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植物 : 中草藥 : 維管植物 > 番薯
目錄
fān shǔ fān shǔ
  〈方〉∶甘薯
No. 2
  一種草本植物。莖蔓生,細長,匍匐地面,莖節着土後易生不定根。葉心髒形至掌狀深裂。夏季開紅紫色或白色喇叭形的花。塊根皮色紅或白,肉白色、黃色或紅色。塊根除供食用外,還可以製糖和酒精。蔓、葉可作飼料。常用塊根或莖蔓繁殖。 明 萬歷 由 呂宋 引進,初僅在 福建 、 廣東 一帶種植,後幾遍及全國。在不同地區還有紅薯、白薯、山芋、地瓜、紅苕等名稱。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鈔·番薥》:“ 明 李日華 《紫桃軒又綴》雲, 蜀 僧 無邊 ,貽餘一種,如蘿蔔,而色紫,煮食,味甚甘,雲此 普陀巖 下番薥也……按,此蓋即所謂番薯也。薥與薯,一聲之轉耳。” 丁玲 《奔》:“ 老竜 這時忽然纔想起,那年為一籃番薯,他同 趙四爹 打架,把 趙四爹 的頭都傷了一大塊。”
No. 3
  番薯為旋花科植物,又叫紅薯、甘薯、山芋等。據研究測定,每百剋番薯含熱量僅127千卡,粗纖維0.5剋,脂肪0.2剋,碳水化合物29.5剋,另含無機????和維生素等物質。番薯含熱量僅為饅頭的一半。番薯可代糧充饑。番薯為偏鹼性食物,食後可抑製皮下脂肪的增長與堆積。此外,番薯還有利於排便,有利於減肥。
  番薯既可生食,又可蒸、煮、烤等食用。在烹製之前,將番薯切塊用????水泡一二個小時再煮或烤,可減少食後的泛酸及腹部脹氣和排氣等不適感。
  番薯,並不是在這裏土生土長的。而是在400多年前的明朝,在吳川一個姓林的醫生給一位交趾(即越南)守關大將治病,兩人成了好朋友。交趾國裏面,公主久病不愈。於是,大將推薦林醫生給公主治病,公主的病被林醫生治好了。國王十分高興,於是,他大開宴會。專門答謝林醫生,宴間,有番薯。林醫生吃了,感覺十分好吃,於是帶半截生番薯回去。當時交趾國規定,將番薯帶出去是要殺頭的。但是,守關大將看見是自己的老朋友帶番薯。覺得如果不放他回去拿去殺頭是不義,但反之又是不忠,使他左右為難。最終,他放行讓林醫生回去。於是,番薯便開始繁衍祖國大地了。先是廣東,後是福建。不久後,浙江也引進了番薯。這對廣大的窮人來說,耐旱的番薯可真的是他們的救命稻草了。
  番薯,主要成分是澱粉。因此,吃番薯容易放屁!!!而且,番薯裏面還有類似排卵劑的物質。可以多生孩子。(對於現在來說,害處到是有)而且,番薯還有許多維生素a、b、纖維,有非常好的通便作用。對那些消化係統不好的人非常有好處哦!:)除此之外,在《隨息局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禦風寒,益顔色。”脾虛的人也要多吃番薯
  另外,番薯可以炸、煎、烤、蒸、煮,還可以做番薯糖水(要加冰糖)。能解酒。
  ---------------------------------------------------------------------------------------------
  ---------------------------------------------------------------------------------------------
  番薯之名稱,以人名曰金薯,以地名曰汶淶,以狀名曰玉枕,曰地瓜。北平以其初有一種白穰者,又稱為白薯,此外復有紅山藥甘薯之稱,名目繁多,其為番薯則一。甘薯之名,見於晉嵇含著《南方草木狀》,其言曰:“甘薯,蓋薯蕷之類,或曰芋之類,根葉亦如芋,實如拳,有如甌者皮紫而肉白蒸煮食之,味如薯蕷,性不甚冷,舊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業耕稼,唯掘地種甘薯。秋熟收之,蒸曬切如米粒倉圃貯之,以充糧糗,是名薯糧。” 嵇為晉時人,可知中國晉時,已有甘薯矣,何待十八世紀,印度人之傳入?又何待明末,西人東來之傳入?而餘作此考,不亦多事乎?是又不然。徐光啓《農政全書·甘薯疏》雲:“閩廣薯有二種,一名山薯,彼中固有之,一名番薯,有人白海外得此種。”則嵇含所謂甘薯,恐即山薯之類,為中國土産,觀其曰:“或曰芋之類,根葉亦如芋。”遊移其辭,必不是今日所食之番薯。今日所食之番薯,來自外洋,依明清人所紀,有根有據。番薯傳入中國,約在明代,依甘薯之由來第一篇,謂在明神宗萬歷二十二年,即西歷一五九四年,初入之地,有廣東福建二說,首次攜來者,亦有林懷蘭陳經綸二人。自廣東傳入為林懷蘭攜來,得自交趾;自福建傳人,為陳經綸攜來,得自呂宋,自交趾輸入廣東之原委,廣東《電白縣志》捲三十《雜錄》雲:“霞洞鄉有番薯林公廟,副榜崔彌雲率鄉人建立,相傳番薯出交趾,國人嚴禁,以種入中國者死罪,吳川人林懷蘭善醫,廣遊交州,醫其關將有效。因薦醫國王之女,病亦良已,一日賜食熟番薯,林求食生者,懷半截而去,函辭歸中國,過關為關將所潔,林以實對,且求私縱焉。關將軍曰:‘今日之事,我食君祿,縱之不忠,然感先生義德,背之不義。’遂赴水死。林乃歸,種植於粵,今廟祀之,旁以關將配。”是粵之有番薯種,係得自交趾,吳川醫生林懷蘭竊之,關將某死之,頗費周折,始達到中土。至今民食利賴,林公之功,關將之死,功不可沒,立廟祭之,實為紀念。然關此記載,除《電白縣志》外,餘未之見,且番薯自海外傳入中土,首到廣東,除此記載外,亦未多睹,究竟林公之事,真耶否耶?疑莫辨明,唯有陳經綸,自呂宋傳入福建,文獻足證,實無可疑之處,陸耀《甘薯錄》雲:“明季有閩人陳經綸自呂宋移其種歸,巡撫金公學曾,勸民樹藝園人種入,號為金薯。”……。(摘自黃現璠撰《番薯傳來考》(上),載《掃蕩報》文史地周刊版第六十期,1942年3月18日)
No. 4
  番薯
  (《綱目拾遺》)
  【異名】朱薯(《閩書》),山芋、甘薯(《群芳譜》),紅山藥(《農政全書》),香薯蕷、紅薯(《汲縣志》),金薯(《甘薯錄》),番茹、土瓜(《綱目拾遺》),地瓜(《閩雜記》),紅苕(《廣州植物志》),白薯(《嶺南草藥志》)。
