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白腹军舰鸟
目录
物种名称
  中文名:白腹军舰鸟
  拉丁名:fregata andrewsi
  英文名:christmas island frigatebrid
  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鹈形目->->->军舰鸟科->->军舰鸟属->
外形特征
  全长约95cm。为大型热带鸟类,喉部有喉囊,用以暂时贮存所捕食的鱼类。上体黑色,具绿色光泽。喉、颈、胸黑色,具紫色光泽。腹白。嘴黑,喉囊红色。雌鸟和雄相似,但胸和腹白,嘴玫瑰色。
分布范围
  白腹军舰鸟的分布范围不大,我国国内偶见广东沿海岛屿。国外见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周围海域。白腹军舰鸟没有亚种分化,主要分布于印度洋,繁殖在圣诞岛和科科斯基林岛等地。繁殖期后常游荡到北至我国的广东沿海及岛屿,南达马六甲海峡和爪哇,以及澳大利亚等地。
相关新闻
  2006年5月2日,在福州的闽侯十八重溪发现一只死亡鸟,经鉴定,该鸟为白腹军舰鸟(fregataandrewsi),幼体,雌性,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系我省鸟类新记录。白腹军舰鸟通常生活在外海,见于印度洋东北部的热带海域,我国仅偶见于广东沿海岛屿,在福州的闽侯十八重溪发现该鸟,推测是受到2006年的第一号台风“珍珠”影响,刮到此地,属迷鸟。 —— 周冬良、余希、郑丁团
种群现状
  数量很稀少,估计全世界的总数尚不足1600对。它不仅是我国的i级保护动物,还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的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白腹军舰鸟的分布范围不大,在我国仅见于广东沿海一带,数量也很稀少,估计全世界的总数尚不足1600对。它不仅是我国的i级重点保护动物,还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的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
生活习性
  热带海洋鸟类,飞翔极为迅捷和灵巧,不善陆行,也不善于游泳。取食主要在空中进行,除能追捕飞鱼外,其掠夺性取食习性甚为著名,能在高空盘旋巡视,一旦发现繁鸟及鸥类等水中啄获鱼类并衔鱼飞翔时,立即俯冲疾驰追击,猛烈啄击前者的尾部,迫使其张口,然后再借灵敏的飞翔术,将空中下落的鱼类啄食。筑巢所用的海草等物,也是用这种方法从繁鸟等口中夺取。
  白腹军舰鸟白天在海面上飞翔,夜间则栖宿在岸边或岛屿上的树林之中。它的食物主要是海中的鱼和水母等软体动物,捕食时,能贴在水面上飞行,追逐漂浮在水面上或飞出水面的鱼类。虽然能够自己捕食,但它却更多地采用强抢的方法,在空中劫掠其它鸟类,特别是红脚鲣鸟所捕获的鱼类。它先是在高空中盘旋巡视,一旦发现红脚鲣鸟在水中捕到鱼类,并衔起飞翔时,立即俯冲下来进行攻击,用喙啄咬红脚鲣鸟的尾部,或用双翅猛烈扑打,迫使红脚鲣鸟在不堪忍受疼痛的情况下,不得不张口吐出已经获得的猎物,或者被攻击得惊慌失措,吓得把猎物仍掉,白腹军舰鸟则趁机在瞬间准确地把将要落水的鱼叼住,使之成为自己口中的美餐。由于长期遭到白腹军舰鸟和其他强盗鸟类的袭击,红脚鲣鸟甚至形成了遇到惊吓便将食物吐出,然后迅速逃走的条件反射,有时就形成了"天上下大鱼"的奇特现象。除了抢夺食物外,白腹军舰鸟还经常掠食其他鸟类的卵和幼雏等。
生长繁殖
  每年的4~6月间是白腹军舰鸟的繁殖季节,这时雄鸟和雌鸟各自折起双翅,合拢尾羽,纷纷来到岸边或岛屿上,集群在一起繁殖后代。已经达到性成熟的雄性军舰鸟,喉部的喉囊灌入空气后膨胀成一个很大的半透 明的半球状袋状物,色彩鲜红,十分艳丽,这是它们为了向雌性军舰鸟进行“求爱”炫耀而显示自己英俊形象的主要手段。在求偶季节,它们还经常展开双翼,不断地围绕着雌鸟转圈,跳起优美的舞蹈,并且不时地从嘴里发出“嘎拉,嘎拉”的叫声,这些都是雄性军舰鸟求爱的表示。雌性军舰鸟则相应地不断扇动双翼,显得异常活跃,并十分留意地在雄鸟中选择自己的如意“郎君”。一旦遇到合意的配偶,就立即迎上前去,用头去擦对方的头部或身体,表示同意对方的求爱,于是进行配对和交尾。
