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死神 : 香煙 : 中國 >福建 >寧德 > 白蓮
顯示地圖
目錄
《白蓮 White Lotus》
詩人: 黃庚 Huang Geng

  泰華峰頭種,移根植野塘。
  一池秋夜月,萬柄曉天霜。
  西帝羅青蓋,真妃逞素狂。
  鷺飛無認處,點點水雲鄉。
《白蓮 White Lotus》
詩人: 林泳 Lin Yong

  西湖萬景若詩狂,愛此孤高壓衆芳。
  大士化身衣未解,西施淨面鏡慵妝。
  歲寒卻有花堪比,水種應無草敢香。
  茉莉素馨方用事,鼻參眼入細平章。
《白蓮 White Lotus》
詩人: 林泳 Lin Yong

  泰華仙根不染塵,一枝冷淡種尤真。
  欲緣夢斷承妃步,色相空來坐佛身。
  淨比禪心月上女,妝羞麗質水邊人。
  紵袍羽扇吟相對,笑殺思王賦洛神。
《白蓮 White Lotus》
詩人: 釋智圓 Shi Zhiyuan

  栽種空池歲已賒,暑天開處異群花。
  澄波照影疑秋鷺,靜夜擎香混月華。
  雪態自堪憐翡翠,玉苞終恥近蒹葭。
  閑來倚檻看無厭,為似禪心本絶瑕。
更多詩歌...
請鑒賞:

  項安世 Xiang Anshi:白蓮 White Lotus
  楊公遠 Yang Gongyuan:白蓮 White Lotus
  楊萬裏 Yang Wanli:白蓮 White Lotus
  楊萬裏 Yang Wanli:白蓮 White Lotus
  楊億 Yang Yi:白蓮 White Lotus
  趙崇嶓 Zhao Chongbo:白蓮 White Lotus
白色的蓮花 White Lotus
  白色的蓮花。 唐 白居易 《與元微之書》:“紅榴白蓮,羅生池砌。”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禨祥·白鹿》:“ 嘉靖 十二年, 河南 巡撫 吳山 獻白鹿,為大臣諂媚之始……此後則 萬歷 甲戌,白蓮、白燕見於翰林院, 江陵 張居正 大喜,進之。”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六月·時品》:“河藕亦種二:禦河者為果藕,外河者多菜藕。總以白蓮為上,不但果菜皆宜,曬粉尤為佳品也。”
指白色的蓮花燈 Means white lotus lamp
  指白色的蓮花燈。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雜記》:“ 韋承貽 鹹光 中策試,夜潛紀長句於都堂西隅曰:‘……白蓮千朵照廊明,一片昇平雅頌聲。’”
No. 8
  白蓮産於梁子湖畔東的東溝鎮楊葉湖,人工栽植,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白蓮産品顆大粒圓,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潤、微甘而鮮的風味,既可作糕點配料,也可拌銀耳、薏米加冰糖,清燉成色白味甘的蓮子湯。白蓮遠銷國內外,在東南亞地區倍受青睞
  一、白蓮的形態特徵
  蓮在我國長期的栽培實踐中,根據其經濟利用部分的不同,逐步形成三大栽培類型,即以收穫果實為主的子蓮,以收穫地下莖—藕為主的藕蓮和以觀賞花為主的花蓮。白蓮是以收穫果實為主的子蓮類型。下面就從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等六個方面來描述一下白蓮的形態特徵。
