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即木瓜。落叶乔木,叶子大,掌状分裂,花黄色。果实长圆形,成熟时果皮橙黄色,果肉厚,味甜。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新华月报》1979年第3期:“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渔岛,海边和山坡上长满椰子、菠萝和番木瓜。”参见“ 木瓜 ”。 |
|
【学名】carica papaya l.
【别名】木瓜、万寿果、乳瓜
【科属】番木瓜科(caricaceae)番木瓜属(carica)
【特性与特征】多年生常绿草草本果树,叶大,簇生于茎的顶端,有5~7掌状深裂,花有单性或完全花,有雄株、雌株及两性株。浆果大,肉质,成熟时橙黄色或黄色,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梨形或近球形,果肉柔软多汁,味香甜;种子多数,卵球形,具皱纹。花果期全年。最适于年均温度22~25℃、年降雨量1500~2000mm的温暖地区种植,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5~32℃,气温10℃左右生长趋向缓慢,5℃幼嫩器官开始出现冻害,0℃叶片枯萎。温度过高对生长发育也不利。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为酸性至中性为宜。
【分布状况】番木瓜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原产于墨西哥南部以及邻近的美洲中部地区,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和斯里兰卡;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美国的佛罗里达,夏威夷,古巴以及澳洲。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
【作用】番木瓜用途广,既是果树,又是原料作物。成熟的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可助消化、治胃病。未成熟的青果,除可作蔬菜食用外,还可腌制、蜜饯,制作果酱和果汁罐头,又是很好的饲料。青果含有丰富的木瓜蛋白酶,在医药、食品、制革、纺织及美容上广泛应用,是木瓜酶工业的主要原料。
【繁殖】根为肉质根,主根粗大,须根多,茎干直、少分枝,成年的植株茎中空;顶芽生长正常时,侧芽受抑制,主干受伤,可促生侧枝。花、株均分雄、雌和两性,果实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球形、梨形等,种子近圆形,黄褐色或黑色。番木瓜生长适温为25~32℃,气温下降到10℃时生长受抑制,5℃以下幼嫩器官受害,0℃时植株会死亡,温度超过35℃会引起大量落花落果。番木瓜需水量大,但忌积水,对土壤适应性广,但要求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地下水位低。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土壤适栽。
番木瓜主要以种子繁殖,以往以春播和秋播为主,近年主要推广冬播。病虫有苗期的根腐病、折腰病、叶班病、白粉病和蚜虫、红蜘蛛等。
番木瓜平地、丘陵、山坡都能生长,2~10月均可种植,以春、秋为主,密度1.33米×1.50~1.67米。肥料以促生肥、催花肥和壮果肥为主,土施和叶面喷布相结合。番木瓜需要充分的水分,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经济效益】果实出现黄色条斑到果肉软化前这一阶段作为采收的一般标准。需远运的在出现黄色条斑、果肉硬时采收。采果要精细,以免伤果,一手拿果实,一手用小刀切断果柄,随后轻轻放入容器。 番木瓜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酱、蜜饯、腌渍;青果中含果胶可提取制成木瓜果胶代血浆。
番木瓜是南方果树的小树种,台湾种植面积近6000亩,产量近1.5万吨,俏销。国内适量发展,可增加市场水果的花色品种,农民种植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番木瓜药用】
【别名】木瓜[两广]
