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直观
perceptual intuition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感性认识。中国按其不同涵义分别译为直观和直觉。“直观”一词在哲学史上有不同的涵义。在康德哲学中,直观有两种特殊的涵义。在辩证唯物主义著作中,“直观”一词的涵义通常与感性认识同义,指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生动的反映。但在有些场合,“直观”一词也用来指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缺陷。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了解认识的能动性,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理解为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称这种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直观的反映论。
1.用感官直接接受的
2.形容事物的属性容易辨识. |
|
zhiguan
直观
perceptual intuition
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感性认识。拉丁文为interi,意为凝视。中国按其不同涵义分别译为“直观”和“直觉”。直观的字面意义是直接的观察。“直观”一词在哲学史上有不同的涵义。在康德哲学中,直观有两种特殊的涵义:①指“自在之物”作用于“自我” 所引起的知觉或印象,I.康德称之为 “现象”或“经验的直观”,他认为这是后天得来的感性认识。②指“自在之物”作用于“自我”之前就存在于“自我”之中的纯粹的形式,即时间和空间,康德称之为“纯粹直观”,或“先天的直观”,他认为这是不依赖于经验,并使“经验的直观”成为可能的基础或前提。
在辩证唯物主义著作中,“直观”一词的涵义通常与感性认识同义,指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生动的反映。如列宁说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就是在这种意义上使用直观概念的。但在有些场合,“直观”一词也用来指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缺陷。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了解认识的能动性,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理解为消极的被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称这种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直观的反映论。
(陶德麟)
|
|
- n.: visual; be directly perceived through the sense
- vt.: envisage
|
|
- n. intuitio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