  组成配偶之后,雄鸟就与雌鸟一起开始筑巢。它们的巢建在大树的顶部或岩石峭壁的灌丛上,利用树枝等编织而成,巢壁比较简陋,巢内铺垫纤细的树枝及海草等柔软物质。它们虽然共同筑巢,但也有不同的分工,雄鸟主要负责衔来巢材,递给雌鸟,雌鸟再于树上或灌木上筑巢。有趣的是,它们的筑巢用的树枝、海草等材料,也多是采用掠夺食物的方法,从鲣鸟等鸟类的口中夺取。新巢建成以后,雌鸟便在其中产卵,每次只产1~2枚白色的卵,大小为70×50毫米。这时雄鸟要暂时离开它的伴侣外出去旅行几天,只有雌鸟单独留在巢内孵化。等雄鸟归来以后,它们就不再外出觅食,开始轮流孵化,直到40天后,雏鸟出壳时为止。就是在孵卵期间,它们也不忘了时常从其他鸟巢中偷取一些树枝等巢材来补充自己的巢。
  军舰鸟之所以掠夺其它鸟类的食物,也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军舰鸟虽然翼展较大,善于在空中飞翔,但趾间的蹼不完整,身体羽毛上的油脂也较少,所以不善于游泳和潜水,也很难从水面上直接起飞,不如鲣鸟、鹈鹕等鸟类那样能够"得心应手"地潜到水中捕鱼。军舰鸟的腿短而细弱,所以也不善于在陆地上行走,夜晚不是在地面上休息,而是栖息在高大的树枝上或陡峭的岩石上。
  军舰鸟的雏鸟属于晚成鸟,刚出壳的时候,浑身上下赤裸无羽,连眼睛也不能睁开。雄雌亲鸟外出捕到食物后,先在自己的胃中进行半消化,然后再吐出来喂养雏鸟。这时如果有天敌来侵犯,亲鸟们就在巢的附近与对方拼个你死我活,以便保护雏鸟。雏鸟慢慢长大,身上逐渐披上了白色的绒羽,但仍然要靠亲鸟喂食,一直要到半岁以后,才开始学习单独飞行。给雏鸟喂食主要依靠雄鸟,因为它往往能捕获到更多的食物,甚至还将多余的食物供给雌鸟,以便使雌鸟一心一意地照看雏鸟。不过这时雄鸟喉部漂亮的红色喉囊已经逐渐失去了艳丽的色彩,并逐渐萎缩。长大的幼鸟学会飞行后,已经身强力壮,能够自己捕食了,便离开亲鸟,开始独立生活,但一直要到2岁以后它们才能完全换成成鸟的羽饰,达到性成熟。
  白腹军舰鸟是军舰鸟中最珍贵的一个种类。它的大小和小军舰鸟相似,体长将近有1米,雌鸟的体型一般比雄鸟大。蓝灰色的嘴锋很长,颜色为黑色,尖端弯曲成钩状,喉部有红色的喉囊,可以用来暂时存储捕到的食物。两翼狭窄,下臂的掌骨和指骨特别延长,两翼展开时可达2米。尾羽呈深叉状。脚也是红色的,与其他水鸟不同的是,它的脚趾间虽然也有蹼,但蹼膜在各趾间有很深的缺口。雄性成鸟的体羽大都为黑色,并没有绿色的光泽,颈部和胸部还闪烁有蓝色的光泽,但是腹部为白色;雌性的喉部为黑色,腹部为白色,另外嘴是玫瑰色。
  白腹军舰鸟是不折不扣的飞行高手。它们的飞行速度很快,捕食时的飞行时速可以达到400千米,是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鸟类之一。另外,它们的耐久力也很强,是非常出色的远距离“飞行家”,飞行高度可达1200米左右,还经常可以飞到1600千米之外寻找食物,最远可达4000千米。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它们主司飞行的发达的胸肌和飞羽,它主司飞行的胸肌和飞羽都非常发达,几乎占体重的一半。它常常展开狭长的翅膀,很轻松地在海洋上空的蓝天中翱翔,在天空气流的旋窝内或翻转,或盘旋上升,有时直冲1000多米的高度,再迅速地由空中直线下降。如果遇到12级的飓风,鹈鹕等其他鸟类早已被吹得晕头转向,可是白腹军舰鸟却能在狂风中旋转而下,安然降落,不受任何损害,因而成为海鸟中的佼佼者。
  另外。
  白腹军舰鸟属于大型的海洋性鸟类,体长将近1米,雌鸟的体形一般比雄鸟还要大,蓝灰色的嘴峰很长,尖端弯曲成钩状,喉部有红色的喉囊,可以用来暂时存储捕到的食物。两翼狭窄,下臂的掌骨和指骨特别延长,两翼展开时可达2米。尾羽呈深叉状。脚也是红色的,与其他水鸟不同的是,它的脚趾间虽然也有蹼,但蹼膜在各趾间有很深的缺口。上体的羽毛都是乌黑色并带有绿色的光泽,颈部和和胸部还闪烁着紫色的光泽,腹部却是白色的,这使它很容易与其它军舰鸟区别开来。
  白腹军舰鸟没有亚种分化,主要分布于印度洋,繁殖在圣诞岛和科科斯基林岛等地。繁殖期后常游荡到北至我国的广东沿海及岛屿,南达马六甲海峡和爪哇,以及澳大利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