【来源】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番木瓜carica papaya l.,以果实入药。全年可采,生食或熟食,或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滋补催乳,舒筋通络。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乳汁缺少,风湿关节疼痛,肢体麻木,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
【用法用量】 3~5钱;鲜用不拘量。
【备注】番木瓜叶有强心、消肿作用;种子可榨油。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番木瓜趣闻】番木瓜何时传到中国,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岭南尽杂记》记载了番木瓜,这部书成书于17世纪末,说明我国栽培番木瓜至少有300年历史了。也有人认为,宋代王谠的《唐语林》讲到了番木瓜,而这本书是根据唐人小说的旧材料编写的。因此,番木瓜传入中国,最晚也应该在12世纪初,最早可能推至唐代。《唐语林》中,讲到番木瓜传入中国,引起了一个风波的故事:湖州有个郡守,为朋友饯行,有人送来一个番木瓜,由于人们都末见识过,就相互传观赏玩,当时在座有个太监,就将番木瓜收藏起来,说此果宫中都还没有,应该先拿去进贡才是。太监收起木瓜后,很快就乘船回京了。郡守为了此事十分懊恼,深怕太监回宫后,皇上怪罪下来。这时,在旁助酒的一个官妓就说,请不用担心,估计这个番木瓜过一夜就会抛到水里去的。不久,送太监回京的人果然回报番木瓜次日即溃烂,已经抛了。郡守听后,很佩服官妓的见识,经详细询问后,才知道番木瓜是难于长期保鲜的,特别是熟了的番木瓜,又经好多人的手触摸过,更不易久藏。
番木爪的果实不仅可以作水果、蔬菜,还有多种药用价值。未成熟番木瓜的乳汁,可提取番木瓜素,是一种制造化妆品的上乘原料,具有美容增白的功效。同时,番木瓜素有很强的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可制造健胃药、驱虫剂,还可作酒类、果汁的澄清剂和肉类的软化剂。据介绍,美国人在煮食牛肉时,喜欢将番木瓜素掺合或注射到牛肉中,这样,牛肉很快就会煮烂,而且吃起来鲜嫩,容易消化。热带美洲土著居民自古以来一直利用番木爪的绿叶包裹肉类过夜后再蒸煮,或将叶与肉类共煮,以便使肉类的质地变软。在西双版纳,半成熟的番木瓜经常被人们当作蔬菜食用。常见的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用它来煮汤,清香微甜,十分鲜美;另一种吃法是将其切成细丝,放入醋、酱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凉拌生吃,清脆酸辣,略有回甜。成熟的番木瓜是营养丰富的高档珍稀水果,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蛋白酶等。既可鲜吃,也可制成饮料、糖浆、果胶、冰淇淋、果脯、果干等。蛋白酶有健胃化积,驱虫消肿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高血压、乳汁稀小、关节痛、蛔虫病、疔疮肿毒、蜈蚣咬伤等症。所以,成熟的番木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饭后水果。早在15世纪,哥伦布就曾发现,加勒比海地区的土人常在进食大量的鱼和肉之后,吃一些番木爪果甜点,藉以防止消化不良。另外,也有人将成熟的番木瓜果肉用作化妆品例如雪花膏、刮脸膏和洗发膏以及药膏的增稠剂。 |
|
番木瓜
(《现代实用中药》)
【异名】石瓜(《品汇精要》),万寿果(《肇庆府志》),蓬生果、乳瓜(《岭南杂记》),番瓜(《植物名实图考》),木瓜(《台湾植物名录》),广西木瓜、木冬瓜(《陆川本草》)。
【来源】为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果实。
【植物形态】番木瓜,又名:冬瓜树(《罗江县志》)。
乔木,高达8米,不分枝或有时于损伤处抽出新枝;干质柔,有大的叶痕。叶大,近圆形,通常掌状7~9深裂,直径可达60厘米,每一裂片再为羽状分裂;柄中空,长60厘米或过之,雄花无柄,排列于一长而下垂、长达1米的圆锥花序上,聚生,草黄色,花冠管柔弱,长约2厘米,雄蕊10,着生于花冠上;雌花几无柄,单生或数朵排成伞房花序,花瓣黄白色,披针形而旋扭,分离,子房上位,1室。果矩圆形或近球形,熟时橙黄色,长10~30厘米;果肉厚,黄色,内壁着生多数黑色的种子。花期全年。
