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類 : 生物學 > 番木鱉鹼
目錄
化學分析
  [英]Strychnine
  [別名]二甲氧馬錢子鹼;二甲氧基馬錢子鹼
  [縮寫]FMBJ
  【化學結構】
  CHNO
  【化學特性】
  無色結晶. 味極苦, 幾乎不溶於水和乙醚, 能溶於氯仿, 微溶於乙醇和苯. 大鼠經口半數致死量16毫剋/千克, 小鼠皮下半數致死量0.85毫剋/千克. 大鼠經口最小致死量5毫剋/千克. 相對密度: 1.36(20℃) 熔點: 268~290℃ 沸點: 270℃(666.61帕)
  【火災危險】
  劇毒, 人致死量差異較大, 通常致死量範圍5~120毫剋.
《綱目》記載
  【異名】
  番木鱉、苦實把兒(飛鴻集),火失刻把都(《綱目》),苦實(《本草原始》),馬前、牛銀(《本草求原》),大方八(《中藥材手册》)。
  【基原】
  為馬錢科植物馬錢的成熟種子。
  【原植物】
  馬錢Strychnos nux_vomica L.
  喬木,高10~13米。樹皮灰色,具皮孔,枝光。葉對生,葉柄長4~6毫米;葉片草質,廣卵形或近於圓;長6~15釐米,寬3~8.5釐米,先端急灰或微凹,基部廣楔形或圓形,全緣,兩面均光滑無毛,有光澤,主脈5條罕3條,在背面凸起,兩側者較短達葉端,細脈成不規則的網狀,在葉的兩面均明顯;葉腋有短捲須。聚傘花序頂生枝端,長3~5釐米,直徑2.5~5釐米,被短柔毛;總苞片及小苞片均小,三角形,先端尖,短柔毛;花白色,幾無梗,花萼緑色,先端5裂,裂片卵形,長約2.5~4毫米,內面密生短毛;雄蕊5,花藥黃色,橢圓形,無花絲;子房卵形,光滑無毛,花柱細長,柱頭頭狀。漿果球形,直徑6~13釐米,幼時緑色,成熟時橙色,表面灰黃色,密被銀色茸毛,柄生一面的中央,另一面略凹入,有絲光。
  生長熱帶。分佈印度、越南、緬甸、泰國、期裏闌卡等地。
  【採集】
  果實成熟時采摘,除去果肉,取出種子,曬幹。
  【成分】
  成熟種子含生物鹼1.5~5%,其中主要是番木鱉鹼(Strychnine,士的寧),約占總鹼的35~50%;其次為馬錢子鹼(Brucine),含量與番木鱉鹼大玫相等;並有少量可勃林(Colubrine)、16_羥基可勃林、偽番木鱉鹼(Pseudo_strychnine)、番木鱉次鹼(Vomicine)等;又含番木鱉甙(Loganin)。馬錢子中番木鱉鹼的含量為1.03~1.07%。大多數藥典規定宜1/15~1.25%都偏高。國産馬錢藤種子中番木鱉鹼的含量為1.34%。
  根皮中含生物鹼9%,其中有番木鱉鹼、馬錢子鹼、可魯勃林、番木鱉次鹼等;另含0.12%季銨生物鹼馬互箭毒素(Mavacurine)。樹皮中主含番木鱉鹼和馬錢子鹼,以及少量番木鱉鹼、馬錢子鹼,可魯勃林。
  【藥材】
  乾燥成熟的種子呈扁圓形,紐扣狀,略彎麯,邊緣微隆起,常一面稍凹下,另一面稍突起,直徑1~3釐米,厚3~6毫米,表面灰棕色或灰緑色,密生匐伏的銀灰色毛茸,呈輻射狀排列,有絲光,底面中央有一稍突出的圓點,邊緣有一小突起,在圓點與小突起之間有一條棱綫。質堅硬,難破碎,破後種仁淡黃白色,稍透明,角質狀。縱切面可見心形的子葉。無臭,味極苦。毒性劇烈,口嘗宜特別謹慎。以個大、肉厚、質堅者為佳。
  主産印度、越南、緬甸等地。
  馬錢子歷來多為進口藥,現我國雲南有馬錢藤 Strychnos Pierriana L. W. Hill 經測定種子含番木鱉,可以代替進口馬錢子。生藥外形與馬錢相似,長20~30毫米,短徑15~22毫米,中央厚6~10毫米,每個重1.3~1.9~2.7剋;外面密被棕白色至棕色、光亮的絹毛,自中央嚮四周輻射狀匍匐排列;種臍在種子中央,珠孔在種子的邊緣。
  【炮製】
  1. 馬錢子粉:
  取砂子,置鍋內炒熱,加入揀淨的馬錢子,炒至呈深黃色並鼓起,取出,篩去砂子,颳去毛,研粉。油馬錢子:取揀淨的馬錢子,加水煮沸,取出,再用水浸泡,撈出,颳去皮毛,微晾,切片薄片。另取麻油少許,置鍋內燒熱,加入馬錢子,加水煮沸,取出,再用水浸泡,撈出,颳去皮毛,微景,切成薄片。另取麻油少許,置鍋內燒熱,加入馬錢子片,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
  2. 《綱目》:
  “或云以豆腐製過用之良。”
  【性味】
  苦,寒,有毒。
  1.《綱目》:“苦,寒,無毒。”
  2.《本草原》:“味苦,寒 ,大毒。”
  【功用主治】
  散血熱,消腫,止痛。治咽喉痹痛,癰疽腫毒,風痹疼痛,骨折。並治面神經麻痹,重癥肌無力。
  1.《綱目》:“治傷寒熱病,咽喉庳痛,消痞塊,並今之咽汁,或磨水噙咽。”
  2.《中藥志》:“散血熱,消腫毒。治癰疽,惡瘡。”
  【用法與用量】
  內服:入丸,散,1~2分(一日量)。外用:醋磨塗,5研末吹喉或調敷。
  【宜忌】
  孕婦及體虛者忌服。
藥理
  1. 對中樞神經係統的作用:
  種子中的生物鹼士的寧(番木鱉鹼),口服後很快吸收而起作用,首先興奮脊髓的反射機能,其次興奮延髓中的呼吸中樞中樞及血管運動中樞,井提高大腦皮質感覺中樞(皮質分析器)的機能。大劑量引起驚厥。
  2. 對消化係統的作用:
  用病人腸痿管直接測驗證明,士的寧對人體胃腸平滑肌沒有興奮作用,對消化道的唯一作用,是由於它的苦味,反射地增加胃的分泌。
  3. 對呼吸係統的影響:
  馬錢子鹼的作用為士的寧的1/8,據報道它對氨水及SO2 引圯的小鼠與咳嗽,有較強的鎮咳作用,超強度過可待因,口服較腹腔註射作用顯著。另有袪痰作用(小白鼠酚紅法),止喘作用弱,如用藥時間延長,用量增加時,能加強傢兔抗組織胺的作用。
  4. 其他作用:
  馬錢子鹼有箭毒樣作用,對某些細菌,在試管內有抑製作用。非洲産多種馬錢屬植物,其中有些也具有肌肉鬆弛作用。
  5. 毒性:
  中毒者初有嚼肌及頸部肌抽筋感,咽下睏難,全身不安,煞後伸肌與屈肌同時極度收縮而出現強,直性驚厥。可用乙醚作輕度麻醉或用用比妥類藥物靜脈註射以抑製驚厥,另用高錳酸鈾洗胃。
《綱目》【選方】
  1. 治喉痹作痛:
  番木鱉、青木香、山豆根等分。為末吹。(《醫方摘要》)
  2. 治纏喉風腫:
  番木鱉仁一個,木香三分。同磨水調,調熊膽三分,膽礬五分,以雞毛掃患處。
  3. 治癰疽初起,跌撲內傷,風痹疼痛:
  番木鱉(入砂鍋內,黃土拌炒黃焦為度,石臼中搗磨,篩去皮毛,揀淨末)、山芝麻(去殼,酒炒)、孔香末(箬葉烘出汗)各五錢,穿山甲(黃土炒脆)一兩。共研末。每服一錢,酒下,不可多服,服後避風,否則令人發戰慄不止,如人虛弱,每服5分。(《救生苦海》馬前散)
  4. 治中耳炎:
  (1)番木鱉一個,以並水磨汁滴耳內。(《光華醫學染志》11:38,1933);
  (2)馬錢子五錢,焙黃去毛皮,然後用鬍麻油一兩煎之,至漂起為度,去馬錢子,留油備用。治療時先洗去膿垢,然後滴入藥油兩滴。一日二次。(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5. 治腳氣,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禁或自遺:
  番木鱉(去皮,磨細粉)六分,甘草(細粉)六分。煉蜜為丸40粒,每日三次,每次1~2粒,食後溫水送服,連服七日,停七日再服。(《現代實用中藥》)
  6. 治骨折:
