、缸,全是用石做成。到了這裏仿佛進入“石頭王國”。
  石頭寨依山傍水,四周有秀麗挺拔的群山,寨前田連阡陌,寨後緑樹成蔭,寨邊有寬闊的石頭河,河水清澈見底,常見遊魚成群,互相追逐。河上有座30多米長、5米寬的五孔石橋,弧形石拱 與倒影連成一個個圓的洞門,對岸緑水青山,分別映在圓洞裏,正如五幅不同畫面的山水彩屏。竹林、果樹相間的岸邊石屋村寨,在陽光輝映下,如片片白雲,散落在青山緑水間,形成一派獨特的 山村美景。
  石頭寨的石屋建築極有特色:石屋沿着一座岩石嶙峋的山坡自上而下修建。石屋層層疊疊,鱗次櫛比,依山林立,佈局井然有序。有的石屋房門朝嚮一致,一排排參差並列;有的組成一正兩 廂院落,一幢幢縱橫交錯;有的石屋是石砌圍墻,由一石拱朝門進出的單獨院落。村頭寨邊的竹林 柳蔭下,還安置了許多的石凳石椅。房屋為木石結構,不用一瓦一磚。用木料穿榫作屋架,屋架有 7柱、9柱、11柱不等,無論是三間或五間一幢,中間多作堂屋,下為實地地面;左右兩邊多作臥室 上鋪地板,下為“地下室”關牲口。在建房時,首先用石頭砌好二個較高的屋基,一般在2米以上, 然後將木柱房架立在上邊。正因為屋基較高,傢傢都得砌石階進門。房架立好後,就砌石墻四面封 山,用薄石板蓋房,有的用石料間隔,石柱支撐。這些房屋的墻,有的用塊石、墊石壘砌或漿砌, 有的用錘針剔打平整的料石安砌,有的用亂石堆砌再用石灰或混凝土在墻面勾縫成虎皮墻。砌石接縫緊密,綫條層次勻稱,工藝精湛,房屋造型美觀大方。
  由於附近多石山和水層頁岩,提供了開然的石料資源,加上長期建築實踐中造就了大批的能工 巧匠,石木建築得以不斷提高。就地取材蓋成的這些石屋,不僅造價低廉,節約木材,不怕火災, 而且舒適耐用,鼕暖夏涼,隔間性強。特別是不用燒磚瓦,節約土地、節約能源等優點,一直受到 專傢們的稱贊。
  石頭寨的婦女心靈手巧,個個都會飛針走綫。做蠟染,織納錦是她們的特長。全寨約80%的成 年婦女都會做蠟染,有一半以上的人傢設有染缸,約三分之一的農戶從事納綿生産。石頭寨的蠟染 和納綿素以古樸、典雅的風韻著稱,工藝精湛、製品精美,錦面鮮豔奪目,蠟花冰紋清秀。近年來 隨着黃果樹風景區的不斷發展,石頭寨以其優美的自然景色和傳統精湛的蠟染、織綿民族工藝,吸引了不少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
近義詞
石頭寨
石頭寨
包含詞
石頭寨村石頭寨鄉石頭寨景區布依石頭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