广东、福建、台湾、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本植物的叶(番木瓜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
【药材】果实长椭圆形或瓠形,表面黄棕色或深黄色,有十条浅纵槽,长15~25厘米,直径7~12厘米,果皮肉质,有白色浆汁。种子多数,椭圆形,外包有多浆、淡黄色的假种皮,长6~7毫米,直径4~5毫米,种皮棕黄色,具网状突起。
产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番木瓜碱、木瓜蛋白酶、凝乳酶;在淡黄色的果实中含隐黄素、蝴蝶梅黄素、β-胡萝卜素、δ-胡萝卜素和隐黄素环氧化物等色素;在红色的果实中尚含番茄烃。种子含异硫氰酸苄酯、番木瓜甙。
【药理作用】①抗肿瘤作用
番木瓜碱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细胞(L1210)的"强烈抗癌活性"和抗淋巴性白血病P388和"EA"肿瘤细胞的"适度活性"。
②抗菌和抗寄生虫作用
番木瓜碱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H37RV)稍有抑制作用;叶和根有很微弱的抗菌作用,叶柄无效。也有人证明叶及浆汁无抗菌作用,而种子、果实及根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抗菌成分的最好溶媒是丙酮;含量有季节差异。果实之浸膏稍能延长感染病毒之鸡胚生存期。该植物各种浸膏整体试验时均无抗疟作用。番木瓜碱有杀灭阿米巴原虫的作用,临床应用其盐酸盐皮下注射亦有效。浆汁及木瓜蛋白酶用于驱除绦虫、蛔虫及鞭虫等有效。后者的杀蛔虫作用已经实验证明。从种子中分离出的异硫氰酸苄酯有驱蛔作用,而且除局部刺激外无任何毒性。番木瓜甙也曾用作驱虫剂。
③蛋白酶的作用
木瓜蛋白酶,能帮助蛋白消化,可用于慢性消化不良及胃炎等。亦可用于腹腔注射防治粘连,动物试验证明其防治粘连再发的效果比胰蛋白酶好。未成熟果实的浆汁在炭疽病灶中能消化损坏的组织,而健康的组织不受影响;成熟的果实效果较差。木瓜蛋白酶水溶液可溶解小血块,如加入微量谷胱甘肽则溶解更快。也能溶解粘稠的脓;土霉素、金霉素、氯霉素、链霉素可延缓这一作用,青霉素、磺胺及Gastrisin对之则无影响。因此木瓜蛋白酶可用于有坏死组织的创伤、慢性中耳炎,用作溶解白喉伪膜以及烧伤时的酶性清创。木瓜蛋白酶是有效的抗原,无论吸入、内服、注射及局部应用均能发生过敏。它可释放组织胺,静脉注射毒性很大。
④其他作用
静脉注射木瓜蛋白酶可引起组织胺释放,延长血凝时间,发生休克。从浆汁中获得的蛋白性物质无论试管试验或整体试验均有显著的抗凝作用,在抗凝剂量时(狗,2毫克/公斤),对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无明显作用,大剂量对心脏有直接抑制作用。由于过敏及引起回肠痉挛,其治疗应用仍受限制。
番木瓜碱可引起家兔血压下降,对离体蛙心、兔心引起扩张期停止,使蛙后肢血管收缩,兔耳壳、肾脏、小肠及冠状血管舒张。
番木瓜碱抑制肠管(猫、兔及豚鼠)及气管(豚鼠)平滑肌,对妊娠子宫(兔及豚鼠)及正常子宫(豚鼠),少量使之兴奋,大量使之麻痹,对骨胳肌则使之麻痹。
种子含番木瓜甙及芥子酶,前者和芥子甙类似,水解后产生刺激性挥发物。果实的浆汁对豚鼠子宫有明显的加强收缩作用,据云种子有堕胎作用,曾用作通经剂及抗刺激剂。
【毒性】番木瓜碱对中枢神经有麻痹作用,对小鼠及兔于中毒末期引起轻度痉挛,中毒死因主要是呼吸麻痹与心脏障碍。
【性味】甘,平。
①《纲目》:"苦,平,无毒。"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味酸苦涩,无毒。"
③《陆川本草》:"味甘,性微寒。"
【功用主治】治胃痛,痢疾,二便不畅,风痹,烂脚。
①《纲目》:"主心痛,煎汁洗风痹。"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气,散滞血,疗心痛,解热郁。"
③《岭南采药录》:"果实汁液,用于驱虫剂及防腐剂。"
④《现代实用中药》:"未熟果液,治胃消化不良,并为营养品,又为发奶剂。熟果,可利大小便,也可治红白痢疾。"
⑤《陆川本草》:"治手足麻痹,远年烂脚。"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研末5~8分;或绞汁饮。外用:煎水洗。
【选方】治远年烂脚:木冬瓜二两,土薏一两,猪脚一条。共煲服。(《陆川本草》) |
|
【学名】Carica Papaya L.