  馬錢子、枳殼。每斤生馬子加甘草一兩,同置缸內用冷水浸泡,每日換水一次,15天後將馬錢子毛颳淨,切片曬乾,用細砂炒成黃色,再浸在童便中(鼕季2~3周,夏季4~5天),然後用流水衝洗一天半,陰乾碾細。枳殼(生熟皆可),用童便浸泡2~3天,取出用水洗淨,陰乾碾細。將馬錢子粉與樍殼粉按1:2混合即可,也可製為蜜丸。成人日服二次,每次2剋,極量一日8剋。兒童酌減。同時進行斷骨復位,小夾板固定。孕婦、高血壓、高燒及精神病人慎用。服藥量大時,出現肌肉抽搐,患處跳動感,頭暈,可大量飲水(或甘草水)解之。(《金展選編‧外科 》)
  7. 治熱牙痛不可忍:
  番木鱉半個,井花水磨一小盞,含漱,熱即聖去,水完則疼止。(《握靈本草》)
  8. 治斑瘡入目:
  苦實把豆兒半個,輕粉、水花銀朱各五分,片腦、麝香、枯磯少許。為末,左目吹右耳,右目吹左耳,日二次。(《飛鴻集》)
  9. 治狂犬病:
  馬前子一粒,酒磨成粉末,開水吞服。(《貴州省中醫驗方秘方》)
臨床報道
  1. 治療方面神麻痹:
  將馬錢子濕潤後,切成薄片,1.2錢約可切18~24片,排列於橡皮膏上,貼敷於患側面部(嚮左歪貼右,嚮右歪貼左),約7~10天調換1張,至恢復正常為止。一般輕癥貼2次即可。治療15000人次,約80%有效。
  2. 治療重癥肌無力癥:
  將馬錢子用水泡(鼕天溫水,夏天涼水)10~14天,去皮,放入煮沸的花生油內,文火煎約30餘分鐘,至焦黃色(以手缶之即碎成度)時取出,拌於滑石粉內以吸去油質,約經10~14小時篩去滑石粉,再以清水衝洗1次,待乾後研粉即可服用。開始每日1.5分,分3次服,逐漸增至每日3.2分或4分。試治3例,2例獲得較好的近期療效,1例無效。其中1先用新新的明等治療,開始療效尚好,以後漸減,改用馬錢子治療,肌力漸恢復,握力增加,無復視感,能自理生活。
  3. 治療結核病:
  曾用馬錢子藥蛋試治頸淋巴結核、結核性腹膜炎、慢性纖維性空洞性肺結核合併胸膜炎各1例,均有一定療效。方法:取馬錢子4錢砸碎(對形成竇道的頸淋巴結核加川黃連1兩),用開水浸泡1小時,再放入雞蛋7個,文火煮1小時,即成馬錢子藥蛋,撈出放涼處備用。每天早晨空腹服藥蛋1個,7天為一療程。間隔7天,再繼續下一次療程。一般用2~4個療程。煮蛋和泡蛋的過程中謹防將蛋弄破,破蛋應去,不能服用。1例頸淋巴結核取得很好效果;1例結核性腹膜炎經用抗癆藥物治療4個多月無明顯效果;1例結核性腹膜炎經用抗癆藥物治療4個多月無明顯效果,加用馬錢子藥蛋經三個療程,腹部包塊消失,大便正常,僅於觸診時肝區及右下腹有不明顯的索狀物,又續服藥蛋2個療程後痊愈出院;另1例慢性纖維性空洞性肺結核合關胸膜炎,胸水全部吸收。此外,對3例肺門淋巴結核,使用藥蛋也有明顯效果。但對其他一些肺結核病人,在抗癆化學治療的同時加用????士的寧,都未見效果。
  4. 治療子官頸糜爛:
  取馬錢子仁置香油中炸後濾去藥渣,然後加入適道,揩淨陰道、子宮頸口的分泌物,將帶綫的棉塞蔈馬錢子油膏放於糜爛處,綫尾留在陰道外,經6小時後取出。每日或隔日上藥1次,5次為一療程,未愈者可繼續二、三個療程。觀察34例,13例痊愈,20例有效,1例無變化。
  5. 治療癰腫:
  取馬餞子投入銅鍋內,加麻油炸至呈深黃色時取出,颳去毛,研成細末,用米糊為丸或裝膠囊(平均1粒馬錢子製4粒)。成人體壯者,每天3~4丸,臨睡前用米湯1次送服。孕婦 、體弱或6歲以下兒童禁服。治療1500餘例,均獲明顯效果。
備考
  1. 《綱目》:
  “番木鱉,蔓生,夏開黃花,七、八月結實如栝樓,生青熟赤,亦如木鱉,其核小於木鱉而色白。”
  2. 《本草原始》:
  “番木鱉,木如木鱉子大,形圓而扁,有白毛,味苦。鳥中其毒,則麻搐急而;狗中其毒,則苦痛斷腸而。若誤服之,今人四 肢拘攣。”
  文章來自於
  http://www.hulu.com.tw/ctd/%E9%A6%AC%E9%8C%A2%E5%AD%90.htm
