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又称白干”、烧酒”。无色透明的各种蒸馏酒的总称。酒精含量一般在30%以上,有的甚至能点燃。如茅台酒、五粮液、汾酒等。 |
|
中国通常用大米、高粱等通过酿造和蒸馏所得的一种烈酒 |
|
古代酒分清酒、白酒两种。见《礼记·内则》。《太平御览》卷八四四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太祖 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
|
泛称美酒。 南朝 梁武帝 《子夜四时歌·夏歌》:“玉盘著朱李,金杯盛白酒。” 唐 李白 《南陵别儿童入京》诗:“白酒初熟山中归,黄鷄啄黍秋正肥。” 宋 苏轼 《广陵会三同舍》诗之一:“ 广陵 三日饮,相对怳如梦;况逢贤主人,白酒拨春瓮。” |
|
特指烧酒。又称白干。《花城》1981年第2期:“﹝ 方玫 ﹞又在小卖店买了几个罐头,几瓶白酒,非要大家在刚刚修好的新房里吃一顿晚饭不可。” |
|
白酒 [bái jǐu]
英语翻译:spirit usually distilled from sorghum or maize white spirit |
|
白酒的定义是: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
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优质白酒必须有适当的贮存期。白酒的贮存期,浓香型酒至少贮存3~6个月,多在一年以上;清香型酒贮存期为一年左右,酱香型酒要求贮存三年以上。
白酒是中国传统蒸馏酒。又称「烧酒」及「白干」。据《本草纲目》纪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白酒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中国白酒以谷物及薯类等富含淀粉的作物为原料,经过发酵蒸馏而成。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但目前已有40度以下之低度酒。
中国白酒之酒液清澈透明,质地纯净、无混浊,口味芳香浓郁、醇和柔绵、剌激性较强,饮后余香,回味悠久。中国各地区均有生产,以山西、四川及贵州等地产品最为著名。不同地区的名酒各有其突出的独特风格。
中国白酒以黄酒演化而来,虽然中国早已利用酒曲及酒药酿酒,但在蒸馏器具出现以前还只能酿造酒度较低的黄酒。蒸馏器具出现以后,用酒曲及酒药酿出的酒再经过蒸馏,可以得到酒度较高的蒸馏酒,即中国白酒。 |
|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而溶于其中的酸、酯、醇、醛等种类众多的微量有机化合物(占总量的1%-2%)作为白酒的呈香呈味物质,却决定着白酒的风格(又称典型性,指酒的香气与口味协调平衡,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质量。 乙醇化学能的70%可被人体利用,1克乙醇供热能5千卡。酸、酯、醇、醛等这些并没有多少有营养的,只是香味而已。 |
|
白酒香味成分种类有:醇类、酯类、酸类、醛酮类化合物、缩醛类、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台物和呋喃化合物等。
醇类除乙醇外,最主要的是异戊醇、异丁醇和正丙醇,在浓香型和酱香型白酒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正丁醇,属于醇甜和助香剂的主要物质来源,对形成酒的风味和促使酒体丰满、浓厚起着重要的作用;醇类也是酯类的前驱物质。
酯类是具有芳香的化合物,在各种香型白酒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形成酒体香气浓郁的主要因素,己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是白酒的重要香味成分。
酸类主要是乳酸、乙酸、丁酸和己酸等有机酸类,影响白酒的口感和后味。是影响口味的主要因素。
醛酮类化合物包括乙醛、2,3-丁二酮和3-羟基丁酮等。缩醛类 乙缩醛含量最多。4-乙基愈创木酚、苯甲醛.香草醛和酪醇等芳香族化台物是酱香型白酒的重要香味成分,β-苯乙醇在豉香型白酒中含量最高,而在米香型酒中次之。
含氮化合物主要是四甲基吡嗪、三甲基吡嗪和2,6-二甲基吡嗪。呋喃化合物中以呋喃甲醛较为突出,是酱香型白酒的特征成分之一。 |
|
中国白酒产品种类繁多。 1979年全国第三次评酒会上首次提出:按酒的香型可将白酒划分为5种香型,又称5种风格。
①酱香型 :以贵州茅台酒、四川郎酒为代表。又称茅型。口感风味具有酱香、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
②清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又称汾型。具有清香、醇甜、柔和等特点,是中国北方的传统产品。
③浓香型(大曲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大曲酒为代表。又称泸型。口感风味具有芳香、绵甜、香味谐调等特点。
④米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绿忻庄园大米原浆酒为代表。口感风味具有蜜香、清雅、绵柔等特点。
⑤凤香型:代表产品是西凤酒。以乙酸乙酯为主,一定的乙酸乙酯香气为辅。特点:清而不淡、浓而不艳,无色,入口突出醇的浓厚。挺烈,但是不暴烈,落口干净、爽口。
⑥芝麻香型:以山东景芝的一品景芝为代表。此类酒淡雅香气,焦香突出,入口芳香,以焦香、糊香气味为主,无色、清亮透明;口味比较醇厚,爽口,有类似老白干酒的口味,后味稍有苦味。
⑦豉香型:以御冰烧为代表。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边固态液态糖化边发酵酿制而成的白酒。
⑧特香型:以大米为原料,富含奇数复合香气,香味谐调,余味悠长。
⑨兼香型:以董酒为代表。特点:具有浓香、酱香兼而有之的风味特征,这与工艺所采用的方法有关。 |
|
新中国成立后,用白酒这一名称代替了以前所使用的“烧酒”或“高梁酒”等名称。由于酿酒原料多种多样,酿造方法也各有特色,酒的香气特征各有千秋,故白酒分类方法有很多。
按最新的国家标准,将蒸馏酒分为中国白酒和其它蒸馏酒。
白酒的定义是: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
其它蒸馏酒的定义是:以谷物、薯类、葡萄及其它水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酿制而成的、高酒精度(含酒精18~40%)的酒.按所用的原料不同,又有白兰地、威士忌、俄得克和其它蒸馏酒(如老姆酒)。 下面主要介绍中国的白酒种类。现代将白酒分为固态法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三类。