  【來源】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塊根。
  【植物形態】番薯
  多年生蔓狀草質藤本,禿淨或稍被毛,有乳汁。塊根白色、黃色、紅色或有紫斑。葉卵形至矩圓狀卵形,長6~14釐米,先端漸尖,基部截頭形至心形,邊近全緣,有角或有缺刻,有時指狀深裂。聚傘花序,腋生,花數朵生於一粗壯的花序柄上;萼深裂,淡緑色,長約1釐米,先端鈍,但有小銳尖;花冠漏鬥狀,長4~5釐米,5短裂,紫紅色或白色;雄蕊5;子房2室,蒴果通常少見。花期鼕月。
  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莖葉(番薯藤)、種子(紅苕母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鼕季收采,刨出塊根,除去泥土。
  【性味】甘,平。
  ①《綱目拾遺》:"甘,平,無毒。"
  ②《隨息居飲食譜》:"甘,溫。"
  【歸經】《本草再新》:"入脾、腎二經。"
  【功用主治】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
  ①《綱目拾遺》:"補中,和血,暖胃,肥五髒。白皮白肉者,益肺氣生津。煮時加生薑一片,調中與薑棗同功;(同)紅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
  ②《本草求原》:"涼血活血,寬腸胃,通便秘,去宿瘀髒毒,舒筋絡,止血熱渴,産婦最宜。和鰂魚、鱧魚食,調中補虛。"
  ③《隨息居飲食譜》:"煮食補脾胃,益氣力,禦風寒,益顔色。凡渡海註船者,不論生熟,食少許即安。"
  ④《嶺南採藥錄》:"醋煮服,治全身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生食或煮食。外用:搗敷。
  【宜忌】①《綱目拾遺》:"中滿者不宜多食,能壅氣。"
  ②《隨息居飲食譜》:"凡時疫瘧痢腫脹等證皆忌之。"
  【選方】①治酒濕入脾,因而飧泄者:番薯煨熟食。(《金薯傳習錄》)
  ②治濕熱黃疸:番薯煮食,其黃自退。(《金薯傳習錄》)
  ③治乳瘡:白番薯搗爛敷患處,見熱即換,連敷數天。(《嶺南草藥志》)
  ④治瘡毒發炎:生番薯洗淨磨爛,敷患處,有消炎去毒生肌之效。(《嶺南草藥志》)
食療價值
番薯 食疗价值
  旋花科草本植物番薯的塊根。又稱紅署、金薯、土瓜、地瓜、紅苕、白薯、甘薯、山芋等。塊根有白色、黃色、淡紫紅色等不同。我國各地均有栽培。鼕季采取,洗淨,除去須根鮮用,或切片、曬幹備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補脾益氣,寬腸通便,生津止渴(生用)。
  [參考]含糖類、維生素C、鬍蘿蔔素(紅皮黃心薯所含較多)等成分。
  [用途]用於脾虛氣弱,大便秘結;肺胃有熱,口渴咽幹。
  [用法]生、熟皆宜,吃法很多。
  [註意]本品生、熟性能有別,已如前述。諸薯中,白心者味稍淡,但質脆多汁,生食較好。黃或紅心者味較甜,但質緊實,汁略少,以熟食為好。
  “中滿者不宜多食,能壅氣。”(《本草綱目拾遺》)胃酸多者亦不宜多食,多食令人反酸。素體脾胃虛寒者,不宜生食。
  [附方]
  1,紅糖煮番薯番薯500g,紅糖60g。加水適量煮至熟透,食薯喝湯。
  源於《金薯傳習錄》。其中說:“酒食內傷,因濕成熱,因熱成黃者,用此薯煮食,其黃自退。”現變通如此,亦可作黃疸(病毒性肝炎)的輔助治療。
  2,薯粉蜜膏:幹番薯片100g,研磨成粉,用水調勻。以水火煮熟變稠時,加蜂蜜50g,一內煮沸即成。
  《金薯傳習錄》說:“痢疾……若濕熱所致,……用此薯蒸熟,以芍藥湯頻頻嚼服,或薯粉調鼕蜜服,亦愈。”今變通其法,可作痢疾的輔助治療。
名 字
  拉丁語學名:Ipomoea batatas
  英語名字: Sweet potato,Yam
科 屬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茄目 Solanales
  科: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屬: 甘薯屬 Ipomoea
  種: 甘薯 I. batatas
簡 述
  常見的多年生雙子葉植物,草本,其蔓細長,莖匍匐地面,花多為白色。塊根,無氧呼吸産生乳酸,皮色發白或發紅,肉大多為黃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還可以製糖和製酒精。民間也有食葉和莖的習俗(與玉米麵蒸食)。
  番薯為旋花科植物。據研究測定,每百剋番薯含熱量僅127千卡,粗纖維0.5剋,脂肪0.2剋,碳水化合物29.5剋,另含無機????和維生素等物質。番薯含熱量僅為饅頭的一半。番薯可代糧充饑。番薯為偏鹼性食物,食後可抑製皮下脂肪的增長與堆積。此外,番薯還有利於排便,有利於減肥。 番薯花卉
  番薯既可生食,又可蒸、煮、烤等食用。在烹製之前,將番薯切塊用????水泡一二個小時再煮或烤,可減少食後的泛酸及腹部脹氣和排氣等不適感。
  番薯,並不是在這裏土生土長的。而是在400多年前的明朝,在廣東吳川縣(今吳川市,屬湛江市管轄)一個名叫林懷蘭的雲遊四方郎中,行醫到國外給一位交趾(即越南)守關大將治病,兩人成了好朋友。交趾國裏面,公主久病不愈。於是,大將推薦林醫生給公主治病,公主的病被林醫生治好了。國王十分高興,於是,他大開宴會。專門答謝林醫生,宴間,有番薯。林醫生吃了,感覺十分好吃,於是帶半截生番薯回去。當時交趾國規定,將番薯帶出去是要殺頭的。但是,守關大將看見是自己的老朋友帶番薯。覺得如果不放他回去拿去殺頭是不義,但反之又是不忠,使他左右為難。最終,他放行讓林醫生回去。於是,番薯便開始繁衍祖國大地了。先是廣東,後是福建。不久後,浙江也引進了番薯。這對廣大的窮人來說,耐旱的番薯可真的是他們的救命稻草了。
