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種名: 白花燈籠
學名: clerodendrum fortunatum
別名: 燈籠草、鬼燈籠
科: 馬鞭草科
屬: 趙桐屬
産地分佈
分佈於廣西、海南、廣東、福建和江西等省區。
形態特徵
直立灌木。幼枝密被短柔毛。葉對生,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全緣或波狀,表面疏被短柔毛,背面密生黃色小腺點。聚傘花序腋生,着花3-9朵。花萼紅紫色。花冠淡紅色或白略帶紫色。漿果狀核果近球形,深藍緑色。花果期6-11月。
生長習性
喜陽光,常見野生於山坡、路邊、村旁和曠野,較耐幹旱和瘠薄土壤。
園林用途
白花燈籠花萼紅紫色,膨大形似燈籠,可盆栽或地栽佈置庭院、客廳。全株可作藥用,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止咳鎮痛的功效。
繁殖培育
主要用播種繁殖。
【來源】為馬鞭草趙桐屬植物白花燈籠clerodendron fortunatum l.,以根或全株入藥。全年可采,洗淨,切片曬幹。
【性味歸經】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定痛。用於感冒發熱,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結核潮熱,胃痛,疝痛;跌打損傷,疔瘡癤腫。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根或葉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
名: 白花燈籠
學 名: Clerodendrum fortunatum
名: 白花鬼燈籠 、鬼燈籠
科: 馬鞭草科
屬: 赬桐屬
産地分佈
分佈於廣西、海南、廣東、福建和江西等省區。
形態特徵
直立灌木。幼枝密被短柔毛。葉對生,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全緣或波狀,表面疏被短柔毛,背面密生黃色小腺點。聚傘花序腋生,着花3-9朵。花萼紅紫色。花冠淡紅色或白略帶紫色。漿果狀核果近球形,深藍緑色。花果期6-11月。
生長習性
喜陽光,常見野生於山坡、路邊、村旁和曠野,較耐幹旱和瘠薄土壤。
園林用途
白花燈籠花萼紅紫色,膨大形似燈籠,可盆栽或地栽佈置庭院、客廳。全株可作藥用,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止咳鎮痛的功效。
繁殖培育
主要用播種繁殖。
【來源】為馬鞭草赬桐屬植物白花燈籠Clerodendron fortunatum L.,以根或全株入藥。全年可采,洗淨,切片曬幹。
【性味歸經】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定痛。用於感冒發熱,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結核潮熱,胃痛,疝痛;跌打損傷,疔瘡癤腫。
【用法用量】 生用:0.5~1兩;外用適量鮮根或葉搗爛敷患處。根曬幹後使用:咽喉炎,疔瘡癤腫等取1兩左右,放三碗半水,煮開十分鐘左右,當涼茶服用。感冒發熱,支氣管炎,肺結核潮熱,胃痛,疝痛等,取1兩左右,放一碗半水煮開十分鐘左右,每日服用兩次。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各傢論述】
1.《南寧市藥物志》:清熱解毒。治溫熱病,骨蒸勞熱,咳嗽,小兒急驚風。外用治跌打。
2.《廣西植物名錄》:根,清熱解毒,止咳,祛風。治感冒,咽痛,咳嗽,肺病,胃痛,腹痛,癤腫,跌打,風濕。 |
花木百科 Flowers encyclopedia |
白花燈籠介紹
白花燈籠 (Clerodendrum fortunatum)
科屬:
馬鞭草科 赬桐屬
別名:
燈籠草、鬼燈籠
形態特徵:
形態直立灌木。幼枝密被短柔毛。葉對生,長橢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全緣或波狀,表面疏被短柔毛,背面密生黃色小腺點。聚傘花序腋生,着花3-9朵。花萼紅紫色。花冠淡紅色或白略帶紫色。漿果狀核果近球形,深藍緑色。花果期6-11月。
分佈與習性:
原産地與分佈分佈於廣西、海南、廣東、福建和江西等省區。習性喜陽光,常見野生於山坡、路邊、村旁和曠野,較耐幹旱和瘠薄土壤。
繁殖與栽培:
暫無
應用:
用途白花燈籠花萼紅紫色,膨大形似燈籠,可盆栽或地栽佈置庭院、客廳。全株可作藥用,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止咳鎮痛的功效。
圖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