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花村投訴電話漳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96-2029622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百花村位於漳州以南郊竜海縣九湖鄉。相傳明朝年間,傢居莆田的朱氏傢族遭人陷害,族中有一人喚朱茂林躲難來到漳州南郊,因酷愛這裏的秀美風景,便在此安傢,後得仙人托夢,告知種花可得長壽長福,便大修花圃,採集珍種,世代種花、賣花,一直延續至今。
村內的入口處有一圓形洞門,上書“白花村”三字,此橫匾題自陸定一。進門之後,便是一個面積約為80餘畝的園林小院,林蔭小徑相接,羅漢竹、扁柏樹相襯,桃李水仙、梅蘭竹菊,真是菲芳爭豔,應有盡有。園中還有一座小山,上有賞花亭一處,是賞花觀玩,陶冶情操的好去處。更有一盆盆異彩分呈的盆景植物,有古樸的蒼鬆、高俊的榕樹、瀟灑的石竹,令觀者無不感嘆園藝之美、之巧、之秀。
白花村圓圃中,最為出名的一處要算是素有園中之園雅稱的“蘭花圃”了,這裏栽植着3000餘盆各種各樣的蘭花。大青蘭、素心蘭、報歲蘭、四季蘭盆盆郁郁葱葱,爭奇鬥豔,更有無比珍貴的金色鑲邊的金邊報歲蘭與銀色鑲邊的銀邊報歲蘭,以及每莢可開13朵花的“十三太保”和每莢可開18朵花的“十八學士”。蘭花的氣味香遠流長,幽而不膩,其花朵之色調更是淡雅素麗,絶不張揚,媚人之態,巧然天成。 |
|
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郊的竜海市九湖鎮,有個百花紛呈的村莊,原名塘北村。據該村《朱氏族譜》記載:開基始祖叫朱茂林,係宋代理學家朱熹的第八代重孫。明朝永樂年間,他隨父朱鏞從遠方流落到此,見這裏土地肥沃,四季如春,便始拓花園,從事養花植草。歷代繁衍,日趨興旺,自成村落。這裏鮮花飄香,嘉木繁榮,風景相當優美。花農每天種花、養花、賣花,心境幽雅,怡然自得。因花農常道“養花長福”,故又名“長福村”,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1963年朱德委員長南巡視察,看見這裏到處種花,贊美道:“真是個‘百花村’!”從此名聞遐邇。現在百花村進口門額上“百花村”三個俊逸大字,是陸定一1980年10月到此視察時所題。
百花村男女老少都有一套種花技術,養成了愛花嗜好,每當婚事喜慶都離不開花。如結婚時,他們用百花結成花竜花鳳,放在客廳桌上,表示竜鳳呈祥,喜結良緣;編織兩個精緻的花籃,挂在客廳的梁上,表示花團錦簇,高堂生輝;在洞房裏放着一個大紅漆盆,裝滿菊花,萬壽花,大笠花,象徵新婚夫婦幸福長壽,白頭偕老;新娘子過門時以花掩面,更添豔麗;婚後第四天小舅子探房,也要奉送桂花、石榴花以示慶賀。這種以花為吉祥物的文明優雅風俗,世代相傳,延續至今。
以前,這裏種養成的花卉近銷漳州、廈門、泉州一帶,遠銷廣東潮汕和臺灣。但一旦碰上災年,花賤如草,便有許多花農賣花行乞,餓死異地他鄉。新中國成立後,花農組織起來,鑽研技術,發展養花事業,花鄉日臻繁榮。真是春回大地,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爭奇鬥豔。
現在,全村傢傢戶戶都建起了小花圃。園中種植的名花異卉多達千種,尤以蘭花、茶花、紅梅、瑞香、丹桂、塔鬆為珍品,其中僅蘭花,又有報歲蘭、素心蘭、大青蘭、四季蘭等等,翠葉紛披,素花窈窕,饒有“香遠益清”之趣。花農們還不辭勞苦,到處尋找奇異多姿的石頭、絢麗多彩的貝殼和造型獨特的樹木,精心雕塑出千姿百態的盆栽和盆景。如淳樸的石柳,蒼勁的古鬆,瀟灑的翠竹,盤紆的緑榕,高標的紅梅,清芬的丹桂等等,風度灑脫可愛。盆栽以樹為主,咫尺之間藴含參天之意;盆景以石為主,方寸之中辨千尋之峻,真是生趣盎然,巧奪天工,被藝術傢們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目前,百花村的花卉和盆景盆栽,除每天銷往漳、碼、廈等城鎮外,還遠銷到國內18個省市和港澳地區、東南亞國傢及世界各地,花香飄揚四海,既增加花農的收入,又為國傢爭得大量外匯,同時也滿足了人民美化生活的需要。
由於百花村馳名中外,來自祖國各地的遊客逐漸增多。許多中央首長、名界名流到此遊覽都留下了珍貴的墨寶,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也多前來暢遊觀光,流連忘返。每年元月八日,竜海市都在這裏舉辦百花村花卉節,海內外客商雲集,如今,百花村已成為竜海的旅遊勝地之一。 |
|
百花村 Bǎihuā 1954年夏建高級社時,因遍地是北瓜花,取諧音得名百花。村委會駐民生路百花停車場內,轄沙井陡、高傢園、王傢塘、娘娘廟、江西嶺、張傢院、竜爪塘、永壽庵、唐傢院、黃傢院、曬浯溪、青草廟、盤竜井、邵傢嶺、牛角衝、劉傢院、石山塘、受月洞、荷花紅、荷葉嶺、荷葉渡等23個村民組。總面積3.9平方公裏,耕地42公頃,1019戶,3100人。 |
|
- : Baihua Village
|
|
百花 百花村社區 |
|
| 百花村海 | 百花村社區 | 百花村海世界 | | 新疆百花村股份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