  番薯,主要成分是澱粉,富含纖維質,因此,吃番薯容易放屁!!!而且,番薯裏面還有類似排卵劑的物質。可以多生孩子。(對於現在來說,害處到是有)而且,番薯還有許多維生素A、B、纖維,有非常好的通便作用。對那些消化係統不好的人非常有好處哦!)除此之外,在《隨息局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禦風寒,益顔色。”脾虛的人也要多吃番薯
  另外,番薯可以炸、煎、烤、蒸、煮,還可以做番薯糖水(要加冰糖),能解酒。
記 載
  番薯之名稱,以人名曰金薯,以地名曰汶淶,以狀名曰玉枕,曰地瓜。北平以其初有一種白穰者,又稱為白薯,此外復有紅山藥甘薯之稱,名目繁多,其為番薯則一。甘薯之名,見於晉嵇含著《南方草木狀》,其言曰:“甘薯,蓋薯蕷之類,或曰芋之類,根葉亦如芋,實如拳,有如甌者皮紫而肉白蒸煮食之,味如薯蕷,性不甚冷,舊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業耕稼,唯掘地種甘薯。秋熟收之,蒸曬切如米粒倉圃貯之,以充糧糗,是名薯糧。” 嵇為晉時人,可知中國晉時,已有甘薯矣,何待十八世紀,印度人之傳入?又何待明末,西人東來之傳入?而餘作此考,不亦多事乎?是又不然。徐光啓《農政全書·甘薯疏》雲:“閩廣薯有二種,一名山薯,彼中固有之,一名番薯,有人白海外得此種。”則嵇含所謂甘薯,恐即山薯之類,為中國土産,觀其曰:“或曰芋之類,根葉亦如芋。”遊移其辭,必不是今日所食之番薯。今日所食之番薯,來自外洋,依明清人所紀,有根有據。番薯傳入中國,約在明代,依甘薯之由來第一篇,謂在明神宗萬歷二十二年,即西歷一五九四年,初入之地,有廣東福建二說,首次攜來者,亦有林懷蘭陳經綸二人。自廣東傳入為林懷蘭攜來,得自交趾;自福建傳人,為陳經綸攜來,得自呂宋,自交趾輸入廣東之原委,廣東《電白縣志》捲三十《雜錄》雲:“霞洞鄉有番薯林公廟,副榜崔彌雲率鄉人建立,相傳番薯出交趾,國人嚴禁,以種入中國者死罪,吳川人林懷蘭善醫,廣遊交州,醫其關將有效。因薦醫國王之女,病亦良已,一日賜食熟番薯,林求食生者,懷半截而去,函辭歸中國,過關為關將所潔,林以實對,且求私縱焉。關將軍曰:‘今日之事,我食君祿,縱之不忠,然感先生義德,背之不義。’遂赴水死。林乃歸,種植於粵,今廟祀之,旁以關將配。”是粵之有番薯種,係得自交趾,吳川醫生林懷蘭竊之,關將某死之,頗費周折,始達到中土。至今民食利賴,林公之功,關將之死,功不可沒,立廟祭之,實為紀念。然關此記載,除《電白縣志》外,餘未之見,且番薯自海外傳入中土,首到廣東,除此記載外,亦未多睹,究竟林公之事,真耶否耶?疑莫辨明,唯有陳經綸,自呂宋傳入福建,文獻足證,實無可疑之處,陸耀《甘薯錄》雲:“明季有閩人陳經綸自呂宋移其種歸,巡撫金公學曾,勸民樹藝園人種入,號為金薯。”……(摘自黃現璠撰《番薯傳來考》(上),載《掃蕩報》文史地周刊版第六十期,1942年3月18日)
  野生種起源於美洲的熱帶地區,由印第安人人工種植成功,抗病蟲害強,栽培容易。哥倫布初見西班牙女王時,曾將由新大陸帶回的甘藷獻給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將甘藷傳至菲律賓。在明朝萬歷十年(1582年),從當時的西班牙殖民地呂宋(今菲律賓)引進中國,由東莞人陳益從安南首先引入廣東。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福建長樂人陳振竜又從呂宋攜帶回中國,試種後,“甫及四月,啓土開掘,子母鈎連,大者如臂,小者如拳”,福建巡撫金學曾大力推廣,並撰《海外新傳七則》。《農政全書》詳細記述了番薯的種植方式,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南人用當米𠔌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壽,亦由不食五穀而食甘藷故也。」中醫學認為甘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目前,世界各地都有廣泛栽種。1995年美國生物學家發現,甘藷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叫脫氫表雄酮(DHEA),可以用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結腸癌和乳腺癌。
  甘薯經脫毒培育後,發棵早、分枝多、長勢旺、結薯多、薯塊整齊、表皮光滑、無龜裂、皮色純正、無黑色斑塊。一般畝産可達4000-5000公斤,可減少30%的氮肥施用量,對甘薯黑斑病、黑痣病和其他病害有較強的抗性。現將其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1、施足底肥。底肥要以有機肥和磷、鉀肥為主,一般要少施或不施氮肥。
  2、起壟栽植。因甘薯是短日照作物,晝夜溫差越大,塊莖膨大越快。起壟可擴大通風透光面積,人為形成晝夜溫差,加快塊根的膨大速度。
  3、提高密度。適度密植是甘薯高産的保證。脫毒甘薯具有生長整齊、塊根膨大快、無空株的特點,對提高密度非常有利。一般畝産萬斤以上的甘薯適宜密度為春栽4500-5000株/畝,夏栽5000-6000株/畝。
  4、搞好化學除草。甘薯秧栽植後及時用乙草胺(畝用量0.2-0.3公斤)均勻噴灑;或於雜草三片真葉前,及時噴灑拿捕淨(畝用量40-80剋),一般可保證整個生長周期不用再行除草。
  5、搞好化控。脫毒甘薯的秧苗長勢偏旺,搞好化控對提高産量至關重要。一般當甘薯秧長到45釐米時,每畝可噴灑200毫剋/千克的多效唑溶液50公斤。
  6、嚴禁翻蔓。甘薯翻蔓是一種勞而無功的減産措施,一般減産10%以上。翻蔓後光合面積受到破壞,減少了光合産物的積纍,同時降低了地下塊根的産量,故應嚴禁翻蔓。春甘薯高産栽培技術。甘薯是塊根作物,具有高産、穩産、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營養豐富、用途廣泛的特點。在調整種植結構中,成為火爆作物。
  怎樣才能使甘薯實現豐産呢?
