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arascaptor leucurus biyth
【药名】:白尾鼹
【来源】:为鼹科动物白尾鼹的胴体。
【功效】:解毒止血。
【主治】:用于刀伤、弹伤、伤口溃疡等症。
【性味归经】:甘、涩,平。入心经。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
【别名】:鼹鼠、瞎眼老鼠、翻手老鼠(《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分布于我国云南和四川西部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本品为白尾鼹的胴体,捕捉后,剖腹,除去内脏,晾干或焙干,研末。
【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
|
Parascaptor leucurus Biyth
【药 名】:白尾鼹
【来 源】:为鼹科动物白尾鼹的胴体。
【功 效】:解毒止血。
【主 治】:用于刀伤、弹伤、伤口溃疡等症。
【性味归经】:甘、涩,平。入心经。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
【别 名】:鼹鼠、瞎眼老鼠、翻手老鼠(《中国药用动物志》)
【动植物资源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分布于我国云南和四川西部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本品为白尾鼹的胴体,捕捉后,剖腹,除去内脏,晾干或焙干,研末。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白尾鼹,体长8-11cm,体重20-40g。体呈圆筒形。吻部削尖并向前突出,吻背中央具沟槽,眼极小。外耳退化,颈短。前肢粗短,掌部特别扩大而宽扁,掌心向外翻折,带有强壮的铲状爪。后足较前足细弱,尾短,略长于后足,球棒状,基部短细。毛被柔软、细密,呈天鹅绒状。有丝光光泽。通体黑褐色或黑灰色,唯吻、尾部和前肢下部毛浅灰色或黄白色,足和尾的皮肤肉黄色 |
|
- lat.: Parascaptor leucur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