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間樓投訴電話 湖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72-2058829
浙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1741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在南潯鎮東北部,沿河東、西兩岸建造。相傳是明代禮部尚書董份為他傢的奴婢僕從居傢而建成的,初建時約100間左右,故稱“百間樓”,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整條街房捨連排,側墻相接,順河岸蜿蜒麯折,房捨間山墻高聳洋溢着水鄉名居的靈氣。 |
|
位於湖州市南潯鎮東百間樓河兩岸。百間樓河東起東吊橋,北至柵樁橋。百間樓沿河蜿蜒而建,長約400米,為明代萬歷中(1573-1620)禮部尚書,南潯人董份所建。百間樓因兩岸傍河建樓百間,又架長板石橋連接兩岸故稱為“百間樓”。傍河而築的百間樓,有的充分利用空間築騎樓;有的樓前連披檐,故街道行人方便,雨季可避雨,夏季可遮陽。百間樓的封火山墻,有三疊式馬頭墻;也有琵琶式山墻,高低錯落,極富情趣。各樓之間又有券門相隔,把人們的視綫引嚮縱深。沿河石砌護岸整齊,且有河埠,即方便百姓、船傢、商人上岸、下船,搬運貨物和出行,又便於百姓汲水和洗滌。百間樓的建築即保持明代建築風格,又具有清代建築遺韻。是具有典型江南水鄉風味的民居樓群建築。嘉慶年間張鎮曾有贊美百間樓的詩句(張鎮《潯溪漁唱》):“百間樓上倚嬋娟,百間樓下水清漣;每到斜陽村色晚,板橋東泊賣花船。”描繪出一幅形象生動如詩如畫的秀麗景色和水鄉風光。
百間樓,坐落於湖州市南潯鎮內。相傳明代禮部尚書董份在百間樓港東西兩岸建有樓屋10間左右,由此得名。民國20年(1931)整編門牌時,改稱百間樓屋。百間樓全長約400米,門面約150餘産間。原百間樓東北岸,民國時稱百間樓屋河東;原百間樓西北岸,稱百間樓屋河西。1980年地名普查時,定名百問樓河東和河西。1983年整編門牌,河東包括原洗粉兜口,拆除朱傢板間,自南而北共97號。河西和混堂弄合併,自南而北共84號。河東和河西南口接東大街,北口接寶善路。百間樓屋白墻、青瓦、沿廊、水埠、花墻、券門,河水流淌,呈現一派典型的江南水鄉特有的風光。歷經維修,基本保持明、清時期格式,現存 |
|
百間樓社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