  (一)平衡施肥、起壟種植 據試驗,生産1000kg薯塊,需吸收N素4-5kg,P2O5O為3-4kg,K2O為7-8kg,因而施足、配全肥料是甘薯豐産的重要條件。施肥應做到前期肥效快,秧苗早發;中期肥效穩,壯而不旺;後期肥效長,植株不早衰。高産田一般應畝施有機肥4000kg 以上,尿素10kg,磷酸二銨20kg,硫酸鉀25kg。施肥方法宜在作壟時條施為宜。
  甘薯高産土壤的特點是結構疏鬆,空隙度大,透氣性能好,氧氣供應充足,能透水能排澇。結合深耕起壟栽培,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壟突出地面既有利於雨季排水,還有得於有機物質分解,並且能使白天吸熱快,提高地溫,夜間散熱快,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甘薯生長和根係積纍養分。起壟時要做到壟形肥胖,壟溝窄深,壟面平,壟土踏實,無大垡和硬心。壟距一般70cm 左右。
  (二)適時早栽、選擇壯秧 甘薯塊根為無性繁殖營養體,無明顯成熟期,一般在氣溫低於15℃時停止生長,地溫降至16℃--18℃塊根停止膨大。適期早栽可延長生育期,塊根形成早,既可利用雨季來臨前的氣溫條件,使塊根迅速膨大,又能在高溫多雨季節,把莖葉形成的光合産物,貯存於膨大的塊根中,促使地下和上部協調生長。根據多年氣象資料,我市定植春薯的時間為5 月1日前後,試驗表明,4月28定植比5月10定植,塊根膨大期延長7d,畝增産10%左右,並且薯塊整齊,鮮薯質量高。
  為提高秧苗成活率和早發快長,秧苗要選苗床中第一批采栽的壯秧,第一批秧莖稈粗壯,葉片旺盛,根係發達。采膽要經過充分煉苗,一般秧苗栽前在苗床內經過3-5d的日曬,使秧苗葉子深緑色,葉片變厚,如把秧苗掐掉一節後,斷面處有白色乳漿流出。定植這種苗成活率高,生長快,産量高。不要選未經煉苗的秧、帶黑根薯秧、燒芽薯秧。
  (三)及時提蔓、打頂摘心 進入雨季,甘薯莖葉生長茂盛,節根容易滋生,分散養分,不利於光合産物嚮塊根輸送。為防止這種現象,過去多采用翻蔓來降低土壤濕度,提高地溫和防止節根發生。據試驗,甘薯翻蔓既費工又減産,主要是翻蔓後莖葉損傷嚴重,打破了葉片接受光能的最佳分佈,光合強度降低30%,呼吸強度增加了19%,減産10%左右。生産上翻蔓改為提蔓,避免了莖葉損傷,不破壞葉片的分佈,有利於高産。但提蔓不宜過多,一般1-2次即可,時間在8月底前結束。
  甘薯打頂摘心,可控製主莖長度和長勢,促進側芽滋生,分枝生長快。具體做法是在甘薯定植後,主莖長度在12節時,將主莖頂端生長點摘去,促進分枝發生。待分枝長至12節時,再將分枝生長點摘去。這樣可利地協調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矛盾,有利於塊根膨大。
  (四)化控抑旺、肥水巧追 薯田肥水過猛,特別是 N素過多,常造成莖葉旺長,影響塊根的膨大,降低産量。實踐證膽,薯田噴灑多效唑或縮節胺等植物生長抑製劑,可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一般7月初雨季來臨前第一次噴施,以後每隔10-15d噴一次,連噴3-4次。每次畝用多效唑50-100g或縮節胺7-15g,對水50-75kg均勻噴灑。噴灑時根據莖葉長勢、雨量大小、品種特性、土壤肥力等靈活采用藥用藥品劑量。
  甘薯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追肥以灌裂縫肥和葉面噴肥為主。追裂縫肥畝有尿素4-5kg,過磷酸鈣浸出液 10kg,硫酸鉀3kg,對水150-200kg配成營養液,在田間普遍開始裂縫時,於陰天或晴天的午後進行逐棵順裂縫澆灌,要求追施均勻。葉面噴肥根據植株長勢而定,長勢偏弱有早衰跡象的以噴N為主,配合P、K肥,用100kg 加水0.5kg尿素、0.2kg磷酸二氫鉀,攪拌均勻噴施。長勢偏旺的主要噴P、K肥,可噴0.2%磷酸二氫鉀水溶液。 8月下旬可畝用一包甘薯膨大素,加水20kg溶解過濾,然後均勻噴灑植株葉面,連噴兩次,每次間隔10d左右。如遇秋旱,適時灌水可防早衰,延長葉片功能期,增加塊根膨大速度。一般9月上旬澆一水,葉面積係數比水澆水的高0.6,畝增産24.2%。甘薯喜豐墒,灌水量不宜太大,每畝40m3左右。並註意灌水後不要踩踏薯壟,以免影響土壤通透性。
  另外,甘薯要實現高産,還要配合選用良種、化學除草、防治病蟲等措施。
病 害
  1.甘薯黑斑病
  黑斑病菌病菌原菌
  [分佈與為害]
  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生産上的一種重要病害,分佈廣泛,我國各甘薯生産區均有發生。由甘薯長喙殼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Halsted)引起,局部為害嚴重。
  [癥狀]
  甘薯在幼苗期、生長期和貯藏期均能遭受病菌為害,主要為害塊根及幼苗莖基部,不侵染地上部分。育苗期病苗生長不旺,葉色淡,莖基部長出黑褐色橢圓形或菱形病斑,稍凹陷,初期上有灰色黴層,後逐漸産生黑色刺毛狀物和粉狀物。嚴重時,幼苗呈黑腳狀而死,或未出土即爛於土中,種薯變黑腐爛,造成爛床。病苗移栽大田後,基部葉片變黃脫落,地下部分變黑腐爛,苗易枯死,造成缺苗斷壟。新形成的薯塊,以收穫前後發病最多,病斑為褐色至黑色,中央稍凹陷,上生有黑色黴狀物或刺毛狀物。病薯變苦,不能食用。
  [發病規律]
  病菌以厚垣孢子和子囊孢子在貯藏窖或苗床及大田的土壤內越鼕,有的以菌絲體附在種薯上越鼕,成為次年初侵染來源。病菌主要從傷口侵入。溫度在10℃以上就能發病,25-28℃最適宜發病。地勢低窪、陰濕、土質粘重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 實行輪作倒茬;建立無病留種田。
  2.藥劑處理 一是種薯處理,用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薯3-5分鐘後晾幹人窖,每千克藥液浸種薯10000千克;二是藥劑浸苗消毒,用50%甲基托布滓可濕性粉劑 500-700倍液或50%多菌靈2500-3000倍液,蘸根深6-10釐米,用2-3分鐘。
  2.甘薯軟腐病
  甘薯軟腐病病原菌
  [分佈與為害]