  1、根
  白蓮的根可分為種子根和不定根兩種,種子播種所長出的由種子胚根形成的主根不發達,發揮功能作用的是不定根。在不定根上還密生許多側根。白蓮早期的不定根幼嫩而色白,由表皮、皮層和維管柱三部分組成,生長一段時間後逐漸老化,顔色轉為黃褐色,老根比幼根的細胞層次多,根莖較粗,但始終不産生形成層,也無次生結構。老根皮層的薄壁細胞有部分溶解,形成大的通氣道,進一步老化後便失去功能而死亡。
  白蓮的根具有顯著的分生區和不同的組織分化,最外有根冠保護。根主要起吸收水分、養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
  2、莖
  白蓮的莖為地下莖(根狀莖),在土中橫生分支蔓延,生長前期的地下莖叫走鞭或蓮鞭,生長後期其前端數節明顯膨大變粗為“藕”。走鞭上有節,節上可再分生走鞭,並密生須根,嚮上抽生葉片及花梗。走鞭的節間細而長,節間距50釐米左右,白色,橫截面圓形或橢圓形,上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通氣孔(在藕、葉柄和花梗中也有)。表皮由一層排列緊密的細胞構成,外壁呈褐色,具少量氣孔。藕和走鞭折斷時有絲,可拉長10釐米左右,這是導管壁上有彈性的增厚的粘液狀木質纖維素,俗稱藕絲。藕有主藕、子藕和孫藕之分,主藕一般有3-6節,每節長10-20釐米,節部溢縮,節間呈圓筒形,表皮顔色為淡黃色。子藕、孫藕着生於主藕的一側。藕頂端的一節叫藕頭,藕頭前面有頂芽和葉芽,在藕節處有側芽和葉芽。
  3、葉
  白蓮的葉片分為三種,即錢葉、浮葉和立葉,形狀為圓盾形。實生苗幼苗期浮在水面上的葉稱錢葉,一般四片,其中兩片在胚芽內就已具備;無性係苗即用地下莖藕繁殖的幼苗及成苗期浮於水面的葉稱浮葉;伸出水面的稱立葉。葉先於花,它是進行光合作用製造光合産物的器官。
  4、花
  白蓮為完全花,雌雄同花,假頂單生,由花梗、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和花托組成。蓮花從出水現蕾到開花需15天左右,在適溫範圍內,氣溫高時間短,氣溫低則所需時間長。花從出水到定高需8-15天。花蕾形狀因品種而異,有桃形、長桃形、狹桃形之分,通常子蓮品種的花蕾形狀多為長桃形。
  蓮花根據花瓣數的多少分為單瓣、半重瓣、重瓣等三種類型,單瓣花的花瓣數在17-21枚,半重瓣花的花瓣數為30-80枚,重瓣花的花瓣數在80枚以上。一般子蓮品種絶大部分為單瓣花型,少數為半重瓣花型。
  蓮花的顔色有白、爪紅、粉紅、紅、玫瑰紅等,花徑18-25釐米不等。花瓣與萼片一起呈蠃旋狀排列在花托基部。
  雄蕊環生於花托基部四周,每朵花有雄蕊100-400枚。雄蕊由花絲、花藥及附屬物幾部分組成,長3釐米左右。雄蕊在開花時嚮四周散開以利傳粉,開花2-3天後萎縮枯落。花藥黃色,當花盛開時花粉粒成熟,花藥裂開,散出花粉。花粉粒的壽命在自然條件下僅幾個小時,在乾燥的環境中可達數十小時。雄蕊附屬物為白色,長橢圓形,位於花藥的頂端。
  雌蕊柱頭頂生,無花柱,由柱頭、子房溝和子房組成,柱頭中間稍凹,經子房溝與子房頂端相連,其上布滿粘液和腺毛,柱頭的生活力可保持兩天,
  花托呈漏鬥形、杯形或喇叭形,黃緑色,直徑4-5釐米。心皮10-45枚,散生陷入海綿質的花托中,受精後隨着蓮子的成熟,花托膨大為蓮蓬。老熟的蓮蓬有倒圓錐形、傘形、扁圓形和碗形,褐色或棕褐色,海綿質,直徑10-15釐米。
