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甲状腺囊肿多数为单发结节,偶见多发结节,直径多在2~5厘米之间。肿块呈圆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多数不痛或有轻微疼痛,无触痛,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囊内压不高时,质地柔软,触之有囊性感;如囊肉液体较多,压力较高时,也可触之坚韧。
甲状腺囊肿患者无任何不适,往往是在无意中发现颈前部肿物,也有的有甲状腺结节病史。只靠触诊难以做出诊断,此时超声波检查,可准确判定肿块为囊性还是实质性结节,并可区分薄壁还是厚壁囊肿。超声波检查可见肿块内有液性暗区,可与实质性结节区别。放射性核素显像多为"冷结节"。甲状腺功能检查多在正常范围。甲状腺囊肿多为良性。甲状腺癌伴囊肿者少见,约1%-2%,癌性囊肿囊液细胞学检查通常能发现癌细胞。 |
|
根据囊内物的性质,分为胶性囊肿、浆液性囊肿、出血性囊肿、坏死性囊肿和混合性囊肿;
胶原性囊是由甲状腺滤泡相互融合而成,囊液黏稠,淡贡色,为未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浆液性囊肿多为甲状腺结节或腺瘤退化而成,囊液稀薄无色;
出血性囊肿的囊液为陈旧性血液,呈咖啡色;
坏死性和混合性肿肿的囊液多为坏死组织和陈旧性血液组成。 |
|
(1)甲状腺呈一侧或双侧肿大、确诊为软体结节,压之有囊性感,局部肤色温度正常,无明显压痛。
(2)基础代谢、碘131测定及血液甲状腺素测定排除甲亢,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
(3)经A型超声波或B型超声波检查,除见甲状腺体积增大外,并出现液平波。 |
|
甲状腺囊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但前者会留下手术疤痕,单纯的中医药治疗效果又不理想。
手术治疗
病人取仰卧位,行触诊,确定囊肿部位,在囊肿的下极作标记。用一次性2ml注射器吸取1ml止血敏或1kU立止血(视患者的经济情况选用)。根据囊肿的大小选用一次性5~10ml注射器连接7号针头,抽取1%利多卡因2~5ml。局部用2%碘酒和75%酒精进行消毒,用左手固定甲状腺囊肿,右手持第二支注射器在囊肿标记处刺进皮肤做点状局麻后,术者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注射器针筒,右手其余各指握住活塞向后拨拉,在保持注射器负压的状态下徐徐刺向甲状腺囊肿下方,待针头有一落空感后,再向前推进0.5cm左右,左手固定并适当挤压囊肿,右手持注射器抽吸。可以反复抽吸,直到吸不出液体为止。吸净液体后取下注射器,接上吸有止血剂的一次性2ml注射器注入0.5~1ml药液,拔出针头,覆盖纱块并用胶布固定。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根据中医辨证进行辨证施治。主要分为气滞型、血瘀型和痰凝型三型:
(1)气滞型:表现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病位在肝经。除颈部肿物外伴有胸胁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滑,用理气解郁法,宜用逍遥散主之。也可以用川楝子、香附、青皮、陈皮、木香、八月札、砂仁、枳壳、血余炭、地榆等进行加减。
(2)血瘀型:颈部肿物出现较突然,多伴有不适或疼痛,肿物质地硬,舌质紫黯,瘀点瘀斑,脉濡涩,用活血祛瘀法,宜用桃红四物汤主之。也可以用丹参、三棱、莪术、泽兰、王不留行、乳香、没药、自然铜、地鳖虫、石见穿、血竭、血余炭、地榆等进行加减。
(3)痰凝型:患处不红不热,按之坚实或有囊性感,舌苔薄腻,脉滑,用化痰软坚法,宜用海藻玉壶汤主之。也可以用夏枯草、海蛤壳、海浮石、生牡蛎、黄药子、山慈姑、白芥子、血余炭、地榆等加减治疗。
治疗分析
瘤体较小的良性甲状腺瘤可以保守治疗,即采用中药治疗;瘤体较大(大于5cm以上)或有恶变趋势的应及时尽早采用手术治疗,并作病理切片,确诊良、恶性。术后再采用中药巩固治疗,以防复发。因为手术也只是一种局部的治疗方法,肿瘤生长在身体某一部位,是一个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对于大多数的肿瘤病人而言,局部治疗不能解决问题,治标而不治本,实践证明,肿瘤手术后的大量复发和转移病例足以说明局部治疗难以使肿瘤得到根治。