【别名】木瓜、番瓜、万寿果、乳瓜 、石瓜、蓬生果、万寿匏、奶匏
【科属】番木瓜科(Caricaceae)番木瓜属(Carica) |
|
| 多年生常绿草草本果树,叶大,簇生于茎的顶端,有5~7掌状深裂,花有单性或完全花,有雄株、雌株及两性株。浆果大,肉质,成熟时橙黄色或黄色,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梨形或近球形,果肉柔软多汁,味香甜;种子多数,卵球形,具皱纹。花果期全年。最适于年均温度22~25℃、年降雨量1500~2000mm的温暖地区种植,适宜生长的温度是25~32℃,气温10℃左右生长趋向缓慢,5℃幼嫩器官开始出现冻害,0℃叶片枯萎。温度过高对生长发育也不利。土壤适应性较强,但以为酸性至中性为宜。 |
|
| 番木瓜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原产于墨西哥南部以及邻近的美洲中部地区,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以及印度和斯里兰卡;中、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美国的佛罗里达,夏威夷,古巴以及澳洲。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 |
|
| 番木瓜用途广,既是果树,又是原料作物。成熟的果实,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高,可助消化、治胃病。未成熟的青果,除可作蔬菜食用外,还可腌制、蜜饯,制作果酱和果汁罐头,又是很好的饲料。青果含有丰富的木瓜蛋白酶,在医药、食品、制革、纺织及美容上广泛应用,是木瓜酶工业的主要原料。 |
|
根为肉质根,主根粗大,须根多,茎干直、少分枝,成年的植株茎中空;顶芽生长正常时,侧芽受抑制,主干受伤,可促生侧枝。花、株均分雄、雌和两性,果实形状有圆形、椭圆形、球形、梨形等,种子近圆形,黄褐色或黑色。番木瓜生长适温为25~32℃,气温下降到10℃时生长受抑制,5℃以下幼嫩器官受害,0℃时植株会死亡,温度超过35℃会引起大量落花落果。番木瓜需水量大,但忌积水,对土壤适应性广,但要求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地下水位低。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微酸性的土壤适栽。
番木瓜主要以种子繁殖,以往以春播和秋播为主,近年主要推广冬播。病虫有苗期的根腐病、折腰病、叶班病、白粉病和蚜虫、红蜘蛛等。
番木瓜平地、丘陵、山坡都能生长,2~10月均可种植,以春、秋为主,密度1.33米×1.50~1.67米。肥料以促生肥、催花肥和壮果肥为主,土施和叶面喷布相结合。番木瓜需要充分的水分,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
|
果实出现黄色条斑到果肉软化前这一阶段作为采收的一般标准。需远运的在出现黄色条斑、果肉硬时采收。采果要精细,以免伤果,一手拿果实,一手用小刀切断果柄,随后轻轻放入容器。 番木瓜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果汁、果酱、蜜饯、腌渍;青果中含果胶可提取制成木瓜果胶代血浆。
番木瓜是南方果树的小树种,台湾种植面积近6000亩,产量近1.5万吨,俏销。国内适量发展,可增加市场水果的花色品种,农民种植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