  5、果實
  白蓮的果實又叫蓮子,係子房發育而成,為堅果,形狀有橢圓形、卵形及卵圓形。未成熟時呈青緑色,老熟後呈棕褐色、灰褐色或黑褐色。蓮子頂端有一個乳頭狀突起,為殘存的雌蕊柱頭,基部有一下凹的種臍,其與蓮蓬相連,是果實吸收營養的唯一通道。蓮子長1.6-1.8釐米,橫徑1.1-1.2釐米,粒重1.2-1.5剋。蓮子的外殼極為堅硬,表皮有厚的角質層,含纖維素和多層單寧細胞,可防止病菌和昆蟲的侵害。
  6、種子
  蓮子去殼為種子,由種皮、子葉和胚三部分組成。
  早期的種子有胚乳,在其發育過程中作為營養被胚吸收,因此,白蓮是屬於雙子葉無胚乳植物。種皮很薄,單寧含量較高,種皮與果皮粘連,紅棕色。胚由子葉、胚根、胚芽和胚軸四部分組成。子葉兩片,淡黃色,特別發達,基部合生達三分之二,含有豐富的營養,是種子萌發的養料來源,同時起保護胚芽的作用,也是主要的食用部分。胚芽緑色,由兩片大小不同的幼葉和一個頂芽組成。
  二、白蓮的生物學特性和生長發育規律
  1、白蓮的物候期
  白蓮在一個年生長周期內,經過萌芽、抽鞭、展葉、開花、結果、長藕和休眠等各個生長發育階段,白蓮的這些生長發育階段所處的各個時期,稱為生物學物候期,簡稱物候期。白蓮與大多數先葉後花或先花後葉的植物有所不同,在生長發育初期是先葉後花,到了出現2-3片立葉以後則是葉花同出,陸續開花,陸續結果,蕾、花、果和葉並存於同一植株,終花後進入蓮子的生長發育後期纔結藕。因此,它與其它植物的差別表現在,並不是先進行營養生長,後進行生殖生長,而是營養生長貫穿於它的整個年生長周期中。
  白蓮在我國分佈很廣,南北都有生長,因此在各個地區蓮的物候期不盡相同。在長江中下遊地區,蓮在4月上旬萌發,4月中旬長出錢葉和浮葉,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長立葉,5月中旬至6月初開始現蕾,7-8月為盛花期,9月後進入末花期,也即長藕期,結果期為6-10下旬,同時到了10月中下旬,植株衰老,葉漸枯黃,11月至翌年3月為地下莖(藕)的越鼕休眠期。在華北黃河流域4月中下旬方開始萌芽,黑竜江同江地區更是要到6月初纔萌芽,花期在8月,9月進入休眠,越鼕休眠期長達10個月之久。
  白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僅物候期不同,而且全生育期的長短差異也很大,在黑竜江同江地區白蓮的全生育期為90-100天,而在武漢地區一般達190-200天。白蓮的物候期及全生育期的長短與品種也有很大的關係,如廣昌推廣的主栽品種贛蓮62在當地從種藕移栽到采收結束的時間為160天左右(不包括蓮子采收結束後的結藕期),為中熟偏早品種,而贛蓮oa為180天左右,太空蓮一號品種則達210天以上。
  2、白蓮的生長發育特點
  白蓮有種子繁殖(有性繁殖)和種藕繁殖(無性繁殖)兩種方法,但主要采用種藕無性繁殖,其生長發育過程要經歷幼苗期、成苗期、花果期、結藕期和越鼕休眠期。
  (1)、幼苗期
  這一時期自清明前後移栽種藕,頂芽萌發或種子播種萌發長出錢葉、浮葉,至蓮株開始出現立葉止。這一時期的長短與氣溫有較大的關係,移栽後氣溫穩定,受倒春寒影響小,則歷時短,反之則長。此外還與繁殖方法有關。