1、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
在固态法白酒中主要的种类为:
(1)大曲酒
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大麦,加上一定数量的豌豆。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
(2)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3)麸曲酒
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为采用,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4)混曲法白酒
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酿成的酒。
(5)其它糖化剂法白酒
这是以糖化酶为糖化剂,加酿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白酒。
固液结合法白酒的种类有:
(1)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
这种酒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2)串香白酒
这种白酒采用串香工艺制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
还有一种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3)勾兑白酒
这种酒是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
液态发酵法白酒
又称“一步法”白酒,生产工艺类似于酒精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淡泊;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补。
此外还有调香白酒,这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调香白酒经调配而成。
2、按酒的香型分
这种方法按酒的主体香气成分的特征分类,在国家级评酒中,往往按这种方法对酒进行归类。
(1)酱香型白酒
也称为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酒、郎酒为代表。酱香柔润为其主要特点。发酵工艺最为复杂。所用的大曲多为超高温酒曲。
(2)浓香型白酒
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洋河大曲等酒为代表,以浓香甘爽为特点,发酵原料是多种原料,以高梁为主,发酵采用混蒸续渣工艺。发酵采用陈年老窖,也有人工培养的老窖。在名优酒中,浓香型白酒的产量最大。四川,江苏等地的酒厂所产的酒均是这种类型。
(3)清香型白酒
也称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其特点是清香纯正,采用清蒸清渣发酵工艺,发酵采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冰峪庄园大米原浆酒、绿忻庄园大米原浆酒为代表,特点是米香纯正,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剂。
(5)其它香型白酒
这类酒的主要代表有西凤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这些酒的酿造工艺采用浓香型,酱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艺,有的酒的蒸馏工艺也采用串香法。
3、按酒质分
(1)国家名酒
国家评定的质量最高的酒,白酒的国家级评比,共进行过5次。茅台酒、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等酒在历次国家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名酒。
(2)国家级优质酒
国家级优质酒的评比与名酒的评比同时进行。
(3)各省,部评比的名优酒
(4)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占酒产量的大多数,价格低廉,为百姓所接受。有的质量也不错。这种白酒大多是用液态法生产的。
4、按酒度的高低分
(1)高度白酒
这是我国传统生产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过65度。
(2)低度白酒
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
|
一、茅台酒
茅台酒是世界三大名酒之一,已有800多年的历史。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奖状。建国后,茅台酒又多次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被誉为世界名酒、“祖国之光”。 酿制茅台酒的用水主要是赤水河的水,赤水河水质好,用这种入口微甜、无溶解杂质的水经过蒸馏酿出的酒特别甘美。故清代诗人曾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咏句赞美赤水河。
茅台镇还具有极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它位于贵州高原最低点的盆地,海拔仅440米,远离高原气流,终日云雾密集。夏日持续35~39℃的高温期长达5个月,一年有大半时间笼罩在闷热、潮湿的雨雾之中。这种特殊气候、水质、土壤条件,对于酒料的发酵、熟化非常有利,同时也部分地对茅台酒中香气成分的微生物产生、精化、增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如果离开这里的特殊气候条件,酒中的有些香气成分就根本无法产生,酒的味道也就欠缺了。这就是为什么长期以来,茅台镇周围地区或全国部分酱香型酒的厂家极力仿制茅台酒而不得成功的道理。茅台酒的传统制作方法,只有在茅台镇这块方圆不大的地方去做,才能造出这精美绝伦的好酒。
二、五粮液
天下三千年,五粮成玉液。五粮液酒是浓香型大曲酒的典型代表,它集天、地、人之灵气,采用传统工艺,精选优质高梁、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酿制而成。具有“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到好处”的独特风格,是当今酒类产品中出类拔萃的精品.五粮液酒历次蝉联“国家名酒”金奖,九一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驰名商标”;继1915年获巴拿马奖八十年之后,1995年又获巴拿马国际贸易博览会酒类唯一金奖。