| 番木瓜何时传到中国,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岭南尽杂记》记载了番木瓜,这部书成书于17世纪末,说明我国栽培番木瓜至少有300年历史了。也有人认为,宋代王谠的《唐语林》讲到了番木瓜,而这本书是根据唐人小说的旧材料编写的。因此,番木瓜传入中国,最晚也应该在12世纪初,最早可能推至唐代。《唐语林》中,讲到番木瓜传入中国,引起了一个风波的故事:湖州有个郡守,为朋友饯行,有人送来一个番木瓜,由于人们都末见识过,就相互传观赏玩,当时在座有个太监,就将番木瓜收藏起来,说此果宫中都还没有,应该先拿去进贡才是。太监收起木瓜后,很快就乘船回京了。郡守为了此事十分懊恼,深怕太监回宫后,皇上怪罪下来。这时,在旁助酒的一个官妓就说,请不用担心,估计这个番木瓜过一夜就会抛到水里去的。不久,送太监回京的人果然回报番木瓜次日即溃烂,已经抛了。郡守听后,很佩服官妓的见识,经详细询问后,才知道番木瓜是难于长期保鲜的,特别是熟了的番木瓜,又经好多人的手触摸过,更不易久藏。 |
|
番木爪的果实不仅可以作水果、蔬菜,还有多种药用价值。未成熟番木瓜的乳汁,可提取番木瓜素,是一种制造化妆品的上乘原料,具有美容增白的功效。同时,番木瓜素有很强的分解蛋白质的能力,可制造健胃药、驱虫剂,还可作酒类、果汁的澄清剂和肉类的软化剂。据介绍,美国人在煮食牛肉时,喜欢将番木瓜素掺合或注射到牛肉中,这样,牛肉很快就会煮烂,而且吃起来鲜嫩,容易消化。热带美洲土著居民自古以来一直利用番木爪的绿叶包裹肉类过夜后再蒸煮,或将叶与肉类共煮,以便使肉类的质地变软。在西双版纳,半成熟的番木瓜经常被人们当作蔬菜食用。常见的有两种吃法,一种是用它来煮汤,清香微甜,十分鲜美;另一种吃法是将其切成细丝,放入醋、酱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凉拌生吃,清脆酸辣,略有回甜。成熟的番木瓜是营养丰富的高档珍稀水果,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蛋白酶等。既可鲜吃,也可制成饮料、糖浆、果胶、冰淇淋、果脯、果干等。蛋白酶有健胃化积,驱虫消肿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高血压、乳汁稀小、关节痛、蛔虫病、疔疮肿毒、蜈蚣咬伤等症。所以,成熟的番木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饭后水果。早在15世纪,哥伦布就曾发现,加勒比海地区的土人常在进食大量的鱼和肉之后,吃一些番木爪果甜点,藉以防止消化不良。另外,也有人将成熟的番木瓜果肉用作化妆品例如雪花膏、刮脸膏和洗发膏以及药膏的增稠剂。
【来源】番木瓜科番木瓜属植物番木瓜Carica papaya L.,以果实入药。全年可采,生食或熟食,或切片晒干。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
番木瓜碱具有杭淋巴性白血病细胞(L1210)的强烈抗癌活性和抗淋巴性白血病 P388和EA肿瘤细胞的适度活性。
2.抗菌和抗寄生虫作用:
番木瓜碱在试管内对结核杆菌(H37RV)稍有抑制作用;叶和根有很微弱的杭菌作用,叶柄无效。也有人证明叶及浆汁无抗菌作用,而种子、果实及根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抗菌成分的最好溶媒是丙酮;含量有季节差异。果实之浸膏稍能延长感染病毒之鸡胚生存期。该植物各种浸膏整体试验时均无抗疟作用。番木瓜碱有杀灭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临床应用其盐酸盐皮下注射亦有效。浆汁及木瓜蛋白酶用于驱除绦虫、蛔虫及鞭虫等有效。后者的杀蛔虫作用已经实验证明。从种子中分离出的异硫氰酸苄酯有驱蛔作用,而且除局部刺激外无任何毒性。番木瓜甙也曾用作驱虫剂。
3.蛋白酶的作用:
木瓜蛋白酶,能帮助蛋白消化,可用于慢性消化不良及胃炎等。亦可用于腹腔注射防治粘连,动物试验证明其防治粘连再发的效果比胰蛋白酶好。未成熟果实的浆汁在炭疽病灶中能消化损坏的组织,而健康的组织不受影响;成熟的果实效果较差。木瓜蛋白酶水溶液可溶解小血块,如加入微量谷胱甘肽则溶解更快。也能溶解粘稠的脓;土霉素、金霉素、氯露累、链霉素可延缓这一作用,青霉素、磺胺及 Gastrisin对之则无影响。因此木瓜蛋白酶可用于有坏死组织的创伤、慢性中耳炎,用作溶解白喉伪膜以及烧伤时的酶性清创。木瓜蛋白酶是有效的抗原,无论吸入、内服、注射及局部应用均能发生过敏。它可释放组织胺,静脉注射毒性很大。