  采用種子播種的實生苗,隨着地下莖的生長,其節上陸續長出浮葉,在出現4-6片浮葉後便開始出現立葉,進入成苗期。實生苗自催芽後播種到立葉抽生的幼苗期需30-40天。實生苗幼苗期的主要特點是幼苗前期生長所需的營養主要靠種子內貯存的養分供給,因此生長緩慢而瘦弱,故易受寒潮影響。
  用種藕繁殖的無性苗,清明前後移栽,萌芽時葉芽嚮上生長,並長出幾片浮葉,然後種藕先端的頂芽嚮前生長成走鞭,生長2-3節,長出2-3片浮葉後開始抽生立葉,標志着其生長進入成苗期。這一時期一般為20-30天。不同的品種也有較大的差異,如太空蓮二號品種為18天,太空蓮一號和三號品種則在20天以上。
  無性係苗在幼苗期生長勢較強,生長速度快,可較早進入開花結果的生殖階段,有利於白蓮産量的提高。
  在這一時期植株沒有進入旺盛生長,根係不發達,吸收養分的能力較弱,在栽培上要求施足基肥,加強早期管理,促進蓮株早生快發,為奪取高産打下基礎。
  (2)、成苗期
  從蓮苗出現第一片立葉開始到現蕾止為成苗期。在成苗期白蓮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同步生長,速度較快,3-6天地下莖延長一節,氣溫高所需時間短。據觀察廣昌白花蓮品種在盛夏7月間衹需3-4天,地下莖便生長一節。在地下莖延長的同時,葉芽不斷分化並抽出葉片,同時在節上發生分枝,如此,白蓮的地下莖就逐步形成一個龐大的樹狀結構。地下莖的節部嚮下長根,嚮上抽葉,葉片剛出水時,兩側沿地下莖前進的方向內捲成梭狀。出水後慢慢鬆開,葉片增大,最後展平成圓盾形,通常葉片露尖至完全展開需要4-6天。當蓮葉出水2-3天後,位於該節位上的花蕾便露出水面。一般地下莖上長出2-4片立葉便開始出現花蕾,這時植株便進入下一個時期——花果期。
  (3)、花果期
  從植株開始現蕾到出現終止葉止為花果期。蓮花是陸續開放的,花期自5月中旬至10月初歷時90-140天,其長短主要因品種而異。
  白蓮的花果期可分為始蕾期、始花期、盛花期、花蓬期和蓮蓬後期。一般情況下,始蕾期為5月中旬至5月下旬,蓮株開始花芽分化並抽生花蕾。始花期為5月底至6月上旬,這時蓮田花蕾開始開放,一般每畝大田約有60-100朵花開放,約占總數的10-15%。盛花期為6月中下旬至7月下旬或8月初,這段時間,蓮田花蕾大量盛開,約占總開花數的70%。花蓬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下旬,這時期有大量蓮蓬成熟,約占總數的70%,但仍有一些花朵盛開,約占總數的15-20%。蓮蓬後期為8月底至9月底或10月初,這時期基本沒有或僅有少量花朵開放,蓮田大量蓮蓬已經采完,僅留後期成熟的蓮蓬,約占總數的15-20%。
  (4)、成藕期
  從終止葉的出現到地上部分蓮葉枯萎止為成藕期。這一時期蓮的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植株體內營養的流嚮由地上部分轉入地下部分,最後長出一片較小而厚,背面微紅,葉柄嚮前彎的終止葉,一般在9月中旬前後出現終止葉。終止葉的出現標志着當年已不再長新葉,而轉入結藕階段。此時地下莖的先端逐漸增粗肥大,積纍和貯藏豐富的營養,形成肥大的地下莖,這就是藕。一般藕的形成需要20天左右。
  成藕期的特點是植株地上部分生長緩慢,但植株體內的營養物質的轉化加速,地下莖增粗肥大。成藕期的管理要求淺水灌溉,提高土溫,加速藕的形成。
  (5)、越鼕期
  自植株地上部分變黃枯萎,地下藕形成,直到翌春葉芽、頂芽開始萌發止為越鼕期,也叫休眠期,一般為5個月左右。