三、剑南春
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其前身当推唐代名酒“剑南烧春”。1958年酒厂试验出一种绵竹酿酒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原料,酿出了“芳、洌、甘、醇”恰到好处风味更为独特完善的酒,这就是今天声誉卓著的中国名酒“剑南春”。2002年剑南春佳酿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正式收藏,这是历史博物馆继国酒茅台后收藏的唯一历史名酒,并宣布收藏剑南春后将不再收藏任何白酒。
四、郎酒
郎酒始于1903年,产自川黔交界有“中国美酒河”之称的赤水河畔。从“絮志酒厂”、“惠川糟房”到“集义糟房”的“回沙郎酒”开始,已有100年悠久历史。古蔺郎酒在酿造流程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采取分两次投料,反复发酵蒸馏,七次取酒,一次生产周期为9个月。每次取酒后,分次、分质贮存,封缸密闭,送入天然岩洞“天宝洞”“地宝洞”中,待3年后,酒质香甜,再将各次酒勾兑调味,经过质量鉴定,合格后,方可装瓶包装出厂。
五、西凤酒
西凤酒产于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西凤酒厂。西凤酒属其它香型(凤型)。曾四次被评为国家名酒。
六、洋河大曲
洋河大曲是江苏省泗阳县的洋河酒厂所产,曾被列为中国的八大名酒之一,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甜、绵、软、净、香”是洋河大曲的特色。现洋河大曲的主要品种有洋河大曲、低度洋河大曲 (38度)、洋河敦煌大曲和洋河敦煌普曲。
七、古井贡酒
该酒产于安徽省亳县古井酒厂。魏王曹操在东汉末年曾向汉献帝上表献过该县已故县令家传的“九酿春酒法”。据当地史志记载,该地酿酒取用的水,来自南北朝时遗存的一口古井,明代万历年间,当地的美酒又曾贡献皇帝,因而就有了“古井贡酒”一美称。古井贡酒属于浓香型白酒,具有“色清如水晶,香纯如幽兰,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经久不息”的特点。
八、泸州老窖特曲酒
泸州老窖特曲于1952年被国家确定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泸州老窖窖池于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我国白酒行业唯一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誉为“国宝窖池”。泸州老窖国宝酒是经国宝窖池精心酿制而成,是当今最好的浓香型白酒。
九、汾酒
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质大奖章,连续五届被评为国家名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以其清香、纯正的独特风格著称于世。其酒典型风格是入口绵、落口甜、饮后余香,适量饮用能驱风寒、消积滞、促进血液循环。注册商标:杏花村、古井亭、长城、汾字牌。
十、董酒
董酒产于贵州省遵义市董酒厂,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酿酒作坊酿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为“董酒”。1957年建立遵义董酒厂,1963年第一被评为国家名酒,1979年后都被评为国家名酒,董酒的香型既不同于浓香型,也不同于酱香型。该酒的生产方法独特,将大曲酒和小曲酒的生产工艺融合在一起。 |
|
白酒不同于黄酒、啤酒和果酒,除了含有极少量的钠、铜、锌,几乎不含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所含有的仅是水和乙醇(酒精)。传统认为白酒有活血通脉、助药力、增进食欲、消除疲劳,陶冶情操,使人轻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饮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扩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对循环系统及心脑血管有利。 |
|
1. 烹调菜肴时,如果加醋过多,味道太酸,只要再往菜里洒一点白酒,即可减轻酸味。
2. 烹调中,用酒十分重要,酒能解腥起香,使菜肴鲜美可口,但也要用得恰倒好处,否则难以达到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3. 白酒对某些中药材中的营养成分有溶解作用,有利于饮用者的健康。
4. 空腹时饮酒更容易患肝硬化,这与蛋白质摄入量不足更易使肝脏受损有关。
5. 饮白酒前后不能服用各种镇静类、降糖类、抗生素和抗结核类药物,否则会引起头痛、呕吐、腹泻、低血糖反应甚至死亡。 |
|
白酒味苦、甘、辛,性温,有毒,入心、肝、肺、胃经;
可通血脉,御寒气,醒脾温中,行药势;
主治风寒痹痛、筋挛急、胸痹、心腹冷痛。 |
|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税收入在历史上还与军费、战争有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有的朝代,酒税(或酒的专卖收入)还与徭役及其他税赋形式有关。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远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独酌成诗》)“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重九后二月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南宋政治诗人张元年说:“雨后飞花知底数,醉来赢得自由身。”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艺术书法中,酒神的精灵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李白写醉僧怀素:“吾师醉后依胡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怀素酒醉泼墨,方留其神鬼皆惊的《自叙帖》。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白酒是我国世代相传的酒精饮料,通过跟踪研究和总结工作,对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进,从作坊式操作到工业化生产,从肩挑背扛到半机械作业,从口授心传、灵活掌握到有文字资料传授。这些都使白酒工业不断得到发展与创新,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一批厂家成为我国酿酒的大型骨干企业,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应继承和发展这份宝贵民族特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酒文化,使白酒行业发扬光大。 |