  甘薯軟腐病為甘薯貯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分佈廣泛,全國各甘薯生産區均有發生,由黑根黴菌(Rhizopus nigricansEhvb.)引起,能為害多種作物。
  [癥狀]
  侵染薯塊。患病初期薯肉內組織無明顯變化,以後薯塊變軟,內部腐爛,有酒味。薯肉變黃褐色或淺褐色。薯面最初生有白色絨毛(菌絲體),後期産生黑色小顆粒。
  [發病規律]
  病菌附着在被害作物和貯藏窖內越鼕,為初次侵染源。病菌從傷口侵入,病組織産生孢囊孢子藉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薯塊損傷、凍傷,易於病菌侵入。溫度15-23℃,相對濕度78%-84%,有利於病害發生。
  [防治方法]
  —是適時收穫,適時入窖,避免霜害;二是清潔薯窖,消毒滅菌。舊窖要打掃清潔,或將窖壁刨一層土,然後用硫磺熏蒸(每立方米用硫磺15);三是種用薯塊入窖前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蘸薯塊1-2次,晾幹入窖。
  3.甘薯幹腐病
  幹腐病病原菌分生孢子
  [分佈與為害]
  甘薯幹腐病,是甘薯貯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江蘇、浙江、山東等省發生普遍。由甘薯尖鐮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嚴重時全窖發病,損失嚴重。
  [癥狀]
  侵染薯塊,發生於收穫初期和整個貯藏期。發病初期,薯皮不規則收縮,皮下組織呈海綿狀,淡褐色,後期薯皮表面産生圓形病斑,黑褐色,稍凹陷,輪廓有數層,邊緣清晰。剖視病斑組織,上層為褐色,下層為淡褐色糠腐。
  [發病規律]
  病菌在種薯上和土壤中越鼕,為第二年初侵染病源。用病薯育苗,可直接侵染幼苗。帶菌薯苗在田間呈潛伏狀態,成熟期病菌通過維管束到達薯塊。發病適溫為20-28℃,30℃以上病情停止發展。
  [防治方法]
  —是適時收穫,適時入窖,避免霜害;二是清潔薯窖,消毒滅菌。舊窖要打掃清潔,或將窖壁刨一層土,然後用硫磺熏蒸(每立方米用硫磺15);三是種用薯塊入窖前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蘸薯塊l—2次,晾幹入窖。
  4.甘薯蔓割病
  甘薯蔓割病病蔓
  [分佈與為害]
  甘薯蔓割病又叫甘薯枯萎病、甘薯萎蔫病等。分佈廣泛,全國各甘薯生産區均有發生。由甘薯鐮孢菌(FusariumbulbigeumCke.etMass.Var.batatas Wollenw.)引起,除為害甘薯外,還為害煙草、馬鈴薯、番茄、棉花、玉米、大豆等多種作物。
  [癥狀]
  侵染莖蔓、薯塊。苗期發病,主莖基部葉片先發黃變質。莖蔓受害,莖基部膨大,縱嚮破裂,暴露髓部,剖視維管束,呈黑褐色,裂開部位呈纖維狀。病薯蒂部常發生腐爛。橫切病薯上部,維管束呈褐色斑點。病株葉片自下而上發黃脫落,最後全蔓枯死。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和厚垣孢子在病薯內或附着在遺留於土中的病株殘體上越鼕,為初侵染病源。病菌從傷口侵入,沿導管蔓延,病薯和病苗是遠距離傳播的途徑,流水和耕作是近距離傳播的途徑。土溫27-30℃,雨量大,次數多,有利於病害流行,連作地、沙土、沙壤土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一是選種抗病品種,禁止從病區調入薯種、薯苗;二是溫湯浸種,培育無病壯苗;三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浸薯種。
  5.甘薯斑點病
  甘薯斑點病病葉
  [分佈與為害]
  我國南北甘薯種植地區都有發生,是甘薯葉部常見的一種病害。由甘薯葉點黴菌[Phylosficta batatas (Thum)Cooke]侵染所引起。發生嚴重時葉片局部或全部枯死。
  [癥狀]
  葉上病斑圓形至不規則形,初期紅褐色,後變黃褐色或灰色,邊緣稍隆起,斑中散生小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發病規律]
  北方地區病原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上越鼕,第二年散出分生孢子傳播侵染。南方周年種植甘薯,病葉上分生孢子藉雨水傳播重複侵染。雨水多,田間濕度大,發病重。
  [防治方法]
  一是清除病殘體;二是發病初期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5-7天噴1次,共噴2-3次。
  6.甘薯紫紋羽病
  甘薯紫紋羽病病原菌
  [分佈與為害]
  甘薯紫紋羽病,主要分佈於浙江、福建、江蘇、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由甘薯紫捲擔子菌[Helicobasidium purpureum(Tul.)Pat.引起,除為害甘薯外,還侵染馬鈴薯、棉花、大豆、花生、蘋果、梨、桃等多種作物。
  [癥狀]
  侵染根係、薯塊。根係從尖端開始發病,逐漸嚮上發展,最後枯死。病薯塊和薯拐起初為綿白色的根狀菌索,後轉為粉紅色或褐色,最後變為紫褐色,網布的菌索密結於薯塊表面,容易剝落。病薯肉自下而上、自外嚮內逐漸腐爛,發出酒糟氣味,薯皮因包有菌膜而質地堅韌,病薯塊最後成空心僵殼。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菌索、菌核附着在種薯表皮和土壤內越鼕,為初侵染源。近距離擴展傳播靠雨水、灌溉水流、帶菌肥料和病殘體。秋季多雨、潮濕年份發病重。連作地、沙土地、漏水地發病重。
  [防治方法]
  一是田間發現病株及時將病株連同病土一起鏟除,再用福爾馬林或石灰水進行消毒。收穫時病株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二是重病田與禾本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水旱輪作最好;三是增施有機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結構,以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增強抗病力。