  越鼕期的特點是原來的植株除了新形成的藕外,其它部分均已枯死,藕處於休眠狀態,在泥中越鼕,生命活動微弱。此時留種田要保持泥皮水層,以利種藕安全越鼕。
  相關詩詞
  白蓮
  (唐)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豔欺,
  此花真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覺,
  月曉風清欲墮時。
基本信息
  白蓮人工栽植,大概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白蓮産品顆大粒圓,皮薄肉厚,兼有清香甜潤、微甘而鮮的風味,既可作糕點配料,也可拌銀耳、薏米加冰糖,清燉成色白味甘的蓮子湯。蓮的種子和果實――蓮子,當荷花凋謝了後,花梗上便結出一個個蓮蓬,呈漏鬥狀,又似倒圓錐形。蓬內有許多蜂窩似的小孔,蓮子就長在小孔中。精心加工後的蓮子呈橢圓性,粒大飽滿,潔白圓潤,味美鮮甘,香醇爽心。蓮子的營養價值高,即是一種人人喜愛的高級滋補食品,又是饋贈親友的名品。久食可強身健神,延年益壽。通常用作燉煮“白糖蓮子湯”、做“八寶飯”等食用。蓮子除煮食外,還可以做罐頭、點心、清涼飲料等,也是製作葡萄糖不可缺少的原料,並能入藥。白蓮遠銷國內外,在東南亞地區倍受青睞。
形態特徵
  蓮在我國長期的栽培實踐中,根據其經濟利用部分的不同,逐步形成三大栽培類型,即以收穫果實為主的子蓮,以收穫地下莖—藕為主的藕蓮和以觀賞花為主的花蓮。白蓮是以收穫果實為主的子蓮類型。下面就從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等六個方面來描述一下白蓮的形態特徵。
  1、根
  白蓮的根可分為種子根和不定根兩種,種子播種所長出的由種子胚根形成的主根不發達,發揮功能作用的是不定根。在不定根上還密生許多側根。白蓮早期的不定根幼嫩而色白,由表皮、皮層和維管柱三部分組成,生長一段時間後逐漸老化,顔色轉為黃褐色,老根比幼根的細胞層次多,根莖較粗,但始終不産生形成層,也無次生結構。老根皮層的薄壁細胞有部分溶解,形成大的通氣道,進一步老化後便失去功能而死亡。
  白蓮的根具有顯著的分生區和不同的組織分化,最外有根冠保護。根主要起吸收水分、養分和固定植株的作用。
  2、莖
  白蓮的莖為地下莖(根狀莖),在土中橫生分支蔓延,生長前期的地下莖叫走鞭或蓮鞭,生長後期其前端數節明顯膨大變粗為“藕”。走鞭上有節,節上可再分生走鞭,並密生須根,嚮上抽生葉片及花梗。走鞭的節間細而長,節間距50釐米左右,白色,橫截面圓形或橢圓形,上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通氣孔(在藕、葉柄和花梗中也有)。表皮由一層排列緊密的細胞構成,外壁呈褐色,具少量氣孔。藕和走鞭折斷時有絲,可拉長10釐米左右,這是導管壁上有彈性的增厚的粘液狀木質纖維素,俗稱藕絲。藕有主藕、子藕和孫藕之分,主藕一般有3-6節,每節長10-20釐米,節部溢縮,節間呈圓筒形,表皮顔色為淡黃色。子藕、孫藕着生於主藕的一側。藕頂端的一節叫藕頭,藕頭前面有頂芽和葉芽,在藕節處有側芽和葉芽。
  3、葉
  白蓮的葉片分為三種,即錢葉、浮葉和立葉,形狀為圓盾形。實生苗幼苗期浮在水面上的葉稱錢葉,一般四片,其中兩片在胚芽內就已具備;無性係苗即用地下莖藕繁殖的幼苗及成苗期浮於水面的葉稱浮葉;伸出水面的稱立葉。葉先於花,它是進行光合作用製造光合産物的器官。