4.其他作用:
4.1.抗凝作用:
静脉注射木瓜蛋白酶可引起组织胺释放,延长血凝时间,防止发生休克。从浆计中获得的蛋白性物质无论试管试验或整体试验均有显著的抗凝作用,在抗凝剂量时(狗,2mg/kg),对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无明显作用,大剂量对心脏有直接抑制作用。由于过敏及引起回肠痉挛,其治疗应用仍受限制。
4.2.降压作用:
番木瓜碱可引起家兔血压下降,对离体蛙心、兔心引起扩张期停止,使蛙后肢血管收缩,兔耳壳、肾脏、小肠及冠状血管舒张。
4.3.抑制平滑肌作用:
番木瓜碱抑制肠管(猫、兔及鼠)及气管(豚鼠)平滑肌,对妊娠子宫(兔及豚鼠)及正常子宫(豚鼠),少量使之兴奋,大量使之麻痹,对骨胳肌则使之麻痹。种子含番木瓜甙及芥子酶(Myrosin),前者和芥干甙类似,水解后产生刺激性挥发物。
4.4.堕胎作用:
果实的浆汁对豚鼠子宫有明显的加强收缩作用,据云种子有堕胎作用,曾用作通经剂及抗刺激剂。
4.5.心脏和中枢抑制作用:
番木瓜碱5mg给实验动物静脉注射,可引起血压短暂下降,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减慢心率,5mg/kg对兔产生毒性反应;此外,有中枢抑制作用。
【性味归经】甘,平。
【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滋补催乳,舒筋通络。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乳汁缺少,风湿关节疼痛,肢体麻木,胃、十二指肠溃疡疼痛。
【用法用量】 3~5钱;鲜用不拘量。 |
|
| 番木瓜叶有强心、消肿作用;种子可榨油。 |
|
】《全国中草药汇编》
【各家论述】
1.《纲目》:主心痛,煎汁洗风痹。
2.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气,散滞血,疗心痛,解热郁。
3.《岭南采药录》:果实汁液,用于驱虫剂及防腐剂。
4.《现代实用中药》:未熟果液,治胃消化不良,并为营养品,又为发奶剂。熟果,可利大小便,也可治红白痢疾。
5.《陆川本草》:治手足麻痹,远年烂脚。
【摘录】《中华本草》 |
|
番木瓜果皮光滑美观,果肉厚实细致、香气浓郁、汁水丰多、甜美可口、营养丰富,有“百益之果”、“水果之皇”、“万寿瓜”之雅称,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木瓜富含17种以上氨基酸及钙、铁等,还含有木瓜蛋白酶、番木瓜碱等。半个中等大小的木瓜足供成人整天所需的维生素C。木瓜在中国素有“万寿果”之称,顾名思义,多吃可延年益寿。
营养分析
1. 健脾消食 :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可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现代医学发现,木瓜中含有一种酵素,能消化蛋白质,有利于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故有健脾消食之功。
2. 抗疫杀虫 :番木瓜碱和木瓜蛋白酶具有抗结核杆菌及寄生虫如绦虫、蛔虫、鞭虫、阿米巴原虫等作用,故可用于杀虫抗痨。
3. 通乳抗癌 :木瓜中的凝乳酶有通乳作用,番木瓜碱具有抗淋巴性白血病之功,故可用于通乳及治疗淋巴性白血病(血癌)。
4. 补充营养,提高抗病能力 :木瓜中含有大量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有效补充人体的养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5. 抗痉挛 :木瓜果肉中含有的番木瓜碱具有缓解痉挛疼痛的作用,对腓肠肌痉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缺奶的产妇、风湿筋骨痛、跌打扭挫伤患者、消化不良、肥胖患者;
