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畜禽 : 中國 >安徽 > 皖西白鵝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皖西白鵝産地(或分佈):主要分佈於安徽省的皖西山區及河南省的固始縣。
  數量:1981年産區飼養量達480多萬衹,占總數的83%分佈在皖西地區。
  主要特性:體型中等,體態高昂,氣質英武,頸長呈弓形,胸深廣,背寬平。全身羽毛潔白,頭頂有橘黃色肉瘤,喙橘黃色喙端色較淡,虹彩灰藍色,脛、蹼均為橘紅色,爪白色,約6%的鵝頜下帶有咽袋,蹼橘紅色,肉白色,少數個體頭頸後部有球形羽束,即頂心毛公鵝肉瘤大而突出,頸粗長有力,母鵝頸較細短,腹部輕微下垂。皖西白鵝的類型有:有咽袋腹皺褶多,有咽袋腹皺褶少,無咽袋有腹皺褶,無咽袋無腹皺褶等。成年體重公鵝為6120剋,母鵝為5560剋;30日齡仔鵝為1.5千克;60日齡為3~3.5千克;90日齡為4.5千克。屠宰測定:公鵝半淨膛為78%,全淨膛為70%;母鵝半淨膛為80%,全淨膛為72%。6月齡開産,年産蛋25枚,平均蛋重為142.2剋,殼白色,蛋形指數1.47。一隻鵝産絨349剋。公母配種比例1:4~5,種蛋受精率為88%以上。
  皖西白鵝已列入《全國傢禽品種志》,肉質鮮美,羽絨質量極佳,絨朵大,膨鬆度高,堪稱世界之最。
No. 2
  1、産地與分佈
  皖西白鵝中心産區位於安徽省西部丘陵山區和河南省固始一帶,主要分佈皖西的霍丘、壽縣、六安、等縣市。
  2、外形特徵
  皖西白鵝體型中等,體態高昂,氣質英武,頸長呈弓形,胸深廣,背寬平。全身羽毛潔白,頭頂肉瘤呈橘黃色,圓而光滑無皺褶,喙橘黃色,喙端色較淡,虹彩灰藍色,脛、蹼均為橘紅色,爪白色,約6%的鵝頜下帶有咽袋。少數個體頭頸後部有球形羽束,即頂心毛。公鵝肉瘤大而突出,頸粗長有力,母鵝頸較細短,腹部輕微下垂。皖西白鵝的類型有:有咽袋腹皺褶多,有咽袋腹皺褶少,無咽袋有腹皺褶,無咽袋無腹皺褶等。
  3、生産性能
  産肉:成年公鵝體重6.12千克,母鵝5.56千克。屠宰測定,公鵝半淨膛為78%,全淨膛為70%;母鵝半淨膛為80%,全淨膛為72%。
  産蛋:母鵝開産日齡一般為6月齡,産蛋多集中在1月及4月。皖西白鵝繁殖季節性強,時間集中。一般母鵝年産兩期蛋,年産蛋25枚左右,約3%~4%的母鵝可連産蛋30~50枚,群衆稱之為常蛋鵝。平均蛋重142剋,蛋殼白色。蛋形指數1.47。母鵝就巢性強。公母配種比例1:4~5,種蛋受精率為88%以上。
  産毛:皖西白鵝羽絨質量好,一隻鵝産絨349剋,尤以絨毛的絨朵大而著稱。
  皖西白鵝已列入《全國傢禽品種志》,肉質鮮美,羽絨質量極佳,絨朵大,膨鬆度高,堪稱世界之最。
  皖西白鵝的育雛管理及放牧技術
  皖西白鵝原産於安徽省六安地區,是我國優良的中型鵝種。具有早期生長快,羽絨朵大純白,是重要的出口物資,也是皖西農村經濟的一項支柱性産業。
  皖西白鵝具有七大特點:1.早期生長發育快,在農村粗放飼養條件下,30日齡體重可達到1.5kg以上,60日齡3.0~3.5kg,90日齡4.5~5.5kg.成年公鵝平均體重6.8kg,最大公鵝可達到9.5kg.母鵝平均體重5.0~6.0kg;2.覓食力強,耐粗飼,以草為主,耗料少。3.肉質好,製作“烤鵝”和“臘鵝”,鮮嫩可口,風物獨特。4.産絨量高,絨朵大,彈性好。5.鵝皮可鞣製裘皮,柔軟蓬鬆,保暖性好。6.體態高昂,叫聲宏亮。