|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以传统方式生产的白酒因生产周期长等原因,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新工艺白酒便有了其发展的空间。
很长一段时间,由于部分不法商贩的唯利是图,使白酒市场患上了酒精恐惧症,甚至谈酒精色变。与此同时,用高纯净食用酒精作为基本制酒原料的外国酒,如伏特加、韩国烧酒等,却以高档的形象、昂贵的价格登陆了中国市场。
那么,如何引导消费者正确看待新工艺白酒;如何以客观、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新工艺白酒;如何以创新和发展的思路去改进新工艺白酒,成为白酒技术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白酒新工艺的创新,从理论方面讲,有生物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电子信息等技术的创新;从工艺方面讲,包含生物制曲技术、发酵、香型、贮存、勾兑等方面的创新。一句话,白酒新工艺离不开创新。
白酒新工艺的创新,首先是香型的创新。中国白酒的香型从上世纪70年代的浓香、清香、酱香、米香四大主体香型白酒,到上世纪80年代,兼香、凤香的诞生,再由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在六大香型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了特香、药香、豉香、芝麻香、馥郁香、老白干等十二大香型。随着酿造技术的发展,白酒各香型已经发展到各具特色,这是工艺创新的结晶。各种白酒香型之间互相借鉴,融合,不再受传统的束缚,白酒的香型也更有特色。
1.白酒新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1.1 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物制曲技术新工艺中的强化功能菌生香制曲;“己酸菌、甲烷菌”二元复合菌人工培养窖泥的老窖熟化技术;“ 红曲酯化酶”窖内、窖外发酵增香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令白酒的优质品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1.2 酶催化工程的引进
与化学催化剂相比,酶以其高效性和改善环境等优势在食品、医药和精细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酶工程和白酒技术创新现已密不可分。一方面,我们从自然界中获得丰富的新酶源;另一方面,能够对现有酶进行分子改造,从而获得适于工业应用的、具有优良性能的工程酶,因此,生物催化成为生物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制曲发酵技术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大曲的培养实质上是由母曲自然接种,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空气、微生物种类等因素来控制微生物在麦曲上的生长,制造粗酶的一个过程。纯种微生物强化制曲也有了十几年的经验,给白酒工业带来了新的技术进步。随着技术的进步,酶工程的不断创新,高效酶制剂已经普遍进入酿造发酵领域。
1.3 物理化学的创新
物理化学的创新,指在白酒贮存、过滤等利用分子运动论、胶体理论等一系列对白酒质量提高改进的技术措施。
陈化,就是酒体分子间发生布郎运动,产生丁达尔现象的一个过程。10多年前,白酒专家就提出了传统白酒的胶体理论。中国传统白酒,呈分散相(2%的微量成分),以分子、离子或聚合体的形式分散到98%以水和乙醇的互溶溶液为分散介质的分散体系。专家认为,白酒是一种胶体,其胶核由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的混合物构成,白酒中胶粒的形成不是简单的分子相互堆积,是与白酒中的金属元素,尤其与具有不饱和电子层的过渡元素相结合。即金属元素的离子(或原子)以配位键方式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特性的复杂化学质点而构成了白酒中的胶核。
1.4 美拉德反应
美拉德反应是白酒专家庄名扬最早倡导的白酒增香新工艺。他的论述推动了白酒的研究,使其从较低级别的酯、酸、醇等色谱骨架成分向更高级别的微量成分进步。美拉德反应,是广泛存在于食品工业的一种非酶褐变,也称为羰氨反应,是氨基酸和还原糖及还原糖的分解物反应。它对白酒的影响是能产生人们所需要的香气,是一个集缩合、分解、脱羧、脱氨、脱氢等一系列反应的交叉反应。美拉德反应产物不仅是酒体香和味的微量物质,同时也是其他香味物质的前驱物质。它富含含硫香味物质,在香味成分中占重要地位,凡是能释放出硫化氢的物质都可以成为含硫香味物质的前体。中国白酒在酿造过程中,尤其是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有少量硫化氢存在,它可能转化为烷基硫醇、硫醚等,这些物质含量高可呈杂味和异臭,但痕迹微量时可增强香味,使香气更浓郁、更突出或进一步转化为含硫的杂环香味物质。
美拉德反应分为生物酶催化与非酶催化,其中大曲中的嗜热芽孢杆菌代谢的酸性生物酶,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胞外酸性蛋白酶,都是很好的催化剂。非酶催化剂,包括金属离子、维生素等。
1.5 低度白酒技术创新
解决低度白酒工艺技术难题,主要从低度白酒货架期的稳定性研究入手。有效解决低度酒货架期的稳定性问题,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低度酒水解机理的研究;(2)提高基础酒质量、调味酒质量及勾兑用水质量;(3)勾兑技术研究;(4)低度白酒处理技术研究。有了好的水处理设备,超滤设备,抑制酯可逆水解反应的方案,低度白酒的质量问题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从现状分析,最有效的低度白酒生(文章来源:华夏酒报·中国酒业新闻网)产技术的突破,主要还在于新工艺白酒的技术突破。
