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白柔毛香茶菜
  白柔毛香茶菜
  種中文名:白柔毛香茶菜
  種拉丁名:rabdosia albopilosa c. y. wu et h. w. li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屬中文名:香茶菜屬
  屬拉丁名:rabdosia
  國內分佈:産四川西部;生於山坡、𠔌地及林緣,海拔2400—32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黑水。
  海拔:2400-3200
  命名來源:[fl. reip. pop. sin. 66: 590. 1977]
  中國植物志:66:516
  英文植物志:17:288
  係中文名:大萼香茶菜係
  係拉丁名:ser.macrocalyces
  組中文名:皺葉香茶菜組
  組拉丁名:sect.rabdosia
  族中文名:香茶菜族
  族拉丁名:plectrantheae
  亞科中文名:羅勒亞科
  亞科拉丁名:ocimoid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根莖橫生,木質,稍粗厚,嚮下生纖維狀須根。莖直立,高0.6—1米,鈍四棱形,具槽及細條紋,上部分枝,密被白色疏柔毛,節間常比葉片短。莖葉對生,圓狀卵圓形至三角狀卵圓形,長4.5—9釐米,寬3—6釐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至近截形,邊緣為有胼胝尖的牙齒狀鋸齒,頂齒常較大,呈披針形,堅紙質,上面緑色,沿脈密被小疏柔毛,餘部被白色具節疏柔毛,下面淡緑色,被白色具節疏柔毛,兩面均散布淡黃色腺點,側脈約牛對,斜上升,與中脈兩面均凸出,平行細脈明顯;葉柄長0.5—4釐米,上部者漸短,上部具狹翅,腹凹背凸,密被疏柔毛。圓錐花序於莖及分枝頂生,莖頂上者長可達15釐米,由具3花的聚傘花序組成,聚傘花序具短梗,花梗伸長,長5(8)毫米,比總梗長很多,與總梗及序軸密被白色具節疏柔毛及腺點;苞葉葉狀,嚮上變小成苞片,苞片卵圓形或卵圓狀披針形,全緣,無柄,具緣毛,小苞片微小,綫形,長約1毫米。花萼花時寬鐘形,長約3.5毫米,外密被白色柔毛及腺點,內面無毛,3/2式二唇形,裂至中部以下,上唇3齒,齒長三角形,先端漸尖,下唇2齒,齒狹披針形,先端漸尖,果時花萼長6毫米,脈紋明顯,上唇3齒外反,下唇2齒平伸。花冠淡紫或微紅色,長8—9毫米,外被小疏柔毛,內面無毛,冠筒長約為全長2/3,基部上方淺囊狀,至喉部寬2.5—3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外反,長約3毫米,先端具相等的4圓裂,下唇與上唇近等長,扁圓形,寬大。雄蕊4,內藏,花絲近無毛。花柱內藏,先端相等2裂。花盤環狀,前方肥大。成熟小堅果圓卵球形,長1.2毫米,黃褐色,無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産地分佈:産四川西部;生於山坡、𠔌地及林緣,海拔2400—32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