甲状腺肿瘤患者常规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或不治疗,因为患者一般最初是看西医,而被诊断为甲状腺肿瘤,西医认为最好的疗法为手术治疗。但是经验证明,手术治疗术后极易复发,复发率高达88.2%,难以根治,因为手术只是一种局部的治疗方法,甲状腺肿瘤虽然生长在颈部,但是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对于大多数甲状腺肿瘤病人而言,局部治疗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治标不治本,实践证明,甲状腺肿瘤手术后的大量复发和转移病例足以说明局部治疗难以使肿瘤得到根治;不治疗(因甲状腺良性肿瘤无明显症状:不痛、不痒、不影响说话,吃饭、睡觉、工作和学习),病程一长,气阴两伤,最终阴阳互损,成为难治之病,甚至危及生命。疗效标准
(1)治愈:经1~2个疗程治疗后,颈部囊肿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2)好转:经1~2个疗程治疗后,颈部囊肿缩小1/2以上。无效:经1~2个疗程治疗后,颈部囊肿未见明显缩小。 |
|
甲状腺肿,尽量避免应用碘剂或减少其用量进行密切观察与随访。对孕妇用碘也应注意,避免新生儿患高碘性甲状腺肿,甚至窒息死亡。对地方性高碘性甲状腺肿应对水源及食物进行过滤吸附,降低碘量。
碘缺乏的散在性甲状腺肿,应以食盐加碘,即食盐中加碘化钠或碘化钾,多采用1∶10000(0.01%)。每天摄碘150~200μg已达预防所需。世界各国所用碘盐含量不一,应视具体需要条件而定,多采用1∶10万~1∶1万(0.001%~0.01%)范围。近年来国内还应用碘油肌注法来预防和治疗,一般成人一次性注射碘油2.5ml(含碘1000mg),可维持疗效5年,甲状腺可明显缩小。儿童需要量比成人要大(按公斤体重计算),1岁左右为125mg含碘量,2~4岁为250mg含碘量,5~9岁为750mg含碘量 10岁以上可用成人量达900~1000mg含碘量,因碘油在体内吸收极慢。用后应每年随访,观察疗效。
我国幅员辽阔,地势不一,内陆中有高碘地区如山西省孝义县,可与内陆缺碘并存。沿海高碘区如山东省日照县,可与山区缺碘并存。故多有相互为邻的现象,因而不能统一都用碘剂防治,因为对高碘甲状腺肿患者不利,易导致甲亢的发生,应引起注意。防治甲状腺肿必须各省市进行分别调查,取得基本资料后进行分析,分别对待才能有效防治散发性单纯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甲状腺肿。 |
|
疾病名称:
甲状腺囊肿
疾病编码:
246.201
归属系统:
内分泌系统
药疗方案:
内分泌疾病的治疗原则
(一)对功能亢进者常采取下列方法
1.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导致功能亢进的肿瘤或切除大部分或全部增生的腺体。
2.放射治疗 以放射线破坏功能亢进的肿瘤或增生的腺体。
(1)外照射:如深部X线或60钴照射。
(2)内照射:如核素钇或金植入垂体。
(3)利用内分泌腺特异性浓集某种核素的特点进行治疗:如131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3.药物治疗
(1)阻碍分泌过多激素的合成:如硫脲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氨基导眠能,0,P’-DDD阻碍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等。
(2)对抗某一激素对周围器官、组织的作用:如螺内酯(安体舒通)对抗醛固酮的潴钠排钾作用。
(3)利用激素之间的抑制作用:即以靶腺激素抑制促激素的分泌,如利用糖皮质激素对ACTH的抑制作用治疗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
(4)利用激素生理效应问的拮抗作用,减轻激素分泌过多的后果:如用皮质醇或胰高血糖素治疗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低血糖;用雄激素合成蛋白质的作用减轻皮质醇增多症病人蛋白质过度分解。
(5)用神经内分泌药物调节下丘脑、垂体功能治疗垂体功能亢进:如用左旋多巴或溴隐亭治疗高泌乳素血症。
(二)内分泌功能减退的治疗
1.激素替代治疗
(1)靶腺激素替代治疗:如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2)促激素替代治疗:如绒促性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促性腺激素功能减退性性功能低下及其导致的不育症。
2.组织或器官移植 如胰岛移植,甲状旁腺移植等。
3.病因治疗 有病因可泊者,应治以特效疗法。如肾上腺皮质结核所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如结核病变活动,可应用抗结核药物。 |
|
|
|
甲状腺囊肿摘除术 | 胸骨后甲状腺囊肿 | 甲状腺囊肿切除术 | 沈阳甲状腺囊肿专科医院 | 胸骨后甲状腺囊肿切除术 | |
|