1.6 淡雅型白酒新风格
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指出:淡雅型白酒,浓而不烈、香而不艳的幽香淡雅型白酒新风格,是我国近年来白酒市场的一次积极的创新。淡雅,其实质是减少酒体中的大分子物质,强调的是味,把香融入味中,在一种香型的基础上,既保持原香型的风格,又融合其它香型的长处,特别适合消费者口味。现在白酒都在朝这个趋势发展,这一风格的白酒,质量好,口感好,将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前途。
1.7 酿造设备及控制的创新
1.7.1 白酒生产机械化
传统工艺白酒的作坊式操作严重制约着生产的规模化程度,米香型、豉香型在工艺的发展中,建立起了一套固、液发酵相结合的糖化、发酵、蒸馏机械化操作系统,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而且这些创新香型的白酒更容易被东南亚及国际市场所接受。
1.7.2 酿造过程数字化控制与管理
数字化酿造模式:从温(入窖温度)、粮(入窖淀粉浓度)、水(入窖水分)、曲(大曲用量)、酸(入窖酸度)、糠(谷壳用量)、糟(粮糟比)等七大因子的监控着手,找出不同季节、不同条件下最佳参数组合,确立产量与质量的平衡点,形成标准化的酿造模式。
数字化窖池管理模式:从每个窖池投入原辅料的台账录入着手,建立窖池数字化档案,利用电磁阀、可控硅继电器、计量泵、流程控制系统,建立微机终端系统,确立生产过程的真实数据,给物料配置建立准确的管理,为中国白酒业创建科学的管理措施。
1.7.3 白酒勾调过程数字化管理系统
从原酒、基础酒、调味酒、成品酒等的理化、色谱成分统计录入处理等角度着手,建立酒体指纹图谱、专家鉴评等系统,大幅度减轻手工数据查询的劳动量,控制勾调成本,稳定产品品质,为勾调人才培养从经验型向数字型转变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中国白酒勾调的科学理论体系。
2.新工艺白酒
2.1 经过了曲折发展过程,新工艺白酒目前已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生产工艺,其中食用酒精的纯度和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兑制酒的质量也步入了一个新阶段。与传统白酒相比,新工艺白酒大大节省了酿酒用粮。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的高纯净食用酒精中,很少有造成酒类加水混浊的高级脂肪酸酯和大分子成分。因此,在白酒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食用酒精,不仅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反而会使白酒的健康成分得以改善。
2.2 新工艺白酒一提到香精、香料,人们普遍会想到“三精一水”,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我国新工艺白酒的勾兑原料酒精,应符合国标GB10343-2002食用酒精标准要求;香精、香料,须符合GB2760标准;多数添加剂也须符合FCC(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Food Chemicals Codex),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straton)规定的,只要企业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2.3 新工艺白酒和纯粮酿造没有本质的区别。纯粮酿造是行业对大型白酒企业传统工艺白酒的一种技术规范,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的生产必须具备良好的环境条件,生产企业必须具备齐全的纯粮固态发酵白酒生产装备及必要检测手段。应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ISO14000环境保证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保证体系,以及完善的产品质量检测系统生产出纯粮固态发酵白酒。使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的产品必须有足够的生产能力(如窖池数量等)相匹配。
纯粮酿造并不是要否定新工艺白酒,有许多小型传统小曲酒、米酒也完全采用纯粮发酵,他们也有独特的粮香特色,行业也在鼓励这些企业走向规范。
2.4 关于添加剂。国标制定了蒸馏酒标准,轻工行业制定了QB1498-92液态法白酒标准。可是市场上白酒几乎都在配料表中标注:水、高粱、小麦(即蒸馏酒)。液态法兑制白酒常回避酒精及其他香料、添加剂。白酒标准中标注的“均不得加入非自身发酵产物”显然只是一句多余的话。当然,一些调香工艺好的液态法白酒,感官和理化质量指标均可与传统工艺蒸馏白酒相媲美,也特别适合广大消费者需求,却因“配制”二字,总让这些生产者被传统观念的同行看作另类。
没有好的酒精,就不可能勾兑出好的白酒。关键是要采用科学的酒精处理方法,降低酒精中的杂醇含量,净化酒精,为兑制白酒打造一个合格、标准的躯体。这里还要破除一个误区:认为所有的兑制白酒都是低档酒,价位高就是哄骗消费者。其实,高度纯净的新型白酒也是高档酒,这也是同国际接轨的做法。只有这样,中国的高纯净现代白酒才能出现,并生存发展下去。
其实,食品、烟草行业都存在添加剂,为何非过分要求白酒?白酒行业中不论纯粮酿造,还是液态发酵,几乎全行业都在执GB10781这一标准,执行液态法白酒标准的企业几乎没有。笔者曾在一次技术会议上和白酒专家曾祖训高工谈起新工艺白酒。认为添加剂只要符合人身安全、健康,不超标使用应该是允许的,笔者也提到不要用高锰酸钾处理酒精,可以采取活性炭或其他吸附材料吸附,以减少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曾高工听后,很是赞同。
3.固、液勾兑新工艺白酒应用
固、液勾兑工艺,指使用一定比例固态优质白酒与稀释的食用酒精勾兑而成,或再加香精进行勾兑成型。优质固态白酒用量比例大,其勾兑酒成本也相应提高,用化学香精己酸乙酯等香料调香,则味短,香味在口中停留时间不长呈“浮香”,缺乏真正的“窖香”、“糟香”固态酒风格。
要想做好固、液结合新工艺白酒,须有以下的措施和保障:
传统的固态优质白酒生产基地,能提供优质的基酒和调味酒;有优质玉米食用酒精基地;有完善的分析技术;可对原料酒精、固态基酒、食用香料、成品酒等全面分析;与生物酶有机结合成白酒芳香酯的技术;有窖外美拉德反应的增香措施:以上这些保障措施可以成功的勾兑出优质固相结合新工艺白酒。