  4、花
  白蓮為完全花,雌雄同花,假頂單生,由花梗、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和花托組成。蓮花從出水現蕾到開花需15天左右,在適溫範圍內,氣溫高時間短,氣溫低則所需時間長。花從出水到定高需8-15天。花蕾形狀因品種而異,有桃形、長桃形、狹桃形之分,通常子蓮品種的花蕾形狀多為長桃形。
  蓮花根據花瓣數的多少分為單瓣、半重瓣、重瓣等三種類型,單瓣花的花瓣數在17-21枚,半重瓣花的花瓣數為30-80枚,重瓣花的花瓣數在80枚以上。一般子蓮品種絶大部分為單瓣花型,少數為半重瓣花型。
  蓮花的顔色有白、爪紅、粉紅、紅、玫瑰紅等,花徑18-25釐米不等。花瓣與萼片一起呈蠃旋狀排列在花托基部。
  雄蕊環生於花托基部四周,每朵花有雄蕊100-400枚。雄蕊由花絲、花藥及附屬物幾部分組成,長3釐米左右。雄蕊在開花時嚮四周散開以利傳粉,開花2-3天後萎縮枯落。花藥黃色,當花盛開時花粉粒成熟,花藥裂開,散出花粉。花粉粒的壽命在自然條件下僅幾個小時,在乾燥的環境中可達數十小時。雄蕊附屬物為白色,長橢圓形,位於花藥的頂端。
  雌蕊柱頭頂生,無花柱,由柱頭、子房溝和子房組成,柱頭中間稍凹,經子房溝與子房頂端相連,其上布滿粘液和腺毛,柱頭的生活力可保持兩天,
  花托呈漏鬥形、杯形或喇叭形,黃緑色,直徑4-5釐米。心皮10-45枚,散生陷入海綿質的花托中,受精後隨着蓮子的成熟,花托膨大為蓮蓬。老熟的蓮蓬有倒圓錐形、傘形、扁圓形和碗形,褐色或棕褐色,海綿質,直徑10-15釐米。
  5、果實
  白蓮的果實又叫蓮子,係子房發育而成,為堅果,形狀有橢圓形、卵形及卵圓形。未成熟時呈青緑色,老熟後呈棕褐色、灰褐色或黑褐色。蓮子頂端有一個乳頭狀突起,為殘存的雌蕊柱頭,基部有一下凹的種臍,其與蓮蓬相連,是果實吸收營養的唯一通道。蓮子長1.6-1.8釐米,橫徑1.1-1.2釐米,粒重1.2-1.5剋。蓮子的外殼極為堅硬,表皮有厚的角質層,含纖維素和多層單寧細胞,可防止病菌和昆蟲的侵害。
  6、種子
  蓮子去殼為種子,由種皮、子葉和胚三部分組成。
  早期的種子有胚乳,在其發育過程中作為營養被胚吸收,因此,白蓮是屬於雙子葉無胚乳植物。種皮很薄,單寧含量較高,種皮與果皮粘連,紅棕色。胚由子葉、胚根、胚芽和胚軸四部分組成。子葉兩片,淡黃色,特別發達,基部合生達三分之二,含有豐富的營養,是種子萌發的養料來源,同時起保護胚芽的作用,也是主要的食用部分。胚芽緑色,由兩片大小不同的幼葉和一個頂芽組成。
生長規律
  1、白蓮的物候期
  白蓮在一個年生長周期內,經過萌芽、抽鞭、展葉、開花、結果、長藕和休眠等各個生長發育階段,白蓮的這些生長發育階段所處的各個時期,稱為生物學物候期,簡稱物候期。白蓮與大多數先葉後花或先花後葉的植物有所不同,在生長發育初期是先葉後花,到了出現2-3片立葉以後則是葉花同出,陸續開花,陸續結果,蕾、花、果和葉並存於同一植株,終花後進入蓮子的生長發育後期纔結藕。因此,它與其它植物的差別表現在,並不是先進行營養生長,後進行生殖生長,而是營養生長貫穿於它的整個年生長周期中。
  白蓮在我國分佈很廣,南北都有生長,因此在各個地區蓮的物候期不盡相同。在長江中下遊地區,蓮在4月上旬萌發,4月中旬長出錢葉和浮葉,4月下旬至5月上旬生長立葉,5月中旬至6月初開始現蕾,7-8月為盛花期,9月後進入末花期,也即長藕期,結果期為6-10下旬,同時到了10月中下旬,植株衰老,葉漸枯黃,11月至翌年3月為地下莖(藕)的越鼕休眠期。在華北黃河流域4月中下旬方開始萌芽,黑竜江同江地區更是要到6月初纔萌芽,花期在8月,9月進入休眠,越鼕休眠期長達10個月之久。