2. 不适宜孕妇、过敏体质人士。
制作指导
治病多采用宣木瓜,也就是北方木瓜,又叫皱皮木瓜,不宜鲜食;食用木瓜是产于南方的番木瓜,可以生吃,也可作为蔬菜和肉类一起炖煮。
1.舒筋活络。用于湿痹引起的肢体拘挛疼痛,本品能祛湿邪,解拘挛,舒筋络。常配牛膝、威灵仙同用。
2.和胃化湿。本品气香能醒脾和胃,味酸能生津空运舒筋,常用于治疗胃失和降的呕吐、疼痛、泄泻。
食疗作用
木瓜性温、味酸,入肝、脾经;
具有消食,驱虫,清热,祛风的功效;
主治胃痛,消化不良,肺热干咳,乳汁不通,湿疹,寄生虫病,手脚痉挛疼痛等病症。
备注
1. 选购木瓜诀窍:木瓜有公母之分。公瓜椭圆形,身重,核少肉结实,味甜香。母瓜身稍长,核多肉松,味稍差。生木瓜或半生的比较适合煲汤;作为生果食用的应选购比较熟的瓜。木瓜成熟时,瓜皮呈黄色,味特别清甜。皮呈黑点的,已开始变质,甜度、香味及营养都已被破坏了。
2. 木瓜中的番木瓜碱,对人体有小毒,每次食量不宜过多,过敏体质者应慎食。怀孕时不能吃木瓜只是怕引起宫收缩腹痛,但不会影响胎儿。 |
|
番木瓜科乔木植物番木瓜的果实。又称石瓜、万寿果、乳果、番瓜、广西木瓜、木冬瓜。我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台湾等地均有栽培。夏、秋季果实成熟或未成熟时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用。
[性能]味甘,性平。能补益脾胃,催乳,消食,驱虫。
[参考]成熟果实含葡萄糖、果糖、蔗糖、胡萝卜素、维生素C、酒石酸、枸椽酸、苹果酸等。未成熟果实的汁液中含多量的番木瓜蛋白酶、脂肪酶。
番木瓜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为氨基酸;又可溶解肠寄生虫之外皮,而奏驱虫之效。所含脂肪酶能分解脂肪,帮助脂肪消化。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产后缺乳;消化不良,饮食积滞,脘腹疼痛;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病。
[用法]生食,煮食,煎汤,研末或绞汁饮。
[附方]
1,番瓜猪蹄汤:猪蹄500g,加水适量,炖熟,再用鲜番木瓜250g,切块,放入汤中,共炖至猪蹄烂熟。一并服用。
本品同猪蹄炖汤服食,可增强补虚催乳之功。用于产后体虚,乳汁不足。
2,番木瓜散:干番木瓜(未成熟果实),研为细末,每次9g,早晨空腹时一次服用,温开水送下。
本品有驱虫作用。用于绦虫、蛔虫、鞭虫等寄生虫病。亦可用于脾胃虚弱、食积不消,每次用量应减至3~6g。 |
|
| 番木瓜(papaya) 番木瓜科番木瓜属,热带常绿果树,小乔木。栽培种番木瓜,又名木瓜、乳瓜、万寿果。学名Carica papaya L.。番木瓜属有40多个种。较重要的种质资源尚有:茎花番木瓜(caulifolia Jacq.)、秘鲁番木瓜(C.monoica Desf.)、山番木瓜(C.candamorensis Hook.f.)、五棱番木瓜(C.pentagona Heilb.)、槲叶番木瓜(C.quercifolia Benth.et Hood.)。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中国引入栽培约有200多年历史。生产番木瓜最多的国家是巴西、墨西哥,亚洲以印度尼西、印度、泰国、越南、孟加拉、菲律宾、缅甸等国栽培较多,1988年全世界产量达368.3万吨。中国以台湾、广东栽培最多。 高一般2-3m,亦有高达5m以上。干直立,分枝少,中间有隔。根肉质,有主根,侧根4-8条,须根多数分布于表土下10-30cm。叶大,轮生,叶柄长,中空;花有雌花、雄花和两性花。雄花的花型小,花瓣基部筒状,两性花按雌蕊 、雄蕊发育的情况又分为雌型两性花、雄型两性花和长圆形两性花等3种,以长圆形两性花发育的果实最好。因花性的不同,植株可分单性株和两性株,雌株只开雌花,花性稳定,如有两性株的花粉授粉,结果力强,亦有天然单性结实现象。