2007年,中国白酒行业制定《中国白酒169计划》:中国白酒健康成分研究;中国白酒特征香味物质的研究;贮存对白酒品质的影响研究;白酒重要呈香、呈味物质形成机理的研究;中国白酒香味物质阈值的测定;白酒年份酒研究。这些项目计划的实施,充分地展现了中国白酒工业正在传统基础上向着新的方向发展。
白酒新工艺和新工艺白酒的发展趋势最终还是消费的发展方向,健康化、时尚化、商务化、礼仪化将是白酒最终的落脚点,这样,中国白酒才有真正的能力和啤酒、黄酒、果酒、洋酒竞争。
中图分类号 262.3;TS261.4 编号 1001-9286(2008)07-0065-04
本文来源《酿酒科技》2007年第7期 作者:杜明松
有害成分:
在白酒生产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有害杂质,有些是原料带入的,有些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对于这些有害物质,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它们在白酒中的含量。
(一)杂醇油 杂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过高,对人们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强,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头痛,其毒性随分子量增大而加剧。杂醇油在体内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机体内停留时间较长。 杂醇油的主要成分是异戊醇、戊醇、异丁醇、丙醇等,其中以异丁醇、异戊醇的毒性较大。原料中蛋白质含量多时,酒中杂醇油的含量也高。杂醇油的沸点一般高于乙醇(乙醇沸点为78℃,丙醇为97℃,异戊醇为13l℃),在白酒蒸馏时,应掌握温度,进行掐头去尾,减少成品酒的杂醇油含量。
(二)醛(quán)类 酒中醛类是分子大小相应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低沸点的醛类有甲醛、乙醛等,高沸点的醛类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醛类的毒性大于醇类,其中毒性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种原生质毒物,能使蛋白质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在发生急性中毒时,出现咳嗽、胸痛、灼烧感、头晕、意识丧失及呕吐等现象。
糠醛对机体也有毒害,使用谷皮、玉米芯及麸糠做辅料时,蒸馏出的白酒中糠醛及其它醛类含量皆较高。 白酒生产中为了降低醛类含量,应少用谷糠、稻壳,或对辅料预先进行清蒸处理。在蒸酒时,严格控制流酒温度,进行掐头去尾,以降低酒中总醛的含量。
(三)甲醇 果胶质多的原料来酿制白酒,酒中会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较大,4—10克即可引起严重中毒。尤其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于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白酒饮用过多,甲醇在体内有积蓄作用,不易排出体外,它在体内的代谢产物是甲酸和甲醛,所以极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发生急性中毒时,会出现头痛、恶心、胃部疼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继续发展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中枢麻痹,昏迷甚至死亡。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粘膜刺激症状、眩晕、昏睡、头痛、消化障碍、视力模糊和耳鸣等,以致双目失明。
甲醇产生的数量与制酒原料有密切关系,为了降低白酒的甲醇含量,可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原料 过熟的或腐败的水果、薯类以及野生植物(如橡子),果胶质含量较高,用这些原料来酿酒,甲醇含量会高。应选择含果胶质少的原料来酿酒,以便降低甲醇的含量。
(2)使用黑曲作糖化剂时,由于黑曲霉所含果胶酶较多,因此成品酒的甲醇含量也高。若使用黄曲作糖化剂,由于它所含果胶酶少,因而成品酒的甲醇含量也低。
(3)利用甲醇在酒精浓度高时易于分离的特点,可通过增加塔板数或提高回流比的方法,提高酒精浓度,把甲醇从酒精中提取出来。精馏时,若控制回流比在1∶10—1∶20,可把甲醇分离出来。例如含有0.18—0.2%甲醇的白酒,只要分馏出3%的酒精,即可把甲醇含量降低到0.12%以下。也可另设甲醇分馏塔除掉甲醇。
(四) 铅 铅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含量0.04克即可引起急性中毒,20克可以致死。铅通过酒引起急性中毒是比较少的,主要是慢性积蓄中毒。如每人每日摄入10毫克铅,短时间就能出现中毒,目前规定每24小时内,进入人体的最高铅量为0.2—0.25毫克。随着进入人体铅量的增加,可出现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手的握力减弱、贫血、腹胀便秘等。
白酒含的铅主要是由蒸馏器、冷凝导管、贮酒容器中的铅经溶蚀而来。以上器具的含铅量越高,酒的酸度越高,则器具的铅溶蚀越大。
为了降低白酒的含铅量,要尽量使用不含铅品金属来盛酒或制作器具设备。同时要加强生产管理,避免产酸菌的污染,因为酒的酸度越高,铅的溶蚀作用愈大。对于含铅量过高的白酒,可利用生石膏或麸皮进行脱铅处理,使酒中的铅盐[Pb(CH3COO)2]凝集而共同析出。在白酒中加入0.2%的生石膏或麸皮,搅拌均匀,静置1小时后再用多层绒布过滤,能除去酒中的铅,但这样处理会使酒的风味受到影响,需再进行调味。
(五) 氰化物 白酒中的氰化物主要来自原料,如木薯、野生植物等,在制酒过程中经水解产生氢氰酸。中毒时轻者流涎、呕吐、腹泻、气促。较重时呼吸困难、全身抽搐、昏迷,在数分钟至两小时内死亡。 去除方法:应对原料预先处理,可用水充分浸泡,蒸煮时尽量多排汽挥发。也可将原料晒干,使氰化物大部分消失。也可在原料中加入2%左右的黑曲,保持40%左右的水分,在50℃左右搅拌均匀,堆积保温12小时,然后清蒸45分钟,排出氢氰酸。原料粉碎得细,排除效果较好。