  一種吲哚生物鹼。分子式C21H22N2O2。又稱士的寧。存在於番木鱉種子和呂宋豆種子中。白色菱形晶體。熔點286~288℃,相對密度1.36(20/4℃),比旋光度-139.3°(氯仿,C=1)。味很苦,雖稀釋至1∶670000,仍有苦味。溶於氯仿。毒性極大。番木鱉鹼能選擇性地興奮脊髓,能增強骨骼肌肉緊張度,對大腦皮層及視、聽器官也有一定興奮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半癱、癱瘓、弱視癥。中國試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取得一定療效。小劑量番木鱉鹼可用作苦味健胃劑,但其毒性較大,使用時須謹慎,口服一次劑量不能超過5毫剋。
  名稱:士的寧、士的年、番木鱉礆、Strychnine
  藥理作用:
  對脊髓有選擇性興奮作用,可提高骨骼肌的緊張度。對大腦皮層亦有一定興奮作用。過量易産生驚厥。
  劑型劑量:
  針劑:1ml:2mg,片劑:1mg。
  作用用途:
  用於巴比妥類藥物中毒,但不安全,且效不及印防己毒、美解眠。還可用於弱視癥、偏癱和癱瘓以及對抗因註射鏈黴素引起的毒性反應。因安全範圍小,現已少用。
  用法用量:
  口服,每次1~3mg,1日3次。皮註,每次1~3mg(1次極量5mg)。對抗鏈黴素毒性反應時,每日註射1次,每次1mg。
  不良反應:
  禁用或慎用:
  高血壓、動脈硬化、肝腎功能不全、癲癇、破傷風、突眼性甲狀腺腫病人忌用。
  註意事項:
  1、本品排泄緩慢,有蓄積作用,故使用時間不宜太長。如出現強直性驚厥,可靜註戊巴比妥鈉0.3~0.4g以對抗。如無適當的巴比妥類,可用較大量的水合氯醛灌腸。如呼吸麻痹,須行人工呼吸。如係口服中毒者,驚厥停止後,以0.1%高錳酸鉀液洗胃。2、嗎啡中毒時,因脊髓處於興奮狀態,故禁用本品。
  補充
  一種吲哚生物鹼。分子式C21H22N2O2。又稱士的寧。存在於番木鱉種子和呂宋豆種子中。白色菱形晶體。熔點286~288℃,相對密度1.36(20/4℃),比旋光度-139.3°(氯仿,C=1)。味很苦,雖稀釋至1∶670000,仍有苦味。溶於氯仿。毒性極大。番木鱉鹼能選擇性地興奮脊髓,能增強骨骼肌肉緊張度,對大腦皮層及視、聽器官也有一定興奮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半癱、癱瘓、弱視癥。中國試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取得一定療效。小劑量番木鱉鹼可用作苦味健胃劑,但其毒性較大,使用時須謹慎,口服一次劑量不能超過5毫剋。
百科大全
  fanmubiejian
  番木鱉鹼
  strychnine
  □ 又稱士的寧。為一種吲哚生物鹼,分子式H□H□N□O□。□1818年P.-J.佩爾蒂埃和J.-B.卡芳杜在菲律賓出産的呂宋豆種子中發現。現在多從番木鱉種子中提取。番木鱉鹼為白色菱形結晶;熔點286~290°C,比旋光度[□]□-139.3°(氯仿);毒性極大;味甚苦,雖稀釋至1:670000,仍有苦味。
  番木鱉鹼能選擇性地興奮脊髓,能增強骨骼肌肉緊張度,對大腦皮層及視、聽器官也有一定興奮作用。主要用於治療半癱、癱瘓、弱視癥。近年來中國試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取得一定療效。小劑量番木鱉鹼可用作苦味健胃劑,但其毒性較大,使用時須謹慎,口服一次劑量不能超過5毫剋。
  (朱元竜)
英文解釋
  1. n.:  brucine,  strychnine
包含詞
番木鱉鹼的甲氧基番木鱉鹼甲基斷偽番木鱉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