  白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僅物候期不同,而且全生育期的長短差異也很大,在黑竜江同江地區白蓮的全生育期為90-100天,而在武漢地區一般達190-200天。白蓮的物候期及全生育期的長短與品種也有很大的關係,如廣昌推廣的主栽品種贛蓮62在當地從種藕移栽到采收結束的時間為160天左右(不包括蓮子采收結束後的結藕期),為中熟偏早品種,而贛蓮OA為180天左右,太空蓮一號品種則達210天以上。
  2、白蓮的生長發育特點
  白蓮有種子繁殖(有性繁殖)和種藕繁殖(無性繁殖)兩種方法,但主要采用種藕無性繁殖,其生長發育過程要經歷幼苗期、成苗期、花果期、結藕期和越鼕休眠期。
  (1)、幼苗期
  這一時期自清明前後移栽種藕,頂芽萌發或種子播種萌發長出錢葉、浮葉,至蓮株開始出現立葉止。這一時期的長短與氣溫有較大的關係,移栽後氣溫穩定,受倒春寒影響小,則歷時短,反之則長。此外還與繁殖方法有關。
  采用種子播種的實生苗,隨着地下莖的生長,其節上陸續長出浮葉,在出現4-6片浮葉後便開始出現立葉,進入成苗期。實生苗自催芽後播種到立葉抽生的幼苗期需30-40天。實生苗幼苗期的主要特點是幼苗前期生長所需的營養主要靠種子內貯存的養分供給,因此生長緩慢而瘦弱,故易受寒潮影響。
  用種藕繁殖的無性苗,清明前後移栽,萌芽時葉芽嚮上生長,並長出幾片浮葉,然後種藕先端的頂芽嚮前生長成走鞭,生長2-3節,長出2-3片浮葉後開始抽生立葉,標志着其生長進入成苗期。這一時期一般為20-30天。不同的品種也有較大的差異,如太空蓮二號品種為18天,太空蓮一號和三號品種則在20天以上。
  無性係苗在幼苗期生長勢較強,生長速度快,可較早進入開花結果的生殖階段,有利於白蓮産量的提高。
  在這一時期植株沒有進入旺盛生長,根係不發達,吸收養分的能力較弱,在栽培上要求施足基肥,加強早期管理,促進蓮株早生快發,為奪取高産打下基礎。
  (2)、成苗期
  從蓮苗出現第一片立葉開始到現蕾止為成苗期。在成苗期白蓮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同步生長,速度較快,3-6天地下莖延長一節,氣溫高所需時間短。據觀察廣昌白花蓮品種在盛夏7月間衹需3-4天,地下莖便生長一節。在地下莖延長的同時,葉芽不斷分化並抽出葉片,同時在節上發生分枝,如此,白蓮的地下莖就逐步形成一個龐大的樹狀結構。地下莖的節部嚮下長根,嚮上抽葉,葉片剛出水時,兩側沿地下莖前進的方向內捲成梭狀。出水後慢慢鬆開,葉片增大,最後展平成圓盾形,通常葉片露尖至完全展開需要4-6天。當蓮葉出水2-3天後,位於該節位上的花蕾便露出水面。一般地下莖上長出2-4片立葉便開始出現花蕾,這時植株便進入下一個時期——花果期。
  (3)、花果期
  從植株開始現蕾到出現終止葉止為花果期。蓮花是陸續開放的,花期自5月中旬至10月初歷時90-140天,其長短主要因品種而異。