  一、育雛管理
  1.選擇雛鵝:健康雛鵝孵化期為30天,出殼重80~100g,且腹部柔軟,臍部收縮良好、肛門清潔、卵黃充分吸收,站立平穩,行動活潑,叫聲有力,毛色光亮,兩眼有神。用手握頸提起雛鵝,兩腳能迅速收縮,並掙紮有力。
  2.育雛準備:育雛前應準備好育雛室和育雛用具。育雛室具有保暖、乾燥、清潔、光照充足、通風良好等條件。進雛前3~7天,要對育雛室和育雛用具進行一次徹底消毒。
  3.飲水喂食:雛鵝出殼後24小時,要給雛鵝飲300×10-6高錳酸鉀水,1~7日齡雛鵝日喂食6次,8~15日齡雛鵝日喂食8次,先喂後飲。配合飼料的配比可因地製宜。
  4.保溫防濕:雛鵝調節體溫能力差,一定要調控育雛溫度。育雛室要乾燥衛生,墊料也要乾燥柔軟,謹防因潮濕引起雛鵝疾病。
  二、放牧技術
  1.放鵝信號:自雛鵝開始,每當喂食、放牧前都發出不同的語言信號,使其形成條件反射,即可指揮鵝群。放牧時要選好頭鵝,以便頭鵝一動而帶全群。若頭鵝不聽指揮,應及時淘汰,另選頭鵝。
  2.選好放牧場地:仔鵝和成鵝要選擇青草茂盛的草場,並且附近有清潔的水源,道路平坦。
  3.合理安排放牧時間:雛鵝5日齡後開始放牧,放牧時要選擇天氣溫和、無風雨的上午8~10點和下午4~6點進行。
  4.合理補飼:雛鵝放牧回來後,視其采食情況合理補飼精料。
草業百科
  區劃品種名稱皖西白鵝
  類別鵝
  典型圖片
  産地及環境皖西白鵝産於安徽省西部丘陵山區和河南省固始一帶。産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為15~16℃,雨水充沛,年降水量為1150毫米,無霜期為214~226天,年日照時數為2000~2200小時。盛産稻、麥,河湖水草豐茂,丘陵草地廣阔,放牧條件較為優越。
  地理分佈皖西白鵝主要分佈在皖西霍丘、壽縣、六安、肥西、巒城、長豐等縣以及河南的固始等縣。
  品種特徵皖西白鵝體態高昂,細緻緊湊,全身羽毛白色,頸長呈弓形。肉瘤橘黃色,圓而光滑無皺褶。喙橘黃色,喙端色較淡。虹彩灰藍色。脛、蹼橘紅色。約6%的鵝頜下帶有咽袋。公鵝肉瘤大而突出,頸粗長有力;母鵝頸較細短,腹部輕微下垂。少數個體頭頂後部生有球形羽束,稱為“頂心毛”。
  品種性能皖西白鵝成年公鵝體重、體斜長、胸寬、胸深、脛長分別為:6.12±0.11公斤,31.37±0.15釐米,10.62±0.12釐米,11.34±0.13釐米,39.78±0.17釐米,成年母鵝分別為:5.56±0.05公斤,30.38±0.07釐米,10.05±0.04釐米,10.76±0.06釐米,7.65±0.04釐米。在農村較粗放的飼養條件下,一般母鵝年産兩期蛋,孵兩窩雛鵝,年産蛋量為25個左右,平均蛋重為142剋。蛋殼白色。羽絨潔白質量好,尤其以絨毛的緘朵大而著稱。平均每衹鵝産羽絨為349剋,其中産絨毛量為40~50剋。皖西白鵝是我國優良鵝種之一,具有早期生長快、耗料少、肉質好等特點,缺點是産蛋量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