  7.甘薯根腐病
  甘薯根腐病病菌大分生孢子和小分生孢子
  [分佈與為害]
  甘薯根腐病又稱爛根病,是近年發生較重的一種病害,山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陝西等地發生較重。由甘薯腐皮鐮抱菌[Fusarium solani (Mart.)Sacc.f.sp.batatas Mcglure]起,除為害甘薯外,還為害牽牛花、田旋花等旋花科植物。
  [癥狀]
  主要發生在大田期。為害幼苗,先從須根尖端或中部開始,局部變黑壞死,以後擴展至全根變黑腐爛,並蔓延至地下莖,形成褐色凹陷縱裂的病斑,皮下組織疏鬆。地上秧蔓節間縮短、矮化,葉片發黃。發病輕的,入秋後秧蔓上大量現蕾開花;發病重的,地下根莖全部變黑腐爛,主莖由下而上幹枯,以致全株枯死。病薯塊表面粗糙,布滿大小不等的黑褐色病斑,中後期龜裂,皮下組織變黑。
  [發病規律]
  甘薯根腐病主要為土壤傳染,田間擴展靠流水和耕作活動。遺留在田間的病殘體也是初侵染來源。根腐病的發病溫度為21-29℃,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對病害發生發展有利。一般沙土地比粘土地發病重,連作地比輪作地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良種 如徐薯18、鄭州紅4號。
  2.輪作 重病田實行3年以上輪作,可與花生、芝麻、棉花、玉米、𠔌子等作物輪作。
  3.加強栽培管理 春薯適當早栽,有灌溉條件的地方應在栽植返苗後普澆1次水,以提高抗病力。夏薯在麥收後力爭早栽,並及時澆水。深耕翻土,增施有機肥,不施帶菌肥。
  8.甘薯莖綫蟲病
  甘薯莖綫蟲病病薯剖面
  [分佈與為害]
  甘薯莖綫蟲病又叫空心病,是國內植物檢疫對象之一。由毀滅莖綫蟲(Ditylenchus detructor Thorne)引起,除為害甘薯外,還為害馬鈴薯、蠶豆、小麥、玉米、蓖麻、小旋花、黃蒿等作物和雜草。
  [癥狀]
  甘薯莖綫蟲病主要為害甘薯塊根、莖蔓及秧苗。秧苗根部受害,在表皮上生有褐色暈斑,秧苗發育不良、矮小發黃。莖部癥狀多在髓部,初為白色,後變為褐色幹腐狀。塊根癥狀有糠心型和糠皮型。糠心型,由染病莖蔓中的綫蟲嚮下侵入薯塊,病薯外表與健康甘薯無異,但薯塊內部全變成褐白相間的幹腐;糠皮型,綫蟲自土中直接侵人薯塊,使內部組織變褐發軟,呈塊狀褐斑或小型龜裂。嚴重發病時,兩種癥狀可以混合發生。
  甘薯莖綫蟲病病薯後期癥狀
  [發病規律]
  甘薯莖綫蟲的卵、幼蟲和成蟲可以同時存在於薯塊上越鼕,也可以幼蟲和成蟲在土壤和肥料內越鼕。病原能直接通過表皮或傷口侵入。此病主要以種薯、種苗傳播,也可藉雨水和農具短距離傳播。病原在7℃以上就能産卵並孵化和生長,最適溫度25-30℃,最高35℃。濕潤、疏鬆的沙質土利於其活動為害,極端潮濕、乾燥的土壤不宜其活動。
  [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 不從病區調運種薯。
  2.選用無病種薯 種薯用51-54℃溫湯浸種,苗床用淨土或用3%呋喃丹顆粒劑0.5千克/平方米處理,以培育無病壯苗。
  3.藥劑浸薯苗 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異柳磷乳劑100倍液浸10分鐘。
  4.藥劑處理土壤 5%涕滅威顆粒劑每666.7平方米用2-3千克,薯苗移栽時施入穴內,該藥田間有效期 50-60天,可有效防治莖綫蟲病的發生,並兼治其他蟲害。也可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每666.7平方米用3-4千克,拌適量土施入穴內。
考 證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
  1.《閩書》:番薯,萬歷中閩人得之外國。瘠土砂礫之地,皆可以種。其莖葉蔓生,如瓜萎、黃精、山藥、山蕷之屬,而潤澤可食。中國人截取其蔓咫許,剪插種之。
  2.《農政全書》:薯有二種,其一名山薯,閩、廣故有之;其一名番薯,則土人傳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種,因此分種移植,略通閩、廣之境也。兩種莖葉多相類。但山薯植援附樹乃生,番薯蔓地生;山薯形魁壘,番薯形圓而長;其味則番薯甚甘,山薯為劣耳。蓋中土諸書所言薯者,皆山薯也。今番薯撲地傳生,枝葉極盛,若於高仰沙土,深耕厚壅,大旱則汲水灌之,無患不熟。
  【藥理作用】番薯熱水提取物對眼晶體醛糖還原酶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從番薯分離出的並沒食子酸和3,5-二咖啡酰奎寧酸,為有效成分。
  【中藥化學成分】含並沒食子酸(elagic acid)和3,5-二咖啡酰奎寧酸(3,5-dicaffeoylquinic acid)
  【功效】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
  【各傢論述】
  1.《綱目擡遺》:補中,和血, 暖胃,肥五髒。白皮白肉者,益肺氣生津。煮時加牛薑一片,調中與薑棗同勸;(同)紅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
  2.《本草求原》:涼血活血,寬腸胃,通便秘,去宿瘀髒毒,舒筋絡,止血熱渴,産婦最宜。和魚、鱧魚食,調中補虛。
  3.《隨息居飲食譜》:煮食補脾胃,益氣力,禦風寒,益顔色。凡渡海註船者,不論生熟,食少許即安。
  4.《嶺南採藥錄》:醋煮服,治全身腫。
  【用藥禁忌】
  1.《綱目拾遺》:中滿者不宜多食,能壅氣。
  2.《隨息居飲食譜》:凡時疫瘧痢腫脹等證皆忌之。
  番薯
  別名:朱薯、山芋、甘薯、紅山藥、紅薯、金薯、番茹、土瓜、地瓜、玉枕薯、紅苕、白薯、甜薯
  英文名:Sweet Potato
  拉丁植物名:Ipomoea batatas [l.] Lam.[Convolvulus batatas L.]