(六) 黄曲霉毒素 麦类、大米、玉米、花生等由于霉烂变质,会污染上黄曲霉,有些黄曲霉菌会代谢产生出有毒物质,人们食用这些原料制成的食品后,会产生致癌物质,对于发酵食品尤其要引起注意。发酵食品中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1计)不得超过5微克/公斤。 对原料要采取妥善的管理措施,防止发霉变质,超过黄曲霉毒素允许量的原料不可直接使用。发酵用的菌种应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无毒产生,才能使用。
(七) 农药 谷类和薯类在生长过程中,由于过多施用农药,经吸收后,会残留在果实或块根中。在制酒时,这些有毒物质会进入酒体,特别是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更应注意。按卫生部规定,每公斤粮食,六六六不得超过0.3毫克,滴滴涕不得超过0.2毫克。
为了防止农药中毒,对原料要加强检验。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等无毒无害的灭虫办法。农药要合理使用,推广高效低毒农药。积极治理三废,不用有毒有害的废水灌溉农田,防止有毒农药和三废污染农作物。对原料要推广缺氧保管,低温保管,少用药剂熏蒸,不能把有毒有害物质与原料同库贮存。【白酒灌装】众所周知,瓶装白酒在较低气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容易产生混浊、沉淀等现象,直接影响到白酒的感官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现就白酒灌装时应注意的问题简述如下。
一、混浊、沉淀的原因
1.白色沉淀
主要是因为白酒加浆调度的用水硬度过高,将钙镁等离子带入酒中,致使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下降而逐渐析出,生成钙镁的盐类白色沉淀。
2.乳白色絮状沉淀
主要出现在气温较低的冬季。高级脂肪酸及其霉类等大分子物质含量较高的白酒,在酒精度较低,温度降至0℃左右时,会出现失光、混浊现象,温度继续下降或经一段时间存放,便产生絮状沉淀,当气温回升时,此现象随之消失。
3.其他沉淀
当酒中溶进较多的铁离子,储存时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生成棕黄色沉淀,酒中若经常接触铜器,会溶进铜离子而产生浅蓝色沉淀。
二、灌装时须注意的问题
1.调度加浆对水质的要求
灌装的白酒若需加浆调度时,为了避免产生沉淀,应用软水,不要用未处理过的硬水。
2.用固体酒尾降度要注意的问题
固体酒尾不仅含有一定量的酒精分子,而且还含有丰富的香味物质。采用酒尾降度是提高普通白酒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由于其中含有的高级脂肪乙脂含量较高,容易使所配制的白酒在低温时产生失光、混浊、沉淀等现象,所以,冬季在用酒尾降度时一定要酌情处理,对于高、中档白酒不易用酒尾降度,易采用高度摘酒降度,加浆的方法。
3.固体白酒生产时要严格分段摘酒
蒸馏白酒时要注意掐头去尾,不能将酒尾拉的过长,要保持一定的入库度数,否则,不仅会使白酒杂味大,而且也会使白酒产生混浊、沉淀。
4.白酒储存或灌装时,要尽量避免与铜质、铁质等器具接触,储酒的容器最好用陶器或不锈钢罐,酒泵用不锈钢的流酒管道,最好用脚管或不锈钢管,以防止白酒溶进铜铁离子而产生变色或沉淀,影响白酒的感官质量。
三、补救措施
1.如果既无软水资源又无水质处理设备,加浆用水量又比较大,可选用经过滤后较清洁的水,所配制的白酒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待沉淀物全部沉积到容器底部,取上清液过滤,即可灌装。
2.入库度数较低的白酒,冬季灌装易产生混浊沉淀,可用淀粉吸附法解决。在白酒中加入2%的玉米淀粉,搅拌均匀,静置24小时后,过滤即可灌装。2009中国白酒企业20强1茅台国酒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2五粮华冠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3郎酒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杏花汾香山西汾酒股份有限公司5泸州老窖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西凤朝阳陕西省凤翔县西凤酒厂7剑南春浓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董酒典藏贵州遵义振业董酒(集团)有限公司9古井岁贡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10古越龙山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11张裕望重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12龙岩沉缸福建省龙岩沉缸酿酒有限公司13青岛名啤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14生力誉港香港生力啤酒有限公司15金星海量河南金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16新天秀庄新天国际葡萄酒业有限公司17香格里拉云南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18沱牌绵长中国四川沱牌集团有限公司19洋河品位江苏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沭阳分公司20双沟醉猿中国江苏双沟酒业集团有限公司
【白酒商标】
茅台、郎酒、富裕老窖、洮儿河、汾酒、青酒、古井贡、金六福、扳倒井、竹叶青、浏阳河、牛栏山、女儿红、洋河、古越龙山、河套、全兴、西凤、四特、喜酒、马拉桑、龙舌兰酒、贵州老窖、衡水老白干、神仙酒、诗仙太白酒、红星二锅头、互助青稞酒、伊力特、双沟、板城、趵突泉、高炉家酒、兰陵白酒知识介绍:白酒是世界蒸馏酒中独具一格的酒类,为麦黍、高粱、玉米、红薯、米糠等粮食或其他果品发酵、曲酿、蒸馏而成的一种饮料。其酒液无色透明,故称为白酒。白酒芳香浓郁,醇和软润,风味多样。因主要采用烧(蒸)工序,亦称烧酒。因含酒精量较高,所有有些地方直呼其为烈性酒或高度酒。我国的名白酒,历史悠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白酒是一种高浓度的酒精饮料,根据所用糖化、发酵菌种和酿造工艺的不同,它可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三大类,其中麸曲酒又可分为固态发酵酒与液态发酵酒二种。白酒的起源晚于黄酒。但起源何时说法不一。据金代出土文物,一套铜制烧(蒸)酒名考证,其历史最迟也在800年以上。本资料的营养成分取之于50度崇明老白酒。白酒营养分析:白酒不同于黄酒、啤酒和果酒,除了含有极少量的钠、铜、锌,几乎不含维生素和钙、磷、铁等,所含有的仅是水和乙醇(酒精)。传统认为白酒有活血通脉、助药力、增进食欲、消除疲劳,陶冶情操,使人轻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饮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扩张小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延缓胆固醇等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对循环系统及心脑血管有利。白酒适合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