两性株开各种类型的花,往往受外界条件影响,花性不稳定,结出不同的果实,称异型果现象。果实长圆形、卵形或洋梨形,单果重1-2.5千克,成熟时果皮由绿变黄,肉厚,肉质软滑,橙黄色或红色。种子未成熟时白色,成熟时黑色,外种皮有皱纹,种皮外有一层透明胶质的假种皮包围。 番木瓜喜温热天气,忌霜冻,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10℃时生长受到抑制,5℃以下见冻害。高温达32℃则花粉变畸形破裂,35℃以上两性株趋向开雄型两性花,或引起落花、落 果;低温使果实产生苦味。对水分需求量大,但忌渍水。喜阳光,荫蔽则茎徒长,易落 果,产量低。宜选择深厚肥沃土壤。 中国栽培的主要品种有:①岭南种②穗中红③蓝茎④苏劳⑤泰国红肉。繁殖采用种子播种育苗。选留种必须经过群体选、株选、果选和苗选,去劣选优。制种可用两性花或雌花作母本,取两性花的花粉授粉,以保证后代绝大部分是两性株或雌株。果园发现雄株宜及时砍除。 主要病虫害有:番木瓜环斑花叶病、桃蚜、炭疽病、白粉病、叶斑病蒂腐病。虫害有红蜘蛛、桃蚜和褐圆介壳虫。番木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和B及糖类和无机盐类。番木瓜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栽培上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
|
fanmugua
番木瓜
Carica papaya
番木瓜科(Caricaceae)番木瓜属常绿小乔木。又名乳瓜、万寿果。为速生丰产的热带果树。原产热带美洲,以印度、巴西、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和扎伊尔产量最多。传入中国已有200多年历史,主要栽培于广东、台湾、广西、福建以及云南等省(自治区)南部。茎干直立,少分枝,中空,高可达8~12米,顶部簇生掌状大叶,直径40~80厘米。叶片具5~7个深裂,叶柄中空,长60~100厘米。花有单性雌株、雄株;也有两性株,着生雄花和完全花。浆果长圆形或近圆形,成熟后果皮黄色,横剖面可见中央有五角形空腔,子房壁上有几百粒黑色圆形种子。果肉黄色或橙红色,厚而多汁。 (见彩图番木瓜、番木瓜果实)
番木瓜用种子繁殖,秋季播种,翌春定植。定植苗当年即可少量结果。为使后代保持优良种性,留种园要清除雄性株,选择优良母株套袋进行人工授粉。开花前去除病株,可减少花叶病为害。此外,还须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和介壳虫和果实瘤状病等,并及时排灌,严防积水。产量高,果实香甜可口,富含维生素A和C,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果汁、果脯、果酱,未成熟果实可作蔬菜和饲料,也可和叶片一起提炼番木瓜酶作医药和工业原料。
(方忭)
|
|
- : Papaya
- n.: papaw
|
|
- n. papaye (Carica papaya)
|
|
| 铁脚海棠, 木瓜, 皱皮木瓜, 木瓜花, 贴梗海棠, 乳瓜, 万寿果, 野木瓜, 铁脚梨, 木瓜突 |
|
|
|
| 番木瓜科 | 番木瓜果 | 番木瓜树 | | 番木瓜碱 | 番木瓜叶 | 番木瓜属 | | 广红番木瓜 | 番木瓜疫病 | 番木瓜果浆 | | 番木瓜肽酶 | 准番木瓜碱 | 番木瓜盾蚧 | | 番木瓜疮痂病 | 带鱼番木瓜汤 | 番木瓜炭疽病 | | 番木瓜黑腐病 | 番木瓜焦腐病 | 番木瓜白星病 | | 番木瓜白绢病 | 番木瓜霜疫霉病 | 番木瓜虎皮手镯 | | 番木瓜环斑病毒 | 番木瓜环斑花叶病 | 番木瓜根结线虫病 | | 药用植物番木瓜霜疫病 | 番木瓜品种与栽培彩色图说 | 胨[番木瓜蛋白酶消化大豆粉制备]CAS:91079 | | 香蕉菠萝番木瓜采后处理与贮运保鲜技术 | 胨番木瓜蛋白酶消化大豆粉制备 | 番木瓜丰产栽培病虫防治简易加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