  植物形態
  旋花科番薯屬一年生草本。地下具圓形,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塊根。莖平臥或上升,偶有纏繞,多分枝,圓柱形或具棱,緑或紫色,節上易生不定根。單葉互生;葉柄長2.5-20cm,被疏柔毛或無毛;葉片形狀、顔色因品種不同而異,通常為寬卵形,長4-13cm,寬3-13cm,全緣或3-5裂,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近於平截,兩面被疏柔毛或近於無毛。聚傘花序腋生,有花1-7朵,苞片小,披針形,早藻;萼片5,不等長;花冠粉紅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鐘狀或漏鬥狀;雄蕊5,內藏,花絲基部被毛;子房2-4室,被毛或有時無毛。蒴果,通常少見。花期9-12月
  生態環境: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和儲藏:秋、鼕季采挖,洗淨,切片,曬幹。亦可窖藏。
  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番薯的塊根
  功效分類:補益藥
  性味歸經:甘,平;歸脾,腎經
  功效: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
  考證:出自《本草綱目》;
  1.《閩書》:番薯,萬歷中閩人得之外國。瘠土砂礫之地,皆可以種。其莖葉蔓生,如瓜萎、黃精、山藥、山蕷之屬,而潤澤可食。中國人截取其蔓咫許,剪插種之。
  2.《農政全書》:薯有二種,其一名山薯,閩、廣故有之;其一名番薯,則土人傳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種,因此分種移植,略通閩、廣之境也。兩種莖葉多相類。但山薯植援附樹乃生,番薯蔓地生;山薯形魁壘,番薯形圓而長;其味則番薯甚甘,山薯為劣耳。蓋中土諸書所言薯者,皆山薯也。今番薯撲地傳生,枝葉極盛,若於高仰沙土,深耕厚壅,大旱則汲水灌之,無患不熟。
  主治:脾虛水腫;便泄;瘡瘍腫毒;大便秘結
  各傢論述
  1.《綱目擡遺》:補中,和血, 暖胃,肥五髒。白皮白肉者,益肺氣生津。煮時加牛薑一片,調中與薑棗同勸;(同)紅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
  2.《本草求原》:涼血活血,寬腸胃,通便秘,去宿瘀髒毒,舒筋絡,止血熱渴,産婦最宜。和魚、鱧魚食,調中補虛。
  3.《隨息居飲食譜》:煮食補脾胃,益氣力,禦風寒,益顔色。凡渡海註船者,不論生熟,食少許即安。
  4.《嶺南採藥錄》:醋煮服,治全身腫。
  用藥禁忌
  1.《綱目拾遺》:中滿者不宜多食,能壅氣。
  2.《隨息居飲食譜》:凡時疫瘧痢腫脹等證皆忌之。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生食或煮食。外用:適量,搗敷。
  中藥化學成分
  含並沒食子酸(elagic acid)和3,5-二咖啡酰奎寧酸(3,5-dicaffeoylquinic acid)
  出處《中華本草》
番薯與潮人
  番薯,又名地瓜,是潮州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明何鏡山寫有《番薯頌》曰:“不需天澤,不冀人工,能守睏者也;佐五穀,能助仁者也;可以粉,可以酒,可祭可賓,能助禮者也;莖葉皆無可棄,其值甚輕,其飽易充,能助儉者也;耄耋食之,不患哽噎,能養老者也;童稚食之,止其啼,能慈幼者也;行道鬻乞之人食之,能平等者也;下至雞犬,能及物者也;所以助其惠而諸德備焉。”歌頌了番薯的諸多優點,強調了種植番薯之利,明科學家徐光啓在《農政全書·甘薯》中說:“(種薯)勝種𠔌二十倍!”引進薯苗,推廣種植,既解决了百姓的糧食問題,又能省下種糧食良田改種經濟作物,發展商品經濟。這對明清時期潮州地區乃至江南各省的民生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據清陳世元《金薯傳習錄》記載,番薯傳入的史實是:作者的六世祖陳振竜經常來往於福建與呂宋(菲律賓)經商,見呂宋番薯“被野連山,不待種植,夷人率取食之。”覺得很有價值。恰好其子陳經綸是福建巡撫金學曾的幕僚,當金學曾嚮幕僚徵求賑災辦法時,陳經綸轉述其父覺得番薯可以療饑的看法。金學曾於是决定派陳振竜前往購買薯苗。陳振竜於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獻上帶回的薯苗。金學曾馬上命令在漳州插種,接着又多次下令推廣。潮州毗鄰漳州,是最早種植番薯的地區之一。福建百姓取得種植番薯的巨大效益。後世遂尊稱金學曾為番薯公,設祠祭祀,故番薯也稱金薯。
