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短棘南雄竜
  恐竜名稱: 短棘南雄竜
  拉丁文名: nanshiungosaurus brevisinus dong
  恐竜體長: 4米
  恐竜體重: 不詳
  恐竜食物: 植物或者魚類?目前還不清楚
  生存年代: 白堊紀晚期
  生存地點: 中國廣東地區
  辨認要决: 不詳
  恐竜種類: 蜥臀目·慢竜類
  簡 介
  短棘南雄竜是根據不完整的骨骼化石,包括了11個頸椎(僅缺失環椎),10個背椎,5個薦椎,第一個尾椎,並且伴隨着一個完整的髖骨(骨盤)腰帶。這衹恐竜頸項很短,前方頸椎是呈兩凹型,後方頸椎則是呈後凹型。背椎是兩凹型;側腔很淺,而背部神經棘低平而寬闊。五個薦椎結合在一起,而薦椎神經棘低平同時連結在一起;尾椎則是兩凹型。南雄竜由於具有極為特殊的腰帶構造而被歸屬為慢竜類。在腰帶上,骼骨(腸骨)很低平,前方骨突發育良好並嚮外伸出;恥骨直綫型,外緣很厚;座骨很薄似板狀後端延伸並接合。髖骨臼大而圓形。所有這些特徵都說明它歸屬到慢竜類。一般推斷,慢竜類具有一個長而低平的頭骨,纖細的牙齒,大而尖銳的喙部,被認為是覓食魚類,生活在湖泊或者河流岸邊的。
  短棘南雄竜(nanshiungosaurus brevisinus)發現在中國廣東省的南雄,化石材料包括了11個頸椎(僅缺失環椎),10個背椎,5個薦椎,第一個尾椎,並且伴隨着一個完整的髖骨(骨盤)腰帶。這衹恐竜頸項很短,前方頸椎是呈兩凹型,後方頸椎則是呈後凹型。背椎是兩凹型;側腔很淺,而背部神經棘低平而寬闊。五個薦椎結合在一起,而薦椎神經棘低平同時連結在一起;尾椎則是兩凹型。短棘南雄竜(nanshiungosaurus brevisinus)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是一種植食性恐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