1. 35岁以上的男性和过了绝经期的妇女,每隔一天喝一小杯白酒,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一点定的辅助作用;
2. 阴虚、失血及温热甚者忌服;生育期的男女最好忌酒。白酒食疗作用:白酒味苦、甘、辛,性温,有毒,入心、肝、肺、胃经;
可通血脉,御寒气,醒脾温中,行药势;
主治风寒痹痛、筋挛急、胸痹、心腹冷痛。白酒做法指导:1. 烹调菜肴时,如果加醋过多,味道太酸,只要再往菜里洒一点白酒,即可减轻酸味。
2. 烹调中,用酒十分重要,酒能解腥起香,使菜肴鲜美可口,但也要用得恰倒好处,否则难以达到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3. 白酒对某些中药材中的营养成分有溶解作用,有利于饮用者的健康。
4. 空腹时饮酒更容易患肝硬化,这与蛋白质摄入量不足更易使肝脏受损有关。
5. 饮白酒前后不能服用各种镇静类、降糖类、抗生素和抗结核类药物,否则会引起头痛、呕吐、腹泻、低血糖反应甚至死亡。 |
|
baijiu
白酒
chinese liquor
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分类 中国白酒产品种类繁多,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
按使用的主要原料分 有粮食酒,如高粱酒、玉米酒等;薯干酒,山东又称瓜干酒;代用原料酒,如高粱糠、粉渣、木薯、橡子等酿制的白酒。
按生产工艺(发酵、蒸馏)分 有固态法白酒,发酵、蒸馏以固态方式进行,是中国白酒的传统工艺方法;液态法白酒,发酵、蒸馏以液态方式进行;串香白酒,用食用酒精和固态发酵香醅串蒸;调香白酒,用食用酒精加不同香味料或香精进行调配;勾兑白酒,以固态法白酒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勾兑。
按糖化发酵剂分 有小曲酒,使用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酒,使用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麸曲酒,使用麸曲为糖化剂加酒母等。
按酒的香型分 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确定,将白酒划分为5种香型,亦称5种风格。
①酱香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又称茅型。主体香味成分比较复杂,其主体香尚未确定。口感风味具有酱香、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
②清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又称汾型。主体香成分为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具有清香、醇甜、柔和等特点,是中国北方的传统产品。
③浓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大曲酒为代表。又称泸型。主体香成分为己酸乙酯和适量的丁酸乙酯。口感风味具有芳香、绵甜、香味谐调等特点。
④米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主体香成分为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及适量的β-苯乙醇。口感风味具有蜜香、清雅、绵柔等特点。
⑤其他香型:具有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和口感风味。其主体香及香型尚未确定。如贵州董酒、陕西西凤酒等,其口感风味依酒的特性,风格突出者为佳品。
原、辅料和设备 白酒由于使用原辅料和生产工艺不同,酿成了繁多的各有特色的产品。
原料 凡谷物、薯类、农副产物和野生植物等富含淀粉和糖质的原料均可酿造白酒。优质白酒原料以高粱为主,有的搭配其他杂粮,如玉米、小麦、大米、糯米等。酿酒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无杂质,无有害物质如氢氰酸、黄曲霉毒素和农药等。
高粱淀粉含量丰富,蛋白质适中,有利于酿酒。现代的杂交高粱因含单宁较多,酿酒时带入酒内,会使酒呈苦涩味。
玉米淀粉含量在60%左右,含油率约4%,其中玉米胚芽的含油率高达15~20%。过量的油脂分解后会给白酒带来异味,可将胚芽脱去供榨油。玉米富含植酸,在发酵过程中分解为环己六醇(肌醇)和甘油,因此酿成的酒味较甜,亦较稠和。
大米无皮壳,质地纯正,淀粉含量高,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等含量较少,有利于糊化,产酒纯净。但大米性软易粘,酿酒时需加辅料。如辅料使用过多,容易给酒带来辅料的异味。
甘薯经切片晒干成薯干,富含淀粉,是酿酒的好原料。但甘薯容易感染黑斑病,染病的薯干呈黑青色,有毒性,由薯块所形成,有强烈的苦味,是坏薯干白酒苦味的根源。
大麦除含淀粉外,还含有木糖、阿拉伯糖等五碳糖复合体,尚有寡糖存在,有的异构体为糖化曲所不能糖化,酵母所不能发酵,皮壳纤维多,出酒率偏低,酒味糙辣。大麦宜作制曲原料,多与豌豆等原料混合使用。
辅料 白酒生产中必须添加辅料,又称填充剂,目的是调整入窖淀粉浓度,冲淡酸度,吸收酒精,保持浆水,使发酵醅具有一定的疏松度,为蒸料、发酵、蒸酒创造必要的条件。
常用辅料有 |
|
- n.: samshu, arrack, white spirit mainly distilled from sorghum or maize, spirit usu, distilled from sorghum or maize, white spirit
|
|
- n. eau-de-vie
|
|
四川 | 宜宾 | 名牌 | 酒文化 | 饮食 | 名酒 | 中国名酒 | 酒 | 快速消费品 | 企业 | 饮料 | 品牌 | 公司 | 山东省 | 四君子酒业有限公司 | 临沂 | 费县 | 中国 | 饮品 | 茶酒知识 | 甘肃 | 食品 | 更多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