  有些學者認為在南宋時潮州已有番薯。傳說民婦摘薯葉做成“護國菜”,讓宋帝昺充饑,且《天工開物》、《南方草木狀》等古籍對甘薯早有記載。此說欠妥。清屈大均《廣東新語》捲二十七《草語·薯》載:“番薯近自呂宋來,植最易……子瞻(蘇東坡)稱海中人多壽百歲,由不食五穀而食甘薯。番薯味尤甘,惜子瞻未之見也。”指明蘇公所見甘薯不是番薯。另據《辭海》“甘薯”條解釋:“古籍所載的甘薯,當非番薯。經我國農學家丁穎等的考證,應為薯蕷科的甜薯。”可知番薯乃是從“番”邦引進的優良新“薯”種。
  番薯的引進,使明清時期東南沿海日益嚴重的人口危機得以緩解,百姓糧食問題基本得以解决,潮州自明至清已是人煙稠密的發達地區。《潮州志》載:“嘉靖三十年(1552年)潮州府有91082戶,525154人,至清嘉慶二十三年(1819年)104萬人。清末達300多萬人。”《廣東新語》捲十四《食語·𠔌》載:“東粵(廣東)少𠔌,恆仰資於西粵(廣西)。”潮州也不例外,是缺糧大戶。由於番薯不爭地,山坡旱園、海邊沙田均可種植。産量又高,通常每畝可收五千多斤,這就解决了衆多人口的口糧問題。
  清施鴻保《閩雜記》載:“閩粵沿海田園栽種(番薯)甚廣,農民鹹籍以為半歲糧。”歉年,番薯的作用更大。清吳震方《嶺南雜記》載:“甘薯在粵中處處種之,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粵中米價踴貴,賴此以活。”
  番薯的引進,對明清社會經濟的發展影響深遠。就潮州地區來說,它有助於甘蔗等經濟作物的擴大種植。因番薯可充半歲糧,原來的稻田就有一半可改種甘蔗。清代前期,潮州迅速發展為蔗糖的主要生産基地。雍正《揭陽縣志》捲四《物産》載:每年收甘蔗後,蔗農以“牛車絞出蔗汁,煉成烏糖,”商人大量收購烏糖,經再加工製成砂糖、白糖後,“以海船販吳越間,獲利甚溥。”到光緒十四年修續志時,揭陽已大面積種植甘蔗,盛産白糖。《揭陽縣正續志》載:“棉湖所出者白而香,江蘇人重之。今栽種益繁,每年運出之糖包多至數十萬,遂為出口貨物之一大宗。潮雖處處有之,揭實獨專其利雲。”嘉慶《澄海縣志》捲十九《生計》載:澄海商人到處收購蔗糖,“候三、四月好南風,租舶艚船,裝所貨糖包,由海道上蘇州、天津。至秋,東北風起,販棉花、色布回邑。一來一往,獲利幾倍,以此起傢者甚多。”嘉慶《潮陽縣志》捲十一《物産》也載:“黃糖、白糖皆竹蔗所榨,商舶裝往嘉、鬆、蘇州易布及棉花。”清潮陽知縣李文藻有詩:“歲歲相因是蔗田,靈山腳下赤寮邊,到鼕裝往蘇州賣,定有冰糖一百船。”現代學者劉正剛在《話說粵商》中論證說:“明清時期,潮州商人基本壟斷了江南糖市。”(第22頁)這是潮州引種番薯而使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成果。
  番薯於人“功莫大焉”,理應大頌特頌。
百科大全
  fanshu
  番薯
  I pomoea batatas
  旋花科的1種。原産美洲熱帶,後來在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溫帶地區都有栽培,主産區在北緯40°以南。
  一年生蔓性草本,地下部分具球形、筒形、紡錘形或其他不規則形的塊根,塊根的形狀、皮色、肉色因品種而異,還因鬍蘿蔔素含量的高低,肉色有時橘紅或淡黃。莖平臥或上升,偶有纏繞,多分枝,莖節易生不定根。葉片的形狀、顔色常因品種不同而異,也有在同一植株上有不同葉形,通常為寬卵形或心形,全緣或3~5(~7) 裂,葉片基部心形或近於平截,頂生葉有緑、褐、紫等色,為區分品種的特徵之一。聚傘花序腋生,1~3~7朵花;萼片長圓形或橢圓形,不等長,頂端驟然成芒尖狀;花冠粉紅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鐘狀或漏鬥狀;雄蕊及花柱內藏,子房2~4室。開花習性因品種和氣候、日照、養分等生長條件而變化,在北緯23°以南,氣溫適宜、日照較短,大多數品種能自然開花,一些對日照長短反應不敏感的品種,在中國北方也能開花結實。蒴果卵形或扁球形。種子1~4粒,通常2粒。番薯是異花授粉植物,自交不孕,如缺乏天然授粉或人工授粉的條件,結實率低或不結實。
  番薯是一種高産的作物,薯塊中含有大量的澱粉和多種維生素,適應性強,抗旱,耐鹼,抗逆性強,適種於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喜溫暖、多光而不耐霜凍,是一種易於保收的作物。番薯主要用作食品加工、製造澱粉和酒精,並已成為製造澱粉塑料的良好原料,這種澱粉塑料在塑料工業、醫藥工業、保存食品等方面用途很廣。番薯也是一種優良的飼料。
  番薯通常用塊根無性繁殖。種薯發芽成苗後,直接拔苗插植或待蔓長至一定長度時,剪取插條插植;也有將薯苗移植於苗圃中,使其生長分枝後再剪取插條插植。
  (方瑞徵)
英文解釋
  1. n.:  ipomoea,  yam,  sweet potato
法文解釋
  1. n.  patate douce
相關詞
生物植物食品地瓜甘薯紅薯紫紅薯
番薯緑色食品湛江營養特産徐聞小吃
美食文化人物吳川菜譜芋頭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