  白蓮的花果期可分為始蕾期、始花期、盛花期、花蓬期和蓮蓬後期。一般情況下,始蕾期為5月中旬至5月下旬,蓮株開始花芽分化並抽生花蕾。始花期為5月底至6月上旬,這時蓮田花蕾開始開放,一般每畝大田約有60-100朵花開放,約占總數的10-15%。盛花期為6月中下旬至7月下旬或8月初,這段時間,蓮田花蕾大量盛開,約占總開花數的70%。花蓬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下旬,這時期有大量蓮蓬成熟,約占總數的70%,但仍有一些花朵盛開,約占總數的15-20%。蓮蓬後期為8月底至9月底或10月初,這時期基本沒有或僅有少量花朵開放,蓮田大量蓮蓬已經采完,僅留後期成熟的蓮蓬,約占總數的15-20%。
  (4)、成藕期
  從終止葉的出現到地上部分蓮葉枯萎止為成藕期。這一時期蓮的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植株體內營養的流嚮由地上部分轉入地下部分,最後長出一片較小而厚,背面微紅,葉柄嚮前彎的終止葉,一般在9月中旬前後出現終止葉。終止葉的出現標志着當年已不再長新葉,而轉入結藕階段。此時地下莖的先端逐漸增粗肥大,積纍和貯藏豐富的營養,形成肥大的地下莖,這就是藕。一般藕的形成需要20天左右。
  成藕期的特點是植株地上部分生長緩慢,但植株體內的營養物質的轉化加速,地下莖增粗肥大。成藕期的管理要求淺水灌溉,提高土溫,加速藕的形成。
  (5)、越鼕期
  自植株地上部分變黃枯萎,地下藕形成,直到翌春葉芽、頂芽開始萌發止為越鼕期,也叫休眠期,一般為5個月左右。
  越鼕期的特點是原來的植株除了新形成的藕外,其它部分均已枯死,藕處於休眠狀態,在泥中越鼕,生命活動微弱。此時留種田要保持泥皮水層,以利種藕安全越鼕。
相關詩詞
  白蓮
  (唐)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豔欺,
  此花真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覺,
  月曉風清欲墮時。
  譯文
  人們都喜愛豔麗的紅荷,而很少有人欣賞素雅的白蓮。其實這冰清玉潔的白蓮花,真應該生長在西王母的仙境瑤池之中。
  即使很少人賞識它,任她自開自落,然而白蓮其實是很美的,她那純潔之色,她那婷婷之態,衹要有曉月清風作伴,又何損於她的美麗呢?
  賞析
  這是一首詠白蓮的詩,內容似有寄托。它描寫白蓮花含着怨恨在人們不知不覺中謝落,暗喻潔身自好的人,在黑暗的封建社會裏,總是受到冷落和排擠,衹能默默無聞地被埋沒掉。這也表現了封建時代知識分子的孤芳自賞、懷才不遏的心理。不過這首詩為讀者所欣賞,主要在最後兩句。最後兩句有的本子作“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晚風清欲墮時”。白蓮好象無情,但卻有恨,在天欲曉而殘月尚在,涼爽的晨風吹着,無人知覺的時候,這正是白蓮的花瓣將要墜落的時候。這樣的想象和描寫是既適合作者心目中的白蓮的性格的特點,而且又很有情緻和餘味的。因為有詩的感覺和想象的詩人寫詩,並不是僅僅打一個比喻,藉題發揮,發一點個人的牢騷,而是對他所歌詠的對象(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間的事情),總是感到了詩意,感到了有動人的地方,然後纔可能寫出可以打動人的真正的詩來。
佛教百科
  【白蓮】 (植物)梵名分陀利Pun!d!ari^ka,此曰白蓮華。
近義詞
白蓮
白蓮社區, 白蓮居委會
白蓮
白蓮
包含詞
白蓮鎮白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